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前,船舶噴塗廢氣處理方案——治理設備在傳統的造船工程中,船舶塗裝技術相當落後,曾被稱為「敲鏟油漆」。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船舶塗裝領域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革。鋼鐵原材料預處理和塗裝車間底漆的新工藝獲得普遍應用;以室內噴丸除鏽和動力工具除鏽代替了原始落後的手工敲剷除鏽;國外各種新型的高性能塗料不斷受到應用;各種先進的設計與生產技術、管理方式不斷獲得應用,並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逐步得到發展提高。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船舶塗裝技術領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世界主要造船國在塗裝工藝發展趨勢是塗裝工藝向機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用得最多的是自動噴塗工藝,包括有氣噴塗(常壓、低壓)、無氣噴塗、靜電噴塗、無氣靜電噴塗和有氣靜電噴塗,各工藝的塗裝效率靜電噴塗的塗裝效率較高,一般可達85%,有氣噴塗的塗裝效率僅為40%。
由於造船行業的特殊性,早期的塗裝過程主要是在露天室外進行,氣體的收集難以進行,也就無從進行排氣處理。近10多年來,由於塗裝工藝質量要求、塗裝生產效率及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要求,原料、分段構件等體積相對不大的工件的塗裝工作越來越多的在室內塗裝工場進行。
船廠的塗裝排氣的收集是汙染控制的關鍵難點之一。室內塗裝使得大規模的收集和處理揮發性有機氣體成為可能。其餘包括部分船體的搭棚塗裝裝,並對圍擋的空間進行通風集氣,對於一些相對密閉的艙室內部的塗裝可在其現有的工藝通排風系統上安裝標準化的活性炭吸附裝置以減少排放。而吸附飽和的活性炭罐可運送至集中再生車間進行集中再生。
目前船廠塗裝工場的汙染氣體的收集系統形成的是大風量低濃度且濃度波動的氣體。而目前大風量低濃度氣體的淨化技術主要有吸附濃縮加催化燃燒,及吸附濃縮加蓄熱燃燒(RTO)。
催化燃燒設計原則:
(1)協助企業採用科學合理的收集方式,在達到收集效果的前提下,儘量減少氣量。
(2)積極穩妥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結合企業的現狀和管理水平採用先進、可靠的汙染治理工藝,力求運行穩定、費用低、管理方便、維護容易,從而達到徹底消除廢氣汙染、保護環境的目的。
(3)妥善解決項目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避免二次汙染。
(4)嚴格執行現行的防火、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等國家和地方頒布的規範、法規與標準。
(5)選擇新型、高效、低噪設備、注意節能降耗。
(6)總平面布置力求緊湊、合理通暢、簡潔實用。儘量減小工程佔地和施工難度。
(7)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設計規範、標準,重視消防、安全工作。(GB16297-1996)
(8)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要求對工業汙染進行治理,充分發揮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方案定製依據——
(1)業主提供的與本項目有關的資料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01-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2016-01-01)
(4)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6)《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計劃》
(7)《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8)《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
(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範》(GB50483-2009)
(10)《採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範》(GB50019-2003)
(11)《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14)
(1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範》(GB50052-2009)
(13)《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排放標準》DB13/2322-2016
(14)蘇州浩瑞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治理類似項目廢氣工程取得的經驗
系統設計圖:
更多船舶噴塗廢氣處理方案——治理設備請搜索:蘇州浩瑞成環保,大家一起探討廢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