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敬!戰「疫」中那些平凡而溫暖的光亮
(精評:題目即論點,凸顯情感色彩。)
2020-3-4 中國青年 胡輝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再兇險,也擋不住齊心戰「疫」的「中國力量」。戰「疫」中,全國各地湧現出無數感人肺腑的凡人善舉。他們或堅守崗位,或勇敢衝鋒,或默默奉獻,以一束束暖心的光亮帶給人們希望,溫暖了人心。(精評:開篇點題,以抗疫中湧現出的凡人善舉引出平凡而溫暖的光亮給人們希望,溫暖人心的話題。)
致敬,每一束救死扶傷的凡人之光。「我參加過非典治療有經驗,第一批我來!」「這輩子我為什麼,不就是為了病人嘛!」「我現在還幹得動!」……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身在何方,他們不懼不退,向著最危險的地方進發。哪怕口罩磨破了臉頰,汗水溼透了衣背,消毒水泡爛了雙手,都擋不住他們戰「疫」的腳步。為民戰「疫」,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他們以醫者仁心帶給我們震撼人心的光亮。(精評:具體分析「亮光」的內涵,表達「致敬」之意。分論點一:致敬,每一束救死扶傷的凡人之光。)
致敬,每一束「為生命擺渡」的凡人之光。「知道此行兇險,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懼之志。」長沙90後小夥鄭能量逆行武漢成為志願者司機;「疫情不走,我不走!」「川妹子」劉女士帶隊趕往武漢為醫護人員做飯;「病人都在等著,藥不能斷。」社區網格員豐楓以「掛滿藥袋」的身影刷屏朋友圈……一個個「生命擺渡人」,匯成一股股澎湃奔騰的暖流,以無私無畏的情懷迎難而上,讓我們對打贏這場戰「疫」更有信心和決心。(精評:分論點二,致敬,每一束「為生命擺渡」的凡人之光。)
致敬,每一束堅守崗位的凡人之光。戰「疫」中,能力有大小,崗位有不同,但火熱的情懷是一樣的。堅守崗位,就是為戰「疫」貢獻力量。火神山、雷神山兩家醫院迅速建成並交付使用,口罩、防護服等急需醫療物資加快製成,醫護人員、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快速抵達武漢等等,戰「疫」中的中國,不管是警察、鐵路職工、基層幹部,還是快遞員、社區工作人員,在各行各業堅守的他們,為戰「疫」匯聚起了最廣大的群眾力量。(精評:分論點三,致敬,每一束堅守崗位的凡人之光。)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戰「疫」中,舉國上下心手相牽,激蕩著家國情懷。那些在愛人不舍的淚光中離別的白衣戰士,那些星夜奔馳在緊急馳援路上的身影,那些為居民、旅客、員工防疫嚴格把關的普通人,他們何嘗不是這個冬天裡最暖的音符。他們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他們,為愛國主義精神增添了理性的厚度,也讓自強不息、守望相助的民族基因融入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之中。(精評:現實性分析,升華感情,指出這些平凡溫暖的光亮彰顯了舉國上下心手相牽的家國情懷。)
積合力以致勝,匯眾智而成功。一束束凡人之光,照亮了戰「疫」的每一個角落。那星星點點的善,那綿綿不絕的愛,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堅信:冬天一定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臨,全民戰「疫」,必定會贏!(精評:呼應開頭,美好期盼。)
(二)總有一些平凡的光亮讓我們熱淚盈眶
(精評:溫情標題,旗幟鮮明。)
2020-2-19 中國江蘇網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自疫情爆發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人披上了白色戰袍,有人成為紅色逆行者,總有一些溫暖令我們前行,總有一些「身影」讓我們熱淚盈眶。(精評:拋出論點,用色彩為「愛」導航。)
戰「疫」中,「她」力量讓人震撼。「我們連命都豁出去了,還要什麼頭髮!」常德女護士理光頭馳援武漢,一句話成了抖音熱點。簡單幹脆的話語,爽朗率真的笑聲,勾勒出了一位逆行在防疫前線的白衣戰士的情懷與擔當。在愛美的年紀,一位位正值青春年華的白衣天使毅然剪掉長發,只為保護更多的人。都說「女為悅己者容」,而今,她們向著疫情最重的湖北地區進發,以無私無畏的精神譜寫了盪氣迴腸的英雄史詩。(精評:分論一,「她力量」盪氣迴腸。)
戰「疫」中,不懼是青春的模樣。「哪有什麼超級英雄,只是一群孩子換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守護大家」。武漢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23歲醫生甘如意,4天3晚騎車、搭車,輾轉300多公裡,拼了命也要回到一線;武漢市肺科醫院22歲護士張美玲,鼻骨骨折卻推遲手術,「雖然很疼,但穿上防護衣服我就是戰士」;武漢公安局武昌分局24歲民警王李承,趕在封城前連夜返回武漢,負責武昌方艙醫院及周邊防控……全民戰役中,青年是重要而又強大的力量。(精評:分論二,「青春範」強大感人。)
