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惡的起源都從謊言開始,近日熱門網劇《隱秘的角落》裡有太多的謊言,衝擊著人們脆弱的神經。故事裡有三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學霸朱朝陽,小混混嚴良和問題少女夏月普。都說孩子是不會撒謊的,其實這只是成年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早年有一個同事,共事了幾年之後,突然想起去考公務員,不經意竟然考上了,立馬就跳槽走人了,這幾年任職於檢察院未檢處,專門關注青少年案件,幾年下來原本明媚陽光的女孩,如今變得特別理性且帶著些許陰鬱,她說青少年的有很多陰暗面是這個社會忽視的,也是出離成年人的想像的。或許她想要給我描述的,就是《隱秘的角落》裡的三個「壞小孩」吧,網劇《隱秘的角落》裡的三個壞小孩的形象源於生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縮影。
《壞小孩》的謊言模板和故事框架
大多文學作品呈現的都是孩子好的一面,孩子的天真、善良、純潔,而《隱秘的角落》反其道而行,壞小孩的視角出發,分解了孩子的本性到底是好是壞,是善是惡。幾個「壞孩子」一石激起了千層浪,雖然壞孩子難以讓人接受,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一個炎熱的夏天,南方沿海小城裡,學霸朱朝陽馬上就放暑假了,他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雖然有點不合群,但他學習好每次都考年級第一,他智商高酷愛數學,單親媽媽工作繁忙,因此他生活上獨立性也很強,這樣一個可心的孩子,自然是母親全部的驕傲和希望,也是鄰居眼中的別人家的好孩子。
一天,從孤兒院裡逃出來的兩個孩子嚴良和普普敲開了朱朝陽的門,嚴良是朱朝陽兒時玩伴,普普是嚴良在孤兒院結拜兄妹,朱朝陽接納了他們。拿著相機帶著他們去景區遊玩 ,在山上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由此他們的冒險展開,撲朔迷離的案情在謊言的編織下顯得錯蹤複雜。也因此他們和謀殺的主導者張東升有了交集,張東升是一位奧數老師,同樣高智商且酷愛數學,然而他把嚴謹的邏輯和才能用在了謀殺之上。
整整一個夏天,他們互相牽制周旋,為了錢,為了掩蓋罪惡,為了愛,一個謊言套著一個謊言,將幾個家庭裹挾其中,帶向不可預知的未來,最後很多人為此喪命,幾個家庭悲劇收場。
剛開始三個孩子想過要報警,但擔心自己身份敗露而放棄,然後又因為生計無從著落又生出拿著相機敲詐勒索的歪腦筋來,於是越陷越深。這是小說和網劇的主線,網劇中三個孩子演繹得爐火純青,為了果腹,偷盜是騙,為了生存,隱瞞躲藏是騙,朱朝陽一本日記更是避重就輕,幾乎騙過了所有人。相機落在警察家中,三個孩子前後打掩護,終於得手,人們看到的是機智,而我卻對他們在人前說起謊言來,那樣一副臉不紅心不跳的模樣,感到很不可思議。
謊言在經年累月的缺失中煉成
然而謊言不是從天而降的,且瞧一瞧這些孩子的經歷和所做所為,便可知一二。
朱朝陽,從一開始單純想要幫助普普,他為昔日的好友打開了方便之門,收留他們。只是一個孤獨的孩子交友的渴望和助人的善意,最後卻變成整個夏季隱秘角落裡操縱的黑手,是他利用張東升的手剔除掉周圍不滿的人與事。從表面上看,似乎一切很偶然,其實卻不然,朱朝陽心中的恨由來已久。父愛的缺位,母愛的控制,他作為個體的個人意志一直不曾釋放。
父親不愛他,從不關心他(書中的父親更加過分),而母親懷著對父親的恨意,給予朝陽的愛是畸形的,在控制欲望極強的母親面前,朱朝陽唯有通過優異的成績來展現自我。再加上後媽不僅不待見他,還處處打擊他;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也從不把他當哥哥,對他充滿敵意。在這種環境下,朱朝陽成為一個缺乏社交,內心壓抑,嫉妒心與好勝心極強的學霸。他乖巧到讓人心疼,內心卻陰暗到讓人不寒而慄。
嚴良和普普,兩個從孤兒院裡跑出來的孩子,彼此相依命,他們無親無故,雖然被福利院收養,卻備受欺凌,加上不忍直視的過往,一步步造成他們性格上的扭曲。嚴良心思單純,但絕不是良善之輩,他莽撞易衝動,在網遊世界裡打打殺殺,是那種街頭混混薰染過的孩子,讓人想起《少年的你》裡的小北,兩者的生存狀態非常相似,自生自滅的狀態,感受不到世間溫情,對愛又是極度渴望。
