小三弦已很少人會彈,再不看快滅絕了

2021-01-08 安穩度日6

普洱彈民撥間樂小器三,弦主,要民流間傳稱於「普弦洱子市」各,屬縣彝族、哈尼族卡多人、佤族、布朗族以及其他多民族的傳統樂器。小三弦總長2市尺左右,無品,有三根弦,故名「小三弦」。小三弦由弦筒、弦槓、弦頭、弦扭(弦軸)、弦線、弦馬、弦角構成。弦線是不同粗細的(高、中、低)三股弦線,分別稱為子線(一弦)、中弦(二弦)、老弦(三弦)。

小三弦用木料製作,很多樹種都可以用,一般選用材質比較細膩堅硬的樹種做材料為上乘。製作工藝不複雜,沒有精準的要求。只要有一個樣品,一般有一點木匠手藝的人都可以做。一般弦筒的周長等於弦槓的長,其他的尺寸可隨意一點。一般用一整根木頭鑿摳制而成,這樣整把弦子的共振效果就更好,音質就更好,是標準的做法。分開來做組合的省工省料,但共振性稍差,音質就會稍差。傳統上弦筒面用蛇皮、蛤蟆皮、羊皮、巨蜥皮等材料繃制,也有用筍葉蒙的。音質最好的還是最原始的筍葉,只是不耐用,更換率高,麻煩些。

現在很少用皮子繃,因為皮質的易隨氣溫變化而變松變緊,音高也隨之變化,隨時的調音比較麻煩。為了方便,現在多用膠合板蒙和飲料瓶繃制。弦線,古時候用羊腸劃成細條曬乾而成,現在用的是尼龍線或鋼絲線或吉他弦。弦馬用木質或竹製,有的用牛角製成,但還是木質和竹製的振動傳導作用更好。弦角用牛角尖加工而成,用於套在食指上彈奏。弦頭做些裝飾,有的雕成龍頭。

小三弦的尺寸總長大約在2市尺,曲子曰:「小小弦子二尺長,朝賀主人鬧嚷嚷;四方親友來朝賀,問你主人可喜歡?」但這個「二尺」只是一個大概,稍大點、稍小點、稍長點、稍短點均可以,只要是在能調出常用的音高的範圍內。小三弦的音色大體上有兩種,既能表現剛勁的一面,又能表現非常柔美的一面,剛柔並濟。

不同的音色主要取決於弦線和弦馬。弦線,用鋼弦和尼龍弦的音色就有差別。弦馬,一種用木製或竹製的普通弦馬,它追求聲音清脆、有顆粒性、乾淨利落,錚錚鐵骨般的音響富有動感,主要是用於為跳笙伴奏。一種是用金屬管做弦馬,它可獲得悠長的餘音,音色柔美,如怨如訴。加上滑音、揉音、打音、帶音的技巧,富有吟唱性,善於表達纏綿委婉的感情。這種效果主要用於彈奏(唱)情歌小調、苦情調等,用於表達世事人情和情人間傾訴衷腸。

小三弦的定弦沒有固定音高,想要多高調多高,只要是在好調、好彈、好唱、好聽的氛圍內,可隨意調。度數(弦與弦之間的關係)也有多種,根據需要來調。常見定弦如下:彝族的定弦度數主要有兩種:1.五四度(常用定弦1 5 1);2.四五度(常用定弦6 2 6)。卡多人的定弦度數主要有兩種:1.五四度(常用定弦有1 5 1和2 6 2),2.四四度(常用定弦2 5 1)。不管哪個民族,五四度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定弦。

彝族和哈尼族民間小三弦的彈法有自己的特點,主要的是:左手指甲按弦,常用的只有食指、中指、無名指,其中無名指較少用,主要有打音、帶音、滑音、揉弦、切音。因為是指甲按弦,具有悠長的餘音,加上揉弦、滑音技巧,可獲得非常柔美的聲音。右手食指套上弦角彈奏,主要技法有彈、挑、掃、滾。小三弦在普洱人民文化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曲子曰:「小小弦子一塊柴,高山石巖砍下來;衣裳磨爛幾十件,生死不放這塊柴。」又如「小小弦子頭勾勾,左手按弦右手摳;你要問我摳哪樣?多少聲音在裡頭」。可見人們對小三弦的喜愛程度。

小三弦是笙歌無可替代的伴奏樂器,有句話曰「三弦一響腳就癢」。只要有人彈起弦子,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少,都會馬上聚集起來,手拉起手跟著弦點踏歌起舞。彈弦阿哥開腔即唱:「小小弦子頭彎彎,哥彈弦子手怪酸;哪個小妹情義好,唱個小曲換手酸。」緊接著,必有女歌手對上來。弦子能與曲子配合得最和諧,在多種伴奏樂器中,常常伴你跳到通宵達旦的只有小三弦。

