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排名出爐,青島前進5位排名全球105位、中國內地14位

2020-12-16 青島新聞網

我們總是試圖通過不同的參照系,精確定位城市的「坐標」,以便更好地前行。

11月18日,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全球城市潛力排名》)。報告揭示了疫情如何打破城市原有的生產生活狀態,並為城市領導者在後疫情時代重塑區域與城市發展的新秩序與新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探索建議。

在今年的指數排名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這也是自2008年第一期報告發布以來,前五位城市首次排名更迭。由於在創業創新領域的突出表現,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南京、杭州、青島、成都、重慶等「新一線」城市也有顯著的排名提升。

其中,青島前進5名,位居全球第105名,位居上榜的中國內地城市第14位。競爭如此激烈,青島不但保住了原有位置,而且實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不容易。青島哪些方面加了分?與先進城市相比,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我們不妨從榜單上尋找答案。 

1、這個榜單「含金量」幾何?

科爾尼全球城市指數報告(Global Cities Index,簡稱GCI)首次發布於2008年,由科爾尼諮詢公司聯合國際頂級學者與智庫機構聯合發起,對城市的事實和公開數據深入分析,旨在對全球各城市的國際競爭力與發展潛力進行系統評估,始終強調城市發展的重要性,為城市決策者確立積極的發展計劃和轉型戰略提供了依據,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識別投資機遇以及布局未來有投資潛力的城市。

今年,科爾尼第12年發布該報告。今年的報告將城市國際競爭力研究體系進行了一次系統的升級,大幅增加了新興城市數量,全面評估的城市從2019年的130個上升到2020年的151個。同時優化和引入了部分新的指標,包括對城市企業家精神以及城市公共衛生水平的衡量維度。

其中,《全球城市綜合排名》(GCI)基於貫穿五個維度(商業活動、人力資本、信息交流、文化體驗、政治事務)的29個指標對城市的現狀進行了排名。該指數對全球各大城市的影響力、表現以及發展水平進行了深入分析並提供了獨到見解,也為多個不同城市之間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提供了比較。

「新冠疫情對世界格局和秩序的深刻影響或許在未來幾個月乃至幾年才會全面顯露,但是這場疫情無疑已然打破了許多常態,為城市的治理帶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過去的經驗已經不足以成為我們判斷的基礎,城市管理者應該採取與以往不同的戰略性決策和投資決定,在後疫情時代提高城市發展的活力與韌性。」報告發起人與作者之一、科爾尼資深合伙人Mike Hales說。 

2、青島排名大幅上升,哪些方面加了分?

在「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青島較2019年前進了5個名次,位居全球第105名,位居上榜的中國內地城市第14位,領先於鄭州、寧波、無錫。

排在前13位的中國內地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武漢、天津、蘇州、西安、重慶、長沙。

青島哪些方面加了分?報告給出的答案是:商業活動方面,領先的海運吞吐量,獨角獸企業數量與全球專業服務機構分支數量的增加,都提升了青島的商業活動維度得分。另外,受益於青島在良好的宜居環境,在高端人才及外籍人才吸引方面,正成為北方的領軍城市。

作為「港口上的城市」,港航經濟歷來是青島的優勢所在。目前,青島已經織起全球「海上聯繫網」,從青島港口延伸出去的170多條海上航線,連接著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每年「吞吐」超過6億噸貨物和超過2100萬標準箱。今年1-9月份,青島港貨物吞吐量完成4.7億噸,同比增長5.3%,貨櫃吞吐量完成168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4%,分別高出全國沿海港口2.7和4.5個百分點。在《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青島被分別定位為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四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是我國類型最全的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之一,肩負重任,發展前景廣闊。

報告敏銳地看到青島在培育獨角獸企業上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7月28日,長城戰略諮詢發布新一期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青島共有6家獨角獸企業入選,由此成為中國獨角獸企業「北方第二城」。今天,「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已廣為人知,成為青島的一張新名片。

受益於良好的宜居環境,青島在高端人才及外籍人才吸引方面,正成為北方的領軍城市。

11月8日,2019「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十強城市榜單發布,在眾多外籍人才的「支持」下,青島連續第九次榜上有名。

10天後的11月18日,青島的城市榮譽簿上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杭州舉行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青島榜上有名。

創業創新是國家贏得未來的基礎和關鍵,是城市往更高處攀登的階梯,也是青島此次全球排名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今天的青島,正高舉建設創業城市的大旗,打通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打造「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匯聚天下英才,打造青春之島、創業之城,建成成全創業者創意創新創造的「熱帶雨林」。

