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論文範文: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2020-12-12 選調生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本文以《行道樹》為例,通過「創設情境――整體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朗讀、品味、體驗――遷移、運用、創新」等五個環節,談新理念下怎樣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創設教學情境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一股強大的動力,它能催人奮發,使人對感興趣的事物不滿足於膚淺的了解,總是尋根究底地去追求更深刻的東西,從而走向創造。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的情境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好奇心、求知慾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恰當地運用生活展示、角色扮演和多媒體再現等方法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

《行道樹》一文主要採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多媒體課件播放柳樹、松樹、梅花的圖片,而後出示公路兩旁的行道樹,伴以《好大一棵樹》的優美、抒情的音樂。教師導入:樹是大自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我們欣賞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滌」的柳的風韻,我們瞻仰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們讚美「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梅的倩影,那麼,對於行道樹,我們又欣賞它的什麼美呢,現在就讓我們從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的《行道樹》中去找

二、朗讀、品味、體驗

《行道樹》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行道樹的喜怒哀樂,並為之動情。閱讀本文時要求學生「自由選取課文中的一個句子或段落,進行聲情並茂地朗讀,讀完了再談談為什麼這麼讀,讀這個句子,體驗到了行道樹的什麼情感,促進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立在城市的飛塵裡,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我把『憂愁』讀延長音,『快樂』讀重音,讓我體驗到了行道樹為了不能改變人類生存的環境而憂愁,為人類製造出清新的空氣而快樂的心情」;「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裡,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盡可以節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為,這種命運事實上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裡獻出濃陰。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我把『悲涼的點綴』『自己選擇』『痛苦』『深沉』這些詞讀重音,並延長聲音,把『春天勤生綠葉、夏日裡獻出濃陰』讀成輕快的音,讓我體驗到了行道樹生活的環境很差,而且得不到人們的理解,但是他心甘情願地選擇這種生活,而且努力地獻出自己的綠葉和濃陰,讓人們能生活的好一些。行道樹的這種心甘情願為人類做貢獻的精神讓我很感動」……通過朗讀,學生體會到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並批判了人類肆無忌憚的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教師要緊緊抓住朗讀品味這一環節,重視引導學生體驗課文中作者的感受,與作品主人公一起愛其所愛,憎其所憎,進而去感受、理解文本。

為進一步體驗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像行道樹一樣的人。學生舉出很多事例:李時珍為了編著《本草綱目》,不僅拔山涉水,而且還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品嘗草藥,終於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著作;諾貝爾為了減輕挖土工人的繁重勞動決心發明炸藥,有一次試驗,他被炸得渾身是血,但他仍然堅持發明炸藥,在成功發明炸藥之後,他用賺來的錢去獎勵各個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張海迪為了自學醫術,熟悉針灸,熟悉針灸穴位,在自己的身上針灸以體會針感,功夫不忘初心人,她掌握了一定的醫術,醫治了很多人;還有如園丁;清潔工;教師等人。

三、遷移、運用、創新

學習課文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解決疑難問題,最重要的是學會運用,能進行拓展遷移。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和「觸類旁通」的教育思想。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也指出:「只有能夠舉一反三,方談得上理解;只有不斷地運用,才能談得上鞏固,教學的目的是不以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為終結,而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遷移能力為目標。」所以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嘗試運用,使學生的思維有所啟發,能力有所提高。

