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性格上造成的傷害,遠比父母想像的更嚴重

2020-12-16 萌孩控

有人曾說:「果然親生的孩子就是不記仇,你明明在罵他,他卻一邊哭一邊伸手要抱你,真是哭笑不得!」或許在大人看來這不過是正常的教養,可對於孩子卻是深深的傷害。

一、衝孩子大吼大叫,後果真的很嚴重

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過,父母難免會有力不從心和焦慮的階段,這時憤怒上頭往往會消滅理智,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嚴重時還會動手教訓。

鄰居寶媽小穎,教育孩子時歷來就是稍不如意就破口大罵,不論是在公眾場合,還是在學校門口,但凡她知道孩子犯錯,直接用手指著孩子開吼!就像昨天晚上,她去學校接孩子放學,聽老師說今天孩子上課時開小差,和同學偷偷說話。當時就板著臉,當著老師的面罵孩子。

她說:「你這死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再敢上課講話看老子還管不管你,直接給你丟到街上去!老子每天累死累活的賺錢供你上學,你要是不想學就給我趁早出來打工,省得浪費我的錢。」話語間粗俗狠戾,把老師都嚇了一跳,指責她這樣會傷害到孩子。

可小穎根本就沒把老師的話放心上,她說:「孩子都是這樣的,你不罵他他就嘚瑟,我們家長都習慣了!反正他是我親生的,他是什麼性格我知道,不會有問題的!」

要知道,孩子的內心本就沒大人成熟,他們聽到家長吼罵時下意識的行為就是緊張和恐懼,久而久之會影響性格塑造,容易讓孩子出現情感障礙,甚至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形成一種膽小內向的懦弱性格,而這種傷害將跟隨孩子一生。

最可怕的是,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角度上,都貫徹著這種「不吼不罵不成才」的理念,這才是對孩子最為殘酷的毀滅傷害!

二、這3種情況下,家長最容易吼孩子

1、孩子調皮闖禍時

孩子貪玩任性是天性,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時候過度的調皮搗蛋、不聽長輩的話,故意製造麻煩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家長的肝火旺盛,脾氣上來了就容易吼孩子。比如:孩子不聽勸告硬要玩一些危險的遊戲、孩子和同齡的小夥伴發生矛盾和摩擦時等等,都容易導致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直接用吼的方式來發洩給孩子。

2、給孩子輔導作業時

對家長來說,繁忙的工作結束之後,回家已經身心俱疲了。而在家面對的不是舒服的休息,而是又一大「難關」——輔導孩子的功課。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做個優秀的人。但是當家長面對現實時,「這個也做不出來?這個也寫錯了」,孩子在功課上粗枝大葉,不好好學習的時候,也很容易讓父母的情緒暴走,一言不合就開始吼孩子。

3、家長情緒暴躁時

有人說:「成年人就是每天崩潰八百次」,在肩負起一個家庭的責任和重擔時,有很多時候,家長面對的難題是只能自我消化的。

難免也會有工作壓力大、家庭矛盾深的時候,導致心情不佳、脾氣暴躁,而在這個時候,誰撞到「槍口」上,誰都沒有好事兒,包括家人和孩子。

三、不吼不罵,更能教出好孩子

1、靜下心和孩子溝通

其實,對孩子來說,過度地吼叫、發脾氣是沒有用的,只會造成不好的效果。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導致孩子害怕父母,影響親子關係;還會造成孩子內心的自卑和膽怯,不敢回答問題;還有可能對孩子性格養成造成心理陰影等等。

所以,教育孩子應該靜下心來和溝通和交通,找到孩子學習的問題和抗拒點,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2、找準錯誤點,教育才有效

孫子兵法裡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對孩子來說也是這樣。一味地去兇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是沒有好處的,你要找到孩子在學習中的問題和難處,針對性地去解決才會有實際的效果。作為父母,平常應該多和老師溝通交流孩子的情況,才能做到「百戰百勝」哦!

