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常態

2021-01-19 湖北教育新聞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通訊員 田俊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士峰

  對話人物

  王繼新,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一直致力於數位化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並基於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的實踐探索,提出了「雙軌混成數字學校」等多種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創新型教育模式。多次榮獲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以及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

  對話背景

  今年抗疫期間,我國中小學的「停課不停學」已成為世界在線教育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式事件。

  作為阻斷疫情向校園擴散的應急之舉,這次學生和教師居家參與的在線教育實踐是從未有過的創舉。學校教育短期內被迫從面授教學轉向在線教學,對教育管理部門、網絡平臺、學校、教師、學生乃至家長都是全新的挑戰。

  受教育部科技司委託,今年3月起,王繼新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對戰疫背景下基礎教育領域在線教育應用的現狀與發展進行大規模在線調查和研究。

  教學質量要多方協同來保障

  記者:今年初,教育部下發通知,各級各類學校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你怎麼看待當時這個「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決定?

  王繼新:因地制宜地全面實施「停課不停學」,是應急舉措。在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有線電視網絡和網際網路搭建雲課堂,滿足了疫情期間全國約1.8億中小學生的「有學上」的迫切需求。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可謂史無前例,也得益於多年來教育信息化建設打下的良好基礎,以及政府、企業、學校的密切協同。

  實施之初,教師、學生和家長都經歷了一個適應期,也出現了來自網絡速度、學習平臺質量、教師信息素養、學生自我約束等各方面的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一直在為師生提供有效支持服務,逐步在解決這些問題。例如,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心推出了「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專項研修課程」,向廣大教師免費開放。

  記者:從近一個學期的實施情況看,湖北的線上教學質量如何?

  王繼新:今年3月,受教育部科技司委託,我們對「戰疫背景下基礎教育領域在線教育應用的現狀與發展」展開研究。團隊通過大規模問卷調查、案例分析、課堂視頻分析、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對中小學在線教育進行了數據畫像。在對湖北省的17個市(州)、共103個縣(區)73750名學生、212932名家長和59156名教師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和家長對居家在線學習的接受度、整體滿意度、期望確認度和持續使用意願均處於較高水平,即認同度較高。

  但在線教學的質量也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教師的在線教學設計能力,未能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部分課堂的教學互動缺乏,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精確學情分析影響「以學定教」,有六成的受訪教師表示難以把握學生學習狀態。

  此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家長的支持、學習平臺質量、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的學習支持服務等因素都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總而言之,疫情之下的在線教學質量需要社會、政府、學校、家庭多方協同來保障。

  補齊短板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記者:各方反映出的在線教學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哪些不同?

  王繼新:教師認為位列前三的問題分別是:師生互動不充分(39.78%)、難以判斷學生理解程度(39.29%)、作業布置、驗收和評價不理想(36.2%)。

  在學生看來,前3位問題分別是:在線學習對視力的影響(69.61%)、網絡卡頓影響學習效果(64.91%)和老師學生互動少(46.05%)。

  家長認為前3位分別是:擔心子女的視力(78.04%)、擔心孩子沉溺網絡(60.43%)、擔心缺乏有效監督(42.86%)。

  可見,教師、學生和家長各有不同的看法。但師生互動不充分、在線教學影響學生的視力等是他們共同關注的困難和問題。

  記者:城鄉學生在師資、家庭學習環境、網絡條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在線教學是否會導致教育不公平?

  王繼新:這幾個月來,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共同提供了多類別、多學段、多學科的簡便易得的教育教學資源,努力「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建議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弱勢群體學生的居家在線學習問題,大力實施網絡扶智工程攻堅行動,大力支持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儘快補齊農村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短板。

  建議加強在線教育的頂層設計

  記者:未來在線教學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我們應如何看待這個「新型教學模式」?

  王繼新:在線教學近年來發展很快,但疫情期間如此大規模長時期的應用與實踐是空前的,這為疫後學校適量開展線上教育開啟了一扇門。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將成為必然,「混合式教學」(即在線教學和傳統課堂相結合)將成為未來教學的新常態。

  記者:對於疫後中小學在線教育的良性發展,有哪些建議?

  王繼新:加強在線教育頂層設計。科學預測未來在線教育發展規模和需求,加強對未來在線教育投入、在線教育資源和平臺、在線教育環境、在線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規劃;注重在線教育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學校等方面的積極性。

  注重教師在線教學能力培訓。以校為單位,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教師特點開展針對性培訓;注重教師信息化思維養成,引導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變革傳統課堂;將教師網上指導、師生互動、作業批閱、學情分析、答疑輔導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培訓重點。

  保證在線教學質量。注重全媒體課件開發、教學的呈現方式、教學內容的設計等方面的創新,多出精品課程,充分滿足學生在線學習的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制訂不同的開發計劃;優化在線教學支持系統,提供豐富的工具、平臺以及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提高學生在線學習效率。創設良好的在線學習環境,如創建學習小組、營造積極的心理氣氛、鼓勵學生參與討論等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減少學生在線學習孤獨感;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持服務,如技術支撐、學習資源更新、學習活動安排、學習過程監督、學習問題的解決等學習支持服務,以提升在線學習效率。

  培養學生在線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在線學習平臺監控功能,定期發送活動計劃、日程安排、學習進度、考試計劃和論壇反饋等一系列提醒,幫助學生便捷地進行個人學習管理;督促家長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孩子居家在線學習良好習慣和學習興趣。

  注重在線學習效果評價。加強對在線教師的評價,將師生交互、在線教學活動組織和在線學習資源提供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注重學生之間的互評,在反饋中促進學生自我的學習反思;將人評和機評相結合,提高在線學習效果評價的精準性。