無論是每當節日、辦喜事或是平常的休閒日子裡,無論在跳歌場上還是青年男女竊竊私語的愛情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聽到和看到。各民族還有各自獨特的弦子調,彈弦者不分男女老少,可見小三弦在普洱多民族中的普遍性。普洱的三弦文化究竟起源和形成於何時,已無法考證,在普洱多種民族中已經源遠流長。小小三弦,承載著普洱多民族人民的文化基因。小小三弦,豐富著普洱多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相關焦點

  • 入戲專訪張雲雷,學三弦時好調皮,他們都是念舊又長情的人
    時長感人的80分鐘採訪紀錄片,也讓人相當的期待,期待你還不了解的張雲雷早日上線,快過年了,騰訊視頻給力,給大夥加餐。張雲雷的採訪,總是那麼有趣又有看點,娓娓道來時,像講故事一樣吸引人,讓人不自覺的投入,隨著他描繪出的場景,重回過去的時光。已經播出的第一章,張雲雷最重要的物件,謎底揭開了,是小時候彈三弦時綁的指甲。
  • 從三弦到三線再到三味線
    衝繩原稱琉球,1392年朱元璋曾賜琉球三王之一中山國國王察度「閩人三十六姓」,即懷有各種學問和技術的福建人。依此為據。日本學者推斷三線是琉球與中國進貢交易時代,由福建人帶過來的三弦演變而來的。三弦在中國北方發音SANXIAN,而福建發音是SANXIN,今衝繩乃至全日本的多數人都將三線讀成SANXIN,更證明衝繩三線源自中國三弦。
  • 湘西州衛健委:勁彈「三弦」奏響民族團結曲
    湘西網12月3日訊(記者 周楚怡 通訊員 田曉輝 田翠珍)今年以來,州衛健委、州計生協通過力彈機制、宣傳、活動「三弦」奏響民族團結進步曲,營造了濃厚的民族團結氛圍,增進了機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實效。抓落實,彈好「機制弦」。
  • 汴梁藝術|大相國寺梵樂:歷代樂僧傳承下來的三弦演奏藝術
    三弦是中國傳統民族器樂中一件不可或缺的彈撥樂器,它既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生動的音樂表現力,又廣泛地運用在各類樂種、曲種、劇種之中。大相國寺佛樂中三弦常用的演奏技法可大致分為八類:右手有彈、挑、掃、輪,左手有粘、扳、揉、滑。
  • 初學吉他快速入門,看完你就彈
    今天你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基本的彈唱。只需要反覆練習就好了。如果想買吉他,可以看我之前一篇文章,有詳細介紹,怎麼調一把好吉他。首先你要了解基本知識這個才是吉他,最細的那根弦是一弦,然後往上分別是二弦,三弦,四弦,五弦,六弦。然後左手按的那個叫品,左手邊會有一道槓一道槓的,第一個槓往上的方塊,叫一品,往下分別是23456品……按品的話,按到靠近槓桿1/3的位置。撥弦的時候按一下再撥,聲音會更圓潤。撥弦的時候不要用手指肚撥。大拇指撥四弦,五弦,六弦。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時間:2020-07-21 14:42   來源:上海熱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
  • 人類會滅絕嗎?會是什麼時候?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直立人都消失了,只留下智人(Homo sapiens),也就是正在思考這一問題的我們。人類正不可避免地走向滅絕,問題並不是會不會滅絕,而是什麼時候滅絕。我們常常看到一些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暗示這樣的滅絕即將來臨。掠地小行星的威脅是媒體的最愛,火星則經常被認為是人類未來逃避滅絕災難的去處。此外,氣候危機的威脅也一直在持續。
  • 20161119逢甲大學-三弦講座「劇本高概念」主題演講和部分問答整理
    (看了一下舉手人數)看來還不少,那有對操偶師有興趣的嗎?(又看臺下人數)李白你舉什麼手!(臺下大笑)對編劇工作有興趣的人,不管是創作小說,或劇本,都是要說故事給人聽,而故事要如何引人入勝?首先我們的劇本要有一個「高概念」的東西。什麼是高概念?簡單來說,就是用最簡單、但獨特的情節吸引觀眾,以達到商業目的。
  • 三米長的遠古蜈蚣,這些遠古巨物還好已經滅絕,否則會把人嚇死
    數十億年間,地球上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生物,其中一部分慢慢進化適應了環境,另一部分卻走向了滅絕。已經滅絕的生物鐘,恐龍,三葉蟲,劍齒虎等等我們耳熟能詳的生物,可是這數十億年裡,還有很多我們很少從電視上看到,或者很少聽說的生物。
  • 10種已滅絕的最著名動物,最後一種是日本人的「神」,看完漲知識了!
    許多物種對人類和農場動物進入它們的環境毫無準備,導致它們通過狩獵或棲息地破壞而滅絕。對於這個已滅絕的動物名單,括號中給出了大概的滅絕日期。 1. 劍齒虎(公元前10000年)
