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北京國際電影節觀影手冊——獲獎佳片系 第2頁:北京國際電影節觀影手冊——票房熱片系 第3頁:北京國際電影節觀影手冊——文藝佳片系 第4頁:北京國際電影節觀影手冊——經典回顧系
>>>>>點擊查看影院排片表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即將開幕,從4月21日—4月28日,將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的120多部不同類型的電影同時聚攏放映,對萬千影迷來說無疑是一場難以抗拒的視聽盛宴。而對那些平時只能以影碟觀影為審美參照的「專業影迷」來說,在大銀幕上欣賞這批境外佳片,勢必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享受。
本屆影展境外展映片目涵蓋了過去一年最具知名度的佳片,除了大量奧斯卡獲獎作、三大歐洲A類國際電影節的奪獎片之外,諸多在海外市場獲得票房佳績的優秀電影,也將悉數登場,足以滿足商業片和文藝片兩派影迷的觀影需要。更重要的是,走到第二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已逐漸成為亞洲重要的電影推介和展示平臺,《指環王》系列、《冰河世紀》系列以及《黑衣人》系列的經典回歸展映,配以《黑衣人3》、《新蜘蛛俠》等預告片的發布,將激發全城影迷加入觀影大軍。小編特從「冗長」的片單中挑出數部不容錯過的佳片,分類編製成冊,希望此觀影指南,能為您難以選擇的觀影計劃理清些許頭緒。
一、獲獎作品系
《藝術家》The Artist
導演: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Michel Hazanavicius
編劇: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 Michel Hazanavicius
主演:讓-杜雅爾丹 Jean Dujardin、貝熱尼絲-貝喬 Bérénice Bejo、小狗烏吉 Uggie、約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詹姆斯-克倫威爾 James Cromwell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比利時
類型: 劇情/喜劇/愛情
片長:100分鐘
獎項:第8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獎
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法國電影 《藝術家》是去年全球影壇最受矚目的電影作品,其最大的亮點在於採用黑白影像攝製,充滿了濃重的復古文藝調調,影片向默片時代致敬的誠意徵服了好萊塢。《藝術家》的故事背景設置在1927年——這是有聲電影衝擊無聲電影的重要年份,默片時代的大明星喬治,面臨著巨大的職業轉型期,他擔心自己的聲音無法適應有聲銀幕,因此憂心忡忡,而另一個舞蹈女演員卻因為有聲電影時代的到來欣喜若狂,她發覺這個技術將有可能使她的事業出現新的起色。兩個電影藝術家,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相遇了。《藝術家》的導演米歇爾-哈納扎維烏斯,在拍攝這部默片之前曾遭遇過種種難題,融資極其困難。最終,託馬-朗曼(法國已故製片人克勞德-貝裡之子,代表作《頭號公敵》)資助米歇爾1000萬歐元完成了這部影片。《藝術家》的男主角讓-杜雅爾丹的肢體語言豐富,表演精確,在「無聲」條件的制約下仍支撐起整部電影,從而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摘取影帝的法國人。
《雨果》Hugo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編劇:約翰-洛根 John Logan、布萊恩-瑟茲尼克 Brian Selznick
主演:阿沙-巴特菲爾德 Asa Butterfield、科洛-莫瑞茲 Chloe Moretz、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薩莎-拜倫-科恩 Sacha Baron Cohen、雷-溫斯頓 Ray Winstone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 劇情/懸疑/奇幻/冒險/家庭
片長:127分鐘
獎項:第84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音響效果、音效剪輯、攝影、藝術指導獎
第69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本片是美國電影大師馬丁-斯科塞斯首次涉足兒童電影及3D特效電影的英勇嘗試,收穫如潮好評。《雨果》根據布萊恩-塞茲尼克的同名暢銷漫畫改編,講述了一個名叫雨果-卡布裡特的12歲孤兒,住在巴黎火車站的巨牆內,靠社會救濟金和行竊為生。不過,他貌似清苦的生活背後卻隱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雨果》早就被業內視作《哈利-波特》之後的兒童魔幻作品的替代品,馬丁四年前得到原著的電影拍攝權,如今終於實現「返老還童」的夙願。除了小童星阿沙-巴特菲爾德、科洛-莫瑞茲等保持了人見人愛的賣萌水準外,《雨果》中華麗而不張揚的夢幻場景也考究異常,大量一鏡到底的穿梭場面,突出了3D的強烈視效,被認為可以和《阿凡達》相媲美。此外,老馬向喬治-梅裡愛的致敬畫面也情懷四溢。