青島要讓各類創業主體在共享青島開放發展大勢的過程中實現價值追求、滋養遠大夢想,讓青島散發出更具強大創新力和巨大成長性的城市氣質。

延續這樣的發展勢頭,相信在來年的榜單上,青島的排名會進一步上升。 

3、不進則退,進得慢了也是退

青島的努力換來了排名的上升,可謂實至名歸,但也要看到,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但凡優秀的城市都在謀求更加遠大的未來,競爭相當激烈,不進則退,進得慢了也是退。

本次報告顯示,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之外,對於其它國內上榜城市,儘管城市得分2020年有所提高,但由於城市樣本的擴大,其相對排名反而有所下降。

其中,天津下降了6個名次;蘇州下降了3個名次;大連下降了10個名次;鄭州下降了2個名次;寧波下降了6個名次;無錫下降了12個名次;哈爾濱下降了12個名次;佛山下降了17個名次;東莞下降了15個名次。

但與此同時,處於上升勢頭的城市也不在少數——

北京排名上升4個位次,成功晉級全球五強之列;上海排名上升7個位次,距離十強城市僅一步之遙;廣州排名上升8個位次;深圳排名上升4個位次;杭州排名上升9個位次;成都排名上升2個位次;武漢排名上升11個位次;西安排名上升9個位次;重慶排名上次3個位次;長沙排名上升10個位次。

上升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從這些城市身上,青島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尋找前行的方向。

上海躍升主要受商業活動、人力資本和文化體驗驅動。以GDP計算,上海經濟體量2019年位列全球第6,海運吞吐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在獨角獸企業數量進入全球前十。今年8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國227家獨角獸企業上榜。上海47家獨角獸上榜,遠遠超過紐約的33家。31獨角獸企業估值超100億元,12家獨角獸企業估值超200億元。其中,陸金所位居北京獨角獸榜首,估值2700億元;平安醫保科技排名第二,估值600億元;小紅書排名第三,估值350億元。與上海相比,青島獨角獸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深圳排名的上升,主要由商業活動和人力資本驅動,尤其是全球領先服務性機構數、獨角獸企業數和人才引進方面表現突出。40年來,深圳構建起了較為完備了人才發展生態體系。截至目前,深圳人才總量超過600萬,高層次人才總量超1.7萬,留學回國人員超15萬,成為推動深圳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關鍵動力。與深圳相比,青島人才總量僅為208萬人(截至2019年年底),差距很大。

杭州的表現相當搶眼:繼2019年首次進入百強後,2020年排名再次上升9個位次,位居82名。其迅猛勢頭得益於商業活動和文化體驗的持續提升,尤其是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數字」已成為杭州新時代最鮮明的標識,「數字」之於杭州是發展引擎、生活方式、治理能力和制度創新。2019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1296億元,自2014年以來,連續21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據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發布的《2019城市數字發展指數報告》,杭州、上海總指數分列全國第一、第二名。因為錯過了信息化和消費網際網路浪潮,青島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相對滯後,所幸,青島目前正以工業網際網路為抓手,全力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有望籍此實現城市的躍遷。

南京人力資本和商業活動表現突出。人力資本方面,高等教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三,大專及以上的高等學歷人口數規模與深圳相當,留學生數、外籍人口數和國際學校數量上也具備優勢。南京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國家四大科研教育中心,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有普通高等學校53所,在校學生73.54萬人,研究生14.25萬人,每萬人擁有在校大學生數量居中國第一,每萬人擁有在校研究生數量居中國第二,在南京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數量居全國第三。與前排城市相比,青島教育綜合實力還不算強,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擁有普通高等院校25所,在校學生39.8萬人,差距明顯。

新冠疫情是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這次疫情加劇了一些原本已經給城市帶來巨大壓力的問題,包括財政壓力、貧富差距,逆全球化和環境危機。應對這些挑戰,城市領導者需要重新思考許多長期以來存在的假設和發展重點。

