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源流和如何讀懂《易經》的古注

2021-01-19 四書五經愛好者

《易經》是上古時代太昊伏羲氏所作,那個時候沒有文字,於是伏羲氏發明了陰陽兩畫,以畫八卦,用來通達神明的德性,也顯現萬物和神明一樣的德性。

八卦後演變成六十四卦,把萬事萬物的變通之理,都涵蓋其中。

後代研究,總共有三易,一個叫《連山》,一個叫《歸藏》,一個叫《周易》,現研習的就是《周易》了。

伏羲氏做易,有畫沒有解說詞,到了周朝,文王寫了卦辭,周公旦寫爻辭,把六十四卦分為上下兩篇,也稱上下經,後人稱為《周易》。

雖然《周易》辭很簡單,但義理很難了知,非通達智慧之人以下,很少有人能解說得清楚的。現很多人把《易經》當做佔卜,算命的書,其實是把《易經》的當做大材小用了。

伏羲氏

到了孔子出現後,以傳十篇來解說《易經》,起名叫《十翼》。

易經所顯示的大道明了,包含萬象,有本體而無名,孔子以太極來命名,以表達聖人做易經的作用,意思就是要透過道理來顯現事物的本體,以至於能通達吉兇禍福的天命,把經意所闡述的義蘊都完全顯現出來。

孔子的弟子傳承了孔子易經的內涵,從商瞿以後,數傳到齊人田何,傳到王同,周王孫,丁寬,服生,四人都著有《易傳》。

從此以後,解說《易經》越來越多。

《易》上下經,以《十翼》而起,《十翼》由先賢所傳之說而得到勝解,所以讀易經不能沒有注釋,然而古注非常多,流派也多,都有各自的體系解說,如果不從源頭來看,要讀清楚很難,然而各派的解釋也無法判斷,所以必須以《十翼》為擇中,就是以《十翼》為標準,其中或有一二不同,但要依聖人的言語,目的都在能看見易經所顯現的天道。