如《行道樹》一文中,在學生理解文章主題思想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模仿作者「借行道樹來讚美那些為人類作出貢獻的默默無聞的人「的這種借物寫人的方式進行遷移運用創新。教師引導:「行道樹讓張曉風想起無私奉獻的人,紫藤蘿瀑布讓宋璞感嘆生命的長河無止境,香瓜子讓杏林子讚嘆生命的頑強,大自然的一景一物或許能觸發你們的一些感悟,請說出你們的感悟,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學生的思維很活躍,紛紛借自然界中的各種景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悟:「柳樹總是長條低垂,象一位謙遜的君子,以平和的心境待人處世,從不邀功請賞,我們也應該做一個謙遜的人」;「一串紅的花總是緊緊地挨在一起開放,這讓我聯想到一個班集體,也一定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野草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正如詩歌所說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也要有這種精神」;「松葉像針一樣根根直立,而且全都指向上方,一副倔強不服輸的樣子」;「仙人球不怕風吹雨打,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我們也應該有不怕困難的精神,因為陽光總在風雨之後」;「一片顏色蒼翠的樹葉仿佛是懼怕風的撫摸,無力地搖了搖,悄無聲息地脫離枝頭。我開始驚嘆,綠葉雖然抵不住風兒的摧殘,但它卻默默地深埋於泥土,為來年的生命之樹積蓄養料。它告訴我,這也是我們人類所應該追求的無私奉獻的人生品格」……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理解、記憶、運用知識方面等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有靈活性和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幫助學生走入文本,通過與文本、他人、自我的心靈對話,達到視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從而人人有自己的獨特發現,形成自己的獨特思想和言語表達方式,發展自己獨特的個性,學會審美創造,完善人格,淨化心靈。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引言群文閱讀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和教育方式。它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合理開展,改變了傳統單篇閱讀的局限性,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屬於自己的語文知識框架與思維體系,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信息整合能力、閱讀分析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等多項語文綜合能力。
  • 東營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討活動在丁莊中心初中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5日訊 為進一步深化學習山東省初中語文「建構基於學情的語文新課堂」教學新理念,倡導語文教學變「以教為主」為「以學為主」的新思路。2日,東營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討活動「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廣饒縣、黃三角農高區專場」在丁莊街道中心初中舉行。東營市教科院王娟老師主持活動並做了《從學情出發,上好每節課》專題講座,強調教學的起點應基於學生的感受、疑問和發現,終點則是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的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的策略2.1創設情境教學,營造語文閱讀課堂氛圍。教師利用電子互動白板優化課堂情境,營造課堂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電子白板以新的速度進入了中學語文教學課堂。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致力於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堂。電子白板有助於教師擺脫以往課件操作者的身份,而不是教學的指導,因為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要花大量的時間整理黑板和課件,在黑板寫作和課件操作上也要浪費精力和時間,所以現在電子白板解決了這個問題,大部分教師的時間都有效地投入到與學生的互動中,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 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作者拋專引玉,意在說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語文和閱讀教學的改革中,教材和教師的重要性。上個世紀90年代,我們這一批初中畢業的小中專生,成了那個時代最優秀的師範畢業生,到農村最偏遠的鄉村當老師,撐起了農村基礎教育的半邊天。如今,這麼一批優秀的教師,卻沒有得到優秀的待遇,人們對教師期望過高,關愛過低。
  • 系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是什麼樣子?
    《循序高效學閱讀》之初中第一冊語文教材沒有科學的體系,不能解決「用什麼去教」的問題,讓語文教師怎麼教?讓學生怎麼學?沒有辦法,只能胡亂教,只能胡亂學。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無體系,不實用,那麼,理想的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什麼樣子?
  • 淺談場景融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小學語文寫作,是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為主,讓學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以達到教學目標。本文針對場景融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做出探究。
  • 現代職業教育雜誌,徵集教育教學論文!
    投稿信箱:xdzjzzs@126.com期刊內容◆上旬刊:刊載大專、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等高品質論文;◆中旬刊:刊載中專、技校、職業高中、職業培訓學校等相關論文;◆下旬刊:刊載工程技術和財會管理類論文,面向企業技術人員
  •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有哪些好的題目?這十個題目簡單又容易過
    以下畢業論文題目的範文在論文模板屋都可以下載:1、小學班級中學生地位分化狀況的研究 ——以R小學四年級(3)班為例2、小學語文教材組元編排的對比研究 ——以蘇教版與康軒版為例3、小學高年級課堂師生互動的調查與分析--以某小學六(1)班為個案4、親子溝通對小學生學業成就影響的實證研究 ——以常州市某小學為例5、小學課堂中激勵性評價語運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6、低年級識字教學學生注意分散現象及對策研究7、小學語文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名師指導閱讀教學,青藏語文邁上新階青藏教育集團語文工作坊揭牌...
