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發力三要素

2021-02-28 偉士體育

羽球的樂趣來自於控制。如果你能控制你的路球,控制場上的局勢,控制你內心的恐懼與焦慮時,你時時刻刻在享受羽球賽事的樂趣。而如果當你發現,想打到位球卻發不上力,想控制的球路卻屢屢失誤,想把握的機會卻時時錯失,這對你將又是什麼感覺呢?

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個解釋:「當你失去對局勢的控制、無法左右時,你就很難再有愉悅的心情」。一個人趕飛機如果偏偏遇上堵車,道路何時能夠暢通是他左右不了,能否趕上飛機也是他控制範圍之外的事情了,那麼在這時候他的心情會有多麼的沮喪呢?

提升你對羽球的控制能力關鍵在於不斷改進你的發力,你的發力動作是不是越來越輕鬆?你的發力動作是不是越來越小?你是不是可以在不同體位、不同角度、不同空間下都能輕巧地發力,打出你夢想中的球路呢?你做到了嗎?

羽毛球成長之路就是在於不斷尋找發力的竅門,體會更佳發力的感覺,並把這種感覺融為你的本能。當你把這種感覺融為你身體中的一部分,就算你不在場上,不持拍,你的行走舉止之間都能透露出這種感覺。

羽毛球「巧發力」是一種感覺,一種身體放鬆的感覺,一種動作很小卻力量驚人的感覺,一種對力量、球路靈巧控制自如的感覺。

如果你掌握了發力中身體松、動作小、發力巧的感覺,你就打開了通往另一個世界之門,就可以實現自己夢想中的球路,實現自己夢想中輕鬆發力的境界,實現與夢想中的對手同臺競技的樂趣。

「巧發力」的三個關鍵要訣

羽毛球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你還是一名新手,那麼在羽毛球發力之路上,你要依次去體會羽毛球發力的三個最重要的要領:

第一點就是「松」

發力「松」就是協調、輕鬆地發力,身體「松」是協調、輕鬆發力的基礎。力量的傳遞其實就是一種帶動的感覺,身體越松,帶動效果越好,就如鞭子、軟繩越柔順,帶動的效果就越好一般,這種感覺就像沒有任何絲毫力量的浪費,力量就像流過你身體一般。這就是為什麼身體協調發力首先要要求全身都放鬆,你才能感覺到你右腿蹬地的力量,這力量隨著你轉髖,下身正對網時,帶動力量傳到腰上,接著你順勢轉體(上身正對網),帶動力量傳到肩膀,隨即揮臂,轉腕,屈指,力量依次到你肘部、腕部、手部,最後傳到拍上。慢慢、輕鬆地揮空拍體會這些感覺,將讓你對羽毛球的理解上升到另一個境界。

第二點就是「小」

發力「小」就是發力動作的小,也就是善於運用小臂內外旋、閃腕的威力。就如甩鞭子中手腕的那一猛停動作,實質上這就是一種起到倍增力量作用的方式,拿溼毛巾試試怎麼摔出響亮的聲音來,你就很快體會到手腕頓停的妙處了。力量傳遞的過程中,如當力量傳到某個節點時,控制該節點猛然制動、加力(雖然這個動作很微小),但是一旦在每個節點都依次增強力度,那麼最後整個效果將是驚人的力量。

例如甩鞭子中手腕相當於整個力量傳輸中的某個節點,而手腕那猛一停頓的小動作其實就是倍增力量的作用,所以鞭子力度頓然加強,最後鞭梢猛然震動著空氣發出清脆的「Pia」聲。

所以最輕鬆、最有效倍增力量方式就是學會在力量傳遞的整個過程中,當力量到達哪個節點時,就在相應的關鍵節點依次增強力度,這樣不僅不會中斷力量的傳遞,也不會浪費絲毫力量,而且起到倍增力量的作用。

