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那詭秘而遙遠的故鄉,究竟藏著怎樣深不可測的秘密

2020-12-15 小詩看世界

01.中國作家的故鄉情結

記得蕭軍在編輯蕭紅書簡時,曾為蕭紅繪製過一張圖表,用以標示蕭紅一生所走過的路。在那裡,蕭紅短暫的生命歷程變成了一副空間移動的線路圖,從故鄉呼蘭河啟程,一直到客死香港,短短三十一載,卻往返顛沛二十餘地之間,真可謂在苦難中掙扎漂泊的一生。

其實,每一位中國現代作家的經歷都是一段生命漂泊和追求奮鬥的歷史,雖然他們漂泊流浪的路線各異,但起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各自的故鄉。當生命遠離故土,在異鄉的土地上,關於故鄉的記憶就成了精神的一片棲息地。於是,在文學中,故鄉成了一個久遠的充滿苦澀與美麗的話題,因為與現實的苦難相比,故鄉的記憶雖然是苦澀的,但那是一種美麗。

應該說,在人的意識中,「故鄉」是在時間與空間距離中的一種指稱,即人在遠離故土之後,對那個曾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的一種稱謂。周作人在《故鄉的野菜》中說:「我的故鄉不止一個,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故鄉對於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分,只因為釣於斯遊於斯的關係,朝夕會面,遂成相識,正如鄉村裡的鄰舍一樣,雖然不是親屬,別後有時也要想念到他。」這種說法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因為衡量一個人的故鄉,並不僅僅以一個人的生存居住為標誌,更因為那裡是你的生身之地,那片土地是你生命開始的起點。

古往今來,不計其數的作家懷著無比的深情寫過故鄉。

徐欽文在小說《父親的花園》中,回憶了童年時在父親的花園中賞花的情景,園中鮮花盛開,全家上下其樂融融,整個花園洋溢著幸福溫馨的氣氛。後來,自從父親外出謀事以後花園成了滿地青草和枯枝敗葉的荒園,時移物往,物是人非,留下的只是一張模糊難辨的照片和一些美麗的記憶。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魯迅筆下這一段著名的描寫閏土的情節,也是出自小說《故鄉》。

如果說,在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中,故鄉已經成為一個遙遠的空間位置,成為記憶中的存在的話,那麼,任何一個關於故鄉的文學表達形式,都可以說是一種精神的懷念方式。這種懷念方式是對故鄉記憶的一次修復,也是在創造想像基礎上的一次重建。

著名作家麥家暌違八年的新作《人生海海》也是這樣一部作品。

02.孩子的記憶和故鄉隱藏的秘密

這是一個關於記憶的故事。以第一人稱講故鄉,講那些存活於記憶之中的過去的事。這又是一個孩子的記憶,與故鄉、村落、祖輩有關,點點滴滴、斷斷續續,記住的只是人與事,或者事與物,卻又無法明白其涵義。

記憶和敘事者的「我」廝混、打鬥。每當我們企圖了解過去的意義時,過去提供給我們的只是大量的轉義。人丁興旺的故鄉,古老而充滿著傳奇;出奇古怪的「上校」,有點鬼裡鬼氣的爺爺,智勇雙全的老保長,可恨又可悲小瞎子,重情重義的父親,在那個風雲詭譎的年代,美與醜、善與惡、生與死等複雜的人生內涵一一浮現,刺激著看客的神經。

奇人有異事,異事顯奇人。小說《人生海海》中對「上校」身世的傳奇描摹,對「我」父親與「上校」的緊密關係、爺爺對「上校」又愛又恨的態度的描繪都令人稱奇。麥家擅於書寫身處黑暗隱蔽空間裡的個人傳奇,他的小說主人公們往往被他置身於一個「封閉空間」裡面來書寫刻畫,以此來充分展現人物的心理、推進故事的發展,以及深化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人生海海》中絲絲入扣波瀾橫生的情節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為小說人物拓展開了騰挪跌宕的彈性空間。無論是有關「上校」那不可描述的下半身的秘密,還是「上校」與「我」父親之間的關係,亦或是「上校」參軍過程中的輝煌與回鄉之後的人生落差軌跡,都是山窮水盡局面後的柳暗花明之喜,在情節的一阻以現的陡轉之間完成了文學審美的閱讀體驗。

