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將展52件古代書畫,近10米長宋人《輞川圖卷》全部打開

2021-01-19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記者今天從中國國家博物館獲悉,「中國古代書畫」展將於12月17日在國家博物館南12展廳開幕。專題展覽遴選宋元名家的稀世之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52件,其中,近10米長的宋人《輞川圖卷》及任仁發《飲飼圖卷》等宋元真跡,將首次全部打開展出。

《輞川圖卷》(局部)

展覽共分為宋元時期的繪畫與書法、明代的繪畫與書法和清代的繪畫與書法三個單元。

第一部分為宋元時期的繪畫與書法,共展出作品6件。中國書畫的捲軸墨跡始於魏晉時期,由於年代久遠,宋代以前的名家作品流傳甚少。此次展出3件宋元時期繪畫作品,分別是宋人所繪的《輞川圖卷》《果熟來禽圖團扇面》《飲飼圖卷》。3件書法佳作,分別為宋高宗趙構的《草書七言絕句團扇面》,南宋名臣文天祥的《草書謝昌元座右辭卷》(其目前所見傳世書法作品僅3件,此為其一),元代名家趙孟的《行書致張景亮信札冊》(寫給外甥的一封家書,主要談及代濮潤之子向景亮之女求婚的事情)。

《果熟來禽圖團扇面》

《行書致張景亮信札冊》

展覽第二部分為明代的繪畫與書法,共展出作品16件。明代是中國書畫藝術發展的重要階段,因循宋元傳統而持續演變,流派紛繁,各成體系。

明代早期,崇尚宋代院體畫風的宮廷繪畫與「浙派」流行於畫壇。展覽中,明代宮廷畫家所繪《憲宗調禽圖軸》表現了憲宗皇帝在庭院中遊玩的情景;另一件宮廷花鳥畫家呂紀繪製的《蕉巖鶴立圖軸》,圖中仙鶴羽翼潔白,湖石玲瓏,亦有蕉葉相伴,全畫筆法工細、風格華美,屬典型的明代宮廷繪畫風格。

明代中期,「文人畫」勃興,由沈周、文徵明等人創立的「吳門畫派」成為主流。本次展出的「吳門畫派」旗幟文徵明的《真賞齋圖卷》,是文氏88歲時所繪,寫友人華夏真賞齋之景,描繪了文人的生活環境和風雅活動。

《真賞齋圖卷》

明代晚期,董其昌於文人山水畫另闢蹊徑,所創「松江派」佔據了統治地位;徐渭獨抒性靈,進一步完善了大寫意花鳥畫風;陳洪綬和曾鯨則分別開創了變形人物畫風格和墨骨暈染肖像畫技法。展覽中對以上名家名作均有展現。

展覽第三部分為清代的繪畫與書法,共展出作品30件。清代是中國書畫藝術集古今大成的時代,名家之眾、流派之叢、技法之新遠超前代。

清初畫壇復古與創新並存,崇尚復古的畫家以「四王」為首,展覽中,王鑑、王原祁、王翬三人佳作均為摹古之筆;銳意變革的代表當屬「金陵畫派」與「清初四僧」。其中,朱耷所繪《遊魚圖軸》圖中大面積留白,上部繪一尾瘦魚,魚眼是其典型的「白眼向人」畫法,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遊魚圖軸》

清代中期,宮廷繪畫在皇室扶持下獲得較大發展,展覽中亦有多位供奉活躍於內廷的宮廷畫家及擅畫詞臣的作品。至清末,活躍於上海地區的「海上畫派」,顯示了「文人畫」向世俗化發展的新趨勢。此次展出了「海上四任」之一任頤的《梅雀圖軸》和吳昌碩的《玉堂風格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有古代書畫名品佳作近萬餘件。這些藏品的時間跨度從魏晉殘紙、隋唐寫經到宋元名家、明清流派,脈絡清晰、規模龐大、品類豐富。此次「中國古代書畫」展雖然只有數十件書畫作品,但已展示了近千年畫壇書界的發展風貌。

展覽中還展出了一批造型獨特、製作精巧的文房用具,不僅顯示了文房用具與書畫創作的密切關聯,而且豐富了展覽文物種類。同時,展覽將通過定期展品輪換、改陳設計等方式,推動館藏文物不斷走出庫房、走上展線,努力做到常展常新。