    青海網訊:2020年9月23日下午14時,在青藏鐵路花園學校舉行了青藏教育集團語文工作坊揭牌儀式暨《統編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講座活動。活動邀請了教育部中小學名師領航工程張曉慧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青海省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西寧市第一中學教科研主任張曉慧老師主講。青藏教育集團所屬校:青藏鐵路花園學校、大通縣青山鄉中心學校、西寧市曉泉小學,三所學校的語文教師和青藏鐵路花園學校各學科的備課組長,參加了此次活動。
  •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在語文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在語文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傳統教育的嚴重影響下,初中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對學生寫作的創新能力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在中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初高中作文教學創新能力不夠,甚至只是為了追求高分。
  • 州初中「語文主題學習」單元整合教學研討會在安圖縣召開
    為推進語文學科課堂教學改革,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延邊州初中「語文主題學習」單元整合教學研討會在安圖縣召開。安圖縣萬寶鎮中學、三道中學、新合中心學校、兩江中學、安圖三中等6位教師,分別展示了「語文主題學習」的教讀引領課、組文閱讀課、群文自讀課、主題寫作課、名著導讀課等6種課型。
  • 初中語文古詩文朗誦教學促進學生德育的探究
    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語文古詩文朗誦教學促進學生的德育展開深入的探究,並提出幾點針對性的策略。一、初中語文古詩文朗誦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一)缺少明確的背詩與朗誦概念在初中語文古詩文誦讀中,一些教師沒有真正理解古詩文教學的任務,過於強調古詩文的記憶,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被動性。學生在朗誦中不能僅僅依靠死記硬背,這樣古詩文朗誦教學效果並不理想。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真題彙編,做完這些題,語文考試拿分「易如反掌」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真題彙編,做完這些題,語文考試拿分"易如反掌"很多家長都很納悶兒,明明自己孩子在小學時學習成績還不錯,怎麼等到升入初中之後,語文成績就開始直線下降呢?是因為孩子上課不認真嗎?其實多半是因為在閱讀上丟分太多!而造成同學們在閱讀題上丟分太多的主要原因,又是因為閱讀技巧不夠完善 閱讀技巧作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學生若能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掌握這些技巧,不僅能實現自我閱讀速度提升,還能讓自我的閱讀精確度提高,從而迅速掌握閱讀學習中的要點知識。但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嚴重缺乏有效的閱讀技巧。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總結起來我認為應主抓以下四大版塊: 一抓書寫(識字、寫字), 二抓積累(朗讀、背誦), 三抓思考(閱讀、理解), 四抓表達(書面、口頭)。
  • 關於公布揚州市第九屆「運河杯」中小學教師教科研論文大賽評選...
    讓書香瀰漫校園  讓閱讀浸潤童心——**小學開展「悅讀」系列活動略記 王  靜 揚州市汶河小學 10 淺議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留白 王  靜 高郵外國語學校初中部 11 從命題視角看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 王燕燕 寶應縣涇河鎮中心初級中學 12
  •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及趣味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趣味性;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增強作文教學的趣味性,可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注重講解優秀範文的立意、結構、文字,忽視了素材積累的重要性。經驗告訴我們,要想使作文言之有物,豐富的素材積累必不可少。 (三)實踐教學基礎缺失理論源自實踐,作文與生活密切相關。小學生作文的常見狀態是———要麼毫無靈感,無從下筆;要麼人云亦云,缺少創意。
  • 胸有丘壑,遊刃有餘 ——2019下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分析
    江西教師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胸有丘壑,遊刃有餘 ——2019下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分析,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招聘公告:胸有丘壑,遊刃有餘 ——2019下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分析 招聘人數:人 報名時間:
  • 教學論文範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論文5篇
    是專業的範文寫作網站,每日更新大量熱點文章。同時,我們有一支專業的寫作團隊,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定製服務。如果下面的範文沒有合適的,您可以通過企業或者寫作電話:聯繫我們,我們將為您提供最優質的一對一服務!
  • 生命教育與語文網絡教學探究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網絡授課成為教學的一種普遍方式。但隨著網絡教學的推進,不斷爆出有學生因不堪網課壓力而自殺的消息,讓人痛心、揪心。教育部辦公廳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鍛鍊身體,開展課外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覺得在「停課不停學」期間應貫徹《通知》要求,通過網課的方式,在教學中播下生命的種子,讓每個生命都活出自己的天賦才華。為此,我們進行了以下探索。首先,網絡與教材融合認識生命。
  • 閱讀是語文化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進行有效地進行閱讀教學?
    葉聖陶先生早就指出:語文課本只是個憑藉,憑藉它歷練學生的讀書本領。「選本的閱讀是舉一,推到其他東西的閱讀是反三;一貫的目的在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從「一」到「三」、靠的是讀書的方法、讀書的本領和習慣。「讀書的目的在獲得書中的意義、思想、讀法的目的在獲得書義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