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選宮女的流程:都是十幾歲的姑娘,皇上要審查什麼身體條件

2020-12-16 大白讀史

我們都記得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皇帝選擇秀女的過程,先是介紹秀女的家世,然後皇帝再根據自己喜好選擇秀女。入選的幾位秀女中,皇帝都是根據秀女的外表選擇,那麼真實的選秀過程是怎麼樣的呢?

秀女選拔每三年舉行一次。在選擇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電視劇裡面看到,絕大多數都是官員之女。因為清代分為八旗。八旗在原則上其實沒有高下之分,各個旗生活的人們獲得的待遇也都相同。但是後來,努爾哈赤唯一親領的是鑲黃旗,所以鑲黃旗也被人稱作「頭旗」,並且被看作八旗之首。

秀女的選擇範圍是從八旗中挑選,同時,最先考慮的是滿族的女子,其次是蒙古族的女子,最後才考慮漢族的女子。

如果有不在八旗之內的女子想參加選秀,那麼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如果是八旗之內的女子想逃避選秀,那麼她也無法鑽空子。現在也有很多古代宮廷小說用這一規定作梗,女一號因為不得不參加選秀,而與心愛的青梅竹馬分離。

選擇女子的年齡也有規定,基本上是十三到十七歲的女子。因為在古代,女子成婚的年齡比現在早了很多。如果放在現在,這樣年紀的女孩子最小的還在上初中,最大的也不過在上高中。

後來隨著時間更迭,對年齡的規定更加的嚴謹,如果有女子到了年紀沒有參加選秀,比如到了選秀的時間,藉口身體不適等想逃避選秀,那麼即使到了下一次選秀的時候,她已經超過了十七歲,仍然要參加選秀。

如果她仍然頭鐵,就是不肯去參加選秀,年年有問題年年不想去,那麼她也不能私自的嫁給別人。如果她偷偷嫁給別人,那麼不僅這名女子要受到懲罰,連她所在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都要受罰。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相信行政長官沒幾個願意因為這樣的原因被處罰吧?

後來的規定發展中,最小的秀女年齡僅僅只有十一歲,最大的年紀可以到達二十歲。

我們要知道,在古代的皇權社會,天大地大,皇帝最大。更何況在清代,皇帝的權力達到了頂峰。莫說全八旗的秀女,任何的物品皇帝說了我想要,那麼誰還敢覬覦呢?

遴選秀女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輔佐皇室,壯大皇家的枝葉,同時有一些秀女也會被送到親王或者郡王家中。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以為秀女就是要進宮侍奉皇上的,其實不然。其實被選進宮的秀女,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經變成了被皇家操控的一件物品。想讓她去哪裡,她就要遵守調配去哪裡,乖乖聽話,一點點自主意識不能出現。就算是不想嫁過去,皇帝一道聖旨,任誰也不敢拒絕啊。

然後呢就是初審,身體有疾病、有殘疾、相貌醜陋的被淘汰下來。雖然說古代人都認為不能沉迷美色,榮耀也不是選秀的唯一標準,但是到底是送到皇帝面前的人,人們總得小心翼翼挑選。就算是已經決定此女不能面聖,也要經過皇帝的批准,皇帝知道了,女子才可以自由嫁娶。

後來初試通過了就是複試,複試就需要皇帝親自考察。但是由於古代沒有現在這麼方便的交通工具,家庭條件好的人可以坐著馬車,條件差的人就只能騎著驢子,甚至有的人連驢都沒有錢騎。所以為了讓秀女們準時到場,乾隆時期會給每一個參加複試的秀女發一兩銀子的車馬費。

在複試中,被選中的女子可以「留牌子」,沒有被選中的就叫做「撂牌子」。但是被選中的人也不像電視劇裡面的,就可以一勞永逸地待在皇宮。而是要定期經歷複選,畢竟可以就留在皇家的人,一定要嚴謹選擇。

當然,被選中的秀女也不能確保皇帝個個都喜歡,畢竟宮中人那麼多,估計有的人自從進了宮都難見皇帝一面。如果到了二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那麼就可以準許出宮了。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古代女子成婚都很早,二十歲不嫁人基本就算是「老姑娘」了,那些已經二十五歲才出宮的女子,到底能落得什麼結局,誰也不知道。

