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紅翡綠翠,還有一個紫為貴。這裡的紫為貴,並不是說紫翡翠的價格最高,而是說,紫色翡翠的「紫氣東來」的寓意。
在古代,紫色也是象徵帝王的顏色,所以故宮也曾經被稱為紫禁城。那麼大家就疑惑了,那麼黃翡呢,為什麼它始終沒有姓名?
這要乘黃翡的形成原因說來,黃翡並不是在原生翡翠礦裡天然形成的,是次生侵染的,礦裡先形成了白色或者綠色的翡翠,然後被翡翠周邊的褐鐵礦深入,從而形成了黃翡的顏色。
其實,這也是紅翡的形成模式,鐵離子濃度越高,色越紅,濃到極致就是紅翡,濃度不夠,便是深淺不一的黃翡。
因為這樣的成因,造成了黃翡多為褐紅色,而且並不均勻分布,而且多發生在原石的表層,而且多數是肉質多為糯種豆種,水幹色暗。
但是紅色在中國寓意著喜慶,莊嚴,吉祥,品相好的雞血紅非常受收藏家的喜好,所以紅翡還是備受大家喜愛的。
大多數的黃翡都品質不太好,要達到冰種的黃翡可以說萬裡挑不出一塊來,在市場上也比較少這種貨,如果是一隻雞油黃的冰種黃翡,比品相相當的綠翠價格還要高,畢竟物以稀為貴!
在這個多跟大家科普個東西,黃翡翠其實分為黃翡和翡黃兩種。黃翡是以紅為主,帶黃調。翡黃,是以黃色調為主帶褐紅,比如我們剛說到的雞油黃,檸檬黃,慄子黃等。
其實,顏色僅僅是翡翠鑑賞中的一個部分,什麼顏色都有人特別喜歡,而具體翡翠的價值,還是要綜合考慮種水,有沒有太多的棉絮和雜質,以及具體的雕工,有沒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賦予一件作品更深遠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