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唐宋四大長槍名將 其中一位比秦瓊秦叔寶更值得人們尊敬

2021-01-08 半壺老酒半支煙

說起隋唐時期用槍的名將,數也數不清,因為在隋唐時期,長槍是武將的標配武器,當然如果我們把馬槊也劃入長槍行列的話。其實馬槊、長矛劃歸長槍似乎也不算什麼錯誤,因為不同的史料記載同一位名將,甲史料說他用的是馬槊,而乙史料卻說他用長槍,就連名詞解釋也互相關聯,比如說「馬槊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長矛類似長槍,比長槍更長」。所以咱們盤點隋唐四位最令人敬佩的長槍名將,就不論他們使的是什麼,通通稱為長槍——引用的史料也儘量用他們用長槍的記錄。

說起隋唐時期第一用槍名將,當然是秦瓊秦叔寶,因為無論是《新唐書》《舊唐書》還是《隋唐嘉話》《朝野僉載》,都對秦瓊的長槍功夫推崇備至:「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那是關羽誇獎自己的好戰友(演義中說是好兄弟)張飛,有點水分更證明他們感情深厚。而秦瓊秦叔寶,那可是在正史中確切記載著「躍馬挺槍刺(敵將)於萬眾中」,萬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秦瓊的勇悍還真很少有人能夠匹敵。

說秦瓊是隋唐第一長槍名將一點都不過分,因為隋唐名將成千上萬,只有秦瓊的大鐵槍成了「鎮國之寶」:「秦武衛勇力絕人,其所將槍逾越常制。初從太宗圍王充於洛陽,馳馬頓之城下而去,城中數十人,共拔不能動,叔寶復馳馬舉之以還。迄今國家每大陳設,必列於殿庭,以旌異之。」秦瓊這種待遇,可以說是空前絕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管他長槍武功是不是史上第一,但他的長槍是第一名槍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寫《隋唐嘉話》的劉餗,是唐玄宗天寶年間集賢院學士、兼修國史,這種事情他不會造假。這就是說,秦瓊的長槍一直保存到了安史之亂以前,至於是後來被拿去與安祿山作戰,還是被安祿山攻破長安的時候搶去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隋唐時期差不多與秦瓊秦叔寶齊名的,那就是「瓦崗飛將」單通單雄信了,因為他用的長槍也留下了來龍去脈:「單雄信幼時,學堂前植一棗樹。至年十八,伐為槍,長丈七尺,拱圍不合,刃重七十斤,號為寒骨白。常與秦王卒相遇,秦王以大白羽射中刃,火出。因為尉遲敬德拉折。」 由此可見單雄信手裡的,可是一把差點改變了歷史進程的名槍——如果不是李勣(徐茂功)那一嗓子(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天可汗唐太宗了。

說完了唐,就該說宋了,但是唐宋之間還有個五代十國,其中也出了一位鐵槍名將,叫做王彥章,也叫王賢明或王子明,是鄆州壽張人,也就是山東陽穀人,是一條響噹噹的山東好漢,而且王彥章也算唐朝將領,因為後人是把他跟三國張遼相提並論的:「魏將張遼、唐將王彥章皆有威名。當時小兒啼不止。其母呼兩人者名,而兒啼止。」當然,如果說王彥章是後梁朱溫朱全忠的部下也行。王彥章的鐵槍有多重,咱們就不討論了,因為既然說是名槍,還要看它在後世的威名。歐陽修的評價是:「晉梁之爭數百戰,其為勇將多矣!而晉人獨畏彥章……公尤善用槍,當時號王鐵槍。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猶以名其寺,童兒牧豎皆知王鐵槍之為良將也。」大家想必還記得《射鵰英雄傳》裡有個「鐵槍廟」,那就是屬於王彥章的。

