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勇哥生病了,所以換了個小編為大家點評遊戲。這一期勇哥將繼續為大家帶來最新的「小編也在玩」。好了,話不多說,在小編生病的日子裡,也是沒事幹,所以就看看手機裡有什麼遊戲值得玩的,於是就發現了之前下的一款叫作《球球大作戰》的遊戲,正好最近挺熱門的,我就來聊兩句。
球球大作戰
記得上次下這款遊戲的時候是有IOS首頁推薦的,一般推薦的遊戲勇哥我都會下載下來試試看,但是過段時間會刪掉,因為內存不夠用。最近經常有小夥伴問我的手機內存多少,這裡統一回答下,小編只有16G,手機裡常備的《爐石傳說》等大型遊戲不會刪,所以內存比較吃緊,也就導致我基本上下載一款遊戲都會投入進去玩,不好玩就刪,好玩就留。至於為什麼留下了《球球大作戰》這款遊戲,下面我來說說。
聯機對戰,各種球球非常有意思
▍複雜的網絡手遊環境下誕生的一隻簡單的「球」
當初剛接觸這款遊戲的時候,我有一點被驚豔到的感覺,它算是我所接觸的眾多複雜網絡手遊裡最「簡」的一個了。我籠統的說兩句概括下,遊戲界面很簡潔,看上去也非常友好,UI方面有點像歐美的那種,所以我一度認為是國外製作的一款休閒遊戲了。基於新穎簡單的遊戲玩法,極低的遊戲門檻與學習成本,融入網絡聯機也不會有等級的匹配與隔離,任何層次的玩家都能同屏作戰,這是非常大的優點,而它所帶來的趣味性缺陷可以由聯機對戰來彌補。後來簡單查了查,原來竟是一款國產遊戲,那一瞬間突然就感覺國產兩個字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糟糕嘛。
▍國內與國外的博弈 是抄襲還是靈感來源?
只要是勇哥看中的遊戲我都喜歡去多了解下,逛逛論壇什麼的,也許是小時候看掌機迷留下的習慣,很喜歡看些遊戲周邊相關的東西。不過這一了解就發現有些不對勁,一個agar.io的字眼時常出現在《球球大作戰》的某些論壇上,於是連帶的搜索了下,竟然也是一款玩法幾乎一樣的遊戲,只不過是網頁遊戲,後來也出了相對應的手機版。我一時間就有些惋惜,難道又是一款抄襲的遊戲?差不多對遊戲的始末了解了個七八分之後,我還是不想過早的下結論,因為想起我之前評價的《瘟疫公司》,它的靈感來源也是網頁flash遊戲,但很少有人指責,說到底還是原作不出名的緣故。而agar.io似乎還是一款挺受人喜愛的遊戲,因此網友的口水戰也就多了起來。
可愛的主題算是遊戲受人喜愛的很大原因
▍並非粗製濫造 也並非毫無價值的複製品
勇哥先不下結論,我就針對《球球大作戰》這款遊戲的素質來進行些評價吧。也許你之前並沒有接觸過這款遊戲,整個遊戲的核心玩法和操作很簡單,就是控制球球互相吃,然後吃了變大,被吃變小。其中包含了相關成長機制和行為機制進行制約,使遊戲具有了變幻莫測的複雜性和趣味性,即使你是個老鳥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新手提示簡單帶過就可以直接進入遊戲實戰了(這一點相比眾多國產網遊體驗要好)。上手後操作什麼的都很流暢,不需要註冊登錄和令人厭煩的國產新手教程,網絡設置等幹擾。第一時間讓人直接看到遊戲的核心內容,直接上手。
啊,你被吃了
▍真正的核心在於聯機與遊戲社交潛力
對於這類輕型小遊戲,在國外比較多,而且單機為主。像這樣即是國產的,又能進行實時聯機的遊戲可以說不多見,網上的軟文號稱遊戲是「十天開發出的百萬級遊戲」,多少天開發的我不是很在意,不過遊戲的核心價值就是實時聯機,這一點在手遊上大多人都不願意去做,但只要能完美駕馭這點,在手機上千萬級也是有可能的。剛才說到的聯機,不是微信遊戲那種閉環玩法,大家比比最高分,捐捐體力什麼的,說白了那和玩單機沒什麼太大的差別的。《球球大作戰》是可以隨機加入的網絡混戰,如果進一步挖掘出它的遊戲社交潛力,把它真正融入遊戲中而非屬於遊戲外的附屬品,相信將會是很棒的一款手遊。
agar.io網頁版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按照一些民間大神的科普,agar.io是國外的網頁遊戲,玩法上一樣就是大球吃小球。突然想起來,我之前看Bill直播的時候(爐石海外主播)貌似他玩過這遊戲,於是就去問了問,可以確定的是,這款網頁遊戲是先誕生的,但是當時沒有手機版。後來這個國產免費手遊《球球大作戰》就在去年6月發行了。而偏偏agar.io的正版手遊晚了一段時間才推出,所以導致了網上的口水戰愈演愈烈。有人認為,《球球大作戰》抄襲了agar.io的玩法,令人不齒。有人認為,《球球大作戰》比agar.io的手機版先出,而且《球球大作戰》的可愛皮膚以及其他系統玩法也是很多玩家喜歡並且享受的。
其實我覺得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多次體驗了agar.io網頁版,又玩了下agar.io手機版,最後又回頭玩了下《球球大作戰》。我只能這麼告訴你們,agar.io是一款優秀的網頁遊戲,無可厚非,而《球球大作戰》也是一款優秀的手機遊戲。至於agar.io手機版,讓人失望。所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其實並不恰當,agar.io網頁版的確是一款極具創意的遊戲,但是在手機上,我只能說它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