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作為一名也曾經奮戰在脫貧攻堅前線的幹部,在觀看完《秀美人生》後深有感觸,我覺得這部電影深深激勵著我。
影片真實記錄了黃文秀視百姓如親友,駐村隊員與民魚水一家親。她深知百姓疾苦,嘗盡生活中那一地雞毛事,影片中文秀幾度觸動內心深處,難以用言語表達貧困戶的難處與苦處,唯有與貧困戶含淚相擁,早已默默轉換成定要幫貧困戶協助解決困難的底氣。她將脫貧攻堅當做自己人生的戰場,在村委裡粘貼脫貧攻堅指揮作戰圖,明確標識了攻不可破的「敵人」;駐村日記本已是她打贏脫貧攻堅秘笈,攥寫著滿滿的村情民情。她深知突破困難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親力親為幫貧困戶解決困難,跑幾百裡幫人找兒媳婦、勸破嘴皮移民搬遷、下雨夜未眠冒著大暴雨轉移危險貧困戶。她啃下了無數個脫貧攻堅難啃硬啃的骨頭,將貧困戶生活存在難點一個一個擊敗,最終收穫了百坭村的整村脫貧。然而這場戰爭未取得全面勝利之時,她卻與因意外與世長辭了,就連一句道別都未能說出口。
看完影片我的內心是痛與沉重的,誠然這部電影是全國脫貧攻堅故事的一個縮影,我腦海中浮現了無數個類似的扶貧故事,大山深處、簡易破舊木方的貧困戶住上高大尚易地移民搬遷的新洋房;患重病貧困戶獲得醫療補助、臨時救助,擺脫了因病致貧的魔咒,讓自己重新站起來到扶貧車間工作;困難家庭兒童無法上學,駐村隊員找來助學團隊,鼓勵資助其上學,孩子從臉上滿臉無知到後來見到就開心的笑著跟我們打招呼。這正是當前一線脫貧攻堅的隊友們奮戰得來的戰績,是你們用行動證明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給農村帶來了翻天復地的變化。基礎設施變好了,路燈亮起來了,村裡面文娛活動多了。引進適合本土的新型產業,產業帶動貧困戶就業,給貧困戶增加收入,讓人民的生活上獲得滿滿幸福。
黃文秀同志的精神氣,早已活在我的心中;她心中的那份為民務實「純勁」,早就深深紮根在我的心底;她那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早就成為我工作的標杆了;她那幹事創業的拼勁,早就融入到我的骨髓裡。
作為人才引進新入職人員的我,將以黃文秀同志為標杆,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勤於學習、擔當作為,尋根黃姚、立足黃姚、奮戰東融,打造黃姚古鎮旅遊文化新高地,為全力東融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篇二)
從開場的那場雨開始,我就一直淚流滿面。兩萬五千裡長徵的朋友圈,寫得密密麻麻的日記,那些和她有關的點點滴滴,還是能隨時隨地地觸動我的眼淚。作為**年一起從北京來廣西的選調生調友,也是共同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戰友,對文秀的故事,我有著太深的代入感和太多的感同身受。
熒幕上的她一出來,真的太像了,好像她又回到了我們當中。我們又一起,躊躇滿志又生澀稚嫩地去報到駐村,同各種情形的貧困鬥智鬥勇,易地搬遷、發展產業,忙得不亦樂乎,也曾廢寢忘食奮戰到半夜,一邊吃泡麵一邊擔心 「工傷肥」……當老銀匠帶著兩個孫子搬去安置點了,當黃大貴重新站起來,找回了桂芳和女兒,當村裡的橘樹掛滿了果,在美麗的布柳河邊,看著飛舞的蝴蝶,她輕鬆的,愜意地,舒心地笑了。她的笑容,是那樣燦爛,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她的笑容,我們是那麼地不舍,以至於每到下雨,就開始替她揪心。如果可以,真想衝進屏幕裡去,替她母親拉住她的手,一定要拉住!
