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5月5日報導,由中國國企中信集團牽頭的一個財團正尋求收購緬甸西部若開邦、臨近孟加拉灣的深海港——皎漂港(Kyaukpyu),為中國從中東進口能源、避開馬六甲海峽的中緬油氣管道提供接入點;若該財團與緬方達成共識的話,中方財團將取得皎漂港70%至85%的股份,該港口估價約73億美元。
不過,路透社還引述消息人士稱,如果交易成功,中方願意放棄此前在爭議聲中停工的密松水電站項目。此外,由中信牽頭的另一個財團提議在皎漂港附近建一座投資總額為23億美元的工業園,用以發展經濟特區。緬甸政府也希望用這個工業園發展臨近地區經濟。
圖為皎漂港當地一處輸油碼頭/來源:路透社
皎漂港位置示意圖/製作:觀察者網
中方將以放棄密松水電站作交換?
據路透社5日報導,緬甸皎漂港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這項收購案是「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之一。中國重視緬甸皎漂港主要是因為運油船可直接在該港口卸下從中東運來的石油,通過油管輸送到中國,無需取道馬六甲海峽和南海。有美媒分析認為,馬六甲海峽是中國85%石油進口的必經之地,多年來中國一直擔心,一旦中國和其他國家發生衝突,馬六甲海峽被封鎖,中國的能源大動脈就會被切斷,造成中國無法承擔的災難性的後果,而皎漂港為中國提供中國與中東原油之間的首個陸上入口。
「中國試圖在緬甸戰略港口佔股85%」,截圖來自路透社
路透社稱,緬甸政府在皎漂港交易中似乎處於十分被動的位置。據兩名緬甸政府決策消息人士稱,中信集團在談判中具有主導地位,緬甸只能在中信集團的四個建議中選一個,但不論選哪一個,最終對皎漂港的控制權都不會超過30%。緬方擔心這會讓中方對港口有絕對控制權,但礙於財政問題,緬甸相信別無選擇。消息人士還稱,緬甸政府與中信集團將按股權比例進行融資
報導還稱,上月有可靠消息源向該社透露,中方願意放棄之前在爭議聲中停工的密松水電站,該項目在緬甸境內、價值36億美元,但作為中方讓步的條件是,緬甸要讓中方投資東南亞地區具有戰略價值的地方,其中包括皎漂港。
不過,上述兩名緬甸政府消息人士並未具體提到關於密松水電站的補償。
稍早前據媒體消息,今年3月下旬,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石油管道在擱置了2年之後終於重啟,將打通最後2.5公裡。這條在緬甸境內長770公裡,耗費15億美元的石油管道終於能夠開始為中國西南地區輸送原油。從此,中國從中東進口的部分原油將能直接在緬甸卸下運回國內,不必經過馬六甲海峽。而該管道還將配合雲南石化1000萬噸煉油等項目,大大緩解西南地區缺油少氣的局面。
4月6日至11日,緬甸總統吳廷覺訪華。10日,在中緬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中緬原油管道運輸協議》在北京正式籤署。與此同時,一艘運載14萬噸原油的「蘇伊士」型油輪「聯合動力號」油輪成功靠泊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緬甸皎漂的馬德島港,並開始卸油,標誌著中緬原油管道工程拉開投運大幕。
中緬油氣管道走向示意圖
第二筆交易:23億美元的工業園
此外,這筆交易還包括在皎漂港附近興建一座投資總值23億美元的工業園,用以發展一個經濟特區。緬甸政府希望以這個工業園振興鄰近地區的經濟。緬甸環保部門將審核該計劃是否符合當地的環境評估。但緬甸當地已出現反對聲音,反對者認為當地居民不會在計劃中得益,並質疑招標流程,還有人權組織稱計劃將迫使2萬多當地居民遷離家園。
據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Soe Win證實,談判將於下周開始,但出於保密性,他對談判內容不予置評。
據悉,港口和工業園區都屬於緬甸若干邦打造經濟特區的開發項目。2015年這兩個項目啟動時,中信獲得了項目主導方的角色。皎漂港經濟特區耗資將近100億美元,緬甸政府表示,將創建一個佔地4289英畝、類型新加坡的經濟樞紐,以推動最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計劃之一。據兩名談判相關人士稱,由中信牽頭的另一個財團將在這個23億美元的工業園區佔股51%,已經取得緬甸政府的同意。
路透社還稱,中信牽頭財團包括中國港灣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招商局集團、天津泰達投資控股[和雲南建築工程集團,其中唯一的非中國國企是泰國正大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