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
博弈一詞的本意是下棋,說的再太通透一點,就是博弈雙方為了謀取利益的最大化和勝利而進行的爭鬥。在現代漢語中引申的意思是:在一定條件下,遵守一定的規則,一個或幾個擁有絕對理性思維的人或團隊,從各自允許選擇的行為或策略進行選擇並加以實施,並從中各自取得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
目前的遼寧隊就處於博弈的棋局中,參與博弈的有遼寧省體育局、俱樂部、李洪慶、楊鳴、郭士強和即將合同到期的郭艾倫。而引發博弈的「棋眼」就是郭士強遼寧男籃主教練的位置。
本賽季CBA複賽以來,遼寧隊的戰績不甚理想,球迷們不滿球隊表現的聲討之聲不絕於耳,關於隊內不穩定的言論也甚囂塵上。6月27日,當遼寧隊完敗浙江稠州銀行隊之後,終於傳出主教練郭士強下課的消息。遼寧隊官方的通知寫道:「遼寧本鋼隊的原主教練郭士強昨晚向俱樂部提出辭職,俱樂部遵守郭導的意願,接受了他的請辭,最終決定任命楊鳴為教練組組長,行使主教練權力。」而郭士強本人則是另外一個說詞:「這次其實我沒有準備。當然俱樂部會有一些想法去進行調整,但是對我個人來說,是一點準備沒有的。」
雖然遼寧隊對外號稱是職業球隊,但背後的大老闆卻是遼寧省體育局,眾多球員和教練實際上體育局體制內的員工,或千絲萬縷與體制有或多或少的瓜葛。衡業集團只是以贊助商和經營方的角色參與管理,真正的權利掌握在遼寧省體育局手裡。當年郭士強與張慶鵬水火不容之時,遼寧俱樂部可以讓郭士強下課而張慶鵬留隊。即使強如當年的盼盼韓召善,「拿錢說了不算,看他們玩,你們說,我那錢幹啥不行啊!」,堅持十年卻無法徹底完成球隊的職業化,最後在一場聯合出演的鬧劇當中落幕。最終韓召善錢花了不少,人也沒了。遼寧隊終究沒能走上職業化的道路,也為今天的缺錢埋下了隱患。
所以,俱樂部和郭士強如此大相逕庭的說法,實際上也昭示了雙方之間存在著不為人知的矛盾,彼此傳達給外界的聲音實際上是互相博弈的一部分。李洪慶、楊鳴只是擺上桌面的棋子,能夠如此決斷的下手砍伐,真正的操盤手一定另有其人,甚至俱樂部都不一定有資格參與其中。
年少成名
郭艾倫年少成名,直至成為中國籃球目前的標杆性人物,關注郭艾倫的球迷數量多過關注遼寧隊本身的數量,其自帶流量的特性也讓遼寧男籃的知名度水漲船高。但是郭艾倫要明白,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遼寧隊多年以來的竭力培養和包容,是犧牲了張慶鵬、楊鳴等遼寧優秀後衛讓他上位的,甚至說老叔能夠擊敗眾多遼寧優秀教練而在遼寧隊主教練這個位置上幾起幾落佇立這麼多年,背後也有他的因素,真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遼寧隊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當年國奧「血書門」能夠讓他平穩落地,四川「打架門」能夠讓他繼續比賽,乃至後續對他很多場上場下的出格行為進行了包容和保護,甚至默許了老叔了對他的任性使用,遼寧隊為他真是操碎了心。當然,郭艾倫也用堅守遼寧回報了這種信任。
遼寧隊這次果斷出手拿下郭士強,一方面是對於球隊複賽後內部混亂和戰績不佳的不滿,另一方面則是對於郭艾倫的敲打。而楊鳴也是明顯帶著「指示」而來,以其過淺的資歷原本是沒有話語權的,對外提出「團隊籃球」的表述實際上是代表了遼寧隊的觀點,「每個人都有表現欲,但都要融入到團隊當中。我看重的是助攻而不是得多少分,我看重的是球運轉得流暢,讓每個隊員和隊友都參與到體系當中,而不是單打獨鬥。」這話已經很重了,說的是誰不言而喻。
楊鳴
當楊鳴明確提出「我相信他以後會越做越好,教練組也會強化團隊籃球,讓他潛移默化地去改變。」把球隊戰績不佳的原因拋到郭艾倫這邊的時候。郭艾倫也絲毫不讓地懟了回去:「我覺得我打得非常好,我覺得這賽季這個階段,是我從小到大這輩子打得最好的籃球。我從來沒對自己認可過,但這回我認可自己。不管以後還是以前,這段時間都是我打得最好的籃球,我覺得我發揮非常好。因為我堅持我自己,困難的時候相信我自己。我是郭艾倫,我要打我自己的籃球,不會改變。我之前成功過,堅持到現在,以後也不會改變。」
實際上,合同到期以後郭艾倫的去留並不是很大的問題。即使他想離開遼寧隊,想法很美妙,操作卻萬般的難,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背後牽扯到更多的人情世故,更多的利益得失。首先遼寧隊不能承受他離隊而面臨的輿論討伐和球隊實力下降的事實。其次,郭艾倫本身的性格和打法也很難找到一支合適的球隊來接收,走出遼寧,很難再有如此包容和保護他的團隊,拿錢辦事的理念要遠遠遠大於鄉土人情。現在雙方已擺明觀點,所需的只是相互坐下來討價還價。
所以,本場「遼浙之戰」意義重大。球隊贏球,不僅可以一雪換帥的前恥,遼寧俱樂部也挽回一些顏面。博弈幾方就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品茗相談,本來就是內部矛盾,利益之爭,讓一些利益也是應該的。倘若球隊輸球,自然要追究責任,有責一方在談判桌上必然要讓步。那一方妥協就看比賽結果了。
郭士強已留了餘地:「未來我肯定不會離開籃球,還會繼續當我的職業教練,只要遼寧隊需要,我就還會回來。」就看郭艾倫本場如何接招了。
變,或是不變,所有的救贖只在他一念之間。
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