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關注體育
城市 · 賽事 · 品牌 · 傳播
公眾號丨網際網路+體育
記者丨劍青
轉載請獲得授權
近日,北京新冠疫情讓剛剛放鬆的體育圈又揪起了心。許多賽事又被按下了暫停鍵,大家繼續隔離,靜待疫情過去,比賽早日恢復正常。同時在海外,雖不少熱門賽事由於新冠疫情延遲或取消,但有些賽事呼聲依然很高。比如歐美人十分熱衷的橄欖球賽事。
疫情得到控制的紐西蘭近日就重開了紐西蘭橄欖球聯賽,被疫情憋壞的4.3萬名球迷湧入體育場,痛快的為橄欖球勇士們加油助威,人數竟已突破了近15年來紐西蘭橄欖球聯賽進場的觀眾紀錄。相對來說,國內的橄欖球運動就比較小眾,但近兩年一些本土橄欖球俱樂部的成立和國內相關賽事的舉辦,仍能看到橄欖球運動在國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勢頭。
紐西蘭橄欖球聯賽
就在北京疫情發生前一周,記者在北京東北四環圍觀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橄欖球比賽,記錄下了這群橄欖球員們的喜悅和歡樂。這場由HUDDLER綜合訓練中心主辦的2020首屆浣熊碗美式腰旗橄欖球聯賽,雖然規模不大,參賽球員卻是訓練有素、頗有專業水準。記者現場採訪了幾位球員,聽他們聊了聊,對國內橄欖球運動的看法。
2020浣熊碗美式腰旗橄欖球聯賽第一場
— 1 —
美國有橄欖球文化
美國人Adam Lajoie是地道的中國通。在中國生活快20年的他,操著一口京味兒普通話。Adam從小就喜歡橄欖球:「我們那邊的小孩沒有那麼多課外補習班,大家特別喜歡運動,橄欖球文化很濃鬱」。
在他看來,中美兩國的橄欖球運動有許多不同之處。美國的裝備橄欖球運動裝備比較多,由於橄欖球這項運動的風險性,玩橄欖球的美國人幾乎都有針對該項運動的商業保險。而中國橄欖球運動剛起步,很多方面考慮得沒有美國那麼周到。
提及該運動最吸引他的地方,Adam坦言,這項集體化運動,主要的魅力在於人和人的配合、以及在交流的環境中建立不同文化人群的深厚友誼。打橄欖球,重在每個人都能享受其中,不純粹為了成績和輸贏。
由於疫情的關係,Adam長時間宅在家,沒辦法像平時那樣,經常跟朋友們打球嘮嗑,對此他感到遺憾,不過他依然希望,待疫情完全過去,中國的橄欖球產業能逐漸發展起來,以後能有機會和美國「掰掰手腕」,打打橄欖球對抗賽,吸收彼此經驗增進友誼。
— 2 —
中國傳統觀念要改改
國際貿易公司職員王詩倫打橄欖球已有十幾年時間,他也是中國第一批美式腰旗橄欖球運動員。2003年腰旗橄欖球剛引入中國,開始只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個大城市。當年他以初中生的身份,跟著學校參加了不少橄欖球比賽。
「上學時有機會有興趣體驗一下,現在想想很榮幸。」王詩倫分析,影響橄欖球在中國發展的原因,並不是亞洲人身體素質問題,而是長久的傳統觀念:「橄欖球看上去很野蠻,中國人容易敬而遠之。」
他也在十幾年的橄欖球運動生涯中體悟到,純粹靠愛好者推動,產業很難做大做強,因為圈子很小,今年這些人打,明年還是這些人。不像足球,雖然國家隊不行,但各俱樂部及大眾依然有運動的心態,反而容易推廣。
對於橄欖球運動,他認為還是要經常鍛鍊,保持好的身體狀態,懂得保護自己。腰旗橄欖球沒有裝備,有時比有裝備更危險,畢竟身體有一部分裸露在外,摔是必然發生的,如何正確摔,在安全係數之內摔,才是要點。
談及中國橄欖球產業在未來如何發展,他強調了兩點。一點是要有資本投進來,有更多的人看見這個產業。另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家看到腰旗橄欖球對身心的益處,有這個意識再做推廣,就比較容易。
— 3 —
橄欖球社交屬性很強
HUDDLER教練方達是本次美式橄欖球聯賽白隊的隊長。他覺得,大家在一起打橄欖球也不是要求隊員有多強壯、裝備有多好、是不是專業運動員出身,而是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快樂,這個比較重要。
