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裡城祭重現清朝冊封禮 日本右翼高喊"醜陋琉球王"

2021-02-17 新浪軍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堯)2019年10月31日對於日本衝繩縣的居民們而言,是個無比悲傷的日子。作為琉球文化的象徵的首裡城發生了毀滅性的火災。

  這個巧妙融合了中國建築結構、日本唐破風門、琉球石城郭建築文化的美麗宮殿群包括正殿、北殿、南殿在內共7棟主要建築幾乎被完全燒毀,燒毀面積約4800平方米,首裡城的中心部分如今只剩下了一片瓦礫。


熊熊燃燒的首裡城大殿 圖片來自朝日新聞

  據那霸市消防局召開的記者會說明,在凌晨2點34分的時候,首裡城正殿內設置的火災探測器發出了警報,隨後,當日值班的保安趕去確認情況,並在2點41分時報了火警。那霸市隨即聯合周邊城市消防局,共出動了53臺消防車、171名消防人員投入到滅火中。

  然而當消防人員趕到時,熊熊的火焰已經包裹了整座正殿和北殿,並且在往南殿蔓延。正殿前的御庭園充斥著巨大的熱浪,致使消防隊員們無法靠近,只能從外圍逐漸逼退火勢。上午4點47分的時候,正殿發生了大規模的坍塌。

  周圍居民表示,他們先是看到了首裡城上冒出了濃煙,之後火苗竄了出來,並迅速擴大。一時之間,大家都聞到了檜木燃燒的味道,火星在夜色中飄向周遭民居,甚至點燃了附近衝繩縣立藝術大學的雜木林。警察開始實施交通管制,呼籲周圍的居民們緊急避難。聚集在避難所的人們多留下了眼淚,也有很多人只能站在遠處,無可奈何地注視著這一切的發生。所幸這次大火併未造成人員傷亡。

  1、火災的原因是什麼?

  11月1日上午10點,那霸市消防局及火災專家進入現場開始調查火災原因,暫時仍未公布正式的調查結果。

  日本火災鑑定專家鈴木弘昭認為,從周圍居民以及保安一開始只看到了大量濃煙並未看到火光的表述可以推測,火是從大殿內部產生的。當火災警報器啟動的時候,事實上已經燃燒了很長時間,說明最初的火源很可能在屋頂內部,火災警報器僅能檢測下方著火的特點最終導致消防人員未能及時趕到現場。

  一般來說,人不會進入到屋頂內的,但裡面布置了大量電線。事實上,10月27日到11月3日正值一年一度「首裡城祭」的節慶活動。直到當天深夜都有工作人員在正殿外架設舞臺、籌備第二天的活動。有一定可能是活動準備過程中的不當操作引起的。如超負荷使用同一處電線,再加上電路系統的老化,或是老鼠、螞蟻啃咬等原因,是有可能發生電線絕緣層著火的。一旦著火,便會沿著電線迅速傳開,成為一個很大的起火源。


首裡城火災後的樣子 @視覺中國

  儘管現在網絡上有各種猜測,甚至有人在視頻網站「自首」表示是自己燒了首裡城,但可信性都比較低,最終我們還是要等警方調查取證的結果。

  即便如此,我認為首裡城被人為縱火或破壞的隱患一直都是存在的。主要建築在12點以後就不再有人看守,只留有監控攝像,保安只在相距較遠的入口值班。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進出周邊區域和公園。

  再者,正在舉行的「首裡城祭」中有一個重要儀式,便是重現清朝冊封使冊封琉球王的場景。屆時,琉球王的扮演者會率領「百官們」,向說著北京腔、一般也由在日中國人扮演的「冊封使」行三跪九叩之禮。每到這個時候,便會有一部分日本的右翼分子聚集在首裡城外,拿著擴音器高喊「醜陋的琉球王」、「非國民」等口號。容易想像,一部分日本人對首裡城本身也是懷有敵意的。


每年首裡城祭上復原的冊封儀式

  2、為什麼沒能防患於未然?

