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芝加哥的貧民窟,到普林斯頓及哈佛大學的高材生,最後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夫人,她所有的成就,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原生家庭的影響。
1964年,米歇爾出生在芝加哥南城的一個黑人家庭裡,與父母、哥哥四口人和親戚分享一座小平房,屬於他家的地方只有一個臥室和一個衛生間。
米歇爾的爸爸是城市水泵操作工,媽媽是家庭主婦。爸爸努力工作,才能勉強供養整個家庭。 從這樣一個貧困家庭裡,卻走出了兩位名校生——哥哥和米歇爾都進入了普林斯頓。
畢業後,米歇爾還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獲得了博士學位,進入著名律師事務所,25歲就擁有了自己的助理。
米歇爾的父母究竟有什麼教育秘訣呢?
讓孩子不斷學習
在2009年的一次TED演講中,米歇爾說:「我從來沒有逃過課,我喜歡得A,我喜歡當聰明的學生。只要擁有同樣的價值觀,你,也同樣可以掃除路上的障礙,實現夢想。」
米歇爾的父母十分重視教育。米歇爾回憶說,媽媽很早就開始教她讀書認字,還常帶孩子們去圖書館,一泡就是大半天。
所以,米歇爾一直對自己的閱讀能力非常自信,人們後來甚至還稱讚她——擁有「大百科全書一樣的知識」。
尊重孩子
米歇爾的媽媽把孩子們當作成年人一樣尊重,也從不用「對小孩說話的方式」對孩子們講話。
「她會讓你解釋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會讓孩子參與到大人的討論中來。家裡任何事情她都願意對我們講。」
米歇爾在《成為》中寫道——我的父親教育我要「努力工作,經常大笑,信守承諾」。我的媽媽告訴我如何為自己著想,為自己發聲。
米歇爾的父母總是鼓勵孩子擁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他們也會花時間認真傾聽孩子們的想法。
「我的父母很有主見,」米歇爾說,「他們培養我們擁有『問題解決思維』,教我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自己解決問題。
他們讓我們知道,作為孩子,我們的意見也很重要。我和哥哥可以抱怨任何事情——但我們必須自己解決這些麻煩。」
米歇爾一家格外重視全家相處的時間
每周五晚上,全家會聚在一起玩桌遊或者看電視機;每逢周日,就一起開車出門兜風。
米歇爾把父親稱為「人生榜樣」,把哥哥稱為「英雄」,她認為:是父親和哥哥塑造了如今這樣強大的自己。
米歇爾說:「我希望男人們能夠意識到『男性榜樣』對女孩子的重要性。比如我,就是一個擁有強大男性後盾的女孩——我有一位愛我的父親,一位寵我照顧我的哥哥。」
「男人的角色非常重要,」米歇爾說,「男人應該了解,他們告訴女兒的事情,可能會影響未來女兒們在職場的表現。」
從貧民窟到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的成功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父母在她年幼的時候教她養成優秀的習慣。
青年時期讓她明白機會和選擇的重要性,讓她懂得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才能飛得更高;成年之後給她足夠的勇氣成立自己的家庭,將父母的愛傳遞下去。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勝過千萬名校。古往今來。多少成功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從小就受到了優秀家風的薰陶。
想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未來,就更需要好的家庭教育。
如果有家長不知道該向哪位優秀人士學習家風之道,那麼有一本書我覺得就很適合父母們讀一讀--《哈佛家訓》。
有這樣一本育兒暢銷書《哈佛家訓》,是父母必備的,而且裡面有很多育兒秘籍。
充分詮釋了哈佛大學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和哈佛家訓的要旨,為成長中的孩子提供適合其心理需求的精神養分,鑄就一個哈佛學子應有的優秀品質,為成長為社會精英打下堅實的基礎。
哈佛大學300多年間,培養出了數位總統、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數以百計的財富精英,為商界、政界、學術界及科學界貢獻了無數成功人士和時代巨子」。
《哈佛家訓》被譽為家長的教子指南、孩子的心靈導師和學生作文寶庫的書,以其豐富的文體形式,多樣化的角度啟示,嚴謹深刻的主題點評,使它們具備了長銷不衰的魅力。
而且一本只要69元,還包郵,便宜實惠,感興趣的家長,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