青島要做的立足自身實際,放眼全球,以先進城市為標杆,不斷清晰城市未來的走向,看準了就去做。

作者|觀象君

相關焦點

  • 南京全球城市排名上升7位
    本報訊(通訊員 龐亞君 融媒體記者 曹麗珍)新鮮出爐的全球城市排名中,南京憑實力搶鏡。記者8月23日從市商務局獲悉,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lobalizationandWorldCitiesResearchNetwork,下文簡稱GaWC)編制的《世界城市名冊2020》日前正式發布。
  • 全球城市競爭力榜單發布:青島排名上升至94位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晨 青島報導一個城市的發展狀況有多種維度的考量,其中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是其中重要的兩個方面。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位於第9。
  • 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排名:上北深廣位列中國內地前四
    恰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構建了全球城市指數的三大基石——創新、生產和服務、聯通設施,基於這一評價體系,報告中包含了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中國內地前20名的榜單。
  • 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排名:上北深廣位列中國內地前四,青島、大連躋身前十
    恰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構建了全球城市指數的三大基石——創新、生產和服務、聯通設施,基於這一評價體系,報告中包含了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中國內地前20名的榜單。
  • 南方科技大學位列「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高校第14位
    南方科技大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4位,世界第323位。這是南科大首次進入QS世界大學排名榜,去年,南科大在QS亞洲排名榜上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3位。  作為一所新興創新型大學,南科大在多項重要排名中屢次上榜。
  •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 南京位居內地城市第6
    科爾尼報告出爐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南京位居內地城市第611月19日,記者從南京市城市國際化推進辦公室獲悉,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11月18日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
  • 南科大首入QS世界大學排名榜,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4位
    南都訊 記者朱倩2020年6月10日,QS世界大學排名網發布了「2021 QS世界大學排名」(Quacquarelli Symonds,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南方科技大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4位,世界第323位。
  • 全球排名提升104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礦業大學實現突破
    中國共有205所高校入圍USNews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其中內地高校176所,香港高校7所,澳門高校2所,臺灣高校20所。相較去年,中國高校整體排名進步較大。今年中國礦業大學排名全球639位,相比去年進步104位,居內地高校第54位。
  • 最新ESI排名出爐,南京工業大學第55位!
    最新ESI排名出爐,南京工業大學第55位!我校位列全球第818位、中國內地高校第55位,全球排名較上期上升53位。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4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均位列全球前200位,未來有望進入全球前1‰。
  • 全球城市持續競爭力榜單發布:深圳全球第九,青島排名上升!
    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公布。深圳在2020年的可持續競爭力由去年的第19位躍升至第9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也是內地惟一闖入前十的城市。
  •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2020 北京超越香港排名全球第五
    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18日在北京公布了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報告並揭曉了今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排名顯示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升至全球第五名。這也是自2008年第一期報告發布以來,在前五位的城市中首次出現排名更迭。  上述報告由科爾尼諮詢公司聯合國際學者與智庫機構聯合發起。
  • 最新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北京首次進前五 紐約倫敦巴黎仍領跑
    Kearney,下稱「科爾尼公司」)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今年是紐約連續第四年保持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第一,中國城市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同時,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南京、杭州、青島、成都、重慶等「新一線」城市也有顯著的排名提升。
  • 最新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北京首次進前五,紐約倫敦巴黎仍領跑
    Kearney,下稱「科爾尼公司」)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今年是紐約連續第四年保持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第一,中國城市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同時,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南京、杭州、青島、成都、重慶等「新一線」城市也有顯著的排名提升。
  • 中國排第14位 亞洲經濟體排名提升:全球創新版圖正在重塑
    閱讀提示:9月2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其中,中國排名第14位,與上年持平,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並在多個領域表現出領先優勢。中國有17個區域進入全球創新集群百強,數量僅次於美國的25個。
  • 中國城市全球排名集體飆升,背後有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中國城市成績可圈可點但仍須提升2020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中國內地城市表現持續提升。除了北京之外,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南京、杭州、青島、成都、重慶、武漢等「新一線」城市也有顯著的排名提升。
  • 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發布 青島位列15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2日訊 7月11日在上海北外灘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青島排名第15,從2018年的全球第19位到2019年的第17位,再到今年的第15位,總體來看,青島在亞洲航運中心的排名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
  •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中國排名第14位,深圳-香港...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中國排名第14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2020-12-09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爾尼發布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排名與報告,解讀後疫情時代城市發展...
    在空間轉型過程中,城市應以重新思考城市規劃為總體目標,打造更可持續、更有韌性、更包容的生存環境。  2020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國內地城市表現持續提升  今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中國內地城市績效的提升,並不僅僅只體現在北京與香港的排名的歷史性對調上。
  • 報告:中國創新能力排名保持第14位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攝  近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在全球131個經濟體中,中國今年保持在全球創新指數榜單第14名,與去年持平。近幾年來,中國的這一排名迅速攀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有17個科技集群進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數量僅次於美國,排在世界第2位。
  • 軟科世界大學排名: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
    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排名均上升1位,依次位列全球第七和第八。歐洲大陸的大學中,排名最高的是法國新近合併成立的巴黎薩克雷大學,首次上榜便高居全球第14名,同樣入選法國「卓越大學計劃」(IDEX)的巴黎文理研究大學和巴黎大學分別位居第36名和第6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