第三點就是「巧」

發力「巧」就是對力量運用的巧,也就是善於運用手指發力。實際上,羽毛球中的殺、劈、吊、推、勾、搓、擋等均靠手指的運用完成,增加手指發力的比重,可減少手腕發力的比重,讓動作更具有一致性和隱蔽性,做到輕巧的控制發力的方向、大小,可以巧用四兩撥千斤來變換球路,也可以巧助對方凌厲的殺球,彈指之間很小空間內瞬間發力將球反彈至對方後場。

發力「巧」的感覺是一種讓你很開心、想偷著樂的感覺,那是一種身體不用力卻手中忽然發出驚人力量,足以讓你對手頓感愕然,瘋狂地跑向後場救球。如果說運用手腕發力是將你身上的十分力打出十分力,那麼運用手指發力就是只需要你身上的一分力就發出十分力,因為它的奇妙之處運用你的手指形成強大的發力槓桿。

發力「巧」是一種對力量控制舉重若輕的感覺,是一種手指控拍運用存乎一心的感覺。

發力第一個階段――松

學打羽毛球怎麼樣發力就是要先學會怎麼樣放鬆身體的肌肉、肩部、肘部、腕部的關節!

發力就是力量的傳遞和加強,而這個力量傳遞的過程,有些人因為天生身體動作協調、柔順,幾天就學會,有些人卻幾年都不解。這點在成人與兒童學動作上體現得尤其明顯,因為小孩的身體柔軟,學動作是很柔、很順,所以很快就能將多個動作流暢的連接起來,力量傳遞就很好,而成年人往往因為養家餬口、江湖打拼,早已把身體累得僵硬了。力量的產生過程,是由肌肉從舒張放鬆到收縮緊張的過程,理論上講,你能發揮的最大力量,是你的肌肉從最放鬆到最緊張的一次收縮,如果你發力之初,肌肉沒有完全放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緊張,這樣,你的發力就打了個很大的折扣,無法發揮最大的力量。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伸手拿桌子上的杯子喝水包含伸手出去和縮手回來兩個動作,而主管伸手動作的肌肉是動力肌,主管縮手動作的肌肉是拮抗肌。這個簡單的動作看似只有

動力肌在起作用,可是實際上如果沒有拮抗肌的作用,你的手很可能就伸的太過,會伸到杯子的後面去。所以拮抗肌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抗動力肌的力量,這樣是你的動作才有穩定性和準確性。

所以,當你覺得你在很「用力」去擊球的時候,實際上是你手臂的兩組肌肉,都在非常「用力」的工作,結果就導致你的手臂,因為肌肉緊張而非常僵硬,這種「內耗」嚴重的用力,影響了力量的傳播,反而減慢了你揮拍的速度。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要學習如何用力,就要先學習如何不用力的道理。對於新入門、或者平時很少運動的球友,首先要學會的更應該是放鬆他們身體的肌肉,學會甩大臂,把肩部放鬆,再學會甩小臂,將肘部放鬆,最後就是甩手部,懂得腕部放鬆的感覺。整個手臂先學會甩松,一定要體驗到放鬆的感覺。當整個手臂學會甩松後,再拿個拍子甩,隨便甩,亂甩也可以!進一步體會拍子在你手中的感覺,感悟到「握拍要松」的感覺。等有一定手感了,進一步學習有規律地拿拍甩八字,再學揮拍動作,掌握一些揮拍的感覺,慢慢找到用力的爆發點最後學打球。手腕也是一樣,發力前放鬆,自然就甩起來了。提高甩腕的速度還和手臂的揮動速度及停頓時機有很大的關係,揮動的越快,停頓的越猛烈,產生的甩腕效果就越強烈。反之,如果只是用手腕發力,只會肌肉越用力越僵硬,最後,因為揮拍速度的下降,自然球速也下降,飛行距離也相應縮短。

