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現實和電影上見過太多槍擊案,有的發生在商場,有的發生在大街,有的發生在學校,但是你見過在脫口秀節目中開槍殺人,而且還是現場直播的嗎?
這部影片叫《小丑》,是一個純粹的起源故事
主人公亞瑟本來是安分守己的小丑扮演者,也是一位患大笑不止的精神病患者,母親告訴他,他的出生就是為了傳播歡樂和歡笑,所以他有空就去劇場看脫口秀,努力學習認真記筆記。勵志要成為一名喜劇演員。
他在公交車上逗孩子笑,但是卻被孩子媽媽認為他是在騷擾孩子,他開始大笑,同時拿出自己的患病證給孩子媽媽看。因為家境貧寒,還有一個生病的母親要照顧,所以他努力工作,卻被一群路過的孩子欺辱,在追回廣告牌時,被孩子們一頓暴打。回到公司,因為沒有歸還廣告牌,被老闆剋扣工資。同事對於他的遭遇深感同情,送給他一把槍作為護身符。然而在自己一次工作時,這把槍不慎掉落,他告訴老闆這是道具,老闆卻回答他蘭道爾說你從他那買了把槍,你還說謊,你被解僱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大笑病發作,開始狂笑,這引起了正在調戲美女的3位男士的不滿,以為亞瑟在嘲笑他們,不等亞瑟掏出患病證,上前就是拳打腳踢。他終於忍不住了,掏出了口袋的槍,2位男子倒下,他又開始追擊另一位男子,對第3位男子連射2槍。
然後他找到一個廁所跳起了舞蹈。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患精神病最糟糕的是,大家都期望你裝沒病。 以前我認為我的生命裡都是悲劇,但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我的人生是一場喜劇。他按時吃藥,好好生活,努力工作,他活的比每一個人都認真,只是沒有人在乎,他就像哥譚市的垃圾一樣可有可無。回到家中,電視上正在報導地鐵站殺人事件,競選市長的韋恩,也是媽媽一直牽掛的人,他說:『犯罪以小丑面貌殺人,他記恨別人比他們幸運,卻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在那種人改過自新之前,我們當中那些生活有所成的人,將永遠把那些一事無成者視為小丑。』
這時,他又來到了一直救治的社工部,向醫生發洩自己的情緒,可是醫生遺憾的說,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社會福利消減,社工部被取消了。他們根本不關心像你這樣的人,也不關心像我這樣的人。
回到家中,母親又讓亞瑟寄信給韋恩,母親一封封的信,引起了亞瑟的好奇心,他終於忍不住打開了母親的信,卻發現原來自己竟然是哥譚市首富,市長候選人韋恩的兒子,他找到母親一問究竟,母親告訴他,她和韋恩曾經相愛,他們倆人的關係不能被發現,所有自己就籤了一些文件。
亞瑟發現自己居然還有個爸爸,他的希望被再次燃起,於是開始去找自己的爸爸。
有人說,壞人從來就不是天生的,他們是後天培養或是打造出來的,他們的生活中發生了一些事情,讓他們放棄了對人性的信仰。他們看到了人性和人類的缺點,覺得必須糾正過來。在《小丑》中,你會看到起初亞瑟是一個多麼快樂的人,他真的試圖在人性裡找到這種希望。直到有一天他被徹底擊垮崩潰,不得不放棄這些念頭,重新塑造希望。」
亞瑟來到韋恩家,他告訴管家他的母親是佩妮,他想要見一下韋恩,母親告訴了他一切,管家的回答讓他十分憤怒,管家說,根本就沒有他們倆的事,你媽媽是妄想狂,她有病。但是亞瑟還是不甘心,他換上了工作服溜進影劇院,找到韋恩,而韋恩卻告訴他,我不是你爸爸,你是領養的,亞瑟崩潰了,他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所有人都這麼無禮,我不想從你這裡得到任何東西,我只是想要一點溫暖,一個擁抱,得體一點,難道不行嗎?
