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幾天發布的成都、武漢、西安三大國家中心城市,誰是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第一城?這篇文章中,有讀者留言說「西安應該是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第一城,因為西安交通大學是C9高校,實力超過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比四川大學更是遙遙領先」,並列舉了一系列關於C9高校的數據來進行論證。我們暫且不去討論西安交通大學與其他三所學校的實力到底誰強大,先來看看這個C9高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九校聯盟,簡稱C9,是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於2009年10月正式啟動。聯盟成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都是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流大學。在11年前,這9所學校的確代表著中國高校的最高水平,同時也是我國高校衝擊世界一流高校行列的領軍者。
但是,隨著一些高校的不斷發展,C9高校中的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綜合實力明顯與其他7所高校存在顯著差距。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上海軟科世界大學排名四大被公認為的權威世界大學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已經被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先後超過。因此,在事實上C9高校聯盟只是一個名號而已,已經名存實亡。
為什麼已經名存實亡的C9高校聯盟還有很多人提及呢?並且不少高考學生對C9高校聯盟依然趨之若鶩呢?C9高校聯盟到底還有什麼意義?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啟示呢?小編認為:C9高校聯盟本身合作的實質意義大於其名號的本身意義,至少在以下3個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深刻啟示,同時也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1.合作交流是提升一所高校發展綜合實力的重要途徑
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上,各大高校都十分推崇「學科交叉」「思想碰撞」,認為這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源動力,尤其是推動基礎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對於培養高水平創新拔尖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合作也是如此,C9高校所採取的互派交換生、召開研討會、開展暑期夏令營等合作活動,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不少高校至今也在效仿這一做法。通過合作交流的確可以拓寬學生視野、互相取長補短,有力提升學校發展綜合實力。這一點,C9高校聯盟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在C9之後還陸續建立了不少大學發展聯盟,諸如E9高校聯盟、華東五校、中堅九校、國防七子等。
2.城市發展水平在一所高校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C9高校聯盟剛成立時,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至少與除清華、北大之外的其他5所高校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在競爭中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究其根本原因當然是學校本身的因素,但是學校所在地區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兩所高校,一所處於東北、一所處於大西北,既是氣候寒冷之地,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對靠後的地方,對人才的吸引力相對較弱。這也是為什麼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威海、深圳兩地辦學,且深圳的分數比其本部還要高的原因。如果兩校是地處江浙滬、珠三角地區的話,其發展水平至少比現在要好很多。
3.人才隊伍和經費是決定一所高校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
人才興則學校興,人才強則學校強,人才是實現學科發展、助力綜合實力提升、推動高校發展的硬核力量。而人才隊伍建設最關鍵的就是靠經費,只有大量的經費投入才能產出高水平的人才梯隊,才能培養得出人才、引進的了人才,只有給予有國際競爭力的薪資待遇水平才能留得住人才。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中國大學科研經費排名第一的清華大學是153.75億元,哈爾濱工業大學以74.7億元排名第11名,西安交通大學以44.36億元排名第22名,不及清華大學的30%,而全國絕大多數高校的科研經費都不及清華大學的「零頭」。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請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