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詹青雲,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
在去年火熱的網絡綜藝節目《奇葩說》第六季中,詹青雲榮獲了「BBKing」(年度最佳辯手)的稱號。
在許多人眼中,詹青雲是一個三觀極正的知性女性,言行裡藏廣闊胸襟,舉止間有國家天下。
圖片來源:網絡
可就是這樣的詹青雲,最近竟被網友們罵上了微博熱搜。
起因是詹青雲轉發了一條周玄毅的微博並配文:
學會了!龐老師喜歡玩別人的手機,龐老師三個月以前正好玩過我的手機,龐老師承認她對手機也不是無所不知,我的手機上個月壞了!結論,龐老師玩壞了我的手機,她欠我一個手機。
圖片來源:網絡
有讀者看完會好奇,這有什麼好罵的?
在解釋之前我先向各位講個故事。
02
春秋時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
有一回,齊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
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後,仗著自己的國力更加強盛,就想藉機侮辱晏子,以此展示楚國的國威。
於是,楚王就問身邊的人說:
「晏子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要來,我想羞辱他,該用什麼辦法?」
楚王身邊的人回答道:
「等他到來的時候,讓我捆綁一個人在您面前經過。
到時候您就問:『這是誰?』我回答說:『是齊國人。』
然後您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犯了偷盜罪』。」
圖片來源:網絡
等晏子到了楚國後,楚王他們就按著計劃實施了起來。
在楚王與晏子喝酒喝得正暢快時,兩個官吏就捆著一個人來到了楚王的跟前。
楚王當即就問:「捆著的人是誰?」
官吏回答說:「是個齊國人,犯了偷盜的罪。」
楚王接著問:「齊國人是不是本來就善於偷盜?」
官史回答道:「是的。」
晏子聽了這番對話以後,立馬就站了起來嚴肅地回應道:
我聽說過,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因為水土不一樣。
齊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盜,進入楚國就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於偷盜?
03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
因為,這個故事就是詹青雲被罵的大背景。
故事中的齊國就是現在的中國,楚國就是現在的美國。
當新冠肺炎在中國肆虐時,美國的一些政客與媒體毫不猶豫地將「新冠肺炎」與「中國」劃上了等號,將「新冠病毒」稱之為「中國病毒」。
圖片來源:網絡
這種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抹黑行為,自然是無法讓人接受的。
於是我國多次發表聲明說:
「請停止無端抹黑中國的行為,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病毒起源於中國。」
同時,中國也給出了一份關於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分析報導,證明新冠病毒是從別的地方傳來的,中國並不是病毒的發源地。
可是,這樣的聲明與科學的證據卻全然被他們忽視。
前不久,一檔美國新聞節目中就有主持人「義正辭嚴」地說:
這個新冠病毒起源於中國,而我沒有聽到中國人說一個字,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對不起。
我希望明天就能得到正式道歉。
同時,他還提及到:
因為中國人飢餓,中國不能讓人民吃飽。
因此人民很絕望,吃未煮熟的不安全食物,這就是科學家認為的新冠病毒來源。
圖片來源:網絡
這相當於什麼?
相當於「耍流氓」!
可是,面對這樣的「耍流氓」行為,中國又不能放任不管。
流傳起「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謠言之後,造成了許多不好的影響。
在德國,一名中國女性被兩個德國女性襲擊,被吐口水、扯頭髮、被拳打腳踢;
在新加坡,一名留學生被一群人毆打,毆打時那群人喊著:「別把新冠病毒帶過來!」
在義大利,一名義大利市長被虛假新聞誤導,在社交平臺公開發表辱罵中國人的言論。
「應該只有他們(中國人)去死。」
雖然後續這位市長已道歉,但造成的傷害,卻不是簡單的道歉就能抹去的。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既然他們這麼愛「耍流氓」,那麼我們就用他們的方法來對付他們。
於是,在3月12日,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在眾議院監督委員會上承認「一些『流感』死者可能患的是新冠肺炎」之後,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在社交平臺上用一種略顯嘲諷的語氣詢問道:
零號病人是什麼時候在美國出現的?有多少人被感染?醫院的名字是什麼?
可能是美國把疫情帶到了武漢,美國要透明,要公開數據,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
圖片來源:網絡
這裡有一個詞需要特別注意——可能。
它代表著一種猜測,也許是真的,也許是假的。
跟美國篤定「新冠病毒起源中國」的說法完全不一樣。
但是,有許多人就忽略了這個詞的存在,紛紛直言斷定「病毒就來自美國。」
於是就發生了後面一系列事情,周玄毅發微博,詹青雲緊跟著轉發評論。
可是,在這時發那些話就相當於什麼?
相當於晏子在說完「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於偷盜?」之後,那個犯人就突然問了一句:
「你怎麼能夠開地圖炮呢?」
他們說的內容很對,每一個字都很有道理,可是卻錯在了時機上。
如果他們是在美國抹黑中國時說出這樣的話語,就絕不可能發生今天這樣的事了。
04
當然,在整個事件中並不是每個人都在罵詹青雲,也有人支持她。
支持她的人認為:「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個聲音」,「偉大的批判者往往也是偉大的愛國者。」
而這也是詹青雲在刪博後給出的解釋。
圖片來源:網絡
看到這段話,我就深深的被兩個詞吸引了,一個是「公眾人物」,另一個是「立場」。
記得2006年,劉德華曾出席過一場日本歌友會。
在歌友會上,主辦方要求劉德華用日語和歌迷打招呼,並要求劉德華唱日語歌。
可是,劉德華卻當即拒絕了這些要求,然後說:
「因為合約在身,我不得不來日本。
但請不要以為憑一紙合約,就可以把我牽制住。
我只是覺得這樣做對我的歌迷很不公平,他們是無辜的。」
同時,他還講述了一句極為經典的話:
「藝術沒有國界,但藝術家有國界。音樂沒有國界,但是音樂家有國界。」
圖片來源:網絡
一個普通人可以沒有立場,但是一個公眾人物卻不能沒有立場。
想起詹青雲在《奇葩說》最後辯題「如果終其一生只是個平凡人,你會後悔嗎?」中說:
「我知道想紅,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但沒有想到這個代價這麼大。」
這裡的代價包含的東西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立場。
說到底,人就是一種被情感支配的動物。
人會因為一個淺淺的壓痕而哭得稀裡譁啦;也會因為一句簡單的詆毀而傷心一整天。
而這正是被詹青雲所忽略的東西。
她忘記了,只要一個人有情感,就必定會有一個立場。
而在這件事中,中國人對於中國的感情絕對是無法割捨的,永遠是沒有辦法站在客觀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的。
並且由始至終,中國人都是參與者,並非盲目的愛國,不願聽到別的聲音。
只不過,是不願看到中國受委屈罷了。
既被外家人欺負,還被自家人訓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