  日本是一個多地質災害的國家,傳統建築又大量以木製為主,1950年京都的國寶金閣寺被僧人縱火燒毀後,便領先於世界於同年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制定了完善而嚴格的文化遺產建築的保護規則和配套機制。首裡城在2000年又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那麼為什麼不能將這次的火災防患於未然呢?

  事實上,首裡城曾在1945年二戰時完全毀於美軍的轟炸,只剩下了城牆和地下遺蹟,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正殿等建築,是於1992年重建完成的。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的項目全名為「琉球王國的城郭及相關遺產群」,由分布在衝繩本島各處的今帰仁城遺址、座喜味城遺址、勝連城遺址、中城城遺址、首裡城遺址、園比屋武御嶽石門、玉陵、識名園、齋場御嶽9處遺蹟共同組成,它們共同見證了琉球王國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勝連城遺址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首裡城的正殿等二戰後重建的建築不是世界文化遺產,同樣,也不受日本文化財保護法的保護。在旅遊觀光的角度,我們直接說首裡城是世界遺產事實上區別不大。但在法律和管理層面就產生了很大的齟齬。

  日本要求文化財建築內部以及10層以上建築必須要安裝自動滅火裝置,然而首裡城正殿非文化財又只有3層,便沒有安裝。可能是建造和管理者認為不可能從內部著火,只在建築外部地面安裝了用以防止外部火源蔓延到首裡城的水幕裝置,這種裝置需手動開啟,從這次的結果來看,似乎也並未發揮作用。

  另外,今年4月,在法國的世界遺產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後,日本對全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的防火管理狀況進行了緊急調查和完善,當時的調查結果已知有接近兩成的建築物因老化等原因存在防火、滅火設備的功能性問題。然而,首裡城正殿既然不屬於文化財,自然也不在這次的調查和強化行動之內。


首裡城全貌

  這次的火災也給人們敲響了一個警鐘,應該要根據每一個建築的特殊結構和情況加強安全管理,而不是死板地沿襲層級分明的文化遺產法律的條目。

  3、文化損失和經濟損失

  首裡城是昔時琉球王國的宮殿,整個琉球王國政治、藝術和文化的中心。

  對於重建的正殿建築,教科文組織在世遺評定書中是這樣評價的:「首裡城大殿是嚴格根據實際建築物的勘測圖、戰前的照片、以及發掘發現進行重建的。它是已經丟失的建築物的精確複製品,是一座偉大的紀念碑,象徵著琉球人民的驕傲」。

  儘管不符合「本真性」的要求,首裡城正殿的形象已廣泛地出現在和琉球、衝繩相關的書籍、旅行手冊、紀念品、舞臺布置、影視作品等中,成為琉球文化的中心象徵。

  2000年,曾作為九州衝繩世界首腦峰會的宴會場為世界所知。舊版兩千日元的背面圖案便是首裡城的守禮門,成為日本全國都熟悉而親切的形象。


兩千日元背面的守禮門圖案

  不僅僅是建築,殿內還展示著一些琉球時代文物珍品,其損失是不可挽回的。如15世紀琉球王國的漆器、紡織品,還有17世紀前葉,琉球王國御用畫師所繪製的最古老畫作。

  即便是復原的陳設與道具,也都是凝聚著無數工匠的智慧和技藝,是極其精緻繁複的工藝品。如「人間國寶」琉球漆器技藝的傳承人,現年82歲的前田孝允為製作國王的「螺鈿玉座」和各種漆器工藝品,耗費無數心力,搜集史料、到中國考察、潛心製作,奉獻了整整30年時光。如今,持有這些獨門手藝的工匠很多年事已高,後繼者乏力,再次復原已是困難重重。


首裡城正殿內的玉座和牌匾 @視覺中國

  去年,首裡城公園的入園人數突破了6000萬人。可以說,首裡城成為那霸市最具吸引力的景點。大量只在那霸停留一天的郵輪遊客幾乎只在參觀了首裡城後就進行休閒購物。

  本次火災後,首裡城公園已緊急關閉,重新開放時間未知。可以預見,遊客們停留在那霸市的動力將會大減,也會影響到相關的餐飲、購物、酒店行業的收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旅遊業、經濟勢必會受到很大打擊。