清代選取秀女的兩個標準,一個是品德,一個是門第。作為統治者,皇帝當然更喜歡的是賢良淑德、寬厚溫順的女子,可以為疲勞的皇帝處理好後宮事務,並且知書達理,教導皇子。不然今天哪個嬪妃又跟另外一個嬪妃打架了,明天兩個人又打了一架。皇帝本來處理政事就一個腦袋兩個大,好不容易想回宮休息,結果又要面對這些瑣碎的事情,任誰都覺得心煩啊。

歷史上,光緒皇帝的皇后相貌極醜,但是因為她是慈禧的侄女,所以仍然當了皇后。與此同時我們都聽說過,光緒皇帝與珍妃的故事。

即使光緒再如何喜歡珍妃,也無法把她升為皇后,這就說明了古代的秀女的選擇是被多方環境影響的,就算皇帝想把自己喜歡的女子立為皇后,朝前一幫大臣哐哐哐的磕頭說:「皇上三思啊。」

朝後皇太后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皇帝你若是執意要如此那麼哀家就只有不吃飯把自己活活餓死了!」那麼這個時候身為皇帝,也只能默默流淚,一邊要穩定臣子,一邊還要孝順母親,還要對著自己不喜歡的女子,擺出一副母慈子孝,夫妻感情還特別和睦的樣子。

說到底,清代選秀女一方面是為皇族吸納優秀的女子,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皇權的不斷加強。就是因為皇帝是九五之尊,所以八旗之內的女子都要優先皇帝挑選,若是皇帝喜歡,便不由分說納入宮中,若是皇帝不喜歡,便再也沒有機會進宮。

但是或許沒有人問過這些參加選秀的女子是否願意進入宮中吧,她們是皇帝權力的象徵,或許有的人進宮後春風得意,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是也有很多人與家人分別,一輩子都要面對宮中的腥風血雨與孤獨冰冷,誰知他人苦呢?宮牆中的女子,到底大多都是可悲的。

