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專業的人去教擅長的課目 這批新兵趕上了「模塊化組訓」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新訓場上走來「別人家的班長」■讓專業的人去教擅長的課目

  這批新兵趕上了「模塊化組訓」

  「以往是自家的地自家耕、自己的兵自己帶,如今不一樣了」

  北國飄雪的季節,嶺南大地依然有些悶熱。

  南部戰區海軍某訓練基地靶場,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硝煙味,新兵自動步槍射擊考核緊張進行中。

  5號靶位,是學兵一營三連九班新兵胡憲儒。正在據槍瞄準的他,此刻漸漸感覺身體有點不聽使喚。

  他緊張是有緣由的。前兩次射擊,第一次全部跑靶,第二次只命中2發。尷尬的成績在心裡投下了陰影,他一度懷疑自己不是當射手的料。

  針對他的情況,負責全連新兵射擊課目訓練的七班班長陳正清找來彈著點分布圖,指出胡憲儒訓練中瞄準景況不對的問題,採用「4點瞄準法」同步檢查,不停地耐心糾正。

  想著陳班長提醒的要領,胡憲儒冷靜下來,進入狀態,調整呼吸、平緩擊發、不斷修正。

  5聲槍響後,成績42環。

  「雖然42環算不上什麼好成績,但讓我擺脫了心理陰影。我要感謝陳正清班長,因為他教得好,我才有了突破。」胡憲儒高興地說。

  考核結束,胡憲儒所在的學兵一營三連,以95%的合格率遙遙領先。這讓三連代理連長、上士梁浩傑一臉興奮。

  今年,是梁浩傑擔任新訓骨幹的第8個年頭。往年「新訓季」,作為新兵班長的他「既當爹又當媽」。班裡新兵的訓練課目教學,幾乎全部由他一人完成。

  如今,新兵入營後,代理三連連長的他,面對的則是基地推行的「模塊化組訓」新模式。

  「以往是自家的地自家耕、自己的兵自己帶,如今不一樣了。」梁浩傑介紹說,比如承擔「戰鬥技能模塊」射擊課目組訓任務的班長,不僅要教好自己班的新兵,還要負責全連其他班新兵的射擊教學。

  從講解原理到槍枝拆裝、從瞄準練習到檢查方法,「教自己拿手的東西,教得到位,新兵學得也帶勁。」

  「像胡憲儒這樣被『別人家的班長』教出好成績的新兵不在少數,大家很認可,因為每一名任教的班長都是本課目好手,問題看得準、方法找得巧。」梁浩傑說。

  「模塊化組訓」好在哪兒?基地教務參謀劉進解釋說:「通俗點講,就是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新訓是新兵鑄魂、練心、塑形的關鍵階段,必須打好戰鬥力基礎。今年新訓準備階段,這個訓練基地黨委認為,必須大膽創新組訓管理,推行「模塊化組訓」運行機制、實施方法和標準要求,提升新兵訓練質效。

  為此,他們將新兵訓練內容進行歸類,把新訓課目劃分為隊列模塊、實用技能模塊、戰鬥技能模塊和軍事體育模塊等4個模塊,通過統籌新訓骨幹的教學力量,集中實施專業教學,確保「讓神槍手來教射擊,讓專業的人去教擅長的課目」。

  新訓過半,新兵進步幅度超出預期。數據分析顯示:新兵實彈射擊整體合格率比往年高出11個百分點,共產生14名5發50環的新兵射手。

  「從組合效能上發力,將每一個人的長處發揮到極致」

  與今年皆大歡喜的局面不同,兩年前的尷尬讓基地教務處處長朱新陽記憶猶新——

  近三分之一的新訓骨幹兵齡尚淺,不僅帶兵經驗缺乏,更關鍵的是組訓能力不足。

  如今擔任新訓班長的上等兵雷斌還記得,那會,他還是剛入伍不久的新兵。在他看來,班長軍體素質過硬,新戰友們十分欽佩。但隨著新訓的推進,他看到班長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短板。

  「他精通的課目,我們學得快,效果也好,而其他課目則成效一般。」那年,他們班除了軍事體育成績不錯之外,其他課目的成績只能用勉勉強強來形容。

  「問題不只是班長有『瘸腿課目』……」基地黨委調研發現,在各營連,組訓思路守舊、責任落實不到位、訓練傷增多,眾多短板困擾著新兵訓練工作。

  如何鑿山開路破舊局?

