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大叔擺出鮮花菜攤走紅,網友:這是來自菜市場的浪漫

2020-12-14 四川在線

在四川攀枝花市東區九附六菜市場,有一位時尚的賣菜大叔,每天生意好到爆,大叔名叫王美成。今年50歲的他賣菜6年多,大家都稱他「王花仙」。

他的菜攤與眾不同,擺著五顏六色的鮮花:青菜配美人蕉、芹菜配梔子花、空心菜配菊花、香蔥配紅花……他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賣菜,面對顧客,總是樂呵呵的。他的樂觀感動了很多人,生意因此火爆。

最近,他賣菜的視頻被傳到網絡上,播放量超過250萬,網友評價他熱愛生活、活出了儀式感,「這是來自菜市場的浪漫。」

11月10日,王美成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賣菜這麼一件普通的事,沒想到讓自己成了網紅,「生活中無論遇到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充滿陽光地微笑,我覺得這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王美成。

他用鮮花點綴菜攤

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賣菜

天剛蒙蒙亮,攀枝花市東區九附六菜市場裡已經人頭攢動,菜販從四面八方趕來。王美成將菜擺在攤位上,然後擺成各種形狀,再用鮮花裝扮一番,與他人的菜攤形成鮮明對比。

在很多人看來,賣菜起早摸黑,是一個又髒又累的活,但在王美成看來,賣菜好比插花,不僅能賺錢,還可以陶冶情操。

對於蔬菜的擺放,王美成比較講究,他喜歡將蔬菜與鮮花搭配,擺成一個個好看的形狀。

↑王美成擺的鮮花菜攤。

站在菜攤前,王成美穿著一身西裝,打著黑色領帶。「一般冬天才穿西裝打領帶,夏天太熱了,只有穿襯衣。」他認為,衣服不在於穿多好,但要乾淨整齊,「穿著要體面一點,這是對自身的追求,也是對顧客的一種尊重。」

王美成家住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他每天都會拉著自家種的蔬菜到城區市場賣。「我自己以前跑貨車生意,妻子一直在城區賣菜,我有時也幫著一起賣。我發現賣菜競爭大,不能靠一般的方式攬客。」

6年來堅持擺攤

菜和花都是自家種的

「那時孩子在成都理工大學上學,家裡經濟壓力很大。」6年前,王美成接替妻子開始在城區賣菜,他發現有時菜並不好賣。「有一次我去酒店參加宴會,看到酒店裡有的菜品裝飾挺好看,我就想是不是也可以把花裝飾在菜攤上。嘗試之後發現效果挺好,大家都喜歡。」

於是,王美成撿來廢棄的酒瓶子當花瓶插花,每一處花瓶下擺放的都是不一樣的蔬菜,每天攤位上能見著七八種不同形狀的蔬菜造型花樣。6年來,他一直堅持擺攤,在不同的季節用不同的鮮花進行搭配。

「菜是我自己種的,都是用的農家肥,花也是我們種的,家裡、院子裡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賣菜的同時也賣花。」王美成用鮮花裝扮菜攤這一舉動感染了很多人,很多人都拍照發朋友圈,起到了比較好的宣傳作用,他的生意也因此變得火爆。

↑王美成擺的鮮花菜攤。

王美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家菜火爆的時候,上午9點過就能全部賣完,生意差點的時候,最遲中午也全部賣完。「與菜市場其他菜販相比,他家菜賣出的速度是最快的。」市場裡一名攤主笑著說,王美成這種銷售方式很新穎。

大家稱他「王花仙」

兒子稱讚父親心態好

很多常來買菜的大爺、大媽對王美成都很熟悉,還給他起了個「王花仙」的美稱。他說,自己很喜歡這個稱呼,「我沒覺得不好意思。」

「家裡每個季節有不同的花,爸爸每天都想著第二天用什麼花裝飾菜攤。」王美成兒子王軍說,父親的心態感染著他,讓他變得更加樂觀,「爸爸每天開心面對顧客,家裡也布置得很乾淨,我們全家都很支持他做這個。」