最後咱們該說最值得尊敬的長槍名將了——這位名將甚至比秦瓊秦叔寶更值得我們尊敬。這位比秦瓊更值得尊重的長槍名將,自然就是嶽飛嶽鵬舉了:秦瓊可以算大唐開國名將忠義無雙,而嶽飛則是千古民族英雄(是不是民族英雄,秦檜的後人說得不算)。關於嶽飛的抗金事跡和精忠報國的壯懷激烈,咱們且放在一邊,因為咱們今天要說的是名槍,而嶽飛這杆丈八長槍,才是當時宋朝老百姓最堅實的靠山——趙構秦檜之流忙著寫字畫畫在西湖吹暖風,是顧及不到中原百姓如何在金兵鐵蹄下水深火熱的,而嶽飛的鐵槍就成了老百姓最後的希望:至新鄉,金兵盛,彥(王彥)不敢進。飛獨引所部鏖戰,奪其纛而舞,諸軍爭奮,遂拔新鄉……居數日,復遇敵,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敵眾敗走。

遙想當年,面對金兵潮水一般湧來的重甲騎兵鐵浮屠,嶽飛手持丈八鐵槍,如天神下界,左衝右殺如入無人之境,浴血的徵袍書寫著一個漢家男兒的忠誠。這樣的人也有人昧著良心去抹黑,我們只能說,他們也就值五美分或零點五日元……