相關焦點

  • 家長經常大聲吼孩子,對他們性格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想像
    在我們周圍,許多父母總是愛吼孩子,但是每次吼完又後悔自己的行為,怕這樣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其實脾氣暴躁的父母,與遇事冷靜處理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有很大差別。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的未來也帶來不同的結果。根據調查研究,父母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富有攻擊性,心理更焦慮。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2、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沒有自己的想法。像我姐姐那樣,一點點沒有順她的意,就批評孩子,罵孩子笨了,潛意識裡,孩子的心理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慢慢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羅娜雷納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在家庭裡,父母的大吼大叫仿佛是「代代相傳」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或者時刻,而這些在我們長大之後,組建了家庭,當你的孩子不如意的時候,你或許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和情緒,衝著他們重複著「大吼大叫」。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而社會學博士默裡·史特勞斯調查發現,有90%的父母曾經吼過孩子,並且表明吼叫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那麼在統計學上,沒有被媽媽吼過的孩子,成為「小概率事件」。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不是打就是大聲吼罵,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毀滅一個孩子。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五歲的孩子最是好動,愛探索的時候,跳跳這個孩子經常在家裡折騰,一會翻翻書架一會開開玩具箱,媽媽收拾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他弄亂的節奏。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看過德國的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主要講的是一隻可愛的小企鵝孩子和企鵝媽媽之間的一些非凡經歷。「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但我們可曾想過,有些傷害即便是修補好了,卻依然有傷痕存在。故事中,當小企鵝被媽媽的大吼大叫嚇得魂飛魄散,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時,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自己的心聲和需要,卻又擔心沒有人聽。久而久之,小企鵝只能以「不說話」來迴避傷害。其實,我們的孩子就如同小企鵝一般,看到壞脾氣、大喊大叫的媽媽就想逃走,但他能逃到哪裡去呢?
  • 父母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怎樣停止對孩子的吼叫?
    1、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叛逆。父母衝孩子大吼大叫,雖然暫時管用。這是因為對於父母的大喊大叫,孩子出於害怕——害怕失去你的贊同或與你的關係,可能會馬上服從父母的要求。但是從長久來說,並不會讓孩子的行為有所改觀。
  • 父母總是對寶寶大吼大叫,會使性格出現問題,影響其心理健康
    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寶爸寶媽一起度過的,而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事情。由於他們的天性如此很愛玩,並且很調皮,所以總是會惹得爸爸媽媽生氣。很多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爸爸媽媽的大吼大叫,其實這種問題出現之後很容易影響寶寶的性格。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答案太驚人!
    1 我們常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們真是操碎了心;馬上就要開學了,家裡又要雞飛狗跳、大吼大叫起來。 但是如果你知道孩子被吼後心裡在想什麼,那你在下次爆發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因為雖然一句吼能讓孩子馬上安靜下來,但是給孩子所帶來的傷害,簡直超乎想像。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美國哈佛大學Michael J.Sandel教授,通過十年的社會調查,持續跟蹤了經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和不經常被父母吼叫的青少年。經過對比,前者大腦發育中,負責語言和思考能力的區域連接較少,負責記憶和理解的區域也開始萎縮,智商也相對低一些。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膽小、內向,可試試這4種方法補救
    有多少個孩子在默默地當著父母面前出氣筒,但到孩子只有被罵才會聽話嗎?其實,很多的時候,你的焦慮或者容易發洩往往比孩子的問題更可怕,帶著不良的情緒教育是最無用的教育,反而會導致孩子產生內向膽小、自卑的性格,這樣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是最失敗的教育
    前言 在孩子犯錯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大吼大叫,向孩子發脾氣。家長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記住教訓,以後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對於同一件事情,在家長吼過之後,孩子依舊會做錯。
  •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往往容易養出性格缺陷的娃,如何不吼不叫教育
    多數父母喜歡在育兒過程中發脾氣,事實上,這種方式不僅沒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對性格發展造成影響。父母經常發脾氣,孩子可能性格缺陷1、自卑父母的怒吼責罵是在不斷地否定和質疑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真如父母說的那樣「笨」「沒用」「不聽話」等,久而久之,心理定勢越來越強,變得越來越自卑。
  • 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對著吼叫,這樣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雙方情緒失控,儘管孩子相對於父母處於弱勢地位,但情緒混亂下,孩子也會對著父母大吼大叫,惡語相向。教孩子情緒,以及控制自己的情緒大腦處理外界的信號,孩子和父母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當父母的語言開始湧向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同樣做出反擊的模式。孩子的吼叫、捶胸頓足也是表明自己的尊嚴,也是在保護自己。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根據美國社會學者默裡·史特勞斯的一項研究,有90%的父母表示曾經吼過孩子。很多媽媽表示,吼娃之後不怕他哭不怕他鬧,更不怕他跟你頂嘴、講道理。就怕孩子調成了靜音模式: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他心裡在想什麼?吼孩子之後,媽媽都會很內疚,害怕傷害孩子,陷入一種自虐的情緒,但媽媽也是人,也有情緒。那個成天作天作地的娃:喊八遍去刷牙就是磨磨唧唧不肯動,上學要遲到了還賴床上揉眼睛,一到公眾場合就上躥下跳,成天拆家搞破壞……媽媽脾氣再好,耐心也會被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點點消磨掉。
  • 格格薦書丨畫個「大吼大叫」的父母
    終於在某個時刻,點燃了這一天的所有惱火,孩子也成了那個最無辜的人。 其實這些場景我們似曾相識,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式的教育,也屢見不鮮。最近流行一個詞語叫「低聲教育」,什麼是「低聲教育」?「低聲教育」就是孩子做錯事情,不是你嚷嚷不休的大喊大叫式命令,更不是你高聲訓斥後讓孩子看我們臉色來完成要做的事情。
  • 你愛孩子卻為什麼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3個錦囊破解「父母吼」
    孩子更多時候都是不聽話的,家長在無奈之下,只能大吼大叫去震懾孩子,逼著孩子停止搗蛋行為,可是孩子的叛逆行為,似乎因此變得更加嚴重,對於父母的指令簡直當成耳邊風。相信很多家庭都在面對同樣的教育情況,可是家長又知不知道,對於孩子是不可以大吼大叫的,吼叫教育只會讓教育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會讓孩子更加聽話服從自己。對孩子」吼叫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從哪幾個方面來看?
  • 拒絕大吼大叫,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那些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亦是如此,畢竟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清楚一點,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犯了錯誤,就對他們大吼大叫,或者用更過激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只會對孩子帶來諸多傷害。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有些父母他們平時看起來也挺「和善」的,似乎也很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可是一遇到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這些父母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大部分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脾氣往往都會越來越暴躁,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小孩子都會比較淘氣,家長們認為「打」才會聽話,孩子沒有經過磨練,沒有接受過懲罰, 就不知道聽話。教育並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很多問題光靠吼是解決不了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導致出現內向、膽小等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