  「新訓班長不是全能選手,有特長,也會有短板。要讓組訓團隊強大,必須從組合效能上發力,將每一個人的長處發揮到極致。」在一次會議上,教務部門提出了對骨幹進行全面摸底、綜合考量、各取所長、有機結合的組訓思路,引起了大家共鳴。

  「光是大大小小的研討會,就開了不下20次。」那段時間,試點先行、論證效果、數量分析、問題講評,劉進成了整個基地最忙碌的人。

  「關鍵在於對新訓骨幹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從中挑選出適合模塊化組訓的人員,再集中專攻精練。」那段時間,新訓骨幹考核、專業技能摸底、人員層次分布等相關數據從各個單位匯集到基地機關。

  他們通過反覆調研論證,全面挑選優秀骨幹擔任教練班長,按「突出專長、瞄準專項、分類專練」的原則實施模塊編組,形成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標準化的訓練流程、生產線式的組訓管理,做到「分課目負責、專長化任教、模塊化施訓」,讓新訓骨幹量才授訓、分科教學、流水作業,提高組訓能力。

  過去的帶兵班長像是「學霸」,現在的模塊組教學成員更像是「專業老師」

  下士陳子豪是基地比武的冠軍,軍事素質各項全優。

  「我還需要參加集訓嗎?」首輪模塊化新訓骨幹集訓展開時,不少和陳子豪一樣的骨幹發出這樣的疑問。他們自認為綜合素質過硬,能夠完全勝任班長崗位,再搞這樣的訓練純粹是多此一舉。

  陳子豪帶著疑慮找到了集訓隊隊長彭永龍。

  「你訓練成績很突出,能保證帶的新兵都像你一樣優秀嗎?」

  「你那一套訓練方法,能保證對所有新兵都管用嗎?」

  那天,彭永龍給陳子豪打了個淺顯的比方:過去的帶兵班長像是「學霸」,現在的模塊組教學成員更像是「專業老師」。一般來說,「學霸」都各有各的長處,也都存在自己的學科弱項,不同學科還是由相應的「專業老師」來教更好。

  「何謂專業?其實就是專注於某一類課目的技能和知識。模塊化新訓骨幹,不僅要有技藝之能,還要有授藝之能。」新訓骨幹餘志穎有自己的體會。

  他談到,「有些課目,班長自己有一桶水卻倒不出來;有些課目,班長只有半桶水……新訓成效可想而知。」

  集訓中,餘志穎被分到「實用技能模塊」組訓隊伍。通過來自醫院的專業人員授課,讓他在戰傷救護課目上技能更過硬,理解深度、認識廣度也比之前高出了一大截。帶著模塊化集訓積累的「一桶水」,他有了給新兵「一碗水」的底氣和資本,顯得自信滿滿。

  在集訓骨幹們看來,「模塊化組訓」改變了以往班長包攬全部訓練課目的固有套路,真正實現了各顯所長、各盡所能。班長們也有精力、有能力集中做好某一項訓練課目的教學研究。

  經過集訓,專攻軍體訓練的陳子豪,有了許多新思考。這些新思考,讓新兵曹智凱受益匪淺——

  由於身體較胖,軍事體育是曹智凱的弱項。前幾次連隊組織考核,他都未能合格,格外著急。

  笨鳥先飛。休息時間,他經常偷偷給自己「加餐」,晚上加練3公裡跑,就寢前堅持100個伏地挺身、100個仰臥起坐、100個蹲下起立。

  半個月下來,體重下降了10來斤,成績起色卻並不大,還把自己累得肌肉酸疼,影響了平時訓練。

  加碼加練,曾是陳子豪體能訓練的秘訣,沒想到在曹智凱身上卻不適合。這讓負責體能課目教學的陳子豪不得不另尋途徑、因人施教。

  根據集訓時學到的方法,陳子豪給曹智凱講解肺活量、協調性、柔韌性、腿部力量等相互間的關係,讓他了解科學組訓原理。

  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讓曹智凱心服口服。不到1個月,他的3公裡跑成績就達到了「良好」。