相關焦點

  • 隋唐十八好漢最有名的六位:五位有原型,其中一位比秦瓊還厲害?
    那麼演義小說中最有名的隋唐好漢有幾人是在歷史中真實存在或者有原型的?細看隋唐正史我們就會發現:隋唐十八好漢最有名的六位,五位有歷史原型,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改變,其中一位可能比秦瓊還厲害——此人不死,秦瓊似乎還稱不上隋唐第一單挑高手。按照這六位隋唐好漢的排名,咱們來看看他們在正史中是否真實存在,如果存在又會是怎樣的一位人物。
  • 隋唐演義裡秦瓊打不過名將,他的實力真的很弱?正史秦瓊:不可能
    這兩位武將中,秦瓊是個很有名的人物。但他以義氣而非武力而著稱。說到底,在《隋唐演義》中,秦瓊的實力排名只有13位,還是和尉遲恭並列。所以秦瓊面對那些名不見經傳的武將,就會顯得十分勇猛,基本上都能輕鬆戰勝敵人。但面對那些實力更強的名將,秦瓊似乎弱小了許多,被那些名將打得不可開交。那使許多人對秦瓊產生了輕視之心,認為他不過是個有過人之處的人。
  • 大名鼎鼎的秦叔寶,為何排名凌煙閣老末
    刀墓觀點:秦瓊在開國功臣中並不出彩,我們又被演義給騙了。
  • 隋唐史料中最厲害的兩桿槍:一桿槍頭重七十斤,一桿幾十人拔不動
    當然,正史中李淵那個叫「李玄霸」的兒子並沒有上過戰場,在大業十年(隋煬帝東徵的時候)就早早離世了。人物事跡虛構,其兵器也就失去了考證的價值。咱們今天要聊的,是唐朝史料中最厲害的兩桿名槍:一桿槍頭重七十斤,一桿幾十人拔不動,幾十人拔不動的那桿槍屬於秦瓊秦叔寶,而那個槍頭重達七十斤的長槍屬於誰,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 唐朝名將,程咬金、牛進達、李大亮、張亮,正史中他們達到何位?
    但其實,據有關史料記載道,他們並非一開始就受到君主賞識,而是在一直壓制在他們上頭的另一猛將——秦叔寶去世之後,才得以平步青雲的,正史中是如何敘述這段歷史的呢?在貞觀初期,這四位名將在民間還沒有什麼名氣,此時人們只知道秦叔寶是皇帝跟前的紅人。後來到了貞觀年間中期,唐朝發展逐漸到達巔峰,國泰民安,此時唐朝需要進一步發展。
  • 秦瓊和尉遲恭兩個都是門神,哪個功勞更大?
    尉遲恭和秦叔寶都是唐朝開國名將,都進了凌煙閣,也同為門神。在《隋唐演義》裡秦叔寶更受大家喜歡,但從正史裡看誰更厲害,可以從武功和戰功兩方面分開來討論,因為武功高強不一定戰功也大,論戰功還得看誰在李世民眼裡分量重。咱們先來說武功方面。
  • 秦瓊秦叔寶為何見死不救單雄信,原因何在?
    此時秦瓊已經是李淵的手下,單雄信獨踹唐營,英雄莫敵。顯然做法過於出格。也算是道不同不與為謀,雖然秦瓊去救單雄信,可單雄信只求一死,最後被殺也無可奈何。歷史上的秦瓊從出身和經歷來說,和單雄信有交際的地方很有限。當時唐軍中地位比秦瓊高的多的李勣向李世民反覆求情,但沒有任何作用。歷史上的秦瓊早年是隋將來護兒部下,參與過隋煬帝徵高句麗。
  • 隋唐演義中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五大名將
    今天我們說一說隋唐演義中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五大名將1、義薄雲天的單雄信單雄信,長得魁梧雄壯,兵器是一桿金頂棗陽槊,他重情重義,有「義薄雲天小關羽」的綽號。秦瓊落難時,單雄信幫了秦瓊不少忙。單雄信的武藝在《隋唐演義》中不是特別強,李世民徵討洛陽王世充時,單雄信死保王世充,但被尉遲恭一鞭打落馬下。
  • 勇悍如關羽秦瓊,精通兵法如李靖,正史中的辛棄疾是青犀牛下凡?
    查閱史料才發現,以詞人身份被世人銘記的辛棄疾,不但有關羽秦瓊李靖之智勇,而且還做了多年法醫宋慈的工作。正史中的武將辛棄疾可不僅僅是位詞人,在《宋史·列傳一百六十》中,還有人直接說辛棄疾是天上青犀牛下凡。除了《破陣子》,辛棄疾還寫過一曲《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 秦瓊雙鐧一百三十斤 計算結果讓人哭笑不得:這是銅鐧還是銅錘?
    正史中的秦瓊「躍馬挺槍刺(敵方驍將)於萬眾中,莫不如志」,「(秦瓊)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敵將)萬眾之中,人馬闢易」,可見秦瓊是用一桿長槍殺出了上柱國、翼國公(後改封胡國公)、左武衛大將軍的赫赫威名,要單論衝鋒陷陣的個人武力,秦瓊可以算得上唐朝第一條好漢(李靖李勣重在謀略)。
  • 秦瓊為什麼不參加玄武門兵變?
    在那一天的玄武門之變中,主角更像是尉遲敬德,先是射殺了李元吉救了秦王,然後又拿著兩位皇子的腦袋,喝退了前來救駕的太子府和齊王府的衛隊,接著又身著重鎧、手持兵刃以保護李淵為名,從李淵手裡拿來了兵符印信,剿滅了太子和齊王的餘黨。那麼在這樣一場你死我活的兄弟相爭中,號稱秦王麾下第一勇將的秦瓊,秦叔寶,卻沒有出現在那一天關於玄武門之戰濃墨重彩的記載中,這是為什麼呢?
  • 綽號大肚子天王,跟秦瓊義結金蘭,正史中他是唐朝開國蕃將之首?
    大唐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朝代,即使大唐開國名將,也有不少來自域外,他們對大唐王朝的忠誠,一點也不比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差,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哭著喊著要追隨於地下的,恰恰是兩個蕃將。在《新唐書》中,有一列傳專門記載「諸夷蕃將」:唐初四大蕃將官爵與秦瓊同等(均為國公、諸衛大將軍),為首者還得到了皇帝欽賜的三個侍女。