發力第二個階段――小

如果你已經可以感覺到藉助蹬地之力,輕鬆轉體,順勢揮拍,很放鬆的將球擊出,也許你的球還能能衝到對方的底線,也許你球的勁道還沒那麼充足,但你已經有了一個合理的揮拍動作,你慢慢感覺到了怎麼將自己身體內的力量用到實處,慢慢體會到發力的整個過程中哪個環節是發力的最關鍵環節,那麼第一個階段的目的已經達到,接下來可以進行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的目的就是如何加強關鍵環節的發力,強化發力的力量練習,讓自己的打球動作越來越小,越來越輕鬆,而球速越來越快。為什麼羽毛球那麼強調手腕發力呢?或者說高手都很善於用腕?大家都知道臂力比腕力要強很多,很多人打球時用力蹬腿扭腰,聳肩掄臂,倒也能打出正手底線到底線的高遠來,但儘管體力不錯,過一陣就不行了。很多球友也早就知道打球時用腕力的重要性,但一直用不好,也曾讀到握拍要「空」有利於腕力發揮,卻體會不深,常見專業球員的瞬間發力驚人,卻未見其腕粗異常,而自己常因發力慢,把可以進攻的機會錯過,撲球沒能把握時機,時常撲球下網或者出界。

在這個階段的練習過程中,為了做到發力動作的小,需要配合善於運用小臂內外旋、閃腕的威力,而要想能掌握、領悟其中要領,你就需要持重拍,用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重複性的練習,一邊增加你腕部發力,一邊體會各種發力動作的勢理了。小臂和手腕的結合應用,必須兩者發揮至盡,要求力量與時機兼顧,,需要平時練習的感悟,俗話:(外)形似易,神至難!

發力第三個階段――巧

當你善於運用小臂內外旋和手腕發力後,雖然你的發力動作即使很小也能發出很大的力量,但久而久之你也會發現手腕打完球後時常酸痛、而且象正反手接殺時常有來不及變換握拍的感覺,發力很勉強,這時你心中可能有一個疑惑:「還有更輕鬆的發力嗎?」。打羽毛球的時候不僅僅要用手腕、手臂、腰腹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發力點,那就是手指發力。也許朋友們會認為手指和手腕等相比,能有多大的力量?其實不然,手指的發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更容易控制。手指發力的原理就是利用手指屈指發力,帶動球拍的旋轉產生強大的爆發力。這種感覺很微妙,需要細心體會手指放鬆和緊張之間的轉換。

打羽毛球並不是力量越大越好,打球的目的並不是要將球打到天花板上去,如何將球打得「巧」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回球線路是否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預測性、落點是否恰到好處、假動作是否具有欺騙性?這些便是是否「巧」發力的問題了,而「巧」發力的關鍵全在擊球瞬間手指的靈活控制。

如果做到用手指就可以輕巧、靈活地控制球拍各種運動,對於接殺可以很容易正反拍面都可輕鬆變線或斜抽,可以有更充足的餘度來判斷球飛行的時間差、空間差、距離差、力度差,速度差等。換句話說,你會發現「用腦子打球」是如此輕鬆、樂趣無窮,在變化的對局中你可以發現對手的空擋和破綻,或是通過回合創造對手的空擋和破綻,在做打球過程中大腦應該想應想的問題。

——關於我們

偉士/WISH,專注網羽29年!

——分享內容

提醒: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歡迎將此文分享到朋友圈。點右上角的「...」選擇「分享到朋友圈」即可。