幾位買菜的顧客表示,他們覺得王美成用鮮花裝扮菜攤很有創意,看起來也比較舒心,加上他家菜賣得相對便宜,所以大家都願意照顧他生意。

「照顧他生意都好幾年了,他家攤位搬了好幾次,他搬到哪裡賣菜,我就跟到哪裡買菜。」一位顧客笑著說。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即便有微信支付,但王美成仍堅持給顧客省去零頭,比如稱重為2.2元,他只收2元。

每天,王美成堅持發微信朋友圈,主要是記錄自己親手採摘蔬菜,用鮮花裝扮蔬菜的視頻,「我想讓大家看到自家種的綠色蔬菜,又能把快樂分享給大家。」

對於現在的生活,王美成很知足,「一年種菜賣菜收入有10餘萬元,我覺得比以前打工好多了,現在孩子也大學畢業、工作了,我們一家人生活還不錯。」

賣菜視頻播放超250萬

網友:這是來自菜市場的浪漫

近日,王美成擺出鮮花菜攤的視頻被傳播到網絡上,引發許多網友點讚,他也成了一名賣菜網紅。

截止到目前,這段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250萬。「我每天都很忙,都沒來得及看網上的消息。我覺得賣菜就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沒想到那麼多人關注我,太意外了。」王美成說,他十分感謝大家。

網友稱讚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網友評價:「活出了儀式感。」「差異化競爭。」「用心感知生活,不拘於平淡的人。」「只要你願意,平凡瑣碎裡,也能創造出美的境地。」

網友珊珊九九說: 「大叔真的很不錯,特別樂觀,只要去買過他菜的人,都會受到他感染。他出攤前一天就會到地裡面摘菜,第二天早上5點起來摘自己家種的花,6點開車去市場,7點擺好攤位,勤勤懇懇地每天賣菜。」

還有網友稱這是來自菜市場的浪漫,「生活的浪漫來自平凡的每件事,這是來自菜市場的浪漫。」「浪漫的人在哪裡都浪漫。」「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把生活過成詩,有一顆富足浪漫的心,無論是在哪一行,都會出彩的……」

王美成向紅星新聞記者坦言,買菜的顧客中超過8成是女性顧客,「可能女性都喜歡浪漫吧,有的顧客不是來買菜的,是專門來買花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位女性顧客並沒有買菜,直接向王美成問道,「『王花仙』,這串梔子花多少錢?」王美成笑著回答,「這個我不賣,用來裝飾菜攤的。」不過,這名顧客堅持要買梔子花,最終給了他5角錢。

