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第9輪,在對陣上海申花的比賽中,深圳佳兆業外援約翰·馬裡突然得到紅牌被罰出場,賽後消息說他辱罵了韓國教練崔康熙,用的還是非常標準的普通話;而馬裡方面辯解稱,申花替補席上有人涉嫌種族歧視的言論,把事件迅速複雜化。
按照足協的最新規定,馬裡的辱罵行為肯定要被追加停賽,申花替補席如果真的有不當言論,也要遭到追加處罰。
然而,就在足協決定一查到底的時候,約翰·馬裡突然選擇了在社交媒體上道歉,這個操作讓人匪夷所思。現在足協該怎麼辦?
約翰·馬裡突然道歉,這個道歉的聲明不知道是不是他本人親自撰文然後由翻譯翻成中文,還是俱樂部方面有人代筆。馬裡得到紅牌之後一直憤憤不平,接受法新社採訪時還在強調自己的遭遇,過了幾天突然道歉,讓人不解。
有人評論道:真的沒見過哪個黑人球員在遭遇種族歧視言論之後還會道歉的。
而現在仔細分析一下約翰馬裡的道歉信,其中幾句話耐人尋味:
很抱歉因為此前發生的事情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和申花隊的比賽我得了一張紅牌。因為我的不冷靜行為,使球隊少人應戰,給俱樂部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所以我真誠地向深圳球迷和俱樂部道歉。同時,向因語言問題引起球迷誤會表示歉意。
這段話的核心意思,隻字不提自己辱罵了崔康熙,也不再說自己遭遇了種族歧視,而是把所有的問題扔到誤解和不冷靜上。恐怕這段話想要達到的效果是,如果不提辱罵和不當言論,那紅牌只是紅牌,不需要追加停賽,一切就此打住,只是誤會而已。
所以,一切就可以點到為止了?
因為這一段道歉,實際上馬裡已經坐實了自己辱罵的行為,但是其他問題是否真的發生,變得無法追究。
馬裡事件發生之後,媒體報導中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小克魯伊夫在正式上任後的休息期間,組織了深圳所有教練組成員進行了一次內部友誼賽,包括了他自己的團隊和張效瑞、關震等之前在深圳的中方團隊都參加了,但是,上海申花的總經理周軍也參加了此次友誼賽,還打入好幾個進球。
這個友誼賽的「友誼」味道無疑更加濃厚了。
很明顯,申花和深圳進行了一次深度的內部溝通,而且雙方都傷不起。
尤其對於深圳來說,目前在積分榜排名第五,正在努力追趕申花,希望拿到第一階段前4名的晉級機會,去參加爭冠組。而球隊內部,馬裡目前打入6球是球隊的第一射手,郜林、普雷西亞多的2個進球都靠點球幫忙。
說白了,深圳現在除了約翰馬裡根本就沒有射手,郜林、普雷西亞多、比福馬都靠不住。一旦馬裡被停賽5輪左右缺席第一循環的剩餘比賽,那深圳真是幹啥都來不及了。
於是,息事寧人是最好的選擇。而對申花來說,顯然也不希望因為這種事情結下梁子。
王永珀從申花轉會深圳,是雙方美好合作的開始,作為當下中超最有可能繼續花大錢的球隊,深圳現在在中超屬於有錢金主的範疇,申花當然沒有必要得罪他們。所以,馬裡道歉的背後,是否會有雙方球隊與足協的溝通?這是接下來需要看到的結果。
約翰馬裡在中超第10輪將紅牌停賽,因此,即使中國足協對他有追加處罰,也不需要馬上給出結論,只要第11輪比賽開始之前,發布那個著名的王小平籤字的公告就可以。
換句話說,如果第11輪比賽開始前還沒有追加處罰,那就說明,馬裡的問題大事化小,一切都不會發生新的故事。
足協最近因為各種問題被質疑,不得不承認裁判執法尺度不夠統一,VAR介入效率及效果不理想,正處於有點焦頭爛額的時候,對於馬裡這件事,到底是希望嚴肅追罰轉移視線,還是大事化小就此結束呢?
這個目前誰也不知道。
早在一個多月前,聯賽開始之前,足協召集16家球隊進行了一次「競賽規則和紀律標準」的視頻培訓會議,其中特別強調了八種違規違紀將受重罰的行為。包括:
1、 指責與辱罵裁判
2、 暴力行為
3、 年齡及身份造假
4、 吐口水與作出侮辱性手勢
5、 默契球
6、 假摔
7、 使用興奮劑
8、 種族歧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辱罵裁判、種族歧視都是重罪,但是只辱罵對方球員或者教練,只要不吐口水、不做侮辱性的手勢,貌似就不屬於被重罰的行為。約翰馬裡至今的行為只有辱罵崔康熙這一條,按照這個邏輯,可以不構成重罰,不需要額外停賽;而如果深圳方面不再舉報申花替補席種族歧視的問題,申花也不需要遭遇追加處罰。
這件事具備了大事化小的所有理論可能性。
青島黃海的亞歷山德裡尼此前在比賽中得到紅牌下場時,一度被電視畫面捕捉到了疑似吐口水的行為,在社交媒體上也經過了一波發酵,但最終結果卻是什麼都沒發生。
足協方面並沒有認定他有吐口水的行為,也沒有追加主罰。這明顯表明了態度。
也就是說,今年在賽程非常密集、又保留了升降級的基礎上,各支中超球隊的壓力已經非常大,不管是保級還是爭冠,都已經是精神緊繃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處罰某支球隊的核心外援,能帶來什麼後果,真的很難預料。
不管是亞歷山德裡尼還是約翰·馬裡,都是各自球隊的頂梁柱,足協當然不願意深究。不深究約翰馬裡的行為,也就不會再去糾結申花替補席是否有種族歧視。
這件事最後會大事化小,一切到此為止。畢竟今年中超賽季太密,很快就有新的事情上熱搜,很快公眾就會忘記是否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