《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
導演:泰倫斯-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
編劇:泰倫斯-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
主演: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西恩-潘 Sean Penn、傑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亨特-邁奎肯 Hunter McCracken、拉拉米-愛普勒 Laramie Eppler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 劇情
片長:139分鐘
獎項: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8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提名
只有上帝才能看懂的金棕櫚獲獎作品《生命之樹》,是去年歐美影壇的一部曠世奇片,或許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它的價值。影片插入了17分鐘美到讓人昏死的紀錄片場景,畫面涉及地球上的各種壯美生態,而CGI效果十分山寨的恐龍段落,則讓觀眾開始懷疑是否出現了放映事故。《生命之樹》中,「真人」部分和美景展示之間的銜接,大致通過類似GOD的召喚、叩問或囈語來完成,它似乎要求我們儘可能忘記所看到的一切,讓電影開場「死了兒子」的悲劇情節,和之後的家庭生活史進行自動對接,從而串聯出一個中產老爸,從望子成龍到鑽心懊惱的細密過程。儘管影片打破常規的敘事結構令人匪夷所思,但電影主體所展示的一個家庭的兩代心靈史,還是能戳到人的痛處。布拉德-皮特和傑西卡-查斯坦精確無比的演技發揮,都讓人物在這部怪誕的作品中立了起來。
《後人》The Descendants
導演:亞歷山大-佩恩 Alexander Payne
編劇:亞歷山大-佩恩 Alexander Payne、奈特-法松 Nat Faxon、吉姆-拉什 Jim Rash
主演: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謝琳-伍德蕾 Shailene Woodley、阿瑪拉-米勒 Amara Miller、博-布裡吉斯 Beau Bridges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 劇情/家庭
片長:115分鐘
獎項:第84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第69屆美國電影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後人》是一部平靜的外表下充滿火熱內力的家庭片,好萊塢魅力巨星喬治-克魯尼扮演的中年苦悶男子是本片的最大亮點——影片男主人公馬特-金是一個專注事業而忽略家庭的中年男人,重大轉機發生在馬特的妻子因傷昏迷之後,他被迫回到兩個女兒身邊。這時他才發現,妻子背後的秘密、女兒的疏遠和叛逆,才是他人生的最大悲劇。此角是去年美國銀幕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男性角色之一,他從苦楚中漸漸回歸正常生活軌道的掙扎與跨越,為「大神」克魯尼帶來了充足的發揮空間,其完全刨除星味的細膩演技,足以徵服觀眾。此外,青春女星謝琳-伍德蕾扮演的大女兒也光芒四射,有望成為未來之星。好萊塢60一代天才導演亞歷山大-佩恩以本片摘取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但其導演功力同樣不容忽視。
《胡佛》J. Edgar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編劇:達斯汀-蘭斯-布萊克 Dustin Lance Black
主演:李奧納多-迪卡普裡奧 Leonardo DiCaprio、艾米-漢莫 Armie Hammer、娜奧米-沃茨 Naomi Watts、朱迪-丹奇 Judi Dench、喬什-漢彌爾頓 Josh Hamilton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 劇情/傳記
片長:137分鐘
獎項:2011年美國電影學會/美國國家評論會年度十佳影片
第69屆美國電影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提名
《胡佛》的故事起點設置在1924年,J-埃德加-胡佛成為「調查局」的主管,迅速辭退掉了很多特工,然後成立了FBI犯罪實驗室,正式更命為「聯邦調查局」。50年代,他最有名的行動是列出了全美十大通緝犯名單,在辦案過程中採用了很多不法手段,最後謀求到了政治上的權力。在私生活方面,他還被視為GAY和易裝癖,充滿了爭議。儘管《胡佛》在北美頒獎季的綜合評價離預期有著一定的距離,但男主角李奧納多-迪卡普裡奧的表演依然受一致肯定,尤其在經過化裝師的處理後,其頭髮花白、臉蛋肥腫的模樣,看起來頗像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其精確到位的眼神讓角色的可信度大大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鐵達尼號》在中國內地熱映之時對比著欣賞《胡佛》,李奧納多的蛻變委實嚇破人膽。
