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導
比特幣2021年價格達到10萬美元以上的美好預測言猶在耳,但剛剛過去的周末一場出其不意的暴跌行情,讓短線看多或者看空的期貨合約出現慘烈「爆倉」。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繼1月9日凌晨比特幣最高漲至40700美元/枚後,1月10日,比特幣價格出現高位跳水,當日價格下跌4.78%跌破4萬美元關口報收38159美元/枚。而在1月11日凌晨,比特幣突然「跳水」,短線下跌至33555美元/枚,在北京時間下午14點30分,比特幣仍然下跌7.7%,報收34300美元上方。其餘加密貨幣也跌勢不止,以太坊跌近10%,下破1160美元/枚。
在此行情之下,比特幣期貨合約市場可謂「血流成河」。根據金十數據提供的全網加密貨幣實時爆倉數據現實,截至北京時間1月11日下午14點,過去24小時合約市場全網總計爆倉16.48億美元,爆倉人數111668人。其中,Huobi爆倉3.08億美元,OKEx爆倉2.25億美元,BitMEX爆倉1.34億美元,Binance爆倉5.32億美元,Bybit爆倉4.47億美元。爆倉金額前三的幣種是BTC10.03億美元,ETH3.31億美元,LTC9036萬美元。
「在比特幣突破4萬美元大關的時刻,很多投資者面臨著一個方向性的選擇,此時,很多做空者面臨著爆倉風險。然而,比特幣還能繼續漲到什麼樣的高度,關鍵看其暴漲邏輯,機構投資者入局、全球央行寬鬆政策、比特幣數量有限、以及突破2萬美元後激發的市場狂熱情緒都是『幕後推手』。但是在期貨合約市場風險要更大,比特幣在3萬—4萬美元的區間寬幅震蕩,任何一筆看多或者看空的比特幣期貨合約都有爆倉的可能。」對此,上海加密數字貨幣資深分析師王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期貨價格集中區風險
要麼打爆多頭、要麼打爆空頭!在比特幣期貨合約市場的投資風險,遠要比單純「下注」購買比特幣風險大得多。
「這一次比特幣從3萬美元直接上衝4萬美元,只花了一周時間。除了全球機構投資者進場之外,另外在期貨合約市場的投資者也是下了血本,根據我們測算,35000美元—38000美元是期權未平倉合約的行權價集中水平。所以,多頭意在一舉加速比特幣價格,使其脫離合約區間進而獲利。但是在4萬美元上方顯然多頭資金已經乏力,而獲利了結的強大需求讓資金在過去兩日內大幅度流出,使得多頭市場因來不及平倉而出現爆倉,但是這只是一小部分,另外一部分是比特幣2月期貨市場合約已經達到45000美元上方,這部分多頭合約也面臨著爆倉風險。」王恆分析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貨幣交易基金——「灰度信託」(Grayscale Bitcoin Trust)的資金出現了近期罕見的大幅流出。對此,摩根大通警告,如果流入「灰度信託」的資金數量大幅放緩,比特幣回調的概率將大增,出現類似2019年的大幅回調將不可避免。
記者也了解到,隨著比特幣暴漲,「灰度信託」所管理的資產已從去年12月初的20億美元攀升至現在131億美元。目前流入該基金的資金規模約為每月10億美元。美國銀行在最近的報告中將比特幣形容為最近幾十年來全球的「資產泡沫之母」。
「比特幣在過去兩個月漲了180%,整個數字貨幣市場市值已超過1萬億美元。如果我們將最近這幾十年來的泡沫進行可視化,比特幣毋庸置疑就是泡沫之母。比特幣投資者要注意幾個可能導致流動性枯竭的風險:第一,要注意利率變化中隱藏的市場看空風險;第二,要警惕美元意外走強;第三,要小心通貨膨脹超出預期;第四,要防止市場泡沫過大嚇退投機資金。」美國銀行分析師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在1月9日推特上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根據歷史表現,本報記者梳理了比特幣在歷年春節之前一段時間的走勢發現,2019年春節之前24天,比特幣價格下跌15%;2018年春節前25天,比特幣價格跌63.96%;2017年春節前30天比特幣價格跌56.39%;2016年春節錢24天,比特幣價格跌24.19%;2015年春節錢24天,比特幣價格跌32.35%;2014年春節前24天比特幣價格跌23.13%。
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期待2021年春節前比特幣大漲,似乎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挖礦「搶電」頻現
「以現在的市場環境,如果投資數字貨幣,按照風險等級可以劃分三類,一類是幾乎無風險的挖礦,雖然耗時耗力耗電,但是相比當下的比特幣價格,利潤還是非常豐厚的;第二類是逢低買入,在比特幣等主流數字貨幣下跌的時候進場;第三類是期貨市場動用槓桿交易,收益高風險大。」1月11日,上海一位數字貨幣投資者孫豔(化名)對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在其看來,買礦機挖礦現在也面臨一個難題,就是現在我國進入冬季以來,電力供應一直處於緊缺的狀態,用礦機挖礦無疑是非常耗電的事情,大規模的挖礦一旦被查也恐面臨風險。
「2018年上半年,比特幣價格只有幾千美元一枚,各地電力充沛尤其是西部地區每度電只有幾毛錢,然而那時挖一枚比特幣消耗的電力以及人力成本還抵不上比特幣價格,現在比特幣價格上來了,電又不夠用了。以前我們想屯電賺差價,現在是屯幣待價出貨。」1月11日,上海量特資產創始人龍亞軍(化名)對記者透露。
據介紹,龍亞軍在比特幣價格低位的時候買了很多礦機,又在西部地區花數億買了幾億度的電,現在是其收穫的季節。
不過,在龍亞軍看來,全市場最賺錢的還是交易所平臺,他們只要賺交易費才是真正無風險的業務。
「在整個圈內,數字貨幣交易所是最能賺錢的行業,而且可以在交易者和項目方之間兩頭吃,具有絕對的主導地位,所以交易所一直是圈內創業人士熱衷的選擇之一。目前,數字貨幣市場迎來了牛市,對於交易所來說正是豐收的季節,這種賺錢效應會吸引更多的人進入交易所的賽道。」對此,TOP Network聯合創始人Noah Wang在1月7日分析稱。
記者也了解到,在當日,有市場媒體報導稱,港交所多位前高管集體「下海」創辦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bitEX),這家數字貨幣交易所的7位管理層中有3位曾任港交所要職,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也有可能加入這個團隊。不過其後這則消息被證偽。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HKbitEX成立於2020年6月8日,是首批申請香港證監會「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牌照」的機構之一。HKbitEX網站介紹,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主要為專業投資者提供電子資產的現貨及場外交易,專注於虛擬資產交易所業務。去年4月取得信託和公司服務提供商牌照(TCSP LICENSE)。去年12月7日該公司宣布成功完成A2輪10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達5000萬美元。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