——關注我們

關注「偉士體育」微信,可每天獲取網羽資訊、打球攻略、網羽趣聞等。
搜微信公眾號:偉士體育wishsport,關注我們即可。

相關焦點

  • 羽毛球發力技巧
    ◆ 發力=鞭打動作=揮拍速度。發力是「鞭打」的代名詞。怎麼樣使用我們的肌肉讓羽毛球拍揮起來儘可能地快,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 從某種程度來說,羽毛球的發力也是「鞭打」動作的代名詞。幾乎所有的羽毛球技術的發力核心都是這個過程。以高球為例。
  • 羽毛球發力三要領!
    羽毛球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你還是一名新手,那麼在羽毛球發力之路上,你要依次去體會羽毛球發力的三個最重要的要領:發力「松」就是協調、輕鬆地發力,身體「松」是協調、輕鬆發力的基礎。慢慢、輕鬆地揮空拍體會這些感覺,將讓你對羽毛球的理解上升到另一個境界。發力「小」就是發力動作的小,也就是善於運用小臂內外旋、閃腕的威力。就如甩鞭子中手腕的那一猛停動作,實質上這就是一種起到倍增力量作用的方式,拿溼毛巾試試怎麼摔出響亮的聲音來,你就很快體會到手腕頓停的妙處了。
  • 羽毛球發力技巧與練習
    我認為,要講羽毛球技術,那就應該從羽毛球技術的核心「發力」開始。發力的做功效率的關鍵在於羽毛球拍的拍面在擊中球時的速度,也就是羽毛球拍揮拍的速度,而不是簡單的「你用多大的力量」。換句話說,你用的力量如果不作用於羽毛球拍的拍面,讓拍面的速度最大化,那你就會有所疑問: 「我用那麼大的力,為什麼球飛不遠?」 十幾年的羽毛球教學經驗告訴我,這正是造成許多羽毛球愛好者在發力技術方面理解偏差的癥結所在,也就是說,大家往往把發力的重點關注於用力的大小而不是揮拍速度的快慢。
  • 羽毛球發力怎麼練,看看這幾種!
    三、旋轉揮拍發力練習正反、高低手旋轉發力揮拍,將力量用到小臂和手指,注意發力先後的區別。五、實戰練習用球打牆壁來體會並檢驗發力正確性,正手高球發力,體會下壓,尋找擊球發力的感覺;反手平抽發力,體會前頂,找到擊球的感覺。
  • 羽毛球發力最高境界是什麼?
    羽毛球發力最高境界是什麼?
  • 羽毛球鞭打發力,只有小臂打出鞭子感覺,發力才會給力,注意三點
    打羽毛球的都知道,只有小臂打出鞭子的感覺,發力才會給力,那麼,小臂如何才能打出鞭子的感覺呢?請注意這三點:一、從最大抬肘做起,肘必須抬高,越高越好;二、肘關節鎖住,保證胳膊不亂擺,保證發力集中;三、非持拍手,一定要抬高,抬高才能保證腰腹和身體的連貫性發力;
  • 如何讓羽毛球反手發力更充分?
    ,可能大多數的球友即使已經打了好多年了,但反手依然打不好,不怎麼會反手發力,反手高遠球打不到對方後場,頭頂區的球不用反手去打,只能側身去接,但是頭頂區側身對身體核心力量要求較高,沒有良好身體素質支撐強行側身接還容易傷到腰,所以業餘羽毛球愛好者要有一個好的反手發力在平時打球過程中會很有幫助。
  • 羽毛球發力這麼練,進步真的非常快
    關注「羽毛球生活」號,羽毛球賽事早知道。👉2018丹麥羽毛球公開賽視頻(五)   👉2018丹麥羽毛球公開賽視頻(六)  👉2018法國羽毛球公開賽視頻(一)  👉2018法國羽毛球公開賽視頻(二)  👉2018福州羽毛球公開賽視頻
  • 【專家把脈視頻筆記】羽毛球反手前場發力方法
    《專家把脈》教學視頻是由羽壇天王趙劍華和前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女隊隊員、國際羽聯世界羽毛球培訓中心主教練、首都體育學院羽毛球運動學教授肖傑兩位大師坐鎮球場,通過專業示範、細心講解和多角度演示,專門針對羽毛球運動愛好者實戰中的問題和疑惑
  • 羽毛球技術的核心「發力」,提起鞭子抽起來
