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勇
我 國有多少社團、基金會、民非?年度社會捐贈有多少?社工機構和人才隊伍發展到哪一步了?養老機構能滿足養老需求嗎?兒童保護工作有哪些進展?
9月8日,民政部網站發布了《201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給出了權威數據。
捐贈收入下降5.1%
《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經常性社會捐贈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3萬個(其中:慈善超市3528個)。全年共有1664.2萬人次在民政領域提供了4326.9萬小時志願服務。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中匯集的註冊志願者近1.4億人。全國備案慈善信託239個,慈善信託財產規模27.6億元。
捐贈收入方面,《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社會組織捐贈收入為610.3億元;2016年增長到786.7億元;2017年略有下降,為729.2億元;2018年增長迅猛,達到919.7億元;2019年全國社會組織捐贈收入873.2億元,比上年下降5.1%。這是繼2017年出現下降之後的又一次下降。
社會組織比上年增長6.0%
《公報》顯示,社會組織總數在2019年繼續增長。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86.6萬個,比上年增長6.0%;吸納社會各類人員就業1037.1萬人,比上年增長5.8%。
其中基金會共7585家,包含民政部登記213家,省級民政部門登記5242家,市級民政部門登記1534家,縣級民政部門登記596家。
從增長趨勢來看,基金會從2015年到2019年增長率呈下降態勢。2015年、2016年基金會的增長率都達到了16.2%,2017年降到13.5%,2018年為11.5%,2019年的增長率則只有7.8%。
從是否具有公開募捐資格來看,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一直在持續增長。2015年至2019年的數據分別為3236家、3829家、4629家、5109家、5670家。其中《慈善法》實施後的2017年增長最快,增加了800家。
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的總量則呈現高低起伏的狀態。2015年有1548家,2016年增長到1730家,2017年則降到了1678家,2018年重新增長到1925家,2019年則減少了10家,降到了1915家。這種變化是如何產生的十分值得研究。
基金會之外,社會組織中更多的還是民非和社團。截至2019年底,我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共48.7112萬家,其中絕大多數是在縣級民政部門登記的,共40.5714萬個。
社會團體共有37.1638萬個,其中在縣級民政部門登記的近七成,達到24.8507萬個。
在社會組織數量增長的同時,民政部門對社會組織的監管也在加強。2019年全年共查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案件7142起,行政處罰6695起。
持證社工53.4萬人
《公告》顯示,2019年,全國共有7.3萬人通過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2.1萬人通過社會工作師考試。
截至2019年底,全國持證社會工作者共計53.4萬人,其中社會工作師12.8萬人,助理社會工作師40.5萬人。
2.5億老人每千名
擁有養老床位30.5張
《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2019年,全國共支出老年人福利經費453.0億元。
全國共有3579.1萬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補貼,其中享受高齡補貼的老年人2963.0萬人,享受護理補貼的老年人66.3萬人,享受養老服務補貼的老年人516.3萬人,享受綜合老齡補貼的老年人33.5萬人。
養老機構和設施方面,《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20.4萬個,養老床位合計775.0萬張,比上年增長6.6%,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0.5張。
其中:全國共有註冊登記的養老機構3.4萬個,比上年增長19.9%,床位438.8萬張,比上年增長15.7%;社區養老照料機構和設施6.4萬個(其中社區養老照料機構8207個),社區互助型養老設施10.1萬個,共有床位336.2萬張。
2019年支出
兒童福利經費53.9億元
《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孤兒23.3萬人,其中社會散居孤兒16.9萬人,基本生活保障平均標準1073.5元/人·月。全國共支出兒童福利經費53.9億元,其中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經費37.2億元,其他兒童福利經費16.7億元。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兒童督導員5.6萬人,兒童主任67.5萬人。
兒童福利和救助保護服務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國各類民政服務機構集中養育孤兒6.4萬人,基本生活保障平均標準1499.2元/人·月。全國共有註冊登記的獨立兒童福利和救助保護服務機構686個,床位9.9萬張,年末撫養人員4.8萬人。其中獨立兒童福利機構484個,床位9.0萬張;獨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202個,床位0.8萬張,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討未成年人1.8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