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和亞洲之間的關係一向比較曖昧,雖然亞洲的崛起讓歐洲看見了合作的希望,但始終無法徹底消除對亞洲的偏見和戒備心。據媒體報導,11月3日歐盟負責人米歇爾出席歐盟東協商務峰會,這次出席歐盟的態度成為亞洲各國關注的焦點,因為米歇爾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或者口號,這都意味著歐盟未來可能會對亞洲各國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歐盟「新口號」意味著什麼
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歐盟開始更加注重亞太地區的安全,米歇爾在會議上提出了一個口號,那就是「亞洲安全就是歐洲安全」,其實亞洲和歐洲是接壤的,二者之間的安全聯繫確實比較緊密,但是對於一些東南亞國家來說,他們和歐洲並沒有實質性的聯繫。所以歐盟所提出的亞洲安全就是歐洲安全,只是為了進一步維護歐洲各國的利益,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他們都只是被歐洲利用的棋子。
米歇爾表示,為了避免歐洲利益受到侵害,歐洲隨時隨地準備發揮相應作用。並且他還著重提到了三個地方,分別是烏克蘭,周邊,地中海以及南海,尤其是南海地區的局勢更是撲朔迷離。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並沒有就南海問題達成一致,而且美國也極有可能在南海問題上幹預。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他們都會在南海問題上大做文章,美國似乎把南海作為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步驟,雖然南海和歐洲相隔萬裡,但是歐洲如此注意南海局勢,也說明他們有可能同美國一樣介入到南海局勢當中,如果情況屬實,那麼未來我國將面臨多方面的壓力。
中國接收到一個重要信號
米歇爾還提出了要求東協各國更加重視歐盟,相對於東協來說,顯然經濟體量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力都要更為出色,但是東協在經濟發展以及維護地區和平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加上米歇爾的話語明確表示出歐盟與東協之間的關係將是歐洲處理亞洲問題的核心,聲稱東協是歐盟志同道合的多邊主義夥伴,這樣的表態也表明米歇爾也比較傾向於實行多邊主義政策,不接受美國所提倡的單邊主義。
不過東協各國和歐盟之間仍然存在一些利益衝突或者意識形態上的差異,尤其使作為東協重要的合作夥伴的中國,中歐關係也有可能影響歐盟和東協之間的合作,並且東協各國也或多或少在南海問題上同中國有摩擦,這有可能成為歐盟和東協合作的基礎,但這對於我國來說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