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NBA有句話叫得中鋒者得天下。90年代是中鋒的黃金時代,雖然當時芝加哥公牛隊以非中鋒為主軸的打法稱霸籃壇。但是無論是火箭王朝,還是馬刺以大衛·羅賓遜和蒂姆·鄧肯的「雙塔戰術」都證明了以四大中鋒為主要的建隊核心,才是打入總決賽的關鍵要素。而進入21世紀初的湖人王朝,更是以奧尼爾為主要核心,讓其他球隊望塵莫及。
但是隨著奧尼爾的老去,NBA的中鋒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中鋒似乎成為場上配角。2009年,德懷特·霍華德作為最後一個以中鋒為核心帶隊殺入總決賽後,再沒有一支球隊以中鋒為核心殺入過總決賽。而霍華德就是傳統中鋒命運的一個縮影,自從離開16年離開火箭,他在老鷹、黃蜂、奇才,他在場上無所適從,防守側只能靠籃下摘籃板球,進攻時搶前場籃板補扣得分,這讓他心態失衡。這一時期,不但沒有一個賽季能幫助球隊殺入季後賽,還成為了球隊進攻運轉不暢,防守失位防不出來的罪魁禍首。
但其他傳統中鋒又何嘗不是如此,無論是小喬丹還是莊神,現在似乎都只是普通球員。德拉蒙德格林作為聯盟籃板王,居然被活塞交易,只換來布蘭登·奈特、約翰·亨森以及一個次輪籤這些無關緊要的渣渣。而小喬丹,去年被視為籃網三巨頭之一,而這個賽季壓根連主力位置都沒有。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是三分橫行的時代,只要大個拉出去投三分,就可以拉開空間。我們看看這種戰術的結果吧。2016-2017賽季的鵜鶘隊,考神+濃眉的雙塔組合,連季後賽都沒打進,第二個賽季倒是進入季後賽首輪,但考神早早報銷,這種建隊方式不成立。而這個賽季76人以霍福德+恩比德為內線搭配,兩人都能投三分,但命中率實在太低。恩比德33.3%的三分命中率,很多時候只是在浪費出手機會(要知道恩比德的三分基本上都是絕對的空位下出手,所以談不上幫助球隊拉開場上空間)。
我們列舉一下傳統美式中鋒的劣勢;
一、進攻手法單一,幾乎只會籃下暴扣或者補籃,沒有好的後衛餵球就拿不到球。
二、防守經常犯規,在體毛犯規的時代,中鋒在籃下不能再做防護牆,反而是對方造殺傷的主要目標;當年邁阿密熱火就是這麼打掉步行者的希伯特的。
三、沒有穩定的三分投籃能力,即便是恩比德或者考神這些開發出三分的大中鋒,由於三分穩定性不足,依然無法在場上立足。
四、移動腳步慢,反應慢,防不了小個
五、「小個」未必比大個身高矮,臂展短,比如杜蘭特和詹姆斯,一個有中鋒的身高,一個有中鋒的力量,中鋒無法單吃他們。
六、聯防和協防讓中鋒在籃下拿球容易被包夾。
七、控衛、分位或者小前鋒不願意傳球給中鋒,畢竟別人也要數據,也要刷分,但更重要的是,傳內線是很容易失誤的事兒。不是聖保羅不敢輕易傳。
八、三分球大量成為球隊得分主要利器,各球隊的三分命中率普遍提高。
九、比賽節奏普遍提高,不再落位陣地戰。
十、中鋒罰球命中率奇差,成為了各隊砍殺對象。從奧尼爾的「砍鯊」到後面的「砍霍」,罰球就是中鋒的噩夢,而波波維奇的砍一切罰球不好的中鋒戰術,讓普遍只有50%左右罰球命中率的中鋒非常尷尬。
十一、中鋒背身單打對身體消耗過大,容易受傷。對於大多數野獸型中鋒,運動壽命都不長。
十二、高位策應不佳,中鋒的傳球能力也普遍欠缺,比如周琦發邊線球的失誤。
由於以上缺陷,傳統中鋒已經進入末期,未來肯定是會有新的現代籃球打發出現。但是是否中鋒就會消失?那倒是未必,倔金的約老師就打的風生水起,所以日後,歐式中鋒依然會維繫一段時間,但是即便如此,現代籃球-即五個錫安或者死亡五小這樣的打法,會是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