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部中外佳片展映,330多億元市場籤約金額,第十屆北影節落幕——
十年光影 向未來邀約
影迷在露天展映單元南鑼書店放映點觀影。
觀眾在看露天電影。和冠欣攝
觀眾在參觀北影節10周年特展。賀路啟攝
8月29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
8天裡,4場大師班分享、10場主題論壇舉行,17個創投項目亮相終審路演舞臺,110個項目市場籤約總金額達到330.89億元,無數影迷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觀影……
受疫情影響,本屆北影節的舉辦時間由4月推遲到8月。十年砥礪前行,十年傳承跨越,北影節的初心始終未變,今年通過創新「雲連線」「雲展映」等方式,成就了中外電影人凝聚共識、協同奮進的平臺,也滿足了影迷們的期待。
以良性的互動激發觀眾觀影熱情
今年北影節的「北京展映」環節開票不到10分鐘,電影票就賣出了70%,這麼快的售票速度,其實在意料之中。
近年來,「搶票」已經成為北影節展映環節的標配,片單一公布,影迷們便早早制定好觀影計劃和搶票攻略,一些重點影片剛剛開票便售罄的現象也成為常態。北影節與影迷的互動,在一場場觀影中愈加深厚。
第一屆北影節時,觀眾王子沺還是學生,如今已經進入中國電影資料館工作,把興趣變成了職業。在王子沺看來,電影節給影迷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平臺,「大概三四年前,我認識的兩個影迷朋友通過參加電影節變成了情侶,大家在朋友圈裡見證了他們求婚、結婚、度蜜月的過程,都替他們開心。」
王子沺回憶,「2017年,有位老爺爺專門從天津過來參加電影節,因為不會在網上購票,沒提前買到一張票。從那一年起,只要他說好要來,我都會無償幫他網上購票,他的這份堅持讓人感動。」
今年的北影節加開了露天展映板塊,放映《廬山戀》《中國機長》等影片。影迷們可以坐著板凳、搖著扇子,體驗露天觀影的獨特感受。
今年北影節的開幕式上,電影人吳京說,觀眾們對電影的巨大熱情和殷切希望,能推動電影向著遠方加速、再加速,成為藝術銀河裡永恆的星球。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感慨,10年來北影節最大的變化是與觀眾的良性互動增強了,觀眾的參與度愈發高漲,影展的選片質量越來越高,帶來了電影節的多樣化、多元化。北影節很好地利用了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資料館等場合,實現了專業資源共享。
以開放的胸襟把握電影發展脈搏
包容性強,是北京電影節10年來的鮮明特徵之一。「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往專業化和國際化方向努力。」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綜合協調部部長姜宣說。
今年「北京展映」板塊放映了300多部中外優秀影片,包括紀念法國電影導演埃裡克·侯麥誕辰100周年的「侯麥之約」單元,《戰爭與和平》《象人》等外國影片,展示全球前沿電影修復技術的「修復經典」單元,以及匯集全球優秀電影新作的「環球視野」單元等。
VR展映單元提供了VR的沉浸視角,設置了大量交互體驗,觀眾通過手柄在虛擬世界中進行操作,推動、影響劇情發展,參與影像敘事。現場的新奇體驗,讓不少影迷印象深刻。
2012年起,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深刻改變著世界電影的格局。而北影節的成長,始終伴隨並參與到中國電影產業的不斷進步中。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李迅說:「北影節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向有影響力的商業電影,也向藝術電影、實驗電影開放了展示的舞臺。」
今年,北影節突破了線上線下的邊界,將線上觀影和對影片線上發行的討論納入多個環節,使電影節的視角更加開闊立體。饒曙光認為,「電影節與電影市場應該是有效互補的關係,北影節呈現出電影文化的多樣性,滿足了不同觀眾的需求。」
今年的評獎環節,全球超過9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0部影片報名參評「天壇獎」,先後有近50名中外電影人擔任「天壇獎」評委,許多中外電影人還通過視頻連線等方式參與論壇。不少「雲參會」的外國導演表示,「如果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還能堅持下來,我想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非常期待和大家在線下見面。」
以專業的眼光探尋行業發展前沿
「北京展映」策展人、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沙丹從第五屆北影節便參與到策展環節。他認為,「北影節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把握世界電影發展的脈搏,關注產業發展的趨勢,去了解電影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他介紹,這次「北京展映」的電影票很快就搶光了,大量前沿性的新片受到歡迎。
專業性,是北京電影節越來越鮮明的特徵之一。展映布局設計上,重點探尋行業發展前沿。比如修復電影展,聚焦電影修復產業發展,探索讓更多老電影通過修復進入市場放映的渠道。此外還開拓了鏡界電影單元,放映用傳統理念無法定義的全新電影,探索電影未來的形態。據了解,這也將成為北影節未來著重打造的路徑。
北影節搭建的交流平臺推動了各方合作。10年間,「北京市場」立足電影產業發展,以「展示、推介、交流、交易」為主題,搭建起「電影要素」「項目創投」「版權交易」三大平臺,吸引優秀項目參評及眾多商業主體籤約合作,在業界形成強大的聚合力和影響力。「北京市場」籤約儀式10年來共促進302個重點項目洽商籤約,交易總額累計達1650.28億元。在8月28日舉辦的籤約儀式上,共有21個重點項目、46家企業現場籤約,110個項目籤約發布,總金額達到330.89億元,同比增長約7%,再次突破紀錄。
近年來,越來越多尚未成形的電影項目通過創投環節引起業內關注,獲得專業力量的扶持,創投平臺也由此成為項目由初創到轉化為成片走進影院與觀眾見面,甚至參加國際展賽的通道。過去9年,北影節創投板塊共徵集電影項目4495個,推動近200個電影項目與產業界見面和對接。今年,報名創投板塊的項目有829個。
本屆電影節期間,共舉辦「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等主題論壇10場,聚焦國內外電影產業發展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集中體現出北影節的專業性,使北影節向著產業更核心、更縱深的方向發展。
「每年『北京展映』的最後一天,工作人員都會在銀幕打上一行字:北京國際電影節,明年見!當這行字出現的時候,有人會熱淚盈眶,有人會歡呼鼓掌,這說明北影節在10年時間裡對所有影迷的愛從未改變。」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滔說。
來源 人民日報|作者 劉陽 魏薇
編輯:李拓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