在家裡,王美成也是一個浪漫的人,有時種的花開了,他會親手摘一些拿到家裡裝扮,或是送一朵給妻子。

王美成說,他並不在乎走紅,「我還會繼續賣菜,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快樂地面對生活。」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40歲賣菜大叔,在冬瓜上刻「美猴王」走紅,被,賣菜所耽誤的畫家
    誰能想到,一個普通的賣菜大叔,僅用一把常見的小刀,就可以將不朽的經典與平淡的生活,雕刻在最常見的水果上面,並且栩栩如生。  他就是郭玉紅,一個40歲的、普通的,生活在市井當中的賣菜大叔,用一把小刀,復刻了經典,驚豔了世人。
  • 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賣菜大媽飯碗,這就是我們的「高科技」公司?
    難怪有網友說,最近去菜市場,感覺攤位上賣菜的人明顯少了很多,一問其他攤主,說是現在大家都在手機上下單買菜了,擺攤位賣菜的那點錢還不夠繳攤位費,攤位到期後就不再續期了。的確,面對網際網路巨頭動不動幾個億補貼的降維打擊,賣菜大媽們基本上是在劫難逃。
  • 網紅賣菜哥算帳速度超計算器 網友:被賣菜耽誤的算數天才
    網紅賣菜哥算帳速度超計算器 網友:被賣菜耽誤的算數天才 都說高手在民間,這話一點都不假。
  • 1分錢賣菜輾壓成本 小商販收入受挫
    內地資本巨頭扎堆湧入社區團購,屢屢出現1分錢賣菜現象,正大力衝擊原有價格體系。昨日,記者走訪上海的菜市場發現,菜農小商販在資本幹擾下生意慘澹,不少坦言「菜市場要變天了」、「這買賣沒法做了」。資本巨頭們的菜價往往有著20%至50%的優惠幅度,同樣重量菜市場賣1.8元(人民幣,下同)的土豆,拼多多上賣0.98元;菜市場賣9元的冬筍,美團賣7.5元,美團小黃魚價錢低魚販31%。多家知名食品供貨商近日連發布公告,稱低價賣菜影響惡劣,將要「禁止給社區團購供貨」。「一分錢(人民幣,下同)四個雞蛋、一分錢一斤南瓜、一分錢一個橙子,這些菜你今天買了嗎?」
  • 明星頻光顧養出高價菜攤 攤主學英文幫洗菜狂賺錢
    「除了幾個平價攤,其他的攤位比超市的菜價還貴。」居民顧女士說,除非臨時補個急,否則寧願去更遠的超市或者早市。  西蘭花每斤7元、辣椒每斤8元、白菜每斤2元……在幾家菜攤前,記者也被這些「天價」菜嚇了一跳。  記者注意到,市場裡顯著位置的十二三家菜攤,被居民戲稱為「明星菜攤」,主要服務的顧客就是明星和老外。
  • 菜攤的「兩分錢」為何被巨頭盯上?就連二馬都出動了
    誰能夠想到菜市場也會成為眾多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搶奪的「香餑餑」。在經歷了年初特殊時期之後,網際網路巨頭都看上了社區團購這塊大肥肉,大家熟悉的網際網路大佬基本上都加入了這場爭奪,比如拼多多黃崢、滴滴程維、京東劉強東以及美團的王興,就連二馬(馬雲、馬化騰)也加入了。
  • 同是網際網路巨頭,別人放眼星辰大海,我們街頭菜市場火拼
    看著這幾乎不要錢的買賣,沒有人想要拒絕,大叔大媽那些菜沒有人家摘得乾淨,沒有人家賣相好,而且還不陪送。看來,作為「有擔當」的網際網路頭部巨頭,在菜市場這一塊,這是要把大叔大嬸置於死地啊。資本拽著網際網路高科技巨頭的手,誓言要把社區生鮮消費,這最後一塊市場佔領,最後一塊利潤搶走。便宜得幾乎不要錢。
  • 你喜歡逛菜市場嗎?如果某天它消失了,在巨頭擠壓之下……
    也許擺攤的爺爺阿婆很難想到,就連擺攤賣菜這件事,他們也要面臨一場內卷。在團購的衝擊下,菜市場還能存在多久呢?01昨天收到條簡訊,小區附近盒馬要開了。而那些在菜市場裡擺攤的商販們,可能也很難想像這件事——自己賺的幾塊幾毛的生意,早已被人暗中標明了價碼。他們照例天不亮就去市場拉貨,回到菜市場擺上攤位,用噴壺灑上看起來新鮮的「露水」,然而人流量卻越來越少。
  • 捲土重來,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嗎?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一邊是輿論質疑,一邊是資本青睞,社區團購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滴滴」「蛋殼」?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社區團購爭議背後還透露了哪些現實焦慮?  最近一周,輿論對社區團購的關注持續火熱。
  • 「唱歌賣菜」成「網紅」,「慈化賣菜郎」圈粉無數