相關焦點

  • 作為宮女的她,卻為皇上生下皇長子,最後的封號現在都沒人明白
    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宮女,她就是憑藉著自己非貴族的身份,而成為順治的妃子的,並且還為他生下了皇長子。這位女子就是筆什赫氏我們都知道,順治皇帝在年齡非常小的時候就繼承了皇位,所以剛開始他手中並沒有實權,而一些重要的國事一般都是輔政大臣共同商量決定。而順治只有在長大結婚後才會有一定的權力,才能成為一國之君。
  • 故事:皇上隱忍4年,一朝手握大權,只為將心愛的小宮女扶為妃
    「你都快比得上後宮的娘娘們了,變臉變得真快」秋生吐槽著。弦思對八卦格外敏感,頓時來了興趣,「這些娘娘也真是可憐,陛下也不去後宮,她們估計沒事兒就琢磨著怎麼變臉玩呢!」秋生嚇得天靈蓋都要飛起來了,「弦思姑娘,慎言慎言,要惜命啊!」又無比真誠地看著弦思,「你還是聽梨霜姑娘的吧,到了御前少說話對你比較好。」
  • 《皇上賜我避子湯》陳盈皇上免費小說閱讀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感情,或許是大多數人都求之不得的運氣,而這份運氣若是落在了帝王家,便徒增了許多無奈。年少結緣,他指著孔明燈發誓一生一世對她好,不想終究還是在日復一日的時光中消磨了最初的心氣兒。「春日踏青,夏日捉蝶,秋日縱馬,冬日依偎,光是想想就讓人心馳神往,這世上還有什麼比年年歲歲四季相守更動人的情話呢?
  • 《如懿傳》:阿肌蘇丸是什麼?為何皇上知道王欽吃了它就立即要處死他
    雖然在宮裡太監和宮女對食的也有很多,但是他們就本都不敢讓皇上知曉。因為皇宮裡不管是那種女人,都可以說是皇上的女人。 而嫻妃是當時皇上最愛的女人,這讓皇上覺得王欽把他當猴兒耍,雖說他不管理後宮,就不知道後宮嬪妃之間的勾心鬥角,而這次王欽,竟然把手伸到了後宮,皇上就不得不動手除掉他。
  • 皇上,臣妾今晚身體欠佳。於是皇上就……
    「什麼有多差?」3、有人喜歡你的臉,有人喜歡你的聲音,有人喜歡你的性格,有人喜歡你的生活。而我不一樣,我不喜歡你。4、「吃完飯我騎摩託車帶你出去玩好不好?」一點都不解風情。」「哦,吃完飯,我騎我的寶貝摩託車帶你出去玩好嗎?」5、「醫生,請問傲嬌怎麼治?」「哼,我就不告訴你。」6、法海打不過白娘子,氣急敗壞咬了她一口,然後法海就死了,白娘子哈哈大笑:你不知道咬蛇自盡嗎?
  • 故事:寵妃勸皇上要雨露均沾,皇上卻為了她寫下遣散後宮的詔書
    此時此刻,陌歌不想與他嬉笑,佯裝慍怒說:「皇上,臣妾真有要事!方才眾小主在鳳儀宮……」她話還未說完,就被他一個吻堵住了嘴。她有些生氣,故意不理他,卻見他從身後拿出一份奏摺攤開在她面前,她細細一看不禁倒吸涼氣,舌頭都不利索起來:「你……你……你要……遣散後宮?」
  • 只因清朝的侍寢制度,讓皇上痛不欲生興致全無
    這要從嘉靖皇帝說起,他荒淫無度慘遭宮女刺殺,於是對女人有了防範之心,臨幸後總要把枕邊人送走才能睡好覺,順治把這個反面教材正面使用,要子孫都效仿嘉靖皇帝,不能玩物喪志,康熙子承父業,專門設立了「敬事房」,殊不知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康熙第一個就後悔了。
  • 甄嬛傳:安陵容到死都不知道,為啥眉莊難產時候,皇上要打死寶鵑
    甄嬛傳:安陵容到死都不知道,為啥眉莊難產時候,皇上要打死寶鵑對於甄嬛來說,她永遠也想不到,六阿哥的身世會間接的導致眉姐姐血崩而死,雖然她不是主要的導火索,也不是根本的原因,純粹是因為有奸人陷害,但是怎麼說她都脫不開關係,滴血認親這件事上,她清楚皇后用了手段
  • 皇上立浣碧為妃,誰注意皇上賜她的封號?得知含義後,太震驚了
    皇上的後宮中存在著許多純元皇后的周邊,比如說和純元皇后外貌十分相似的甄嬛以及歌喉有著三分相似純元的安陵容,她們每一個都是純元皇后的替代品。皇上聽到甄嬛的話也是開玩笑的說:那不如將你身邊的浣碧立為答應可好?當時的皇上是以開玩笑的語氣說出這句話的,但是大家可以從他的神情中得知,皇上並沒有開玩笑。
  • 看看他小時候宮女對他的那些所作所為,真是意想...
    ,畢竟身邊有那麼多妃子,有享不完的美食美酒美人,他當時的生活非常的逍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整個天下就都是他的,很多人都得聽從皇上的口令,如果有誰違反了規則,可是要掉腦袋的。別看你們都羨慕皇上,但他每天的生活也非常忙碌,不過皇上可不是那麼好做的,可是要承擔很多的壓力。雖然很多人都羨慕這個位置,甚至在康熙年間的時候,他的9個孩子也都爭奪這個位置,要想坐上皇上這個位置,但必須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 她和皇上兩小無猜,16歲成婚,15年內生12子,卻在31歲被皇上賜死