戰「疫」中,平凡的英雄讓人感動。志願者鄭能量「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的悲壯誓言,令無數人淚奔;「國家有難,我就出一份力,要寫名字就應該寫:一名知恩者」,浙江湖州從事廢品回收的老人捐款一萬元;大年二十九一早,北京小湯山「非典」定點醫院設計者黃錫璆博士寫下「請戰書」……無論是馳援武漢的萬名醫護人員,還是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基建狂魔」,又或馳援在路上的列車員,都在為戰「疫」竭盡所能。(精評:分論三,「平凡英雄」竭忠盡智。)
愛心如潮,一路奔湧。2月6日廣鐵集團員工連夜搬運,向武漢捐贈20噸湖南新鮮湖藕;2月14日,西藏為湖北黃石、十堰市共籌集價值850萬元人民幣的生活物資,通過鐵路送達湖北;2月14深夜,51647次列車載著1萬套醫護愛心包,由遼寧省沙嶺站發車前往湖北武漢。截至2月15日,武漢鐵路部門已成功保障4327名醫護專家、56792件醫用物資和17450噸生活物資運抵武漢。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資援助,為湖北戰「疫」注入強動能。(精評:列舉愛心物資援助的細枝末節,數字論據詳實溫暖。)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武漢從來都不是在孤軍奮戰。每一位逆行的白衣戰士,每一位勇於擔當的青年,每一位慷慨解囊的市民,如同一束束暖心的光亮,照亮前方,點亮未來。全國人民心手相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中國精神,匯聚起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這種精神和力量的背後,彰顯的又何嘗不是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核?(精評:用排比短語引出喻體,反問語氣直擊「愛國」內核,堅韌有力。)
「人心齊,泰山移」。據國家衛健委數據統計,2月17日0至24時,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79例,連續第14日呈下降態勢。這是眾志成城穿越黑暗迎來的曙光,我們也堅信,有這一束束暖心的光亮,戰「疫」過後,撲面而來的必是春暖花開。(精評:引熟語,描畫面,展未來。)
(三)防疫「臨時工」傳遞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
(精評:把臨時工和中國力量列成小和大的關係,反差鮮明,具有衝擊力。)
2020-02-07 中國青年網 丁輝
據新華社近日報導,這幾天,位於上海松江區車墩鎮的一家口罩廠來了一群特殊的「打工仔」「打工妹」。外企財務總監、全國三八紅旗手、創業者、大學生、聽障人士……他們身份各異,從上海各地驅車幾十公裡志願前來,不眠12個小時,只為在口罩廠當一名「臨時工」。「一晚上12個小時,我們20位志願者生產了30萬隻口罩!」(精評:新聞開篇,交待事件背景。新聞內容充滿熱血,令人振奮。)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從黨員幹部到企業職工,再到志願者家屬,許許多多人充當「臨時工」,積極投身這場人民戰爭中,為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鮮明體現。(語文匠精評:從口罩廠的「臨時工」,延伸到社會各界積極投身抗擊疫情工作的「臨時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要求、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時,人民群眾萬眾一心、團結奉獻,類似於上海口罩廠的「臨時工」,全國各地到處都有。(精評:在黨中央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抗擊疫情。)
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體現在使命擔當上。截至2月2日20時,已有68支醫療隊、8310餘名醫療隊到達湖北,支援疫情防控工作。2月4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明確提出再增加2000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這些人中,有抗擊「非典」的老戰士,也有迎難而上的「新兵」,他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馳援疫情防控救治工作,這些醫務「臨時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醫務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精評:分論一,使命擔當。)
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體現在無私奉獻上。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不少樓層、小區甚至城鎮都實行了封閉式管理。在這些地方,都會出現一群群身著帶有潔白和平鴿標誌紅馬甲的人。這些人24小時全天值班,提供測量出入人員體溫、登記小區居民需求、清理丟棄口罩垃圾、傳遞疫情防控消息等服務,做著別人不願意甚至害怕做的事情。他們有的在棚子裡值守,有的走街串巷揮灑汗水,頂風冒雨、不懼危險,待到疫情穩定之日,這群「臨時工」又會悄然離去,回歸各自的工作崗位。(精評:分論二,無私奉獻。)