  「每個專業都有其固有的特點與規律,模塊化組訓骨幹的任務就是儘可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對訓練方法進行優化。」陳子豪說。

  「我們不是為應付考核而練,而是為了走向戰場」

  基地訓練場臨近虎門。鴉片戰爭時,愛國勇士們浴血奮戰,捍衛著「粵海第一重門戶」。

  面對古戰場,官兵堅信:只有經過百鍊成鋼的淬鍊,擁有過硬的打仗本領,才能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作為「戰鬥技能模塊」的總負責人,基地副主任沈江華一直都秉承著「要讓新兵走出操場就能上戰場」的理念。

  這需要一條縮短新兵對接未來海戰場的成長之路,而模塊化組訓模式就是他們的一種探索嘗試。

  「現在除了吃飯睡覺,我們基本上是槍不離身。」

  「投擲手雷訓練中,不僅要會投,還要掌握立姿、跪姿和臥姿等不同投擲方法和使用時機。」

  「戰術基礎,不僅要求快速通過,而且要掌握對不同地形地物的利用,採取正確的姿勢迅速隱蔽接近、佔領、轉移。」

  這些訓練讓新兵們吃了許多苦頭,但實戰化的理念在「兵之初」悄然紮下了根。

  「開始大家都有些不適應,但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意識。在我看來,戰鬥意識就是一種戰鬥力的高級元素。」新兵劉祖銘說。

  負責戰傷救護組訓的餘志穎,則儘量讓新兵們理解這些訓練細節背後的內涵:「我們不是為應付考核而練,而是為了走向戰場。」

  「訓練中,班長通過一些戰爭電影告訴我們,戰傷救護在實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劉祖銘感慨地說,在餘志穎帶動下,他不僅學會了戰傷救護的包紮手法,對戰場上搶救傷員注意事項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救護不僅要快速、要實在管用,同時還要兼顧到傷員的痛苦,手法要輕。」劉祖銘說。

  「海戰場上有時一個繩結就會影響戰鬥進程,梁浩傑連長在教打繩結時告訴我們,任何情況下都要結合實際,提升操作速度。」新兵林超凡說。

  「太刺激了,雖然沒有完全掌握點射的動作要領,但是讓我真切找到了戰場上那種心跳的感覺。」剛體驗自動步槍點射的大學生新兵聞博大呼過癮。

  剛參加完戰術基礎訓練的新兵成子祥,向記者展示了磨破的手肘和淤青的膝蓋,「每次肉皮與地皮的親密接觸都是一次痛的領悟。」他呵呵一笑,接著又投入到訓練中。

  看著新兵們臉上的興奮,學兵二營營長王瑋琦感到自己更喜歡這群小夥子了: 「原本還擔心他們會吃不消,現在看來有點多餘了。只要組訓方法得當,完全可以事半功倍。」

  學歷高、反應快、悟性高,培養好了個個都是好樣的,他相信「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經過三個月的淬火歷練,外練筋骨皮,內強精氣神,將虎氣血性融入血脈,浸入骨髓,他們終將成為更強後浪!」

