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骨科脊柱矯形手術更上新臺階

2021-01-19 瀟湘名醫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骨科(脊柱外科)在多學科協調配合下完成浙大一院第一例高風險、難度大的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嚴重畸形截骨矯形手術,患者系39歲強直性脊柱炎合併嚴重側凸/後凸畸形的女性,患者20年來整個脊柱逐步進展為僵硬強直及全脊柱的骨性融合,同時又出現嚴重胸腰段旋轉後凸,即駝背(又俗稱羅鍋),使其眼睛無法輕鬆向前平視,更為不幸是病情仍舊進展,繼發了嚴重的側彎畸形(整個身體向右側傾斜導致失去的平衡),腰背極為僵硬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林向進主任組織科室討論並制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這種矯形手術較以往的柔韌性青少年特發側彎難度大、致癱風險高,手術由伍峻松主任醫師主刀、李喜功副主任醫師為助手共同完成,本次手術獲得了神經外科詹仁雅主任、鄭傑勝主任和蘭平醫師的肌電監護團隊、麻醉科溫小紅主任團隊、輸血科謝珏主任、手術室王鶯護士長、馬貽芳副主任護師及之江骨科魯建麗護士長護理團隊全力配合。手術使用了雙頭釘衛星棒及懸吊植骨新技術,整個手術歷時7小時,獲得圓滿成功。術後患者功能恢復良好,一周下地自主活動,解決了平視和身體平衡的困擾,面對手術的成功,患者動情的說:「是浙一解決了她20年心理、生理的病痛,終於挺直了脊梁,開始了新生活,我就是浙一的活廣告」。

浙大一院骨科勵精圖治20餘年,在臨床新技術開拓和科研創新等皆獲得長足進步和快速發展,浙一骨科的學科影響力、輻射力也必將獲得進一步提高。

(通訊員刁偉藝,朱詩意)

【來源:骨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省一院成功為12歲患者施行胸腰椎脊柱側彎矯形手術
    掌上春城訊9月17日,記者從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獲悉:一周前,該院骨科為一名不能行走、大便失禁的半癱瘓小患者,成功施行胸腰椎脊柱側彎截骨矯形內固定手術。晨晨的父母懷著最後一線希望來到省一院曲靖義診現場,陸聲認真查看患者病情體格,檢查並閱讀相關影像學資料後,作為一名資深脊柱外科專家,當他面對未成年患者、重度脊柱畸形、大角度側彎、神經纖維瘤病、貧困家庭的孩子等等,也躊躇起來。
  • 「雲南日報」省一院實施胸腰椎脊柱側彎截骨矯形內固定術 助「側彎...
    近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成功為來自曲靖市會澤縣的胸椎側彎未成年患者晨晨實施胸腰椎脊柱側彎截骨矯形內固定術。手術前已經無法行走的晨晨,在成功實施手術後已能下地走路,並於今日出院。一個月前,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到曲靖市開展義診活動,骨科主任陸聲在義診現場第一眼看到晨晨時就對她印象深刻,「他們一家是最早來排隊的,父母滿臉愁容。」詢問後陸聲得知,近半年來,晨晨出現越來越嚴重的雙下肢沒有力氣,行走不穩,大便失禁的情況。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上小學的留守兒童晨晨需要住校,而學校到家有近5公裡的山路,每周返校和住校的生活自理都成了困擾晨晨的問題。
  • 山東戶籍17歲以下脊柱側彎脊柱矯形手術費用減免,最高可免7萬
    自項目開展以來,齊魯醫院骨科積極幫助高度脊柱畸形兒童患者實施部分減免或免費肢殘矯治救助手術。為持續推動該項目的實施,齊魯醫院骨科專門成立了脊柱畸形治療專業團隊,由青島院區骨科常務副主任鄭燕平教授、濟南中心院區骨科常務副主任劉新宇教授為團隊帶頭人,原所茂副主任醫師、閻峻副主任醫師、田永昊主治醫師、徐萬龍醫師、王連雷醫師為團隊成員,團隊技術力量雄厚,利用天璣手術機器人、術中神經電生理監護等國際先進設備,為省內脊柱畸形兒童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 醫療| 健康扶貧 上海援疆醫療專家主持一例特殊類型脊柱側彎矯形手術
    蔡斌主任與喀什二院脊柱外科艾尼·米吉提副主任醫師相視一笑。這讓手術室內凝固的氣氛瞬間鬆弛了下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一臺複雜的脊柱側彎手術已經順利結束了。十多天前,艾尼·米吉提副主任在當天的門診中收治了一位病人,讓他感到很棘手。儘管近年來他陸續開展了很多例脊柱畸形手術,特別是在南疆地區率先開展脊柱結核後凸畸形以及脊柱側彎矯正。
  • 暨大附一院用微創手術緩解71歲老人腰突劇痛