《點球成金》Moneyball
導演:貝尼特-米勒 Bennett Miller
編劇:斯蒂文-澤裡安 Steven Zaillian、阿倫-索金 Aaron Sorkin
主演: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喬納-希爾 Jonah Hill、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羅賓-懷特 Robin Wright、克裡斯-帕拉特 Chris Pratt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 劇情/體育
片長:133分鐘
獎項:2011年美國電影學會年度十佳影片
第69屆美國電影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提名
第8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六項提名
《點球成金》不是典型的體育片,它深入體育比賽幕後的視角,以及帶有揭秘性質的故事設計,讓那些對棒球並不了解的觀眾,同樣能找到充足的觀影樂趣,同時也為男主角的非凡經歷陷入沉思。布拉德-皮特在片中所貢獻的演技沉穩老辣,情感表達又十分克制,無論是被迫解僱球員時的微妙心情,還是悄悄躲在賽場邊觀戰時的緊張,亦或是與各俱樂部進行買賣搏弈時的複雜情緒,都演繹得相當精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出自《社交網絡》編劇阿倫-索爾之手的作品,無論節奏掌控還是臺詞設計都已入化境,龐大的信息量值得仔細品味。
《蘭戈》Rango
導演:戈爾-維賓斯基 Gore Verbinski
編劇:約翰-洛根 John Logan、戈爾-維賓斯基 Gore Verbinski
主演:約翰尼-德普 Johnny Depp、艾拉-菲舍爾 Isla Fisher、阿比吉爾-布萊斯林 Abigail Breslin、
尼德-巴蒂 Ned Beatty、阿爾弗雷德-莫裡納 Alfred Molina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 動畫/喜劇
片長:107分鐘
獎項: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美國動畫安尼獎最佳動畫片、最佳角色設計、最佳編輯和最佳劇本獎
出自派拉蒙電影公司的動畫大片《蘭戈》,早在去年春季檔就已在口碑和票房上發威,影片那隻上竄下跳、且帶有嚴重話癆傾向的蜥蜴,在這部頗具西部風情的電影中,成為全年罕見的光彩照人的動畫角色,或者說,你可以看到大明星約翰尼-德普為此角賦予了真人電影一般的靈魂。《蘭戈》相當於前一年的《馴龍高手》——同樣是引爆春季檔,同樣好評如潮,但蜥蜴比「沒牙」幸運的是,在一年之中,皮克斯沒有推出像《玩具總動員3》那樣的傑作,迪士尼也沒有硬貨推出,使得《蘭戈》在去年這個動畫小年中顯得異常奪目,影片在第84屆奧斯卡上毫無懸念地奪下了最佳動畫片大獎。
《相助》The Help
導演:塔特-泰勒 Tate Taylor
編劇:塔特-泰勒 Tate Taylor、凱薩琳-斯託科特 Kathryn Stockett
主演:艾瑪-斯通 Emma Stone、維奧拉-戴維斯 Viola Davis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 Octavia Spencer、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 Bryce Dallas Howard、傑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 劇情
片長:146分鐘
獎項: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第69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
2011年美國演員工會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相助》是去年北美地區最重要的非裔題材電影,不僅本土票房突破1.5億美元,主流影評人的集體狂贊更是讓其在奧斯卡上綻放光芒。影片線索人物雖是白人女星艾瑪-斯通扮演的記者,但全片最搶鏡的無疑是一群遭遇深重苦難的黑人女僕。《相助》無意把種族仇恨放大,卻把一個特定時代中關乎種族相處的悖論,闡釋得讓人無比動容。維拉-德維斯扮演的女僕最終在白人孩子的呼喚中含淚離開的場面,足以與《為戴茜小姐開車》中摩根-弗裡曼給白人老嫗餵飯的瞬間相媲美。在片中製作「屎蛋糕」報復苛刻女主人的奧克塔維亞-斯賓瑟,毫無懸念地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女主角維拉-德維斯則在勇奪美國演員工會獎影后之後,在奧斯卡角逐中不敵《鐵娘子》的梅麗爾-斯特裡普,實為遺憾。但不可否認的是,維拉在片中滲入精魂的表演,堪稱該類型劇情片中的表演教科書。
《特別響,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導演: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