  4、多次災後重建的首裡城

  火災當天下午,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就表示要盡全力促成首裡城的重建,並開通了用於重建的募捐通道。

  第二天11月1日,玉城知事來到東京拜訪總理大臣官邸,希望得到國家的支援,他表示「首裡城作為琉球王國的象徵,是衝繩人認同感的象徵,必須要努力早日復原。」 儘管首裡城正殿建築不屬於文化財,菅官房長官也表示國家會盡全力支援首裡城的重建。


二戰前拍攝的首裡城一部分建築的照片


二戰前首裡城正殿的照片,現存於衝繩縣公文書館

  從歷史上來看,首裡城已是經過了多次燒毀和重建,本次燒毀已是第5次了。

  第1次發生在1453年,由於「志魯和布裡之亂」的政變動亂被毀,數年之後被重建。

  第2次發生在1660年,失火被燒毀,重建耗費了12年時間。

  第3次發生在1709年,同樣是因為失火被完全燒毀,於3年後重建。

  之後,在1879年琉球國被日本吞併,成為「衝繩縣」後,經衝繩當地有識之士們的多方斡旋,即便琉球王府已不復存在,首裡城仍得以保留,甚至在1925年正殿被指定為日本的國寶,1930年還做了大規模的維修。

  然而,1945年,二戰期間日軍在首裡城地底壕溝開設司令部,成為美軍登陸戰的首要目標,在「密西西比」號戰艦炮擊轟炸下,首裡城第4次被毀。

  戰後,首裡城遺址曾作為琉球大學的校址。為重建首裡城,1977年起琉球大學花費7年時間遷移到現在的西原市,重建工作從1977年一直持續到了1992年才告一段落,耗費了15年時間。

  在首裡城公園開園後也一直在在進行研究和復原工作。配合最新的研究進展,衝繩縣花費2年3個月重新為正殿外部上漆,去年11月剛完工。後宮生活區域的復原今年4月才完成並開放。不到半年便再次付之一炬,著實嘆惋。