03.人生際遇的起伏和塵埃落定後的靜寂

故事中的人們,他們的人生際遇無不籠罩在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命運迷霧中,他們的生命猶如樹上死掉的枯枝,自然地引發每一個生命的生存消亡之殤,而且其間人性的呼喚與本能的宣洩相互羈絆纏繞,普通心靈的愛恨情感千腸百結,能讓讀者於依稀面貌的背後感受到溫情脈搏的跳動,心有戚戚,情有所寄。

小說離不開故事,故事離不開人物,人物離不開命運,命運以其無窮的變數誘惑著代代人心。巴金曾說:一部優秀作品的標誌,總是能夠給讀者留下一兩個叫人掩卷不忘的人物形象。古今中外的名作,所以能流傳久遠,就在於它的人物形象,以及它對當時生活的深刻描寫,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

對照這一標準,《人生海海》做到了。麥家從容不迫地勾畫出生命歷程中無常命運的軌跡。他將那隱秘的人性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沉默詭秘的往事,轉瞬即逝的機緣,起伏跌宕的命運,都在那個遙遠的故鄉悄悄降臨。

藉助給人無盡想像的語言方舟,麥家帶領讀者穿越遙遠歷史的重重迷霧回到故鄉,在穿越時體驗著靜寂、落寞、未知和嘆息。當一切塵埃落定,回首曲折的來時之路,每一句滲透這裡的語言組合仿佛就是早已釘好的路標在情節的轉向中飄搖。