    2018年1月9日,上慄縣桐木鎮周田村的廣場上很是熱鬧,近百村民圍著「慈化賣菜郎」,聽他唱歌,跟著歌聲起舞,歌聲過後排隊買菜。這個唱歌賣菜的「慈化賣菜郎」,最近成了鄉間的「網紅」。     「慈化賣菜郎」名叫袁修平,是宜春市袁州區慈化鎮西山村躍進組人。他和妻子在浙江寧波、餘姚等地賣菜,妻子守菜攤,他下鄉去趕集賣菜,賣了十幾年的菜。
  • 泰國的「火車」菜市場,與鐵軌搶地盤,每天收8次攤也不願搬走
    在旅遊的時候,人們都想感受一下當地的特有文化,而現在的旅遊城市很多,為了迎合多數遊客的生活習慣,所以在景區就有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雖然很令人滿意,但是這也不是當地的生活狀態。於是一部分人就喜歡到當地的菜市場轉一轉,看一下當地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
  • 外國人看五中全會|我在中國擺攤賣菜,讀懂人間煙火
    在蘇州市姑蘇區「網紅」菜場雙塔市集內來自古巴的「老外菜販」雷龍用普通話一聲聲叫賣有時還放聲唱歌成了眾人眼中的「開心果」雷龍今年44歲英文名叫Martinez Niebla Wilber來到蘇州已有8年在這裡,他與妻子小凡結緣如今育有一兒一女
  • 66歲阿嬤,賣菜53年捐出1000多萬,驚動BBC,成為《時代》雜誌百大英雄人物
    ……賣菜阿嬤凌晨3點,在臺東中央市場的菜攤,65歲的阿嬤又忙著準備出攤了。為了哥哥能讀完大學,為了弟弟妹妹能健康成長,她接手了母親留下的菜攤,挑起了家裡的重擔。50多年沒有結婚,孤身一人的她就做了兩件事:賣菜、捐款。她不太在意自己的身體實在撐不住了,就在菜攤上睡一會。
  • 「最樸實」的慈善家--陳樹菊 65歲的阿嬤靠賣菜收入累計捐款超過1000萬
    ···賣菜阿嬤凌晨3點,在臺東中央市場的菜攤,65歲的阿嬤又忙著準備出攤了。為了哥哥能讀完大學,為了弟弟妹妹能健康成長,她接手了母親留下的菜攤,挑起了家裡的重擔。明亮舒適的空間,每天都吸引大量的學生前來閱讀,但孩子們不知道這背後是一個老阿嬤幾十年棲身在狹窄陰暗的老市場賣菜興學。
  • 網絡平臺賣菜:一場資本遊戲?
    原標題:網絡平臺賣菜:一場資本遊戲?來源:今晚報網絡平臺賣菜:一場資本遊戲?富有生活氣息的菜市場,迎來了網際網路公司的挑戰。圖為南開區一家菜市場。傳統菜市場仍有產品可選、價格可議等方面優勢。圖為一家菜市場攤位。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賣菜平臺,其正在燒錢補貼消費者,價格比較便宜。在家點點手機屏幕,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這是很多市民期待中的網際網路便利。近來,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入局這一市場,只不過換了一個名稱,叫「社區團購」。
  • 當網際網路巨頭「惦記」你我家門口的菜攤
    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衝上微博熱搜,其中「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商販生計嗎」閱讀量超過2.47億。  對比此前爭奪流量入口的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部分輿論擔心此次網際網路巨頭會故技重施:先採取低價傾銷策略佔領市場,再「挾流量以令市場」擠壓中間商「賣菜者」生存空間,繼而剝奪終端消費者「買菜自由」。
  • 【人物】65歲阿嬤,賣菜52年捐出1000多萬,驚動BBC,成為《時代》雜誌百大英雄人物
    ···賣菜阿嬤凌晨3點,在臺東中央市場的菜攤,65歲的阿嬤又忙著準備出攤了。為了哥哥能讀完大學,為了弟弟妹妹能健康成長,她接手了母親留下的菜攤,挑起了家裡的重擔。明亮舒適的空間,每天都吸引大量的學生前來閱讀,但孩子們不知道這背後是一個老阿嬤幾十年棲身在狹窄陰暗的老市場賣菜興學。
  • 【民生】大竹西門菜市場周邊將大變!
    因為菜籃子小,隨時可以挑著走,碰見買菜的客人,就隨意往地上一擱,一個菜攤子就出現了。有時候還會擋在商鋪門口,商家們也十分無奈。家住附近的李先生,每天早上都會來買菜,有時候圖個方便,看見門口有賣菜的,就把菜買了。市民 李先生:有時候出來買菜的時候,在外面一看呢,外面就比較方便一點。有時候走到裡面看的時候,就覺得單調了一點,所以就沒有在外面方便。不僅僅是李先生一個人這樣,大部分的人為了方便,都不進農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