  儘管現在施工技術與器械都有不少進步,且有了上次復原的數據存檔,據估計,本次重建仍將耗費近10年時間。

  作為一個衝繩文化研究者,我想即便困難重重,衝繩人也能直面這次災難,重建首裡城。

相關焦點

  • 衝繩首裡城大火,燃燒著中國與古琉球的外交史丨藏拍藝眼
    被燒毀的正殿是琉球王國的宮殿,北殿是當年接待中國冊封使團的配殿,而接待日本薩摩藩的南殿當時還未被波及。此時正是衝繩一年一度還原清代中國冊封琉球國王歷史畫卷的首裡城祭文化表演。2000年首裡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衝繩乃至日本的珍寶。每年11月初,衝繩首府的那霸都會全城動員,上演一場絢麗而盛大的慶典:首裡城祭——以琉球王國舊都城首裡城為中心,忠實遵循史書和古畫記載,還原1799年(清嘉慶四年)琉球王尚溫新王即位,中國使臣前來冊封與巡遊的盛大場景。
  • 大火一周年後,日本衝繩舉辦「首裡城祭」,重現琉球王國氣象
    近日,日本衝繩縣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大火一周年,那霸市當天起一連4日舉行傳統節慶活動「首裡城祭」,首裡城公園有傳統技藝等表演,吸引3000人參與,讓遊客體驗琉球王國的氣象。日本衝繩縣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大火一周年,那霸市當天起一連4日舉行傳統節慶活動「首裡城祭」,首裡城公園有傳統技藝等表演,吸引3000人參與,讓遊客體驗琉球王國的氣象。日本衝繩縣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大火一周年,那霸市當天起一連4日舉行傳統節慶活動「首裡城祭」,首裡城公園有傳統技藝等表演,吸引3000人參與,讓遊客體驗琉球王國的氣象。
  • 日本衝繩首裡城大火,被燒毀的到底是什麼?
    10月31日凌晨2時50分,世界文化遺產,位於日本衝繩縣那霸市的首裡城突發火災,正殿、北殿和南殿被全部燒毀,滾滾濃煙飄向天際,人們再也看不到它過往的宏偉氣象。被燒毀的正殿是琉球王國的宮殿,北殿是當年接待中國冊封使團的配殿,而南殿則是用來接待日本薩摩藩。總共6棟建築物完全毀壞,總面積超過4200㎡。
  • 日本正進行首裡城祭!一場大火把正殿、北殿和南殿全部燒毀!
    今天,國際各大媒體紛紛報導這樣一條消息:日本衝繩觀光名所首裡城突發大火,正殿、北殿和南殿被全部燒毀。
  • 日本衝繩首裡城大火,燒掉的是中國傳統文化
    被燒毀的正殿是琉球王國的宮殿,北殿是當年接待中國冊封使團的配殿,而接待日本薩摩藩的南殿當時還未被波及。此時正是衝繩一年一度還原清代中國冊封琉球國王歷史畫卷的首裡城祭文化表演。火光下的首裡城好像顯得比平時更「紅」了一些。
  • 中國明清兩代的藩屬地,日本琉球首裡城
    初次來到衝繩,當然要做個稱職的遊客見證琉球王國興衰、最具歷史代表的首裡城自然不會放過。首裡城,位於衝繩縣那霸市東郊的一座琉球式城堡。15世紀至19世紀時,是琉球國都城及王宮所在地。首裡城在三山時期(山南、中山、山北)是中山王國的首都,在1426年首裡按司尚巴志通一三山建立琉球王國後,就直接以首裡城為王城。曾受明清兩朝冊封,屬於明清的藩屬。第二尚氏王朝亦以此為都城並加以擴建。此後450餘年間,首裡城一直都是琉球王國的都城所在,也是琉球王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貿易的中心。首裡城在二次大戰期間在美軍的攻擊下化為灰燼,在1992年重建完成。
  • 【日語閱讀】琉球王朝的榮耀--首裡城古風遊行
    の栄華、厳かに 3年ぶり古式行列 首裡城で縮小開催」 翻譯、單詞、解釋為原創內容)     第55回「琉球王朝祭り首裡」(首裡振興會主催)が3日、那覇市の首裡城公園で開かれた。 祭りのメーンイベントとなる古式行列は3年ぶりに行われた。
  • 沖繩「⾸⾥城祭」的⾝體政治
    在沖繩(琉球),因為傳統的宗教體系、以及「大和世」(狹義指的是1879年日本政府廢藩置縣將沖繩納入日本帝國、廣義則可上溯自1609年日本九州薩摩藩擄走琉球國尚寧王之後)以來受日本對於民俗祭禮重視的影響。
  • 衝繩首裡城大火,燃燒的是什麼?
    火星飛濺至附近的衝繩縣立藝術大學,引起雜木林起火,首裡城目前正在舉行「首裡城祭」,不確定著火時相關人員是否在場。關於首裡城首裡城從15世紀至19世紀一直是琉球國都城和王宮的所在地,整個首裡城為木質結構,日式城牆、中式宮殿、也有琉球特色。
  • 琉球(衝繩) 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明成祖登基後,賜琉球中山國王姓「尚」,史稱「第一尚氏王朝」,琉球人也從此擁有了姓氏。明宣德四年(1429年),中山國王尚巴志統一琉球,定都首裡城。統一後的琉球仍向中國明朝稱臣進貢,每一代琉球國王都要得到明朝的認可才算合法。
  • 日本吞併琉球王國始末