    後來去到暨大附一院骨科西區求診,主任林宏生教授在梁老先生的體查中發現他腰肌緊張,L3/4棘突間韌帶壓痛(+),雙側直腿抬高試驗(-),右側股神經牽拉試驗(+),右側髂腰肌、股四頭肌肌力略減退。而如今,微創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脊柱微創手術種類很多,如膠原酶椎間盤化學溶解、臭氧溶核術、經皮雷射椎間盤減壓術、等離子射頻消融髓核成形術、顯微鏡及內鏡輔助技術等。目前比較流行的是椎間盤鏡和椎間孔鏡技術,暨大附一院骨科西區已經廣泛開展了這些微創手術並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同時積累了大量的成功手術經驗。
  • 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完成首例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矯形...
    而該手術的順利完成,不僅填寫了醫院脊柱外科脊柱側彎矯形的空白,更促使了醫院脊柱外科診療技術再上新臺階。目前,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可在支具輔助下地活動,出院後可重返學堂正常上課。   胸背部不對稱隆起,少女脊柱側彎已達45°   17歲少女一年前無意間發現胸背部不對稱隆起,因未有明顯不適症狀未進行及時治療。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關節外科」人體六大關節分別是上肢的肩肘腕關節和下肢的髖膝踝關節,而目前全國醫療環境而言,關節外科多專注在髖關節和膝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和關節周圍矯形上面,雖然上肢的肩肘腕關節和下肢的踝關節疾病也有,但肩肘關節的置換多歸在上肢骨科,腕關節歸手外科,踝關節歸足踝外科診療。所以劃重點:目前三甲醫院的關節外科還是以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為主。
  • 脊柱側彎20年行路難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攜手國內骨科專家助她...
    中國甘肅網9月11日訊(本網記者 靳佩佩)9月10日,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海湧來蘭,為一 名重度脊柱後凸合併側彎、旋轉畸形的67歲女性患者,完成了矯正手術。
  • 浙大一院完成全省首例自體睪丸移植手術
    他開始瘋狂查找文獻,直到看到浙大一院男科中心副主任金曉東主任醫師發表在《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等雜誌上的文章,了解到金曉東是治療成人隱睪的專家,在治療隱睪,特別是雙側隱睪、腹腔型隱睪等難治性病例上有豐富的經驗。4月18日,小李忐忑地給金曉東副主任發出了一封求助郵件,半天時間不到,金曉東副主任就給了他回復。
  • 12歲女童脊柱彎曲如「S型」 手術後終於「挺直腰杆」
    但12歲的女孩婷婷(化名),卻因為自己的脊柱彎曲如「S型」,被人笑話。記者3日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獲悉,該院的骨科專家為婷婷做了極重度脊柱側彎的手術矯正。手術後,婷婷終於「挺直腰杆」。圖為婷婷(化名)手術前的CT,脊柱彎曲如「S型」。 兒童醫院供圖據該院骨科病房副主任劉星教授介紹,婷婷患的是特發性脊柱側彎。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挺直脊梁、不斷向前」的脊柱骨科
    (一)專科建設發展歷史沿革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中心骨傷中心二骨科(脊柱骨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脊柱病重點專科,自20世紀70年代末行第一例脊柱手術,在幾代人的努力下脊柱專科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並於1997年從骨傷科中分化出專門從事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脊柱相關疾病的專科
  • 漯河市骨科創傷救治中心暨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示範基地揭牌
    他說,自漯河市骨科創傷救治中心創建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衛健委的大力支持及北京積水潭醫院等上級醫院的關心和幫助下,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骨科亞專業細化,技術力量雄厚。目前分設8個病區,300張床位,有脊柱、關節、創傷、骨腫瘤、顯微外科、矯形外科、小兒骨科、骨內科、足踝外科等9個專業組,在全省衛生系統率先成立了骨科3D列印實驗室,並於中南大學建立合作關係。
  • 小夥受脊柱重度畸形困擾多年駝背矯正手術「造」了個帥哥