相關焦點

  • 應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新常態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中小學開啟了一場兩個多月的「全景式」集中線上教學活動。在這場無二選擇的教學模式背後,是教育信息化隱形壁壘的瞬間瓦解。廣大教師從排斥到質疑,再到接納後的積極實踐,最後到經驗積累和自身反思,教學信息化水平也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大幅提升。隨著各省市陸續復學,我們也看到不少教師「如釋重負」,大有要和線上教學說「再見」的姿態。
  • 電影電視系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
    為展示與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7月16日晚,電影電視系教學匯報展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院執行院長羅琴、黨委書記謝桂蘭、副院長張倩、副院長黃正文等院領導出席活動並作為評審考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項目。學院執行院長羅琴宣布電影電視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正式開始。
  •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蔣建偉,上海交通大學在線教育中心副主任,慕課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委員。主持「好大學在線」課程平臺的建設與運行。近年來,在精品MOOC建設與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產學合作在線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模式、中國式在線開放課程發展模式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探索與實踐,多次獲得教學成果獎。
  • 有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實踐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把線下班級授課制群體學習優勢與網絡學習個性化融為一體,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教學研究和實踐的新型教學形態。
  • 我市試點「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記者昨天從市電教館了解到,我市將利用「金陵微校」平臺中優質的教學資源和素材,實現「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全市60多所中小學試點。
  • ...專家: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將成資訊時代的重要教學方式
    母親劉鳳麗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原本只有線下教學的「嘉英教育」轉為線上,孩子通過釘釘上課,每兩周會收到學校快遞到家的教材和作業,完成後上傳作業,老師會進行針對性點評。「總體來看,我對孩子學習效果還算滿意。」劉鳳麗說。&nbsp&nbsp&nbsp&nbsp除了線下教育被迫轉身加入,深耕線上多年的在線教育迎來發展春天。
  • 姚閩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以《營養與健康講座》為例
    為進一步推進高校信息化建設,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工具的應用能力,高教國培邀請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教授姚閩娜,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為主題,圍繞《營養與健康講座》分享自己藉助信息化教學工具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的經驗。
  • 我市試點「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  記者昨天從市電教館了解到,我市將利用「金陵微校」平臺中優質的教學資源和素材,拓寬中小學線下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實現「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全市60多所中小學試點。   「金陵微校」是我市市區校三級聯動、重點打造的網絡互動大數據學習平臺。
  •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會」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0-11-30  瀏覽:
  • 疫情倒逼教育網絡化,且看這所學院如何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學校『停課不停學』,這對信息化建設工作來說既是一次檢驗,更是一次練兵。」7月21日,鄭州航院人事處處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姜運倉說,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線上課程建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契機,在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之路的同時,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
  •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持續優化
    一節課的時間短了至少5分鐘,該講的知識點一個不能少;一學期到校學習的時間已減少兩個多月,該完成的教育教學任務一項不能砍。最近,本市中小學老師正忙著將這兩道「不等式」換算成「等式」,積極備課,迎接下周一開始的線上學科課程教學計劃。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未來疫情結束,這種線上線下混合供給的教學模式將持續發展優化下去,給線下課堂減負,激活更多教育能量。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我市試點「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  記者昨天從市電教館了解到,我市將利用「金陵微校」平臺中優質的教學資源和素材,拓寬中小學線下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實現「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全市60多所中小學試點。   「金陵微校」是我市市區校三級聯動、重點打造的網絡互動大數據學習平臺。
  • 如何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觸發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學生在哪裡,教育就在哪兒發生」,穿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邊界,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有了更多可能。「上半身校服紅領巾、下半身睡褲拖鞋」――今年上半年「雲」學習的經歷,讓孩子們印象深刻。「能聽到我說話嗎?能看到PPT嗎?可以的話請回復1。」
  • 教育部委託湖北做了一個調查,專家: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
    華中師範大學博導王繼新談「停課不停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常態對話人物王繼新,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教學質量要多方協同來保障記者:今年初,教育部下發通知,各級各類學校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你怎麼看待當時這個「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決定?王繼新:因地制宜地全面實施「停課不停學」,是應急舉措。
  • 喜報—我校6門課程獲批2019年陝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線下、社會...
    喜報—我校6門課程獲批2019年陝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線下、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 2020-12-16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公布2019年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浙教辦函〔2020〕77號各高等學校,各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關於組織開展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
  • 線上線下混合式作業 如何為教與學提質增效
    不同學段、學科如何平衡線上線下作業比例?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優勢豐富線上作業形式?  近日,首個研究混合式作業的十三五重點課題開題,其探索成果或許為探索未來個性化教育模式提供思路。以作業為例,除了採取線上布置、批改作業外,也有學校藉助線上題庫出卷,判卷,形成班級、學生個人的學情診斷報告,讓教與學更高效。  去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通過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的融合,強化教育信息化對教學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的服務與支撐,再加上全國中小學教學改革和教育發展對學生核心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依靠傳統的作業考核、評定形式已不再現實。
  • ...集寧師範學院《現代教育技術》入選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課程類別一起來看 ↓ ↓ ↓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申報推薦,教育部組織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擬認定3560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717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327門線下一流課程146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首屆全國高校電力電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研討會在三峽大學舉行
    12月18日-22日,首屆全國高校電力電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研討會在三峽大學舉行,該校黨委書記李建林、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進軍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全國高校的專家學者、企業人士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 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成新常態 在線教育風口未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迎來蓬勃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已成大趨勢。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在線教育的提質升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將成為教育的新常態,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有望駛入快車道。與此同時,家庭教育的積極參與,將成為推進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