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過去8天6天雨,剛過去的6月,更是半個多月都泡在雨中……
背鞋上班、看朋友圈識天氣,你做過嗎?
昨日,主城的天空終於開始有了放晴的影子,這是進入7月以後,主城第二個沒有雨的白天,上一次已經是7月3日了。過去8天,重慶主城6天有雨,而剛剛過去6月,更是半個多月都泡在雨中。在連綿的陰雨中,很多重慶人的生活有了不易察覺的變化。
年輕的他們
有人背鞋上班 有人朋友圈斷天氣
昨日早上7點半,25歲的金茉在自己位於大溪溝的家中被鬧鐘吵醒,屋裡的窗簾還拉著,她聽了聽,外面沒有雨聲。打開微信朋友圈,是金茉最近一段時間每天早上都會做的第一件事兒,「天氣預報可沒有朋友圈準確。」
金茉在渝北兩江幸福廣場附近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今年6月開始,只要早上下大雨,金茉的朋友圈就會被各種暴雨照片、視頻佔領,「基本能摸清楚上班路上哪兒雨大,哪兒被淹,哪兒堵車了。」如果發現上班路上堵得太兇了,金茉就會放棄開車上班,選擇走路到附近的大溪溝乘坐軌道交通上班,「6月初那會兒主城剛開始接連暴雨,我連著遲到了好幾次。」
雖然天空沒有一絲下雨的跡象,但在楊家坪一房產中介上班的李瑞在上班前,仍舊在自己的包裡放上了一雙運動鞋,這雙鞋被防雨的口袋包著。背鞋上班的日子,李瑞已經過了近一個月,「6月初開始下暴雨,連著費了我一雙皮鞋,一雙球鞋。」從那以後,他就背鞋上班了。
李瑞的工作,要求他見客戶時不能穿涼鞋或拖鞋,但是長期連綿多日的大雨,讓他只能出此下策,他在辦公室放了一雙鞋,背包裡也背了一雙,下雨天看房的客戶並不多,但還是有很多房東要賣房、租房,每一次有房源,李瑞都要上門去查看。「如果遇上下雨,我就穿著拖鞋去,到了客戶樓裡再換上包裡的球鞋。」
年長的他們
一家兩老住院 老頭心梗老太痛風
連綿的陰雨影響著年輕人的工作,也影響著老年人的身體。昨日,是53歲的錢衛趕回老家永川照顧生病的父母的第5天,兩位老人一位住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一位住在永川區中醫院,錢孃孃只能和自己的弟弟弟媳兩個醫院來回跑。
錢孃孃的父親,83歲的錢爺爺在10天前突發心梗,目前還在醫院接受觀察治療,6月下旬,永川連綿陰雨,氣溫卻並不算低,錢爺爺經常感覺心慌,但並未重視,總覺得這樣的天氣,悶是正常的。一起住的兒子錢先生有時會把家裡客廳的空調打開,但錢爺爺和老伴覺得下雨天開空調浪費錢,總會又把空調關上,錢先生拗不過兩老,經常和妻子一起關在房間吹小空調,「屋子裡太悶了,不開空調一會兒就一身汗。」
6月25日的晚上,錢大爺仍舊感覺心慌氣短,和平常不一樣的是,他開始一陣一陣出虛汗,胸口一陣一陣疼。一家人把老人送到醫院,才知道他突發心梗。
就在錢爺爺住院沒幾天,老伴趙婆婆痛風也發作了,被送到了永川區中醫院治療,「我忌口嚴格得很,什麼不該吃的都沒吃啊!」趙婆婆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自己各種禁忌都保持得很好,查出來的尿酸依舊偏高,而在趙婆婆住院這幾天,她發現病友們有好幾個都是她這樣的情況,「夏天連著下雨溼熱重,痛風就容易發作。」趙婆婆的醫生這樣給她解釋。
縱深
皮膚病溼熱病老年病
遇上連續陰雨要小心
像錢爺爺夫妻倆這樣因為連續陰雨天氣疾病發作的老年病患並不少見,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心血管內科了解到,這段時間,該院心血管內科的一部分老年患者就因為受長期陰雨天氣的影響,導致了心血管疾病的發作到院治療,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吳文利介紹,「一般來說,心血管疾病高發應該在3月份,但是近兩個月連續陰雨,經常陰雨天氣後就是高溫,天氣變化過於明顯,加上連續陰雨,天氣悶熱,氣壓低,溼度大,也導致了一些老年人基礎病發作。」
除了心血管疾病,皮膚病也找上門來,西南醫院皮膚科最近一段時間患者數量明顯上升,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是因為手部或者足趾間多汗、瘙癢、脫屑甚至潰爛或者身體其他部位的類似皮損前來就診。很多到醫院來的病人都說,「天氣太潮,長癬了。」西南醫院皮膚科專家介紹,大家通常說的「癬」,實際上指的是皮膚癬菌病,它由皮膚癬菌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在夏季炎熱時發生率更高。而最近天氣潮溼悶熱,更加助長了癬菌病的發生。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蔣參介紹,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連續陰雨天氣,會加重人體內的溼邪,目前處於夏季,氣溫升高,加上溼邪,人體內溼熱就會加重。溼熱加重,不僅會出現皮膚瘙癢、渾身長痘的情況,類風溼、風溼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也會加重,另一方面,脾胃主要功能就是運化人體內的溼氣,連續陰雨狀態下,脾胃的負擔加重,加上夏季,人們喜歡吃一些生冷的食物,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不少人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開空調吃火鍋不是壞事
不能出門在家也要鍛鍊
根據重慶市氣象臺的預報,今日重慶將迎來陽光,但隨後幾天,降雨又將重返,陰雨很可能還會繼續。在夏季持續的陰雨天中,人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吳文利提醒,對於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同時會減少活動量,讓他們的免疫力下降,而免疫力下降是基礎疾病發作的重要誘因。雖然連續陰雨狀態下出門的機會大大減少,但老年人不能放棄鍛鍊,在家裡也要堅持鍛鍊身體,可以嘗試太極、八段錦等在室內進行的運動。這是減少疾病發作最重要的一個方法。
另一方面,如果出現了心慌、氣短、頭暈等症狀,不要歸結於天氣原因,認為忍一忍就行,要儘快前往醫院檢查。在日常生活中,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一定要定時檢查自己的血壓、心率等,做好記錄,一定要按時服藥。
連續陰雨的天氣中,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也能幫助人們更好地保護自己。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蔣參介紹,潮悶的天氣開空調並不是壞事,人們可以把空調的除溼功能打開,降低屋裡的溼氣,但要注意,開空調時一定要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來。另一方面,一般年輕人偶爾吃一吃火鍋也可以幫身體除溼,重慶火鍋中的花椒、辣椒和各種香辛料,都有祛溼的功能。對於老年人來說,脾胃比年輕人更弱,建議儘量飲食清淡。在飲食方面,建議每餐最多7分飽,多吃冬瓜、綠豆、薏仁等祛溼的食物。要注意,很多人喜歡用薏仁泡水喝,但薏仁的功效泡水是無法激發的,最好通過熬煮後食用。
不僅是中老年人,蔣參提醒,年輕人在長期陰雨的天氣中也時常會放鬆鍛鍊,這是不對的,即使無法出門鍛鍊,也可以進行瑜伽、八段錦、太極等鍛鍊,這些鍛鍊可以幫助人們訓練呼吸的節奏,調節人體的機能。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石亨
【來源:福州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