次日,他決定去查看母親的過去,他找到母親曾經救治的療養院,看到這裡的病人,亞瑟問了檔案員一個問題,「這裡的病人是為什麼進來的?他們是不是犯了罪」?檔案員回道:「是的,有些只是犯了罪,有些只是瘋了,對他們自己以及別人有危險,有些人只是沒有別的地方可去,不知道該做什麼?」,是的亞瑟說之前自己也不知道做些什麼,就拿了一些事卸了憤,一直努力快快樂樂的,真的太難了。
這時找到了母親的病例,醫生診斷,病者患有妄想性精神病,以及自戀人格障礙。因危機她自己的孩子的安全,被判有罪,後面工作人員直接念不下去了,亞瑟搶過資料,看到自己的是受到母親男友的虐待,自己小時候被綁在暖氣片上,營養不良,而且全身多處淤傷,頭部有嚴重創傷的事實,他整個人開始黑化,他告訴母親,這輩子從來沒有一刻快樂過, 以前總以為人生是場悲劇,現在他發現是一場喜劇,就這樣, 他把自己的唯一希望-母親用枕頭送走了。
這時她收到了自己最崇拜的喜劇演員穆雷的邀請,去做他的特約嘉賓。
他一次次的排練去現場的場景,並把自己的長髮染成綠色,化起了小丑裝。正在這時,門鈴響起,他打開門是自己從前的兩位同事,他告訴同事,媽媽死了,自己再也不用吃藥了,現在感覺也好多了,這時蘭道爾說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關於地鐵殺人案,他希望亞瑟和自己口供一致。此時,亞瑟拿出了一直藏在身後的剪刀,刺向了蘭道爾。而旁邊患有侏儒的蓋瑞早就嚇得尖叫不止。等亞瑟平靜下來對蓋瑞說:「你可以離開,我不會傷害你。因為你是曾經唯一一個對我好的人。」亞瑟化好妝,跳起來舞蹈。他再也不用壓印自己的情緒,奔向了自己的舞臺。
他一身小丑的打扮,以滑稽的表情和動作入場,這傢伙翻開了自己的筆記本,然後稱開始給大家講了個不好笑的笑話:
「咚咚咚」
「誰啊」
「我是警察,女士你兒子被酒駕司機撞了,他死了」
全場一片譁然,這竟然是個笑話。旁邊的醫生嘉賓以及主持人和他說不可以拿這樣的事情來開玩笑。
然後小丑說出了他前段時間華爾街的兇殺案是他幹的,但觀眾以及主持人也許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以為他繼續在開玩笑,是啊,殺人犯堂而皇之到節目上去承認自己的罪行,這是何等瘋狂的行為。
亞瑟說這是真的,這不是玩笑,主持人臉上繃緊了,問他你是認真的?人真是你殺的?我們憑什麼相信你?
小丑說他已經一無所有了,沒有什麼可以再傷害到他,他的人生就是一場喜劇。
接著小丑抱怨起這個體制,這個體制就是這裡在坐的這些上層人士決定了什麼好笑什麼不好笑。
小丑說他殺他們因為他們是人渣,這年頭個個都是人渣(其實他應該是想說那些無視底層死活的高層人員),足以逼瘋任何人,他們連首歌都唱不好(那3人當時在他面前唱歌嘲笑侮辱他),才會喪命。
「為什麼大家都為他們難過,如果是我死在路邊,你們連看都不會看。我每天從你們身邊走過,沒人注意我,然而託馬斯·韋恩(劇中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在電視上哭訴幾句,你們就關心了」
小丑抱怨起外面的人都沒禮貌,彼此之間大呼小叫,沒有人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託馬斯·韋恩這種人只會想到自己,認為大家都會像聽話的小孩那樣。
主持人默裡以譴責的語氣告訴小丑,他說的聽起來像是為自己殺人找藉口,並不是人人都是人渣。
「但你是人渣,默裡。」
「我嗎?我是人渣?是嗎?怎麼說」
「播放我的視頻(主持人默裡在亞瑟上臺前播放他在其它舞臺上出醜的視頻),邀請我上節目只是想取笑我,你跟他們沒有區別」
「你根本不了解我,夥計,看看因為你的所作所為而導致的後果,全城都暴動了,兩名警察命懸一線,而你卻在笑,因為你的所作所為,今天有人被殺了」
「再來個笑話怎樣,默裡」
「不,我們已經聽夠你的笑話了」
「如果你……」
「別講了……」
「惹惱了一個被社會鄙視拋棄的孤獨精神病患者,會發生什麼?」
雙方陷入爭吵,主持人默裡叫人報警,這時,小丑亞瑟突然掏出一把手槍,打在默裡的腦袋上,默裡被當場爆頭,觀眾嚇得跑著退場。
接著,亞瑟再對著死了的默裡胸口再開一槍,全場尖叫聲升級,直播鏡頭被切。
隨著劇情的發展,仇恨積累似乎到了頂點,大批窮人戴著小丑面具上街遊行,社會對立就是這麼被激化的。一位還算溫順,工作和生活方面還算努力的精神病患者如何走向失望,如何走向崩潰的過程,他在自己的司日記中寫道:希望我的死比我的生更有意義。最後他竟成了整個貧窮階層的代表,成了違法動亂和暴力的旗幟。劇情中,亞瑟曾寫到:患精神病最糟糕的是,大家都期望你裝沒病。這個社會也患上了精神病,人人都想少付出或不付出,但又要得到很多,都認為別人,或者說整個世界欠自己的。富人為富不仁,也習慣性地通過欺壓別人來宣洩自己的壓力情緒;政府龐大的社會福利體系根本經不起風吹雨打,經濟一有問題首先收縮的就是社會保障;窮人對別人和社會的無視更是異常敏感。媽媽一直教育他要快樂,但貧窮想快樂,談何容易。
福布斯記者稱《小丑》製作成本6250萬美元,目前估計全球票房9.8億美元左右,全球票房是製作成本的15.3倍,由此可見這本片子多麼受大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