  • 瓦崗寨中5位真英雄,重情重義值得敬佩,在演義中卻被抹黑了
    話說這瓦崗寨在這隋唐時期是極具盛名的一方勢力,對屬於其勢力的將領大多數也被人們所熟知,但可能讓人感到意外的這劉黑闥也是極其勇猛的一位。在小說演義中這徐茂功是一位道士的形象,這是與史書中的形象是極其不符合的。在史料中記載,這徐茂功並沒有做過道士,便只有這魏徵做過一段時間的道士。
  • 秦瓊的兒子不如程咬金的兒子,關鍵是他的血統不行
    關於秦季養,我們更熟悉他在隋唐演義類小說裡面杜撰的角色北齊大將秦彝。秦瓊劇照,感謝原作者秦佾的爺爺,是大名鼎鼎的門神爺秦叔寶。秦叔寶的身份,有太多可以值得子孫誇耀的東西了。秦瓊的左武衛大將軍的身份,與宰相平起平坐。秦瓊的上柱國、翼國公、凌煙閣功臣身份,是許多宰相都可望不可及的榮耀。秦佾有這麼一個爺爺,肯定要炫耀一番了。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四大武功高手:程咬金排第三,誰能與秦瓊爭鋒?
    秦瓊是隋唐正史中第一單挑高手,能夠與之爭鋒的,可能也就是善於馬上用槊、奪槊的尉遲敬德了。咱們說的是可以跟秦瓊爭鋒,但卻沒說尉遲敬德能打贏,尉遲敬德勝過秦瓊,不是在戰場,而是在酒場——後來秦瓊見了尉遲敬德,還真得叫一聲長輩,至於尉遲敬德敢不敢答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 戰功赫赫的秦叔寶,為何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倒數第一?
    秦叔寶在民間有著很高的知名度,除了演義小說以及影視劇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門神,畢竟每年過年時節很多地方都會有貼門神的傳統,自然也就讓秦叔寶的名字家喻戶曉了,可以說在唐朝開國名將中,秦叔寶的名聲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當然戰功也是非常顯赫的,要不然怎麼能夠登上李世民的「
  • 唐朝名將秦瓊和尉遲敬德為何成了圈粉無數的門神?
    在過去,每年春節到來之際,中國不分江大江南北,千家萬戶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貼門神——說來奇怪,門神有很多種,秦瓊和尉遲敬德最受歡迎,敬奉他們的人最多。秦瓊和尉遲敬德都是唐朝名將。秦瓊雖然武藝高強,但並不能主宰個人的命運,先後投靠了裴仁基、李密、王世充。王世充為人險詐,被秦瓊看不起。不久,秦瓊就與程咬金一起,逃離王世充,投奔了唐朝,被李淵安排到李世民府上任職。在李世民部下,秦瓊才算真正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先後打敗了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並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立下了赫赫功勞。在玄武門事變後,秦瓊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食七百戶。
  • 唐朝的尉遲恭和秦叔寶,是怎樣成為門神的?
    大名鼎鼎的隋唐名將尉遲恭和秦叔寶成為門神,源於《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情節: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晚年,夜間常做惡夢,年輕時血雨腥風殺人無數,有太多的冤魂前來討還血債,常常驚魂不定,十分苦惱。當他把這個苦惱告訴群臣後,秦叔寶和尉遲恭自告奮勇,提出晚上為太宗皇帝站崗,保護領導睡眠安全。 秦瓊與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在宮門兩旁,太宗安睡,果然無事。
  • 一代名將張須陀:秦瓊曾經的頂頭上司,隋朝最後的救命稻草
    談及古代名將大家可能並不陌生,比如秦國的白起,趙國的李牧,漢朝的衛青、霍去病,他們在史書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李牧比較特殊,他是支撐趙國殘局的唯一良將,在隋朝末年也有這樣一位名將,他體恤百姓,愛兵如子,這位就是隋末第一名將張須陀。
  • 秦叔寶為什麼在凌煙閣排最後?專家:能進就不錯了
    隋唐演義中,我相信人們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有秦叔寶。唐朝建立之後,開始論功行賞,那麼憑藉秦叔寶的戰功,肯定是非常大的。秦叔寶被封為了護國公,可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出現了更厲害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在這份排名中,秦叔寶排在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