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星期五撞球的邀請,介紹一下關於目前世界斯諾克排名制度的相關問題,算是斯諾克相關知識的一個普及篇。因為是普及,加上表達能力有限,所以說的特別羅嗦。另外,本文闡述是基於世界斯諾克現有的相關規則,而有些規則多有變化。訛誤之處,多請指正或補充。
1977年,世界職業比利和斯諾克協會(WPBSA)正式推出斯諾克排名制度。早期的排名制度,不做贅述,可以參閱某網文:「WPBSA世界排名系統變化史」,
可以點擊「閱讀原文」,仔細了解。 2010年之前,斯諾克世界排名,一個賽季所有球員就一個排名,固定不變。排名依據兩個賽季排名賽的積分確定,賽季結束也就是世界錦標賽結束後,排名更新,作為下一賽季的球員排名。從2010/11賽季開始,赫恩上臺後,排名制度進行改革,實行滾動排名制,球員一個賽季的排名是會不斷變化的。2014/15賽季開始,排名制度再起變化,由積分排名改為獎金排名。兩者孰優孰劣,很難評說。在積分排名下,如,一個普通排名賽,冠軍積分5000,亞軍4000,世界錦標賽冠軍積分10000,亞軍8000,冠軍積分是亞軍的1.25倍。但現在按獎金排名,多數排名賽的冠軍獎金往往是亞軍獎金的2.5倍左右。所以按獎金排名,如果球員得冠軍,排名能迅速提升一大截;如果拿到超大獎金的世界錦標賽冠軍,基本能確保世界排名前三的位置。獎金排名特別適合於那些有才華的新晉年輕球員,排名上升速度會比較快;當然也特別適合個別選擇少打排名賽、但能力出眾的球員,如火箭奧沙利文。 (1)球員只有在排名賽(包括以前的小型排名賽)中獲得的獎金才計入排名,不包括邀請賽獎金,比如大師賽。 (2)排名賽中,只計算球員在各輪次所獲得的獎金,其他獎金是不計入排名的,比如:147滿分杆獎金;單杆最高分獎金。此外,少數首輪設有獎金的排名賽,如世界大獎賽、球員錦標賽等,球員首輪失利的獎金也是不計入排名的;再者,贊助商為某些系列賽(如歐洲系列賽)優勝者設置的額外的紅包獎勵,也是不計入排名的。 目前的滾動排名,基本按球員在最近兩年時間裡所獲得的排名獎金來計算排名。而這兩年期間,會隨著排名賽的不斷進行而不斷變化的。比如,某球員2020年英國錦標賽後的世界排名,正常情況是計算2018年英國錦標賽(不含)後至2020年英國錦標賽(含)之間兩年裡,該球員所獲得的排名獎金。由於,個別賽事的賽程賽期,各賽季不一致,因此在相應節點,具體哪些賽事的排名獎金被包含或被扣除,需要查看世界斯諾克官網的相關說明。其實這個問題,作為球迷了解下就可以了,估計誰也不會去算,這是官網和一些專業網站幹的事情。 球員的世界排名,是球員近期實力的體現。一位球員職業生涯的最高世界排名,也是該球員職業生涯綜合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球員獲得很高的世界排名,也可以說是球員的一項榮譽。特別是,球員登頂世界第一,更是一項崇高的榮譽。比如,丁俊暉分別在2014年英國錦標賽後和2015年徐州公開賽(小型排名賽)後,兩次登頂世界第一,儘管世界第一的維持時間非常短暫,但丁俊暉是目前唯一一位拿過世界第一的亞洲球員。 如果世界排名,同時又是種子排名,那作用就更大了。這個放在種子排名裡介紹。 另外,有些邀請賽參賽資格的確定,世界排名也能發揮作用。比如,冠中冠賽,如果冠軍球員數量低於參賽名額,賽會一般會按賽前的世界排名確定獲邀球員。又如,邀請賽版的冠軍聯賽,也是按照世界排名來邀請球員參賽的。 種子排名,是確定將來某項或某幾項賽事,參賽球員種子席位和種子順位的排名。 種子排名和世界排名的關係,可以歸結為:種子排名是世界排名,但世界排名不一定是種子排名;種子排名是帶確定賽事種子功能的世界排名。 以2020/21賽季為例(下圖為賽季賽程表局部,黃色標記為排名賽):
現在基本每項排名賽結束後,世界斯諾克(WST)官網都會公布更新後的世界排名。圖中,如北愛爾蘭公開賽,賽事結束後的世界排名,同時又是種子排名,確定蘇格蘭公開賽的種子。但蘇格蘭公開賽和德國大師賽後的世界排名,就不是種子排名,不決定任何賽事的種子順位(其實說白了,這個世界排名沒多大實際效用)。 1. 確定賽事的種子順位,以此確定賽事的籤位,特別是高排位球員的籤位。現在所有職業球員都能參加的排名賽,一般衛冕冠軍是賽事的一號種子,世界錦標賽冠軍是二號種子,分別鎮守上下半區;其餘球員,特別是賽會的高排位種子球員,會以既定規則、按種子排名,均衡分布在上下半區。 這個目前主要針對於上海大師賽和大師賽。兩者都是有明確參賽資格的邀請賽。 以大師賽為例 。大師賽,只有世界排名前16的球員才有資格參加。從上圖中可以看到,確定大師賽種子席位的,不是大師賽前的世界排名(也即圖中世界大獎賽後的世界排名),而是英國錦標賽後的世界排名兼種子排名。這個問題,今年的大師賽(2021)是個非常好的例證。由於川普和利索夫斯基因病退賽,賽會按排名確定替補球員。此時最新的世界排名,17-20位依次是麥克基爾、霍金斯、加裡-威爾遜和喬-佩裡。邁克基爾因個人原因放棄,最後替補入圍的是威爾遜和佩裡。很多球迷,甚至連直播的職業球員可能都沒搞明白為什麼不是霍金斯?其實,霍金斯根本輪不上,大師賽種子是按英國錦標賽後的世界排名兼種子排名確定,17-19位依次是麥克基爾、佩裡和威爾遜,而霍金斯遠在第23位。 另外,又如世界錦標賽。世界排名前16位的球員,可以不用參加資格賽,直通克魯斯堡。而這16個直通席位,也是由種子排名確定。只不過,目前確定世錦賽的種子排名,同時又是世錦賽前最後一項排名賽後的世界排名,兩者同一,所以不會像大師賽那樣,產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