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太史慈 97 70
前期:
憑落日+八門上不去S,但是加上雙圍就可以了。S
中期:
17級的烈燈,23級出伏兵,八門帶兵衝遠程。
太史慈配增技裸奔切個弱雞以後,還能順手塞個連陣出來,戰後把兵傳給隊友。這是很初級的大火伏兵用法,但是對新手友好。
有沒有人中期比他更能打呢?肯定是有的,畢竟連陣性能上不及班陣,真要是極限控兵的話那幾個怪物班陣,以及那幾個回血伏兵都不慫太史慈。
但是有沒有人比他更好上手呢?沒有。
果斷SS
後期&滿級:
各種意義上的群二代表人物,技能組優秀到很多人不記得他還有個旋張。這個旋張能讓太史慈在出鬼哭前一直保有一技清場的能力。
戰鬥力天花板,SS
其實吧,當你很素質地ban掉太史慈的鬼哭以後,才能意識到這人的技能組到底有多imba。
性能上:鬼哭伏兵>八門伏兵>>大火伏兵。
常見高等級存檔(比如被當成戰鬥力測量標準的平均15城)裡,專心用鬼哭伏兵,配增技高一口氣推掉10多個人是不難的。極(無)限(恥)的sl以後,單人平推掉一座城(比起推10個人,主要難在必須啃掉硬骨頭)也不是不現實,例如著名的太史慈單刷馬家軍。
在30-50級這個區間,恢技高的八門+連陣不會弱於傳統的鬼哭連陣,再有個恢體的話,允許dall換順序,可以無視兵種克度達成 真·單人永動。
太史慈如果專心用大火伏兵,其實也會是大火伏兵的代表人物,和甘寧同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