學者可以讀《孔氏正義》,因其偏向義理,李氏篆疏偏象數,而《來氏集注》和《何氏訂詁》則義理和象數兼有,然後再讀其他漢儒和宋儒的古注,自然了解如何取捨,但為了研讀任何註解都要以幫助讀經傳為主旨,研讀經傳目的都要嚴求形而上為宗旨,《易經、繫辭傳》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讀《易經》不學道,即是把象數和義理如何用功研透,則其所獲得都是很小的用途的。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不能讀懂《易經》?讀懂易經讓你輕輕鬆鬆過一生!
    我們為什麼不能讀懂《易經》? 讀懂易經讓你輕輕鬆鬆過一生!有人問這樣的問題:如何利用中外古代和現代《易經》的詮釋能夠有效地學習?如果您說這些解釋不能幫助您理解《易經》這本書的內容,那肯定會引起激烈的反對。
  • 真正讀懂《易經》的人,都懂得利用這種原生力量,更容易出人頭地
    真正讀懂《易經》的人,都懂得利用這種原生力量,更容易出人頭地生活中不乏做人做事很成功的人,我時常在想,究竟是什麼內在因素使他們如此優秀?我讀到《易經》,猛然醒悟,厲害的人,是因為這些人會利用這兩種原生力量。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易經》救了我的命,讀懂它就讀懂了人生
    古有"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有"人生在世,難免起起落落落落落落……"。究其這一生,人總是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艱難險阻。有的人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自暴自棄;有的人使盡渾身解數,卻未能走出困境;同時也有很多人,積極尋找對策,終至化險為夷,成功脫險。
  • 《易經》中五句名言,讀懂的人自有福氣
    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一看《易經》!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 易經:老祖宗傳下來的,一個數字,一個密碼,讀懂的人受益
    古時聖人,以河圖、洛書的規律為準則,他們是如何使用的?我融合《易經》,為大伙兒揭秘幾個數字的變化趨勢。老祖先傳下來的,一個數字,對應一個密碼,讀懂的人受益。易經:老祖先傳下來的,一個數字,一個密碼,讀懂的人受益《易經》有言:「一人行,則得其友;三人行,則損一人。」假如你仔細觀察日常生活,會發現老祖先說的規律,至今仍然受用。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事實上,易經的核心就是陰陽之間的相互轉換,而中華兒女的思維方式,也離不開陰陽辯證法。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
  • 《易經》:如果你讀懂這兩個字,堅持下去,你也能成就一番事業
    人們說「人更三聖,世歷三古」,說的就是《易經》。人們對《易經》的看法多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態度,但其實當懷揣敬畏之心。翻開這本書,你會發現,你原以為它記載的是所謂玄之又玄的東西,其實它講的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做事的基本道理,以及這個世界萬物的運作規律。
  • 八卦如何對應你的家人?從《易經》中看古代人的「完美家庭」
    《易經》八卦能夠象徵世間的萬事萬物,在家庭中,八卦如何對應著不同的成員?乾坤——父母乾為天,坤為地。在一個家庭裡,父親是乾,母親是坤。《易經》八卦形象地給家中的兄弟姊妹,安排了合理的座次。父母是整個家庭的天和地,化生和養育子女。而子女們各有特點,各司其職。長子孔武有力,次子足智多謀,幼子看家守院。長女擅長聯絡感情,次女美麗明理,少女天真快樂,這也正是許多人心中美好家庭的模樣。
  • 《易經》第九卦,教我們如何獲得人生第一桶金!
    我們看看《易經》是怎樣啟發我們的。《易經》第九卦: 「風天小畜」。風天小畜講的就是如何才能小有積蓄,獲得初步的成功,也即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何才能有「風天小蓄」卦象的出現,那就必須先有上一卦「水地比」的卦象出現。
  • 易經告誡:「十年順運好過,一年敗運難熬」,讀懂福報常伴左右
    愛因斯坦:「《易經》是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閱盡世間萬本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它雖然只有不到二十頁的篇幅。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教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所以南懷瑾大師說晚上不要讀《易經》其實和鬼怪並沒有關聯,說的不是一種情況。《易經》是群經之首,不過很多人對這本書的印象還只是可以拿來佔卜算命。但《易經》全書並沒有提到這是佔卜的書,是能推測禍福的。它的作用在於教導君王治理天下,如何能夠在世事的沉浮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張海濤:數字易經實際是數字與易經的結合,用數字代替陰陽符號把易經的內容呈現出來。數字是一種符號、卦象同樣也是一種符號,只是「數字易經」選擇用一般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數字符號來闡釋《易經》,簡單來說,數字易經和傳統《易經》就是簡體字和繁體字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回事兒。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易經與迷信理論的支撐點不同易經有較完備、系統、全面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事歷三古,人歷三聖,形成了以伏羲八卦、周易、易傳等典籍為主的知識體系;而迷信完全沒有任何理論支撐,都是一些傳說、神話、故事等等。易經化解和迷信解災不同易經化解一般採用陰陽平衡原理和五行相剋的原理進行相關的化解調理;而迷信解災使用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燒紙祭拜鬼神,念咒語。利用迷信騙取錢財的事情屢見不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加以防範。
  • 《易經》經典的5句話,讀懂受益匪淺!
    若說哪部書對中國這幾千年來影響深遠,非《易經》莫屬。《易經》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那易經的有些經典句子是教人如何修齊治平的?
  • 朱熹忠告:一般人讀不懂《易經》,但是有兩種人或許能讀懂
    在古代,《易經》號稱「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在古代被看做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如今的現代社會,它也展現出了極大的魅力。古往今來,讀過《易經》的人不計其數,但是真正能讀懂的卻是寥寥無幾,就連朱熹都曾經感嘆:經書難讀,此經尤為難讀。
  • 易經: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運氣,而是堅持和付出
    」一個人的命由先天而定,難料亦難改,但運卻可通過後天的,斷惡修善而遷改,《易經》中所言的命理學問即是如此。《易經》是一部非常古老、神奇的哲學著作,被後世尊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對於我們如何行為處事,非常有教導意義。如下是我自《易經》中摘錄的幾條「天機」,若能讀懂,人生路會越來越順!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一、易經的產生易經的歷史極為悠久,所謂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有著一個長期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也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雖未必盡然,但孔子對於十翼的寫定和傳播應起了重要作用)最晚也應於戰國末期基本定形。唐代《周易正義》以王弼注為主,漢易遂薪火失傳。唐人講事功,科舉重詩詞,經學非其所務,在學問方面實在比不上漢人精審。但一本義理為主的《周易正義》,一本保留漢易象數的《周易集解》非常重要。
  • 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
    導語: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在1990年北京,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馮友蘭先生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易經》外國學者認為《易經》是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1953年克裡克提出了DNF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遺傳密碼之父尼倫伯格帶領團隊將遺傳密碼破譯。然後這群學者突然發現,這東西怎麼和東方的《易經》有這麼多的重合地方。
  • 如果讀懂了《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如果讀懂了《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易經》是中國古典哲學與文化的源頭,其中蘊藏的古人智慧與哲學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滋潤與啟沃著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而《易經》六十四卦更是博大精深,其中的哲理與文明之光,更是人類前行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但由於其文字的艱澀難懂,阻礙了人們認識與了解其內涵的動力,但「大道至簡」,你只要讀懂《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 建議先讀懂「易經八律」,或許能找到原因!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讀懂「易經八律」,那麼或許能找到原因所在。覺人之詐,不憤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意思是說,當察覺到他人的狡詐,明白對方是在欺騙自己時,不要輕易表現出來,而是要視具體情況而分析。而當被他人欺負、詆毀之時,要做到面不改色。這並非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而是一種胸襟寬廣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