(文化副刊部編輯)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書畫」展亮相國博
    「中國古代書畫」展亮相國博新華社 · 辛聞  |  2019-12-24 10:19>  據新華社電 立足館藏資源,中國國家博物館12月17日推出「中國古代書畫」展,以時間為主線,遴選宋元名家的稀世之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52件,反映中國書畫藝術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包容與創新。
  • 52幅中國古代書畫亮相國博 「解密」古人趣事
    52幅中國古代書畫亮相國博 「解密」古人趣事 2019-12-18 10:40:42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 宋元明清書畫爭亮相 國博52件墨寶比高低
    輞川圖卷(局部)(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中國書畫的捲軸墨跡始於魏晉時期,由於年代久遠,宋代以前的名家作品流傳甚少。中國國家博物館將於12月17日立足館藏推出「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遴選宋元名家的稀世之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52件,較為全面地展示出宋元以降中國古代書畫的發展脈絡。中國國家博物館歷來重視對古代書畫的徵集與收藏,館藏古代書畫名品佳作近萬餘件。這些藏品的時間跨度從魏晉殘紙、隋唐寫經到宋元名家、明清流派,脈絡清晰、規模龐大、品類豐富,在國內同類收藏中位居前列。
  • 國博展訊|「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啟幕在即
    國家博物館 南12展廳票務免費對公眾展出此次「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以時間為主線,遴選宋元名家的稀世之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52件,較為全面地展示出宋元以降中國古代書畫的發展脈絡。此次「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在展示國博豐富館藏的同時,旨在反映中國書畫藝術極為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再現傳統文脈連綿不斷、代續傳承的本質,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包容大度與創新進取。展品一瞥【展覽特色】此次「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雖然只有五十餘件書畫作品,但展示了近千年畫壇書界的發展風貌,力圖為觀眾呈現一場繽紛的視覺盛宴。
  • 《十面靈璧圖卷》領銜 保利拍賣預展10月13日開啟 古代書畫群星閃耀
    10月13日至20日,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將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預展時間為10月13日至各專場拍賣前一日,拍賣時間為10月16日-20日。郵品部分將於10月20日-22日舉行預展,10月23日-25日進行拍賣,展拍地點均為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
  • 拍賣前瞻|國寶再現,湮沒數百年的宋版《王文公文集》與52件宋人書札
    永樂拍賣已經邀請相關研究學者召開宋龍舒郡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佚簡》學術研討會,筆者在永樂2020年首拍精品展現場得知這國寶級文物即將上拍的消息,第一時間整理相關研究資料,以饗讀者,後續亦將會有特別策劃專題及拍賣現場跟蹤。
  • 館藏明清肖像畫首展 50餘件展品亮相國博
    此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共展出國博收藏的50餘件(套)展品,從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畫的歷史、文獻與美學價值。展覽策展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介紹,明清肖像畫是國博書畫收藏特色之一,館藏數量多至近千件,然而以前從未作為專題展出。此次展示的全部是深藏於國博庫房、從未公開展出過的作品,今後還將不斷發掘更多展品以饗觀眾。
  • 《簪花仕女圖》《瑞鶴圖》都現身,遼博展出歷代書畫名跡
    遼寧省博物館以其清宮舊藏古代書畫而知名,今年春天遼博公布了將大規模呈現遼博館藏唐宋元珍品書畫的消息。前不久,遼博相關工作人員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相關展覽籌備已近尾聲。今天,遼博中國古代書法展、中國古代繪畫展終於正式對公眾開放,其中的古代名跡如唐代歐陽詢的《仲尼夢奠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張旭《草書古詩四帖》,五代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圖》,北宋徽宗趙佶的草書《千字文》、《瑞鶴圖》,元代趙孟的《紅衣西域僧圖》、《秋聲賦》等只是展品的一小部分。兩大書畫展廳共計展出85件珍貴館藏書畫展出。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近期推出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是歷年來瀋陽故宮博物院在國內舉辦的文物展覽中文物數量最多、類型最為豐富的一次展覽;在浙江,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即將推出的「金石不朽:書寫、複製與文化衍生」展則精選百餘件金石拓本、金石圖書與金石學者的信札手稿,配合以古代銅鏡、簡牘、磚瓦、碑刻、墓誌的實物;在上海,「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將於明天落幕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卷》《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卷》《明仇英赤壁圖卷》《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卷》《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等國寶級文物均在展覽中展出。