    從對中國的朝貢中,琉球獲得了文化、經濟和政治利益,強化了對宗主國的向心力。明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政府保持了朝貢關係。1646年,琉球國王尚賢向清王朝提出冊封請求。清朝禮部認為琉球未上繳明朝賜予的敕印,不便授封,予以拒絕。1654年,琉球交出明朝敕印,再度請求冊封,得到清朝允許。1663年,清朝正式冊封尚質為琉球國王,開啟了清琉友好關係的歷程。
  • 衝繩血淚:一個原名「琉球」的中國藩屬國
    1406年,一位名叫巴志的按司推翻了前任中山王的統治,自立為王。之後,他花費23年的時間先後吞併了北山與南山,使得琉球成為了一個統一的王國,將首裡城定為王城。琉球的盛與衰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琉球王國發生內亂,尚圓被推舉為王,1472年,大明按照慣例冊封其為琉球王。此後,琉球的黃金時代到來。
  • 球衣裡的世界---琉球fc
    用具Lukuju球衣的正面是一座恢弘漂亮的建築,它叫首裡城,曾是琉球王國的都城,是日本的第11處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整個琉球的驕傲既然說到了首裡城,就順便再提幾句琉球的歷史。1372年,琉球的三個國家都成為了明朝的藩屬國,後來中山國擊敗山南、山北統一琉球後也依然與明朝保持著宗藩關係。明朝滅亡後,琉球仍舊向清朝朝貢,後被正式冊封成為清朝屬國,使用清朝年號,歷代國王均需經過清朝冊封,無一例外。
  • 中山世土,琉球的千年悲歌!
    這批中國移民主要是向琉球傳授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在中山王尚巴志相繼徵服北山、南山,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後,琉球歷代國王都需要由中原王朝政府冊封任命,正式確定君臣關係。而中原王朝並不幹預琉球王國內部事務。琉球王國一直使用中國的年號,奉行中國正朔,直至清光緒五年(1879年),日本強行「廢琉置縣」為止。
  • 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被大火吞噬,你真的了解它嗎?
    1453年,琉球王室內部因爭奪王位而爆發了「志魯布裡之亂」,首裡城被燒毀,5年後重建;1660年、1709年首裡城又兩度因失火被燒毀;而第四次損毀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日本陸軍將指揮所設在首裡城地下,導致這座古城在1945年的衝繩戰役中被美軍擊毀。戰後,首裡城遺址曾被用作琉球大學的校址,直到1958年,守禮門得到重建;到1992年,主體建築復原工作才開始。
  • 琉球
    1429年,巴志又徵服南山,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以首裡城為王城。永樂年間,中國賜琉球王姓為尚氏,史稱「第一尚氏王朝」。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第七代國王尚德王相繼徵服了奇界(喜界島)、馬齒山(慶良間群島)、古米(久米島)等島的按司勢力。
  • 琉球Ryukyu
    1429年,中山國滅山南國,統一琉球,定都〔首裡〕,依照明朝紫禁城,建造〔首裡城〕,正殿橫匾刻〔中山世土〕四個大字。一些日本文獻中說,首裡城糅合了中國、朝鮮、日本風格建造,完全是胡說八道,因為當時的朝鮮宮殿,也是參考的中國,而日本元素可以說不存在。這是歪曲文化歷史的一種春秋筆法。
  • 琉球,一個王國的覆亡:中國和日本都不講的歷史
    與此同時,琉球王還經常選派子弟到中國留學。從明洪武五年(1372)以後,琉球王國一直使用中國的年號,奉行中國正朔。(直至清光緒五年(1879),日本強行「廢琉置縣」為止)琉球王國的官方文書、外交條約、正史等,都是用漢文寫的。連它的國都首裡城的宮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歸慕中國之意。
  • 琉球亡國後,末代國王移居東京改說日語,衝繩處處有中國痕跡
    連國王冊封這樣的大事都需要得到中國皇帝的許可,才算是獲得正統地位。每位琉球國王嗣立,都會請求明皇帝冊封,皇帝便派官員前往主持冊封大典。 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琉球最後一任國王,即使在今天的衝繩還能看到這樣的冊封儀式表演。
  • 琉球五偉人之一——程順則
    1691年,程順則將康熙帝的御書「中山世土」進行摹寫,製成御筆匾額,懸於首裡城正殿。同年再次出任王府的講解師。1696年,程順則以進貢北京大通事的身份,隨耳目官毛天相(池城親雲上安倚)、正議大夫鄭弘良前往清朝朝貢。回到福州時,程順則將自己所寫的八十餘篇漢詩編成詩集《雪堂燕遊草》並出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