世上沒有如果,假如知道這條路這個結果,還會如何選擇?文秀用實際行動作了回答。飛出山裡的金鳳凰,又飛回來了,毅然支持家鄉建設,毅然扛起扶貧重任,是初心和使命的最美好的詮釋,也是青春最無悔的選擇。
文秀從來不是一個人。有很多人,和她一起,放棄了大城市的優越環境,一批批奔赴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有很多人,明知扶貧路上的困難勞累、付出犧牲,仍然堅守崗位,無悔前行。是文秀給了我們以激勵,以力量。
文秀是我們的榜樣,也是許許多多貧困戶心中完美第一書記的化身。有時我們入戶去開展工作,他們也會跟我們提起文秀,稱讚她的優秀,惋惜她的離開。有一回,有個大姐看我半天,說:「你有點像那個黃文秀。」我一時百感交集。也許一樣都是年輕的女孩子,一樣在為扶貧努力奮鬥,讓這位大姐有了相像的感覺。我把這當成是對我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勵,讓我更加地以文秀為榜樣,向她學習,向她靠攏。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是她的宣言,也是我們的決心。現在已經進入到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戰的衝刺收官階段了,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不能鬆懈,咬定青山不放鬆,越是艱險越向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文秀的心願,也完成時代的使命。
等到脫貧攻堅完全勝利了,我想,和幾個朋友一起去百坭村看看,走走那些她走過的路,看看布柳河漲水的模樣,看看百坭村脫貧致富後的新面貌,也講講我們各自的扶貧故事。
春天裡的夜,總是下著雨,布柳河慢慢地,漲了水……你總是微笑的模樣,從未離開。
(篇三)
近期,《秀美人生》在院線上映,為進一步深入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甘於奉獻,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電影《秀美人生》。
通過觀看電影,我們對黃文秀的生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其中一些畫面,更是令人感觸良多。
「等你結婚了,我也給你熬一壇世界上最好喝的酒。」
「那你現在先幫我熬一壇酒,熬一壇脫貧後的慶功酒。」
《秀美人生》講述的是第一書記黃文秀在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熱血奉獻,卻在扶貧路上犧牲的故事。影片中通過黃文秀書記在百坭村扶貧上發生的幾個小故事,刻畫出黃文秀書記對扶貧工作的投入和堅守。所有工作都會面臨選擇,影片一開始是書記和她哥哥的對話,哥哥希望她能多些時間回家陪伴父母親,但再影片時長裡,書記和父母的相聚片段僅幾個片段。書記舍小家為大家,果斷投身到艱苦環境中去,就連父親身患癌症,也只能利用晚上空閒時間奔波兩地。我們沒去過,不知道扶貧的現狀和辛苦,就像不能理解為什麼山上的銀匠不願意搬下山,桂平成績這麼好她爸卻不讓其繼續學業,黃大貴的媳婦為什麼去洗衣服後再也不見人了...但是在黃文秀書記眼裡,她不僅都能理解,而且對他們無怨無悔:在暴雨夜上山轉移群眾;為了黃大貴走出角落大街小巷去找桂芳,喚起他對生活的期盼;為了不讓村民砍了辛苦中的橘子,千裡迢迢將有經驗的「教練」請回百坭村。
影片中用最樸素的敘述方式,展現出扶貧工作者在扶貧村中的點點滴滴,片中總有一個扶貧工作者的床鋪被貢獻出來,那句「為什麼又是我的床?」,讓觀影者哭笑不得,卻也流露出滿滿的人情味。
整部影片從秀美的山川融合於秀美人生,細膩的感染年輕一代,將把青春盡情揮灑在祖國需要的土地上,才是真正的秀美人生。
(篇四)
**年7月1日,在這個慶祝中國共產黨98年華誕的重要日子,市財政局全體幹部職工全程收看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欄目,該欄目發布中宣部授予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時代楷模」稱號。大家一邊收看節目一邊感動得流淚,心情久久難以平靜,紛紛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我們感嘆洪災的無情;我們痛惜黃文秀同志鮮活的生命、燦爛的笑容定格在30歲的年華;是什麼樣的初衷讓她作出放棄北京大城市的工作機會而回到西部貧困山區工作的選擇,是什麼樣的情懷讓她毅然奔赴貧困邊遠山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百坭村勇擔扶貧第一書記?
黃文秀同志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山區縣,從小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年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回到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年主動請纓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貧困村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在扶貧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追隨黃文秀同志的足跡可見,是不忘黨恩,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讓她作出了這樣的選擇,並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優異成績,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的偉大徵程中,我們應該如何以「時代楷模」們為榜樣繼續前進呢?這是我們每個黨員都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記得華為任正非董事長說過,我們每個做好自己的事,13億中國人會做成很多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不是夢想。作為財政監督戰線上的一名普通黨員,我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認真履行財政監督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應有的成績。一是圍繞財政中心工作和老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如扶貧資金、其他惠民惠農資金等開展監督檢查,讓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真正惠及廣大老百姓,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二是加大對發現問題的處罰力度,對發現問題要敢於較真,深挖問題,對違法違規資金進行清繳,對發現問題線索進行移交,嚴厲打擊財政違法違紀行為,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和高效。三是認真思考,加強檢查的利用,通過舉一反三,總結問題發生的規律和政策漏洞,促進位度的完善,用制度規範財政資金的使用,加快財政資金規範化建設。
(篇五)
影片的中黃文秀本身就是貧困戶,因為她是幹部,不許別人幫扶自己家,所以哥哥不得不為改善家中生活而遠赴廣東打工。這樣的家境使得黃文秀為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奮鬥人生更為動人。
黃文秀的扶貧對象主要是百坭村貧困戶。如何使他們走出心結、開啟新生活?這設置了劇情的懸念。黃文秀用感同身受的切身體會,以及工作的真誠與熱情,感動了他們,激起他們為脫貧而奮鬥。在懸念不斷推進與釋放的過程中,影片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員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中的責任與擔當,揭示了扶貧必扶心、扶心要扶志的必然與必須。比如影片中班銀匠和黃大貴在黃文秀的感化下覺醒而走下山、走出來,比如原來是扶貧旁觀者的李賀和阿布在黃文秀的感召下走進百坭村,參加了扶貧戰鬥……那些感人和美好的懸念,把我們一直帶到劇終,讓我們接受心靈的洗禮。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