作為隊長,他承擔的任務會多一些。除了要在場上打,還要組織隊員訓練比賽,告訴新手相關的技巧經驗,控制他們不要受傷。他時常叮囑隊員,不要太在意比賽得分,大家先要融入其中。
從身體素質的角度,他考慮到,橄欖球是一項綜合運動,需要多樣化日常訓練,更需要大家團結協作。橄欖球的速度很快,形狀也不是很規則,有些人在接球時心理上會有點恐懼,其實只要按線路去跑,大可不必擔心。
方達也告訴記者,這項運動在國內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又受疫情影響,但大家打球運動的熱情並沒下降。比如這一次聯賽,他們就沒想到有那麼多人報名。他也相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根據他的觀察和思考,橄欖球這個運動不僅承擔了體育鍛鍊的功能,更是一種社交活動,很多人通過這個圈子認識了很多朋友,生活得更充實,這個作用是其他獨來獨往的活動無法比擬的,也是橄欖球的最大優勢。
— 4 —
女球員要拋除偏見
在康復公司做項目經理的李雲作為隊長,對橄欖球運動有著自己的理解。在她的觀念裡,只要能邏輯自洽,橄欖球運動談論輸贏是沒有問題的,勝負心是人性。
想贏球就要比誰在賽場外下的功夫多,怕就怕打球的人邏輯前後不一致,平時訓練看心情,關鍵時刻又想贏球,不願接受失敗和不完美,才是問題所在。只要想明白打球這件事的因果關係,結果就都能接受。
她表示,這次遇到的隊友們恰好都有同樣的邏輯,雖然平時工作都忙但訓練熱情不減,他們通常一周訓練一次,有時還會開會。
作為女球員,她在實踐中領悟到,橄欖球不是一項只拼身體能力的運動,女生雖在體能上比不過男生,但團隊配合中仍然能扮演重要作用,甚至運用適當戰術還能讓其成為得分點。由於對橄欖球的喜愛,女生可以更有動力在賽場外訓練提高自己的綜合體能。用她的話講就是:人的身體遠比我們想像得強大,找到科學的訓練方法,傷病和衰老完全沒有那麼可怕。
— 5 —
了解自己是第一步
自由職業者趙爽打橄欖球的時間不長,但在這一段時間中,她感受到了不少樂趣。和男球員相比,女球員打球的目標和方式並不一樣。男球員的競爭意識比較強,她更在乎在這項運動中是否「玩得開心」。
女球員的角色並不固定,有時候要防守、有時候也承擔了進攻的作用,運動的形式比較多變。平時訓練時,大家的興奮度都很高。這個運動不枯燥,且難度沒那麼大。
「美式腰旗橄欖球是橄欖球運動的改良版,實際打起來也沒那麼激烈,強調參與感和趣味性。」她說,隊伍裡有幾個女性同伴,她們也會在私底下研究一些打法和避免受傷的方法。有時候她自己也會設計一些小目標,比如能接到球,就感覺很爽,畢竟有目標,就有一個努力的方向。
「有些女球員跑時會出現肌肉力量不夠的現象,也很正常。腰旗橄欖球本來就是用一種更友好的方式,讓普通人有機會嘗試,女球員應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在運動方式上做取捨,總而言之,參與運動的前提是了解自己。」
到發稿之前,由於北京疫情的關係,此次聯賽暫停。HUDDLER綜合訓練中心負責人閆申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作為主辦方,他們也徵求了球員們的意見。畢竟抗疫是目前最大的事,暫停也為了保護參賽球員的安全。好事多磨,待疫情結束後比賽繼續,一切都不耽誤。
對於橄欖球產業今後的發展,閆申信心很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團隊運動,理所應當被傳播、認識、了解、加入進來。雖然美式橄欖球對抗中有「野蠻」的一面,但更有戰術設計執行中細緻縝密的一面,這些背後的故事才是橄欖球運動中最有價值和看點的部分。
希望疫情後,橄欖球產業越加壯大,也希望更多的人通過接觸,體會到橄欖球運動的好處,並最終愛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