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一杯茶的簡單與美好」是「山茗主義」這個微信公眾帳號自我介紹中的第一句話,這個創業slogan也可以作為解釋臺灣女孩彭少儀跨海當「創客」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這位自稱「茶娘」的臺灣茶三代告別了南投家中的百畝茶園,跑來大陸當「北漂」,從嬌滴滴的臺灣萌妹子變身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大潮中的一枚女漢子,為的,就是這個樸素的目標。
當「夢想」站在「風口」上——兩岸青年跨海合夥
「從小在臺灣南投的茶園長大,家裡世代種著烏龍茶,制茶廠終年瀰漫著青草香。但是長大後,發現辦公室裡大家並不常喝原葉茶……」深諳網際網路營銷精髓的彭少儀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自己的創業初心,讓接下來用「網際網路思維」做「年輕人愛喝的茶」成為順理成章。
創業,需要初心,更需要一些機遇。2014年,已經動了創業心思的彭少儀報名參加了一個由全球青年領導力聯盟在北京組織的研習營,她希望藉此機會裡了解北京的創業氛圍與環境。
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彭少儀在這個研習營中認識了自己創業的合伙人——來自天津南開大學的「妖騷萌漢子」潘忻望。這位小夥伴不僅做過社團主席、 混跡過北京NGO圈、最重要的,曾經在2013有過電商社區的創業經歷,但是積累下了重要的網際網路嗅覺和電商經驗。這也讓他和彭少儀這位希望到北京開拓年 輕人茶飲市場的「茶娘」一拍即合。
最初聽到彭少儀的創業想法時,潘忻望並沒多心動,「感覺茶是個很慢熱很老齡的話題,不能迅速攀人氣。」但當彭少儀說到「打造辦公室茶飲,重現一杯茶的簡單與美好」的核心理念時,潘忻望頓時像被「打了一管雞血」,感覺到這個項目的確卡準了痛點。
對大陸的創業環境,彭少儀一直在緊密的追蹤:「這兩年大陸的創業浪潮到空前盛況,科技和聯網領域,更是資金和人才的匯聚地。」經過調研彭少儀認為,大陸專做辦公室茶飲的公司十分稀少,做濾泡茶的更是一家都沒有。選擇濾泡茶,且瞄準臺灣茶,切了一個足夠細的藍海市場。
對於這次合夥,潘忻望也不是心血來潮:「第一,茶娘和我能力互補,都屬於主動性極強,思維沒有框架的野路子妖孽創業者。第二,這個項目有壁壘,臺灣的 茶山有一定壟斷性;這個項目處在風口,符合資本市場上的融資規律;這個項目有想像空間,目前處在相對的藍海市場。我明白現在不創業,就永遠錯過這個風口 了。」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