  徐苗波 張懋瑄 王柯鰻

相關焦點

  • 這批新兵趕上了「模塊化組訓」,他們終將成為更強後浪!_新聞中心...
    ■新訓場上走來「別人家的班長」 ■讓專業的人去教擅長的課目這批新兵趕上了「模塊化組訓」■徐苗波 張懋瑄 王柯鰻「像胡憲儒這樣被『別人家的班長』教出好成績的新兵不在少數,大家很認可,因為每一名任教的班長都是本課目好手,問題看得準、方法找得巧。」梁浩傑說。「模塊化組訓」好在哪兒?基地教務參謀劉進解釋說:「通俗點講,就是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新訓是新兵鑄魂、練心、塑形的關鍵階段,必須打好戰鬥力基礎。
  • 這批新兵趕上了「模塊化組訓」,他們終將成為更強後浪!
    ■新訓場上走來「別人家的班長」 ■讓專業的人去教擅長的課目這批新兵趕上了如今,新兵入營後,代理三連連長的他,面對的則是基地推行的「模塊化組訓」新模式。「以往是自家的地自家耕、自己的兵自己帶,如今不一樣了。」梁浩傑介紹說,比如承擔「戰鬥技能模塊」射擊課目組訓任務的班長,不僅要教好自己班的新兵,還要負責全連其他班新兵的射擊教學。從講解原理到槍支拆裝、從瞄準練習到檢查方法,「教自己拿手的東西,教得到位,新兵學得也帶勁。」
  • 火箭軍新兵訓練:下連可直接上崗操作飛彈發射
    11月初,記者深入火箭軍某基地訓練團採訪新兵訓練,卻趕上一批飛彈技術骨幹正在刻苦訓練,備戰即將展開的新訓骨幹考核選拔。  新兵訓練都一個多月了,為何還要選拔新訓骨幹,這唱的是哪一出?記者一頭霧水,訓練團團長夏正新笑著解釋,今年基地探索推行「先訓後補」新訓模式,新兵不僅要在這裡完成入伍階段訓練,還要完成專業基礎訓練,他們正在為新兵下一階段的飛彈專業訓練選拔「武教頭」。
  • 解放軍陸軍新兵訓練延長6個月:直接補充到連隊,迅速形成戰鬥力
    9月份是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的季節,根據最新的消息,從今年開始新兵入營後,陸軍的新兵訓練將採取「先訓後補」的新模式,時間也由之前的3個月延長至6個月。因為,以往陸軍3個月的新兵訓練主要是完成入伍訓練的共同課目,新兵下連後,還要再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
  • 陸軍新兵訓練時間由3個月延長至6個月
    陸軍參謀部訓練局領導解釋說,以往新兵訓練主要是完成隊列、體能等共同課目訓練,待其分配下連後,再進行專業技能訓練,但由於各單位擔負任務、骨幹力量、組訓模式等存在差異,造成訓練質量參差不齊。待新兵補入連隊後,造成了「老兵吃不飽、新兵吃不了」的局面,影響和制約了戰鬥力的可持續發展。如何讓新兵訓練在「新訓期」和「下連後」無縫對接?
  • 新兵訓練計劃可以「私人定製」
    本報訊 何嘉樾、宋思龍報導:「這款運動軟體結合軍人體能標準,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為新兵『私人定製』訓練計劃。」11月下旬,新疆軍區某綜合訓練基地新訓負責人指著攀升的成績曲線說,他們與專業機構合作研發的新兵體能訓練軟體,有效提高了新兵體能訓練科學化水平。
  • 陸軍全面推行新兵訓練新模式 訓練時間由3個月延長至6個月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吳敬峰、劉小紅)記者近日從陸軍參謀部訓練局獲悉,從今年起,陸軍將全面推行新兵「先訓後補」機制,其顯著特點是實行機構化統一組訓,訓練時間由3個月延長至6個月。以往新兵訓練主要是完成入伍訓練的共同課目,待其分配下連後,再進行專業技能訓練。
  • 新兵大隊的「狀元」是個研究生!
    近日,陸軍第72集團軍某新兵大隊一名新兵「出名了」!他不僅勇奪連隊「三大標兵」,更是在大隊第一次階段性考核中「勇摘桂冠」。一時間,他的名字在全隊官兵中名聲大噪。這位「新兵狀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前期,網格化管理階段結束不久,各單位對新兵體能素質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但令連長周道平意外的是,成績綜合排名第一的竟然是連隊的一名研究生!張利彬,河北邢臺人,大學畢業後順利考上北京師範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研究生。在學習這片廣闊的天地中,他以一顆進取的心不斷充實著自己的人生。
  • 新兵訓練熱情在這裡迸發~