    脊柱畸形矯正前。脊柱畸形矯正後。一名小夥因脊柱重度「S」畸形而自卑,一家人都擔心他未來的生活。近日,小夥到省骨科醫院接受手術,比之前增高了20釐米,回家後親戚們都不認得他了。先天駝背小夥自卑多年3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省骨科醫院脊柱科採訪。患者小智(化名)的父親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家是龍裡的,小智今年18歲。孩子剛出生,父母就發現他的身體不正常,身體不協調,右肩明顯比左肩要低得多。一天天過去,小智慢慢地長高了,左肩後下方冒出一個「包包」,隨著身體慢慢長高,孩子站著時身子顯得往右側斜,不能做重活,上學和平時生活都感到自卑。
  • 國家級頂尖脊柱外科專家齊聚深圳,共同研討脊柱畸形治療!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柯澤楷 2020年11月1日,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脊柱外科專業委員會主辦,深圳大學總醫院承辦的「深圳脊柱畸形高峰論壇」暨廣東省繼續教育項目「脊柱畸形診治技術最新進展學習班」、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項目在深圳舉行
  • 兩名三齡童脊柱動刀 醫生提醒:早檢查,早治療,別讓脊柱側彎毀了孩子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晏海珊)近日,玉林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脊柱外科的辦公室笑聲朗朗,兩名3歲多的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活潑地玩耍打鬧。如果不是家長頻頻向醫生表示感謝,看不出來這兩名孩子上個星期才施行了脊柱矯形手術。
  • 渭南市骨科醫院完成全市首例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
    渭南青年網(編輯 閔盼龍 通訊員 薛超)2020年4月10日,渭南市骨科醫院脊柱外科劉運動醫師團隊成功完成渭南地區首例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多家醫院就診後認為開放性手術操作難度大,手術風險高。入院後劉運動醫師團隊結合患者體質基本情況,病例特點,為患者制定"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手術方案。術後患者腰痛及雙側下肢疼痛無力緩解明顯,手術療效滿意。
  • 18歲女大學生脊柱側彎 術後「長高」3cm
    從市一中心醫院獲悉,該院骨科日前成功完成一例特發性脊柱側彎的矯形手術。術前檢查患者脊柱全長X光片胸彎角度達45°,術後患者側彎角度矯正到2.5°,身高增加了3cm,腰背痛完全緩解,目前已經順利康復出院。脊柱側彎手術涉及脊髓、神經根及周圍大血管,是骨科風險最大的手術,此前我市鮮有報導。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你能想像,一個骨科手術,只需要4、5天的住院時間?術後當天可以正常進食,第2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動?術後也不用插引流管、尿管,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移除支具?……不要以為這是美好的幻想,近年來,重慶市人民醫院骨傷骨病研究中心(簡稱「骨科中心」)推行的先進的微創技術和快速康復理念,已讓許多的骨傷骨病患者受益。
  • 雙肩不等高,警惕脊柱側凸!
    文章轉載自:瀟湘脊柱 專家簡介:何飛平,主任醫師,現任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及椎間盤診療中心主任;湖南省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委員;湖南省康復醫學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脊柱微創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脊柱脊髓雜誌》編委會青年編委;湖南省康復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微創外科學組青年委員會委員
  • 疫情防控不放鬆 脊柱側彎要矯正!脊柱側彎大型暑期圓夢公益活動來了
    鄭州市骨科醫院治療脊柱側彎已經40餘年,河南省開展最早,技術最全面,已成功治療3000多例。15歲,重度脊柱側彎,術前、術後照片暑假是脊柱側彎手術的黃金時段,我院脊柱側彎科應用最先進的手術技術和術後ERAS快速康復使孩子開學後可以正常返校(不用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