  • 五個彈古箏時的小技巧,堅持下去你會更加與眾不同!
    這是一個發生在潤揚自己身上的事情,要從一位好朋友說起,我們每天約著一起練琴,一起上課,可她就是比我進步快,學得快,還經常受到老師表揚,一個暑假過去了,她卻已到達四級《漁舟唱晚》的水平,而我的水平,還在三級曲子上下徘徊。
  • 兩大精英犬種:黑熊犬和黑狼犬,現存數量很少,已瀕臨滅絕
    1.黑熊犬黑熊犬外形和羅安達犬有些相似,屬於大型犬種,黑熊犬的體型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種非常勻稱的、呈正方形比例,結實、靈活且肌肉發達,頭部和頸部總是非常高傲的昂起,整體結構是威武、可靠,但不粗笨。黑熊犬性情溫順,自信沉穩,對主人忠實,富有感情,而且有很強的佔有欲,它警惕性強,戰鬥力爆表,如果主人或家人受到攻擊,它會毫不猶豫地衝過去,具有優秀守衛犬的能力。黑熊犬具有高的智商,在很多的情況下,它能夠自覺地理解了主人的意思。對於冀中黑熊犬的行為訓練,反覆多次訓練一個口令之後,它就能夠很好地掌握這個口令的動作,並且做出令人滿意的回應。
  • 世界上滅絕最快的動物,斯特拉大海牛從發現到滅絕僅27年
    導語:地球一直都是處於物競天擇的過程,從古至今有很多物種都滅絕了,記得小編曾經寫過智人滅絕了多少物種,今天為大家揭秘一下某一種滅絕速度最快的動物,它的滅絕和人類也脫不開關係。和世界10種已滅絕動物中的大海雀一樣,斯特拉大海牛也是水陸兩棲動物,其最長可以達到7.9米,一般來說成年個體的體重大約為3噸重。當時大量的斯特拉海牛生活在北太平洋海岸、日本的南部、加利福尼亞等地區,但是不幸的是在1768年最後一頭也葬身於人類之手。性格特徵斯特拉大海牛雖然體積很大,但是性格比較友善不喜歡主動發起攻擊。
  • 除了恐龍,還有哪些已經滅絕的兇猛動物
    自5億4千萬年前第一次生物大爆發以來,地球上已經產生了無數生物種類,而這些物種絕大多數都已滅絕,現在地球上的物種數量只不過是漫長生物進化史上的冰山一角。那麼曾經存在過的生物都有哪些讓人覺得比較兇殘的呢?
  • 一開始,我也覺得「貓咪會滅絕」很可笑
    這麼大的數量,又這麼吸引人,怎麼會滅絕呢?其實我們的家貓和小區裡的流浪貓都有很多親人生活在野外。而這些近親,尤其是大型貓科動物,早在幾千年前就滅絕了。劍齒虎:老虎的"老大哥",是我們所知的最古老、最肯定已經滅絕的大型貓科動物之一。
  • 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現身?
    那麼,為什麼已經消失多年的臺灣雲豹會重現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臺灣雲豹緣何如此受重視?臺灣雲豹是貓科豹亞科雲豹屬下的一種動物,同時也是整個豹亞科下體型最小的動物。在整個雲豹科下一種有兩屬兩種動物,它們分別是雲豹和巽他雲豹。
  • 曾被認為已滅絕的動物還存在,「魔眼蛙」重現玻利維亞
    非營利環境組織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學者拉森(Trond Larse),率領團隊在玻利維亞安地斯山脈發現了20個新物種,還意外看到先前推定已滅絕的動物例如「魔眼蛙」等等。據報導,這趟為期14天的探險是在2017年3月間展開,相關數據直到最近才整理完成。
  • 已滅絕的泰諾人基因在波多黎各人身上被發現
    一顆有1000年歷史的牙齒提供了遺傳證據,證明第一批在新大陸遇見哥倫布的人在加勒比海有後代。一般認為,1492年歐洲人抵達巴哈馬群島後,泰諾人已經被滅絕,不過現在波多黎各人已經發現了這種DNA。這項新研究提供了第一個確鑿的證據,證明加勒比地區的土著祖先活到了今天。
  • 學樂器的女生別小瞧學這些樂器的男生,分分鐘打敗你!
    三弦不管是大三弦還是小三弦,只要男生穿上大褂,來段評書,分分鐘引來圍觀好嘛,不求有張雲雷、周九良的顏值,但絕對可以有他們的氣質!大中小三弦尺寸也許你離他們只差一個三弦(哈哈哈)三弦現在雖然不比箏、琵琶或二胡,但是作為常用伴奏樂器,人家也曾經輝煌過好嘛?想要獨特氣質,三弦逃不掉了。
  • 1994年,人類差點遭遇「全體滅絕」,瑪雅預言並未失誤?
    因為科技的發展使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科技產品的數量不斷增多,而使用它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的過程又會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造就我溫室效應使南北極的冰川融化,釋放出冰川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然後溫室效應進一步嚴重,這就是科技發展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