編劇:艾瑞克-羅斯 Eric Roth、喬納森-薩佛蘭-福爾 Jonathan Safran Foer
主演:託馬斯-豪恩 Thomas Horn、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桑德拉-布洛克 Sandra Bullock、
約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馬克斯-馮-西多 Max von Sydow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 劇情/懸疑/冒險
片長:129分鐘
獎項: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提名
2011年美國棕櫚泉國際電影節年度最佳導演獎
《特別響,非常近》是一部呼應「紀念911恐怖事件十周年」的作品,在去年北美頒獎季的最後關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影片講述了9歲男孩奧斯卡-史埃爾的父親在911事故中不幸喪生。不過,史埃爾聽到了父親去世前的電話留言,從此便陷入了失眠的困擾,還特別害怕坐電梯。後來,他在父親的書柜上找到了一封寫著「布萊克」的信和一把鑰匙,於是他開始尋找那個叫「布萊克」的人,並尋找鑰匙匹配的柜子。影片雖然有湯姆-漢克斯和桑德拉-布洛克兩大巨星坐鎮,但他們的戲份和表現力遠不及13歲的童星託馬斯-豪恩——這個曾在電視益智問答節目《Jeopardy!》中拿到三萬美元的大獎的男孩,在本片中貢獻了一場個人表演秀,海量的臺詞和無休止的抓狂,讓影片充滿了一種難以逃脫的悲劇感。
《一次別離》A Separation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Asghar Farhadi
編劇:阿斯哈-法哈蒂 Asghar Farhadi
主演:蕾拉-哈塔米 Leila Hatami、佩曼-莫阿迪 Peyman Moaadi、沙哈布-侯賽尼 Shahab Hosseini
製片國家/地區:伊朗
類型: 劇情
片長:123分鐘
獎項: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第69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獎
低成本劇情片 《一次離別》由伊朗著名導阿斯哈-法哈蒂執導,早在去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就勇奪金熊大獎,之後開始綿延一整年的奪獎旅程。影片在北美上映後得到匪夷所思的100%好評率,並橫掃包括金球獎和廣播影評人協會獎的各大重要獎項。影片由一個女人的流產事件展開,在僱主和傭人之間,發生了一場叩問人性的官司糾纏,影片中捲入事件中的兩家人呈現出了激烈的情感衝突,由此引發的價值觀衝擊和以宗教為強大依託的解釋,都相當耐人尋味。此片在奧斯卡上除得到最佳外語片外,還收穫一個最佳原著劇本提名,可見其綜合實力之紮實。《一次離別》張力十足,臺詞精彩,是本屆電影季不容錯過的作品。
《教皇誕生》Habemus Papam
導演:南尼-莫萊蒂 Nanni Moretti
編劇:南尼-莫萊蒂 Nanni Moretti
主演:米歇爾-皮寇利 Michel Piccoli、南尼-莫萊蒂 Nanni Moretti
製片國家/地區:義大利
類型: 劇情/宗教/喜劇
片長:104分鐘
獎項:入圍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1年義大利金球獎最佳影片獎
《教皇誕生》可被視為「教皇版」的《國王的演講》。不過和《國王的演講》強調勵志性和戲劇性的格局所不同,《教皇誕生》把更多的筆墨都放在了一個「特殊人物」的自我拯救上——影片的故事核心圍繞義大利新教皇登基之前的種種內心掙扎,心理治療師的努力最終也沒有讓結局實現所謂的圓滿。《教皇誕生》充滿輕喜劇風格,100多個老頭(教皇候選人)集體賣萌的場面令人忍俊不禁。本片由義大利導演南尼-莫萊蒂執導,南尼曾以《兒子的房間》摘取坎城金棕櫚大獎,在《教皇誕生》中,他還扮演了教皇的私人心理諮詢師。
《殺戮》Carnage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編劇:雅絲米娜-雷札 Yasmina Reza、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主演: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凱特-溫絲萊特 Kate Winslet、克里斯多福-瓦爾茲 Christoph Waltz、約翰-C-賴利 John C. Reilly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德國/波蘭
類型: 喜劇
片長:79分鐘
獎項:201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小金獅獎
第69屆美國電影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