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體現在為民服務上。在大多數長途汽車停運之時,運送著各種物品物資,義無反顧奔向疫情「重災區」,作為大宗物資運送的主力,鐵路交通很大程度上發揮自身的優勢。能夠看到,一群群鐵路工作人員放棄休假,奔波在各趟列車上,用比以往更多的精力,細緻做好列車消毒殺菌工作,同時密切關注列車上的每件物資、每位旅客,隨時做好服務職責。這些鐵路人有的是一直在堅持奉獻著,還有的是以「臨時工」的角色,在關鍵時刻、在需要的時候站出來、頂上去,奮戰在抗疫一線。(精評:分論三,為民服務。)
隔離不隔愛,封城不封情。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這群「臨時工」們給廣大群眾帶去的不僅是無私服務,更是溫暖和信心。他們身上蘊含的強大的中國力量,讓我們更加堅信,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會取得勝利。(精評:卒章顯志,升華主題,疫情中的「臨時工」讓我們看到了強大的中國力量。)
(四)平凡英雄是戰「疫」的不凡力量
(精評:用判斷句式肯定平凡人的巨大能量。)
2020-3-6央視網 李雪菲
2020年正月前後,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漢暴發,並迅速蔓延至全國,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由此迅速打響。
戰「疫」路上,英雄出徵。84歲的鐘南山,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前線;73歲的李蘭娟,率隊支援武漢,已連續奮戰一個多月;57歲的張定宇,拖著患「漸凍症」的身體衝鋒在前,爭分奪秒與「疫」魔抗爭……(精評:先列舉抗疫路上的醫者英雄,從偉大到平凡,蓄足氣勢,做好鋪墊。)
老將衝鋒,後生可畏。在萬眾一心共同戰「疫」的過程中,人們重新認識了90後、00後。當疫情來臨時,這群曾經被貼過「孩子氣」、「自我」、「佛系」標籤的青年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用行動與汗水踐行責任與擔當,為自己的青春作出最美註腳。他們似乎一夜長大,成為守護我們的英雄。(精評:分論一,後生可畏,點出他們成長的速度。)
守望相助,傳遞希望。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平凡英雄衝在一線。他們,是默默奉獻,為奮戰在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解決後顧之憂的志願者;他們,是從年前開始就從未停止奔波,為宅在家的人們送去各種必需品的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他們,是引領社區居民群防群治,築牢社區疫情防控嚴密防線的社區工作人員……他們,雖然職業不同,卻在疫情來臨時不約而同選擇了逆行,在平凡的崗位上用不平凡的奉獻傳遞希望。(精評:分論二,守望相助,傳遞希望,列舉平凡人群中的不同崗位。)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醫生,請離我遠點。」武漢一名患者的話不僅讓醫生紅了雙眼,也使無數人淚目。讓醫生離遠點,是擔心傳染,是希望「他們為更多武漢市民護佑生命」;「我們給武漢寫首歌吧,今天就寫!」1月23日離漢通道關閉,居住在北京、家鄉在武漢的譚旋給遠在紐西蘭的段思思發了這條微信。兩人熬了一個通宵,寫出兩首歌曲為武漢聲援,一首是《戰書》,一首是《武漢伢》;「他們看到了我的視頻以後,覺得這座城市還是在正常運轉,還有那麼多的人很積極地保衛這座城市。」這是視頻博客博主「蜘蛛猴麵包」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說的一段話。從1月23日開始,「蜘蛛猴麵包」走上街頭走進社區,用自己的視角記錄著武漢人和病毒之間的拉鋸戰,傳遞著抗「疫」正能量……普通人的抗「疫」暖心故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加油,為大家鼓勁兒!無數感人瞬間匯聚,形成抗擊疫情的大愛洪流。他們,是我們身邊的英雄。(精評:分論三,隔離病毒,不隔離愛,舉出平凡光亮為鼓舞武漢積極戰疫而用自己的獨特視角記錄武漢的抗爭點滴。)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決不能掉以輕心。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每個人都在為家國而戰。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總有人用平凡造就偉大。致敬抗「疫」中的平凡英雄,他們身上具有中華民族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內核。因為他們,我們對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充滿信心。寒冬終將過去,讓我們一起迎接春暖花開的那一天。(精評:總結英雄品格,讚美凡人貢獻,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