而普普有著女孩子柔弱的外表,卻是一個有大主意且謊話連篇的孩子,他小小年紀嘗遍人間冷暖,小說裡的故事遠比網劇裡更加陰暗,她有著對人性的極度懷疑和戒備,謊言就此衍生出來,這一點劇中的小演員詮釋得極好,撒起謊來臉不紅心不跳,實在讓人脊背發涼。寒意從膽邊生將出來,這樣的孩子長期浸淫於不安全感之中,臆想出來的惡變成謊言,害人害己。
謊言模仿效應與殺傷力
有一個忠告:千萬別惹小孩,小孩子的童真與邪惡是對等的。究其根源,孩子的謊言源自於成人,源自於社會本身,因為謊言具有複製效應,會被模仿被傳承。
劇中除了這三個小孩之外,還有太多孩子是那樣令人擔憂的,比如故事中失足墜樓的晶晶,何嘗不是一個熊孩子呢,生前最後一句:「要你管!」迸發出她所有的任性,任性得那樣真實,似乎就是我們身邊經常看到的那些被寵壞了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一旦了話語權,往往搬弄是非的,就是她。
這不禁讓人想起2012年丹麥電影《狩獵》,那裡就有一個五歲小女孩卡拉,早熟的她想要親近幼稚園裡的男老師盧卡斯,然而當女孩幼稚而單純的示好被盧卡斯婉拒之後,小蘿莉報復性的謊言讓中年大叔盧卡斯背負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所以人先入為主地相信孩子是不會撒謊,雖然最後法院判盧卡斯無罪,但是他已然成為小鎮排擠和壓迫的對象,眾口鑠金幾乎毀掉了他的人生,人們只想趕走那個帶來壞消息的人,可見謊言的殺傷力不容小覷。
今年高考也有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件,高考的考場裡,一位考生自己考得不好,遷怒於隔壁桌的兩人,將他們的答題卡撕毀,任性到極致。參加高考的孩子,差不多18周歲屬於成年人了,竟然如此不管不顧,可以想像這樣的孩子,從小到大,有過多少次大喊大叫著:「要你管!」。
孩子不是一天變壞的,更不是天生就是壞孩子,每個人一生下來是空白的,父母給予什麼,他就是什麼,社會給予他什麼,他就是什麼。只可惜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想像得那樣美好。
結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善惡都在你的一念之間。
人一旦心生惡念,就已然打開邪惡之門,一條不歸路。因為人一旦惡念升起並付諸於行動之後,人生就是不可逆的。可悲的是故事裡張東升和朱朝陽有著某種傳承的關係,互相模仿互相學習,他們是同一類人,一樣具有冷靜睿智的數學思維,同樣具備了隱忍陰狠的特質,他們的傳承正是人類惡的基因傳承的標誌。
「凝望深淵的人,最終必將被深淵吞噬。」他們都是凝望深淵之人,雖然他們本質都不壞,或者他們的本意都不想殺人,但是因為利益或者因為仇恨,他們最終沾上了鮮血。正如張東升死前留給朱朝陽的那句話:我會讓你們活下去,活得像我一樣。
設想朱朝陽的將來,他的人生十字架,他的天堂和他的地獄,都在他的心底,或許可以活得富足,以他的智商和隱忍還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人士,然而他的內心永遠不可能清明,也就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快樂,這是最可怕。
在黑洞裡掙扎,在謊言裡徘徊。在黑與白之間,他們的人生註定無法坦蕩,朱朝陽是張東升也是,我們身邊的人又何嘗不是呢。小說的結尾處,警察已然知道朱朝陽的日記偽裝,是打電話警局給揭穿還是放任,撥號鍵和回退鍵這一釐米的距離是世上最長的距離,這一釐米,通向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在為惡之時亦是如此,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善惡都在你的一念之間。只願人類惡的基因不會一代代傳承下去,希望所有人都遠離謊言,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溫暖的家,都有完整的愛,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全文完)
天堂圖書館,願一路有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