    歡迎來到百家號何方方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她和皇上兩小無猜,16歲成婚,15年內生12子,卻在31歲被皇上賜死。在古代,女人地位十分低,是男人的附屬品,凡事都要聽丈夫的,即便是貴為一國之母的皇后也不過如此,雖然身份尊貴,但也要聽皇上的,所以後宮中不幸的女人有很多,我們今天說的這位就是其中一位不幸的女子,她和皇上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16歲就嫁給了夫君,15年內更是生下12個孩子,但卻在31歲被皇上無情賜死。
  • 皇上身邊的侍衛隨身帶刀,皇帝為何不怕被殺,看他們身份就知道了
    在古代,任何人都很警惕,非常害怕被人刺殺,皇上也不例外,因為如果皇帝被刺殺了,那麼整個國家就會一片混亂,許多國民會流離失所,被別的國家所殺害,所以皇帝一般都會在年輕時就立了儲君,這樣才不會發生混亂,但即使這樣,皇帝一般在睡夢中,也會派許多侍衛來看守自己,有許多皇帝在寢宮外面,安排幾個士兵守衛自己
  • 古代有一種「特殊」的宮女,皇帝的生理啟蒙老師,她們的結局如何
    ▲春宮圖劇照皇子在現如今的社會,大多數人都是在二十五六歲結婚生子,可古時候的皇家男子卻要在十三歲到十六歲之間就完成婚禮,例如說《甄嬛傳》中大火的雍正皇帝,他在十三歲的時候便與十歲的孝敬憲皇后完婚。▲雍正放到現在來看,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早婚早育,過早地發生性關係,都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並且,在清朝的時候,皇帝大婚之前,必須找來八名宮女。這八名宮女的指責就是與皇帝發生性關係,教會皇帝真正的男女之事。
  • 故事:我的主子不得寵,我幫她出招,誰知皇上卻因此看上了我
    可近日裡,兩人之中,似乎靜妃被伴駕召幸的日子似乎要比容妃多一些,其中細微差別,漸漸連底下的宮人們也品出來了。春和宮內在容妃面前最得臉的宮女要數之桃。之桃剛走到這邊來,便聽得個小宮女提了兩句,立時道:「你們小丫頭片子懂什麼?聖寵原就是如此沒有定數的,今日這個多兩次,明日那個多兩回。
  • 古代後宮的妃子除了伺候皇上,每天都在幹嘛?別被電視劇騙了
    清宮劇相信大家都看過吧,這幾年清宮劇也是越來越火,收視率時常居高不下,相信大家最喜歡看的還是關於後宮的戲了,這些妃子們每天衣著華麗,每天都被丫環太監伺候這,沒事就在皇宮的花園裡遊玩,跟其他的貴妃聊聊天,有時候還能和皇上出宮去遊玩,除了那些勾心鬥角,這些妃子們看起來生活還是非常愜意的,但是在歷史上
  • 清朝為什麼沒人願意娶宮女?不是因為地位低下,有兩個原因
    清朝為什麼沒人願意娶宮女?首先要搞清楚一個事實:不是沒人願意娶宮女,而是有能力娶宮女的人不願意娶宮女。宮女地位再怎麼低,回到民間也是鳳凰落到野雞群裡,誰不想沾沾皇帝的龍氣呢?但事實上,有機會接觸到宮女的達官貴人、官宦子弟、商賈富戶都不大願意娶宮女。
  • 皇上平時穿龍袍嗎?
    皇上平時穿不穿龍袍這個問題,要讓小編來回答,肯定是不穿,為什麼?你就想假如您是皇上,龍袍再好看,他再舒適,打您當上皇上那天起,你必須得天天穿實時穿,一直穿到死為止,你不煩嗎?對吧?那麼既然平時不怎麼穿龍袍,什麼時候才穿呢?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懂什麼是龍袍。
  • 皇上死以後,甄嬛出來為什麼喊了三次「皇上駕崩」?
    皇后比華妃進宮要早,年齡也比華妃大,華妃仗著有年家撐腰經常裡的諷刺皇后。皇后這人心思深沉,明裡暗裡的給華妃下了不少的套,當然華妃也都上套了。在甄嬛懷孕的時候給她用麝香,就看甄嬛身體又徵兆的時候和皇上出宮祈福,留下華妃管理後宮。而華妃目前在宮裡獨大,她哪能放過這個機會,罰甄嬛下跪小產,其實這都是皇后設計的,華妃和甄嬛這時都是蒙在鼓裡的。甄嬛對於皇上懲罰年妃的事太失望,對皇上也冷淡了。卻因為在長街受人欺負,看華妃好好的,就又燃起了鬥志。
  • 此男子容貌超過女子,被皇上獨寵,從此成為史上唯一「男皇后」
    他就是韓子高,他的出身也是非常貧寒,祖上都是做鞋維持生計,戰亂期間,16歲的他長得非常漂亮,皮膚也非常白,就像個美女一樣,當時戰亂四起,很多亂軍看到他以後都不忍心殺他,所以多次因為自己的美貌救自己一命
  • 皇上將若曦賜婚給十四爺,若曦抗旨被罰浣衣局,她到底愛誰?
    又到了一年雪地裡賞梅花的季節,我跟玉檀正在御花園裡看花時,王喜公公很著急的走過來,說是萬歲爺有要緊的事情要見我,這一趟去見皇上,我是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命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皇上在乾清宮裡見了我,先是一頓誇,隨後又說耽誤了我的婚事,皇上這話一出,我立馬感覺到不對勁了,這是要給我賜婚的節奏?!一切還不容許我多想時,皇上就提到了十四爺的名字,儘管我跟十四年齡相當,從小相識又感情深厚,但我仍是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面對皇上的賜婚,一旁的李公公暗示我,趕緊謝恩不要頂撞,直性子的我還是直白跟皇上說,我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