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聞督查」欄目曾於2月11日刊發《數公裡小路粉塵鋪就,省道邊裸露大片土方》一稿,報導國泰發電公司西側一條無名小路兩側垃圾堆放、大片粉煤灰塵飛揚,橋西區張寬辦事處反饋稱已整改。4月16日,記者再次接到群眾舉報稱,這些問題仍在影響周圍群眾生活。
4月16日15時許,記者來到邢臺國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南門,在南門外二三十米路溝邊看到,仍然有大片建築垃圾,沒有清運沒有苫蓋,只是推到了溝裡。
該公司南門外向西至工人村有一條無名小路,路邊堆積兩大片建築垃圾,有碎石塊和土方,未清運未苫蓋。
繼續向張寬村方向走,路邊一堆三四米高的沙子堆上,苫蓋網破損成粉碎狀,不僅起不到任何苫蓋作用,還形成新的揚塵源,與之前記者在這裡看到的相比,沒有任何變化。
來到張寬村東南,有新挖的土堆,土方沒有任何苫蓋,風一吹,揚塵四起。
原來堆放的兩處粉煤灰堆仍然堆放在這裡,面積也增多了。粉煤灰堆有兩米多高,數百平方米,儘管用黑色覆蓋網苫蓋,但苫蓋不嚴,地面上存留較厚灰塵。
在北側粉煤灰堆旁,多了四小堆整齊堆放的粉煤灰堆。從堆放狀態看,應該是不久前傾倒在這裡四車粉煤灰,沒有苫蓋。汽車從這片粉煤灰堆經過,揚起大量塵土,令人無法睜開眼。
距離此處不到三四十米遠就是張寬村,有村民正在村邊洗衣服。
「太髒了!粉煤灰就在我們村邊,一颳風,飄得到處都是,之前有部門進行過治理,沒過倆月又這樣了,太影響我們的生活。」一位村民說。
各地反饋
廣宗馮家寨鎮:嚴厲打擊違規開工作坊
4月8日,本報「新聞督查」刊發《廣宗縣馮家寨鎮路家屯村:「黑作坊」隱匿民居,噪音異味惹民厭》一稿,對趁夜開工生產自行車配件的「黑作坊」存在氣味刺鼻、響聲刺耳等環境問題進行曝光。
刊發後,廣宗縣馮家寨鎮環保所聯合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公安環安大隊、鎮派出所,利用無人機和入戶走訪兩種手段,對路家屯村進行突擊檢查,排查中發現三家機加工作坊私自開工違規生產。鎮環保所對這三家加工作坊進行清理,嚴格按照「兩斷三清」標準對其取締,並立案調查。
同時,該鎮工作人員表示,即日起將聯合公安、環保執法部門對所轄各村逐戶進行摸排,對已封存未搬遷的「小作坊」限期搬遷,對三相電使用情況再次進行了走訪調查。對私自違規開工作坊發現一起整治一起,對非法違規作坊做到零容忍,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杜絕死灰復燃。
沙河四環玻璃:逐項整改到位
4月9日,本報「新聞督查」欄目對沙河市四環玻璃有限公司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曝光,沙河市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針對文中指出的問題,立即安排部署,全面進行整改。
針對「脫硫池未密閉,區域內環境髒亂差,氣味嗆人」問題,該公司已對脫硫循環池周邊進行全面清理,建立長效機制,安排專人定期清理周邊結晶物質,並對脫硫循環池進行了密閉。
針對「脫硫池附近南北兩側有一處簡易棚,裡面堆放石灰和鹼,只用塑料門帘遮擋,風一吹,門帘帶著粉塵飄起」問題,目前該公司對存放石灰和鹼的簡易棚門帘進行了更換,已更換為密閉大門。
針對「該公司DCS中控系統數據與實際在線監測設備數據存在時間差異」問題,已責令該公司立即對DCS中控系統進行調修,確保中控系統數據與在線監測設備數據同步傳輸。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冀文龍
您點一個,就值5毛錢!
5毛也是愛,幫小編漲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