《殺戮》是電影大師波蘭斯基《影子寫手》之後的最新力作。影片改編自法國新銳女劇作家雅思米娜-雷札的同名黑色幽默戲劇,故事以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為舞臺,雖然只是把格局鎖定在了家庭之間,但依然火花四射。影片講述了兩對父母因為孩子在學校打架而見面,但雙方都毫不掩飾地指責對方的教育方法,結果鬧得極不愉快。有趣的是,這次相互爆發還引發了兩對夫妻之間的婚姻矛盾,爭吵的話題也從孩子身上逐漸轉移到了禁忌話題上,顯然,這個可怕的夜晚因為這兩對夫妻的存在而淪為噩夢。幾位奧斯卡帝後級人物的強悍飆戲,是本片的最大看點,全片妙語連珠,笑點密集,觀影過程是一種享受。
《單車少年》Boy with a Bike
導演:讓-皮埃爾-達內 Jean-Pierre Dardenne、呂克-達內 Luc Dardenne
編劇:讓-皮埃爾-達內 Jean-Pierre Dardenne、呂克-達內 Luc Dardenne
主演:託馬斯-多雷 Thomas Doret、西西-迪-法蘭絲 Cécile De France、傑瑞米-雷乃 Jérémie Renier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類型: 劇情
片長:87分鐘
獎項: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第69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單車少年》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小成本電影,出自金棕櫚常客達內兄弟之手。影片的男主角是一個名叫西裡爾的11歲少年。他的童年並不幸福——爸爸把他扔在託幼所,並承諾會去接他。但是西裡爾一直沒有等到父親的出現,萬般失落和無奈之下,他隻身從託幼所裡跑了出來。在一次次的逃跑和掙扎中,他遇到了一個女士,於是,等待父親的過程變得不一樣起來。《單車少年》的風格有點類似於達內兄弟1996年的成名作《一諾千金》,但故事寫得更為絕望和凌厲,也難怪影片最初的片名為《給我自由》。這部樸素的藝術電影充滿了溫潤的情感力量,西西-迪-法蘭絲扮演的「天使大姐」類型角色令人動容,託馬斯-多雷則把一個少年複雜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值得觀賞。
《憂鬱症》Melancholia
導演:拉斯-馮-提爾 Lars Von Trier
編劇:拉斯-馮-提爾 Lars Von Trier
主演:克爾斯滕-鄧斯特 Kirsten Dunst、夏洛特-甘斯布 Charlotte Gainsbourg、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Alexander Skarsgård、基弗-薩瑟蘭 Kiefer Sutherland、布拉迪-科貝特 Brady Corbet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德國/丹麥/瑞典
類型: 劇情/科幻/驚悚
片長:136分鐘
獎項: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2011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獎
《憂鬱症》由「蜘蛛俠」的女友克爾斯滕-鄧斯特、前坎城影后夏洛特-甘斯布聯袂主演,講述了一個比地球大N倍的行星逼近地球之後,造成了人類難以想像的恐慌,很多人在這場逼近的災難的中迷失,也有很多人在焦躁中體會到不同的東西。不過,雖然電影中有一些科幻鏡頭,但卻沒有驚動好萊塢的製作資源,整部電影都是在丹麥和鄰國拍攝完成。金棕櫚導演拉斯-馮-特利爾為本片賦予了一種怪誕而神秘的色彩,與常規敘事結構有很大的不同,前半部分著眼於一場婚禮,後半部分則集中在災難來臨前的心理恐慌。《憂鬱症》不是一部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電影,但克爾斯滕-鄧斯特扮演的患有嚴重憂鬱症的女子,還是異常逼真,其大膽的裸露戲和複雜的眼神,都對得起坎城影后的獎盃。
《破碎的擁抱》Los abrazos rotos
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 Pedro Almodovar
編劇:佩德羅-阿莫多瓦 Pedro Almodovar
主演:佩內洛普-克魯茲 Penélope Cruz、布蘭卡-波蒂洛 Blanca Portillo、路易斯-霍馬 Lluís Homar、蘿拉-杜納絲 Lola Dueñas、安吉拉-摩琳娜 Ángela Molina
製片國家/地區:西班牙
類型: 劇情/愛情/驚悚
片長:127分鐘
獎項:第68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入圍第6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那一年,馬提奧正在籌拍新片,萊娜在試鏡中脫穎而出。萊娜是某公司老闆歐內斯特的小秘。為了給父親治療癌症,萊娜成為老闆的情婦。歐內斯特經不住萊娜的請求,同意投資並讓她出演馬提奧的新片。但在拍攝過程中,萊娜和馬提奧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影片的敘事和《回歸》同樣帶有剝洋蔥式的懸疑色彩,劇情線索複雜且耐人尋味,影片的男主角帶有雙重身份,這個設計也為阿莫多瓦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空間,電影也變得頗具黑色幽默色彩。女主角佩妮洛普-克魯茲一如既往地貢獻了優秀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