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主辦的2020全國高校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創新創業大賽(NCBDC)決賽在廣東佛山舉行,來自北京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長安大學、廈門大學等30多所高校的參賽團隊進行了激烈角逐。大賽最終評選出創新組和創業組的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作品獎、優秀指導教師獎以及優秀學校組織獎等獎項,並為獲獎團隊頒發證書、獎盃及獎金。至此,2020全國高校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創新創業大賽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33支高校團隊激烈角逐
據了解,大賽總計獎金高達70萬元,意在鼓勵創新創業人才的發展。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逐步向電動化、智能化過渡,創新人才的培養和爭奪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此次大賽是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連續三年舉辦的年度國際性高校賽事,依託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所接入近400萬輛新能源汽車數據,以數據算法創新和數據分析應用為重點,通過挖掘數據價值,探索創新應用,進一步推動行業高端緊缺型人才的選拔,為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生提供支持平臺。
自9月啟動以來,大賽共收到來自475所高校的4386名學生報名,其中包括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長安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重慶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國內百餘所985/211高校,以及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等9所國外高校,共收到初賽作品1180份。
通過初賽和複賽,最終組委會遴選出了33支隊伍參加本次決賽,分為創新組和創業組。參賽作品包括:新能源公共充電需求測算模型設計、基於數據驅動的動力電池健康狀態評估和剩餘壽命預測、時任充電樁數據化共享與運營平臺——區塊鏈賦能大數據、軌跡大數據在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的設計與應用等,涉及到了新能源汽車推廣和應用的方方面面,藉此高校學生對新能源汽車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搭建高校與企業的橋梁
此次大賽的評委專家由來自20餘家整車企業、行業機構的專業人士擔任,經驗較為豐富。記者在現場觀摩了創新組團隊的作品路演和答辯。雖然作品路演只有8分鐘時間,但無論是PPT的製作,還是團隊代表的講解都頗為用心,且絕大多數都非常流利、順暢,言語之中流露出天子驕子的自信,可以看出下了不少功夫。事實上,事後記者與某參賽團隊聊天時得知,他們為此精心準備了兩個多月。
在答辯環節,評委們提出的問題大多一針見血,對此有些團隊準備較為充分,應答流利,還有些問題或許超出了學生們的預料或了解範圍,頗有些遲疑不定。那麼,從專業人士的角度來看,學生們的水平怎麼樣?對此,一位來自吉利的高管評委告訴記者,有幾個團隊的表現非常出色,雖然有些太過於專業的知識點學生可能不太了解,但他們的基礎都非常紮實,不足之處到企業後歷練一下就沒問題了。
不過,這位高管也告訴記者,據他了解,國內一些高校的課程設置和教程存在和實際脫節的問題,這種情況下畢業的學生並不能讓車企滿意。而這,實際上也是大賽舉辦的用意所在,大賽組委會希望與相關各方共同努力,打通學校-科研-企業-產品創新產業鏈,匯聚數字人才,促進高質發展。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理事長張相木明確表示,希望大賽作為國際性年度賽事持續開展,也希望更多的企業關注參與進來,在大賽的平臺上,發掘優秀數字項目,培養優秀數字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大賽顧問委員會主任孫逢春也表示,相信通過此次大賽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也希望在此次創新創業的過程中發現閃亮的優質項目,並將想法轉化為產品,為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服務。
另附獲獎名單:
編輯:蒙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