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的籤名鞋系列看起來都很長壽,Kobe退役了還在繼續推出新款,LeBron, KD都超過10年了,新興的Kyrie, Curry也穩定成長,D.Rose也即將邁入第10年(已經確定會出十代)。但是真正讓人驚豔的恐怕是Hyperdunk(以下簡稱HD)系列,沒有固定代言人,並且什麼位置都能穿。今天筆者要說的是這雙Nike Hyperdunk X Low。依舊是從外觀、包裹、緩震和耐磨說起



外觀:從外觀上來說,Hyperdunk X low延續了這一系列所有鞋款的最大特點—流暢的鞋型。無論是高幫還是低幫,普通版本或是精英版本,Hyperdunk系列從不會給你臃腫的感覺。而在Hyperdunk X low身上,我們能看到設計師在細節上的用心。鞋舌上的X字母以及中底內側的十個圓孔,都表明了這雙球鞋的身份,鞋面由織物和複合面料組成,鞋頭部分的熱熔材質較小,雖然提高了舒適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保護性。鞋幫上的填充物雖不算厚實但也還夠用,填充物呈橫條圖案。後跟內側加載TPU支撐片保護,整體感較強。
包裹:筆者穿上HD X的感覺,氣墊明顯,腳感澎湃不卸力。配置不差的前後雙Zoom,靈活的腳踝移動,顯眼的防側翻,相對輕薄的鞋面材質,良好的包覆性,不錯的抓地力等等,也不會不跟腳,。對於後衛球員來說,HD X Low算是很靈活的一雙鞋。但是HD X Low其實感覺並不像Hyperdunk以往給人的強悍感覺,雖然有很好的動態鞋帶包覆,輕質的網布鞋面,但是整體來說支撐性比較容易受到考驗。
緩震:採用前後Zoom緩震系統,上一代的Hyperdunk 2017首次採用了React緩震,口碑也是褒貶不一,個人是覺得效果不如預期的好,當然也有人喜歡這種紮實的緩震感。今年換回了大眾比較能接受的前後Zoom Air。筆者認為在腳感上來說,HD X Low算是不錯,前後掌感覺都能感受到。但是我覺得並非超級軟彈,稍微偏軟了一些,可能對於大體重來說會略微有點不夠用,而對輕巧後衛來說又可能影響到一點啟動速度。雖然是有點尷尬,雖然是批評了一下,但是實戰之中還是挺舒服的。另外,在外底開窗的地方有加上一塊薄薄的透明塑料,讓你既能看到Zoom Air的存在,又不會讓Zoom Air很容易被戳爆,是個貼心的小設計。

耐磨:HD X low這次的外底紋路非常清爽好看,是細緻的波浪紋,而仔細看波浪紋下面還有一道橫向紋路,筆者在3種不同的室內場地實戰的感覺是,都還算能順暢的急停,但是並非很暴力的那種。抓地力雖然不錯,但似乎還不到頂尖等級的完美。雖然有雙層的紋路而且是XDR款式,還是有朋友反映在室外場地的耐磨度不佳。雖然應該不到橡皮擦的程度,而且紋路其實很多材料可以磨,但是外底材質有一點點偏軟,所以HD X可能不會是最耐磨,最適合毀鞋無數的水泥地的款式。
最後在結尾提一下,Nike的HD系列已經確定不再出新的鞋款了,這個系列有許多輝煌時刻,打從2008奧運會Kobe上腳HD開始的三屆奧運都有他的身影,還有2015年Zach Lavine穿上HD 2015 Low飛躍罰球線的一扣,整個系列給籃球迷其實很多美好回憶,結束or開始?買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