    中隊根據每名新兵不同的身體素質制訂了個性化訓練方案,可以瞄準自身短板選擇訓練套餐。一到體能訓練時間,大家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談及訓練模式轉變帶來的新氣象,中隊值班員梁麗華感觸頗深。「科學合理搭配訓練課目,更能激發新同志參訓熱情,變『要我訓』為『我要訓』。看,那邊好不熱鬧!」
  • 在新兵連成績不好的新兵卻能第一個開坦克?
    同批新兵,我第一個開坦克「班長,我啥時候能開坦克?」「哎,人不大,口氣還不小!什麼時候實車前的課目都達到優秀了,就讓你開!」剛下連的時候,如願以償分配到坦克駕駛員的崗位,我超級激動,天天想著開坦克。看我這麼興奮,班長當即做了允諾,但話裡話外帶著調侃和不相信。
  • 第八十集團軍某特戰旅探索新兵訓練新模式追蹤調查
    按照以往慣例,新兵結業考核一結束,連隊就該忙起來了,辦板報、掛燈籠,做好迎接新兵的準備。但聽指導員講,今年新兵不下連了。去年年底,新兵入伍基礎課目考核結束,旅裡結合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著眼特種部隊新兵訓練需求,做出推遲下連的決定,並依託特種訓練營探索特種兵新兵訓練新模式。這則新聞在旅裡產生了不小的反響。
  • 新兵體能科學練
    「過去,我們發現在新兵體能訓練中存在『一刀切』『一鍋煮』的情況,容易導致新兵出現訓練傷病,進而對體能訓練產生畏懼心理。」胡大隊長介紹說,「今年,我們在體能訓練之前,先用深蹲、伏地挺身、曲臂靜力懸垂等方式對新兵進行基礎體能測試,判斷每位新兵的身體素質,從而更加科學地為新兵建立相應的體能訓練計劃。」
  • 陸軍新兵訓練時間延長至6個月,效果怎麼樣?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去年9月,陸軍新兵訓練全面推開「先訓後補」模式,靈活實行機構化統一組訓,區分為入伍訓練和專業訓練兩個階段,時間從3個月到6個月不等,旨在從源頭上打牢部隊訓練基礎,使補入的新兵大幅提升軍政素質,有效解決戰鬥力建設緩升陡降問題。
  • 海軍航空大學某團創新組訓模式組織3種機型晝夜連訓
    此前,該團在白天組織了某型飛機海上編隊、超低空空域和某型運輸機場內儀表等5個晝間課目訓練。為滿足多種機型教學任務需求,該團創新組訓模式,實行3種機型同場組訓、上下午分訓、晝夜同訓等組訓方式,對飛行學員適應新變化和團隊的綜合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 偵察新兵,練起來!
    ▲班長骨幹示範教學在射擊訓練場班長骨幹結合自身特長發揮自身優勢進行課目示範教學給新兵們細心講解動作要領▲基礎攀登訓練十米高樓,八秒登頂這是成為一名合格偵察兵的標準作為一名偵察新兵想要成為「繩上舞者」偵察新兵轉入專業訓練階段後偵察集訓隊把體能與專業技能相融合採取細訓、強訓、苦訓等方式進行著重強化新兵體能不斷挑戰新兵身體極限磨鍊戰鬥意志,鍛造偵察利刃
  • 「三巡」走進新兵營!
    「三巡」走進新兵營!一起走進他們的服務現場吧一、一場訓練傷的防治講座巡講深入淺出答疑解惑組訓方式方法要科學靈活針對個體差異要區別對待專家組成員對基地官兵進行訓練傷預防專題講座為官兵分類講解訓練傷預防基本知識
  • 科學組訓,體能訓練拒絕簡單粗暴
    某旅下士劉偉彬休假歸隊,第二天便趕上了連隊組織的體能考核。5公裡、蛇形跑、伏地挺身……幾輪考核下來,體能向來呱呱叫的他,不僅好幾個課目成績不合格,還出現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等現象。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出現輕微訓練傷病的戰士,在有的基層帶兵骨幹「小傷小病不算啥」「輕傷不下火線」的鼓勵下,也都選擇了堅持。
  • 2020,三軍新兵「畢業」,請檢閱!
    >一發發子彈向著靶心飛去考核四:手榴彈投擲手榴彈投擲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力量與技巧的完美結合投遠、投準是新兵們的終極目標考核場上一枚枚手榴彈在空中劃出軌跡考核的最後一個課目讓新兵們有了戰鬥員的樣子對於一名軍人來說可能就是授銜那一刻吧由一名地方青年轉變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這是三個月新兵訓練的最大收穫新兵某旅的新訓女兵們看著其他新訓基地的新兵們都戴上了列兵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