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每天早上當我們打開電腦,準備一天交易的時候,是不是內心有一份渴望交易的心態。如果沒有,那麼請你馬上離開這個市場,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吧,這裡(或者說今天)不適合你。參加自己都不喜歡的活動,就沒有辦法激發鬥志、信心、潛能。
對於喜歡期貨投資的人,只有渴望交易的衝動是不夠的。請你檢查以往的交易中有多少次是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統操作的,如果說沒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對不起,你註定是這個市場的犧牲品。這一點兒也不誇張,沒有武器只有鬥志的士兵也不是合格的士兵。
成功交易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這個交易系統是非機械的,適合你自己個性的,有完善的交易思想、細緻的市場分析和整體操作方案。期貨市場中的贏家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因此尋找適合自己的、完善的交易系統,是專業交易人士投資生涯中幾乎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
幫助投資人有效克服心理弱點,是交易系統的最大功效。交易系統使交易決策的過程更加程序化、公開化、理性化。投資人可以從由情緒支配的處於模糊狀態的選擇過程,轉變為定量的數值化的選擇過程。
有了武器就要用它去披荊斬棘,殺敵建功。交易系統不是擺設,是真正適合你的武器,可以幫助投資人有效控制風險。交易系統的使用,可以告訴投資人每次交易的預期利潤、預期損失金額、預期連續盈利次數、預期連續虧損次數等。
現在我們把該自己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對自己的交易負責了。要正確面對每一次的盈利與虧損,任何的系統交易者都有一半以上的交易是虧損的,而且也時常經受一連串的損失,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投資家,他們的交易也不是只賺不虧的。例如股神巴菲特,有人專門統計過:他的盈利基本上來自全部交易次數的5%。可見積極面對交易中的的損失,保持良好的心態,勇敢地交易下去才會走向最後的成功。
交易中的人性弱點,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想要完全克服很困難。人類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如牛頓、愛因斯坦、邱吉爾,以及蔣介石都在證券投資中遭受過挫敗。牛頓在事後說:「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出人性的瘋狂」。在紛擾的行情裡中,「心隨境轉則煩,境隨心轉則悅。」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恐懼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自己的心。由此可見,在市場中保持理性和清醒是何等的難能可貴。而要成為贏家則必須克服自身的人性弱點把他們控制在一個適度的範圍內。
敢于堅持獨立、理性的思考。巴菲特所說:「我們也會有恐懼和貪婪,只不過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
期貨投資是震撼人性靈魂的藝術,需要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什麼樣的文化屬性決定著什麼樣的思維和行動。因而就決定了什麼樣的命運。技術、文化、氣度、財力是期貨的核心要素。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任何一種命運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
量變不難,慢慢積累就可以了。難的是質變。很多人並非不會做事,只是受著知識水平,閱歷經驗的種種限制目光短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更為不可取的是這些人自以為事,在利益面前極限計較,舉輕弱重。 過於注重技巧上的嚴謹,執意於表象而偏離了事物本質。
缺乏對複雜事物核心規律的判斷是無法看的深看得遠的。缺少成功者的智慧是註定做不了大事的!所見即所得,你的知識水平達到什麼程度,那就是你能得到的投資收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命運與其說是上倉的安排,不如說是自己掌握的。成就源於基礎,源於積累,源於機遇。更取決於自己的把握。而如何把握更是一個『悟』字當頭。 悟的是什麼?是道!是規律、是事物的本來面目。是深深藏於種種表象之下的因與果。得之有道,悖而不得。如何提高覺悟?那只能自己來參,來思考,來體會。可覺悟這些東西並不容易。 事實上撥開表象看透事物本質的人,是因為不斷經歷著覺和悟的過程。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期貨市場修的是一種品性。得的是可得之心。
有人說適者生存,我認為智者生存。在交易中讓智慧指導行動。知識、智慧與技術是不同的概念,一個有知識而沒智慧是做不好交易的。不要只注重技術,更要實踐生活哲學。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以自己覺悟的道理去覺悟他人,喚醒在迷途中的朋友,同歸覺路。萬物皆可變,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真性。禪修心,道養性。以宗教般的意識去分析人的行為,去理解人的思想。幫助我們恢復自性本真的智慧和覺悟。開啟智慧消除「業障」。市場中多數人懂得技術分析但也難逃虧損的命運,他們是敗在「心」上。把握這個層次需要佛學講究「緣」和「悟」,有這種慧根的人最終會成為交易高手。「禪」字解釋起來,叫「思惟修」,就是用心思去想定那一種道理,修自己的心;又叫做「一心」,就是把心裡頭的念頭,專門用在一種道理上,沒有別種的事情去分散他的心思,這是一種定心的法子。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徐南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