  • 國慶觀展指南|上海展美國藝術與錢瘦鐵,臺北呈書畫國寶菁華
    在上海,有上海博物館重磅推出的「1865-1945:美國現代藝術八十年」大展,中華藝術宮今起對外展出的則有籌備策劃極久的「錢瘦鐵藝術展」,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等也持續展出關注度頗高的展覽。10月1日起,臺北故宮將推出一系列特展,其中「國寶再現—書畫菁華特展」可謂遼博「中國古代繪畫展、書法展」後 ,下半年最重磅、陣容最強大的特展,26件展品,件件皆是國寶級名跡。
  • 納爾遜·阿特金藝術博物館將展古代山水精品
    展覽將展出九幅本館珍藏的古代繪畫精品,其中六幅剛剛在上海博物館「翰墨薈萃——美國收藏中國五代宋元書畫珍品」展上展出,此展吸引了三十五萬人參觀;另外三幅長期用於研究久未亮相。由於歷史悠久,這些作品很少展出,所以,這是大家唯一欣賞中國古代精品繪畫的寶貴機會。
  •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明日亮相故宮 再現蘇子與客泛舟遊赤壁
    圖說:《赤壁賦》 官方圖明天,作為故宮600年院慶的重量級展覽「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本次展覽的展品以故宮藏品為主,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78件套文物精品。
  • 永樂首拍古代書畫夜場成交榜TOP5 2.63億《王文公文集》成為最貴古籍
    12月2日,永樂2020年首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順利收槌,本專場共計有135件精品佳作,最終斬獲5.56億元,1件億元級別拍品,誕生了世界最貴宋版書以及伊秉綬個人拍賣最高價的紀錄。TOP1 2.63億元 宋·龍舒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信札冊》 紙本寫本永樂2020全球首拍12月2日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中,現存最早的王安石文集、宋·龍舒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信札冊》為最。
  • 古代藝術領銜秋拍 書畫收藏越老越貴?
    12月6日,北京保利拍賣發布了2020秋季拍賣會成績單:本季拍賣共計專場13個,拍品近2000件,最終總成交額為14.55億元,共誕生億元級拍品2件,千萬元級拍品23件,500萬元級38件。其中,文同、蘇軾的《墨竹圖》以1.219億元成交,傅抱石的《二湘圖》以1.0465億元成交,位居本季北京保利秋拍的第一、第二。
  •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9月在故宮開展 《治平帖》等真跡現身(圖)( / )
    中國網8月31日訊「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9月1日至10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據悉,蘇軾的《治平帖》、《新歲展慶帖、 人來得書帖》(合卷)等書法珍品將齊齊現身;明代畫家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將首次亮相;「蘇黃米蔡」宋四家書畫將同場「競技」,一場書畫盛宴由此開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表示,本次展覽的展品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主,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
  •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在故宮...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蘇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他不但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同時因其高雅的生活品味與豁達的人生態度,而散發獨特的人格魅力。蘇軾的藝術與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對後世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他本人也成為備受景仰的文人典範。
  • 董源《溪岸圖》(傳)領銜,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近觀中國書畫
    2020逢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開館150年,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不久陸續推出一系列大展,除了計劃於3月底開幕的回顧性大展外,一些重量級的展覽已經陸續開幕,其中就包括前不久開幕的「近觀中國書畫」(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Up Close),從其官網顯示的信息看,展覽展出作品有李公麟
  • 明代曠世傑作《十面靈璧圖卷》將亮相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發布會上,保利拍賣宣布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將於10月13日-15日舉行預展,10月16日-20日進行拍賣,展拍地點均在北京國貿大酒店。郵品部將於10月20日-22日舉行預展,23日-25日進行拍賣,展拍地點均在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本次慶典拍賣會涵蓋中國書畫、古代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古籍善本、郵品錢幣、珠寶鐘錶、科技古董、名酒茗茶等品類近30個專場,7000餘件文物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