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未雨姐~
最近好多人吐槽相互寶分攤越來越多,問我要不要退。
今天,未雨姐就來講講支付寶上的互助計劃——相互寶。
互助和保險的區別
先講一下歷史,支付寶最先推出的叫「相互保」,2019年改名為「相互寶」,僅一字之差,性質完全改變了,由保險變成互助計劃。
1.相互保
全名「相互保團體重症疾病保險」,是一款一年期團體重疾險,由信美人壽相互保險公司承保。
以保險公司為承保和理賠主體,一切理賠是以保險公司的合同條款為依據。
2.相互寶
2019年11月27日,支付寶發布升級提示,相互保升級為相互寶,產品主體變了。
相互寶的主體是螞蟻金服設立的互助平臺,類似於××籌。
賠付標準由互助平臺自己設定,不受銀保監會監管,也沒有保險保障基金兜底。
3.美團互助
除了相互寶外,其實還有很多互助計劃,比如美團互助,理賠門檻更低。
美團互助是首個「不限病種」的大病互助計劃,不管患什麼病,只要花費超過一定金額,都可以申請互助金。
跟其他互助計劃比起來,美團互助多了一個判斷維度,以醫保花費作為參考標準,覆蓋更全面,更科學。
美團互助的設計,更像是集合了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優點。
類似於醫療險:不限病種,直接按花費的多少來衡量。
類似於重疾險:不需要用發票報銷,直接賠一筆錢,能更及時地治療看病。
相互寶分攤金越來越多,要不要退出?
最開始加入相互寶,大多數人初衷都是一分錢幫自己和家人買份保障。
現在很多人退出,都是因為相互寶分攤越來越多。
其實,分攤金是有上限的,每年都會公布,比如2019年封頂188元,比單純買重疾險便宜很多。
至於要不要退出,分兩種情況:
在原有保險基礎上補充重疾保額完全依靠相互寶解決重疾需求
如果是在原有保險基礎上補充重疾保額,建議不要退,雖然目前相互寶分攤越來越多,但也不至於離譜,就當為自己增添一份保額。
如果是完全依靠相互寶解決重疾需求,謹慎考慮!
畢竟過了39歲,保額變成10萬,而40-50歲是一生中責任最重的時期,想完全靠相互寶對衝風險,顯然不夠。
而且,相互寶還存在著諸多隱患:
1.產品關停風險
目前來說,加入相互寶的大多為身體健康年輕人,前期均攤成本不高。
但是,當體會不到相好處,且相互寶分攤越來越多時,一部分人就會退出。
久而久之,相互寶這個池子裡就會以不健康體居多,理賠概率勢必會提高,均攤費用也會增加。
結局就是惡性循環,相互寶分攤越來越多,健康人群退出越多,最後,因參與人數不夠,解散!
萬一一直分攤,等到真不幸罹患重疾時,相互寶停了,這時候想買保險都晚了。
2.產品持續問題
以下3種情況不能繼續加入相互寶:
a.超過59歲
b.產品停售
c.政策因素
這3點因素,沒有一點是我們可控的,換句話說,相互寶可以說解散就解散,不用對任何人負責。
因此,如果想完全依靠相互寶的朋友,還是抓緊為自己配置好保險吧!
畢竟,最開始互助平臺有200多家,這幾年就剩幾家了,雖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但××籌見多了,大家幫不過來。
一些評論
很多人說相互寶理賠難,但其實有很多小夥伴理賠成功。
前提是一定要做好健康告知!
需要注意的是,買保險,優先考慮產品,其次考慮保險公司。
而互助計劃正好相反,需要優先考慮互助計劃平臺,其次考慮互助計劃本身。
只有平臺足夠大,財力足夠雄厚、流量足夠支撐,才能保證互助計劃長久穩定運營。
如果平臺小,人員少,隨時都可能會解散。
所以,選互助計劃,記住一個準則:選大平臺!
總結來說:相互寶不是保險,二者無法互相取代,但保險有人兜底。
美團互助、相互寶都建議加入,特別是老年人,推薦加入相互寶老年防癌計劃。
畢竟60歲以上買重疾險,價格非常貴,沒什麼必要,而就算相互寶分攤越來越多,也比買重疾險要便宜太多太多。
特別提醒:一定!一定!一定!做好健康告知!!!
如果不知道怎麼過健康告知,隨時問我~
如果真的沒預算購買商業重疾險,可考慮相互寶+美團互助+百萬醫療+意外險,但一定要清楚風險:產品停止、政策要求下線、超出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