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異極礦是一種常見的礦物,但是能達到寶石級的異極礦卻少之又少,屬稀少寶石。異極礦有著清新靚麗的藍色外表,外觀與天然綠松石很相似。達到寶石級的異極礦可加工成戒面製成飾品,若造型奇特、具觀賞價值的可作為觀賞石,質量不佳的則作為標本進行研究或工業上用於提取Zn。
9.80ct的橢圓素麵異極礦(photo by TM and Wuyi Wang)
8 x 6 mm寶石級異極礦(photo by IR and MLJ)
異極礦的化學式為:Zn4Si2O7(OH)2•H2O,屬斜方晶系,晶體沿c軸延長,具{110}完全解理,可沿{010}發育呈板狀,集合體具帶狀、放射狀結構,也呈皮殼狀、腎狀、鍾乳狀及土狀構造等,可見藍色和白色相間的條帶,藍色深淺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
產自剛果的114.96ct的異極礦,通過拋光面可見葡萄狀結構(photo by Maha Tannous)
異極礦典型的纖維帶狀結構
(photo by IR and MLJ)
異極礦的顏色多樣,有白色、藍色、藍綠色、淺綠色等,以純正的天藍色為佳,前人研究表明異極礦的藍色與Cu有關,顏色越深,CuO的含量越高。
異極礦呈玻璃光澤或蠟狀光澤,半透明-不透明,紫外螢光燈下無反應,無特徵吸收光譜,折射率:1.614~1.636; 比重:3.45±0.05;硬度4~4.5
異極礦的紅外光譜特徵吸收峰主要位於450cm-1,566cm-1,607cm-1,866cm-1,933cm-1,1098cm-1處,這可作為鑑別異極礦的參考依據。異極礦與綠松石的紅外譜圖有明顯區別,可根據外觀特徵及紅外光譜等將二者區分開。
異極礦主要產於鉛鋅礦床的氧化帶,與閃鋅礦、菱鋅礦、白鉛礦、褐鐵礦等共生,主要產地有美國、墨西哥、剛果、德國、奧地利、緬甸等地,在我國雲南、廣西、貴州、新疆等省(區)也有產出,但產量不大且質量不高,高品質的異極礦主要產於中國雲南和緬甸。
10.55–31.99 ct的脫玻化玻璃樣品(Photo by Brad Payne)
近年來市面上出現高品質異極礦的仿製品——鈉矽灰石微晶玻璃,市場名為「雪花異極礦」,基底上分布有似雪花狀包裹體,內部具有矽灰石微晶玻璃特徵的纖維狀、長針狀結構,與異極礦的放射狀結構有較大差異,折射率、相對密度均低於異極礦。物理光學參數測試或內部結構觀察都可區分異極礦和鈉矽灰石玻璃。
左:玻璃樣品的針狀結構 右:玻璃樣品的雪花狀包體
(周舟等,2018)
[1] 餘曉豔,有色寶石學教程,第二版,地質出版社,2016. 北京。
[2] Jason Darley , Erica Emerson. Partially devitrified glass imitation of hemimorphite. GEMS & GEMOLOGY,2012, 48(2):153
[3] 梁婷,謝星.雲南異極礦的寶石學特徵[J].寶石和寶石學雜誌,2003,5(4): 34-36
[4] 劉俊伯,阮青鋒,李夏雲等.一種異極礦仿製品—鈉矽灰石微晶玻璃的研究[J].人工晶體學報,2018,47(11): 2350-2355,2374
[5] 徐萬臣,袁楓,王兆周等.異極礦的寶石學特徵初步研究[J].國土資源,2008,z1:90-91
[6] 周舟,朱穎倩,單乙芳等.一種仿異極礦的矽灰石微晶玻璃[J].寶石和寶石學雜誌,2018,20(4): 38-45
[7] 張欣,楊明星,狄敬如等.與綠松石相似的三種天然礦物的鑑別與譜學特徵[J].寶石和寶石學雜誌,2014,16(3): 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