    我認為,要講羽毛球技術,那就應該從羽毛球技術的核心「發力」開始。別以為這是簡單的命題,就連許多有好幾年球齡的業佘高手們,甚至有部分專業羽毛球運動員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上的理解都略有偏差,這也是他們技術得不到提高的主要以及根本的癥結所在。
  • 這樣正確發力,你也能殺出林丹的爆破音!
    如果有人問我,羽毛球這項運動的魅力何在,我覺得其魅力八九成集中在其發力方式上面。三大球相比於羽毛球,其發力顯得更厚重堅實,更加硬碰硬。 桌球相比於羽毛球,又顯得過於輕靈細緻。
  • 羽毛球發力技術核心之鞭打發力技巧,你都明白了嗎?_騰訊新聞
    一般來說,要講羽毛球技術,那就應該從羽毛球技術的核心「發力」開始。別以為這是簡單的命題,就連許多有好幾年球齡的業餘高手們,甚至有部分專業羽毛球運動員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上的理解都略有偏差,這也是他們技術得不到提高的主要以及根本的癥結所在。
  • 羽毛球發球接球無力?在樂動體育強化你的發力!
    羽毛球發球接球無力?在樂動體育強化你的發力!樂動體育在這裡將和大家著重探討羽毛球發力問題,發力是羽毛球技術的重中之重,樂動體育將給予你專業的指導。
  • 羽毛球幾個「發力」的問題,你在哪個階段?
    強大的發力才能讓羽毛球飛的更遠,速度更快。所以,發力的技巧又成了羽毛球訓練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功課。  相信很多球友在「發力」這個問題上也存在很多困惑,咱們今天來看看,在不同的階段,都有哪些發力問題。  1  覺得自己力量不足  這個困惑是在羽毛球初期經常遇到的。
  • 發力不到位?那可能是羽毛球地板不給力
    很多球友認為羽毛球運動是手臂發力打球的,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打羽毛球除了手臂更需要疊加身體的力量,從下向上層層疊加傳導,這樣擊球時的力量才能得到保證。但是腳下的蹬跳需要藉助羽毛球運動地板才能更好的給予身體向上的力道。
  • 羽毛球反手,如何利用手腕發力,不妨空手體會一下手腕發力的動作
    羽毛球反手與正手是很像的,不過反手更強調用手腕爆發力擊球,很多喜歡羽毛球練習的同學靠掄胳膊發力的方法去完成打正手球,算是對付,但到反手就行不通了!,因為手腕發力已經完成。如何利用手腕發力,不妨空手體會一下手腕發力的動作:1、胳膊屈肘抬起,手在胸前停住,如同作擴胸運動的起始動作,手腕放鬆避免僵硬(擊球前的準備)。
  • 羽毛球力量鍛鍊,這些基本動作,對發力很重要,如能堅持效果自現
    羽毛球力量鍛鍊,這些基本動作,對發力很重要,如能堅持效果自現 2020-01-15 15:36  羽毛球技術圈TB
  • 羽毛球發力要鞭打,不是抽打,學會畫圈,就會解決發力問題
    發力: 很多人都說自己不會發力等等,羽毛球所謂發力,就是鞭打的過程,身體像鞭子一樣的把球打出去,當然這需要瞬間的爆發,基本規範動作標準的情況下,請大家像太極拳一樣畫個圈,也許很多人不懂,什麼是畫圈?說白了,就是內旋外旋!
  • 【羽球技巧】羽毛球發力這麼練,進步真的非常快!
    羽毛球比賽經常都1小時以上,而一個人的體力是有限的,在緊張的比賽場上,體力的流失更顯迅速
  • 羽毛球不掌握鞭打發力技巧,你永遠成不了高手
    發力的做功效率的關鍵在於羽毛球拍的拍面在擊中球時的速度,也就是羽毛球拍揮拍的速度,而不是簡單的「你用多大的力量」。換句話說,你用的力量如果不作用於羽毛球拍的拍面,讓拍面的速度最大化,那你就會有所疑問: 「我用那麼大的力,為什麼球飛不遠?」 十幾年的羽毛球教學經驗告訴我,這正是造成許多羽毛球愛好者在發力技術方面理解偏差的癥結所在,也就是說,大家往往把發力的重點關注於用力的大小而不是揮拍速度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