相關焦點

  • 麥家《人生海海》:藏著你很想知道的秘密
    2019年4月麥家新作《人生海海》出版。這個故事不同以往,是麥家沉寂多年後的傾心之作,是他用四年時間,沒有功利心的又用功又用心的,為我們講述的另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秘密。--麥家這是一部探究人性、命運的作品。故事發生的主要時間是文化大革命,地點是我的故鄉,鄉裡的人也是普通農村鄉民。那個時期的他們貧窮,沒有文化,但是人性複雜,他們的破壞力卻很大。
  • 《人生海海》|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上校的一生盡在麥家的《人生海海》裡。《人生海海》講的是一個人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每一位芸芸眾生,故事裡藏著人生百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又有時間帶來的仁慈。《人生海海》的作者麥家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到的。
  • 《人生海海》上校:甘願當太監,放棄愛情,也要守住的一個秘密
    《人生海海》是麥家停筆三年曆時五年的長篇巨著。在此之前麥家已經是憑著《解密》、《風聲》、《暗算》,都拍成了電視劇,看過的人很多,而《暗算》更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書名"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形容人生複雜多變,心胸要像大海一樣寬廣,磨難再多,也要好好活著。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讀,活著需要多大的勇氣?
    因為童年經歷,麥家一直抗拒回到家鄉,但《人生海海》這本書脫離了麥家以前素有的「諜戰」題材,將背景設在了麥家的家鄉,這是對童年的紀念,也是和故鄉的和解。就如麥家自己所言:「一個作家,他的寫作是怎麼也逃離不了童年和故鄉的。」董卿看完後感動不已,深深被觸動了。
  • 《人生海海》裡的上校:甘願當太監,放棄愛情,也要守住一個秘密
    《人生海海》裡的上校:甘願當太監,放棄愛情,也要守住一個秘密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新作《人生海海》,一經出版,便引來一波「麥家潮」。而作品《人生海海》中,最牽動人心的,莫過於自稱「太監」的上校了。而上校的刺青,就是讓所有人捲入不幸旋渦的源泉。「小瞎子」險些發現了上校紋身的秘密。上校一怒之下,把小瞎子打傷了,因為他父親幫上校逃走了。
  •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值得一讀?聽聽董卿、高曉松是如何評價它的
    《人生海海》這本書是當代著名作家麥家,耗時八年,以故鄉為背景所寫的一部長篇小說。這書名有點怪,但很別致,猜可能是某地方言——實為閩南話。為什麼很多人說《人生海海》非常值得一讀?董卿說:「心有雷霆,面若靜湖,這是人生的厚度」,在她看來,《人生海海》的深度就是人生的厚度。楊祐寧說:「天真、浪漫的眼光去看待一個相對很殘酷的世界。」何穗說:「最後會給我這麼大一個驚喜,有一個這麼感人的愛情故事。」
  • 《人生海海》到底有什麼魅力?故事直擊人性,董卿、莫言連連稱讚
    《人生海海》這本書是當代著名作家麥家,耗時八年,以故鄉為背景所寫的一部長篇小說。這書名有點怪,但很別致,猜可能是某地方言——實為閩南話。為什麼很多人說《人生海海》非常值得一讀?因為很多人在讀了它之後都稱其為是一部深度致鬱又治癒的書,作家、明星也都是讚不絕口。
  • 評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人生海海》:英雄主義如何照亮渺小人生
    本文作者:何平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人生海海》是麥家真正在反思自己過往的寫作路徑。與此同時,其背後要外揚的不僅僅是傳奇人物的英雄行為與英雄主義,而是相應的英雄行為、英雄主義是怎樣感召那些受困的尋常個體。《人生海海》我讀到的是出版社給的白皮列印「先讀本」。
  • 如果覺得人生太沉重,那就看看麥家的《人生海海》吧
    《人生海海》裡上校的一生,摻雜了太多人性的複雜,正如"人生海海"這四個字的意思一樣,人生如海, 複雜、多變、深沉。而這樣的複雜圍繞著上校的"秘密",讓人更加感到人生如大海般的茫然。人人都有秘密,有陰暗的,有悲痛的,也有喜悅的。上校的秘密,是悲痛的,是讓他羞憤難忍的。
  • 麥家《人生海海》:被薇婭5秒賣光3萬冊莫言盛讚,它究竟寫了什麼
    那麼這部《人生海海》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能如此動人,還波及到了這麼多層面的讀者。何為「人生海海」?首先「人生海海」的意思,在小說中,作者也做過不盡全面的解釋。書中的主人公「我」是一個學歷不高,理解能力和自己的父親差不多的悶葫蘆。就人生海海也是他在巴塞隆納黑心的工廠裡女工友(他後來的前妻)為他解釋的。
  • 《人生海海》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敲響一聲高考過後的警鐘
    《人生海海》,作者麥家,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可以從中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一時沉浮,一世浮沉小說《人生海海》中的「人生海海」是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人生海海》的後半部分是「我」闖出自己的一條路後,回到故鄉,去找尋上校的消息。最後在上海找到了智商僅為6,7歲孩子的上校和照顧他的妻子林阿姨。從林阿姨的口述中,「我」被這個巨大的秘密壓的喘不過氣來。
  •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人在不同的階段閱讀同一本書是有著不同的感受的,剛開始你看的是一個故事,後來,你讀的是人生。麥家的《人生海海》便是這種感覺。微信讀書看過一遍,如今有了實體書,便再看一遍。那個很遙遠的時代,在作者的筆下,似乎又很近,我們沒有經歷那個時代,卻可以在作者的筆下感受那個時代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人們最為樸實的面孔。人們似乎總是愛懷念過去,在不經意間提起,有時候並不是因為過去太美好,也可能是因為太多的苦難,我們經歷過,告訴自己那樣就可以了,不再需要這樣的苦難了,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是一生而已。
  • 諜戰文學之王麥家的轉型力作:《人生海海》究竟是什麼意思?
    畢竟,盲人阿炳的傳奇人物離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遙遠。看完《人生海海》後,我推翻了過去的幼稚觀點。這本小說源於他的原始風格,但也與過去不同。這個故事仍然具有傳奇色彩,但故事本身並沒有觸及靈魂,而是用這些話語來思考人性。這些話可以帶給人們前進的力量。這是一個嶄新的麥氏家族。
  • 一起讀麥家的《人生海海》願我們經曆命運浮沉後,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海海」這四個字是取自閩南方言,意思就是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的。而在《人生海海》這部書裡面,作者麥家不僅探討了英雄主義,並且對「人生海海」的解讀又深了一層,他告訴我們: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嘗試著去愛上生活。現實生活不會像電視劇一樣,結局都是歡喜團圓。
  • 《人生海海》:少有人願感受「太監」的痛苦,縱使歷經千帆也枉然
    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一經出版又引得一波萬人空巷的「麥家潮」。而作品《人生海海》中,最牽動人心的,莫過於自稱「太監」的上校了。而上校的刺青,就是讓所有人捲入不幸漩渦的源泉。「小瞎子」差點發現上校的紋身的秘密,上校一怒之下,動手傷了小瞎子。因父親幫助上校逃走。小瞎子懷恨在心,就寫字昭告村民:上校是同性戀,他與「我」父親在一起了。
  • 眾多明星推薦,網絡直播一掃而空,《人生海海》的魅力,如此之大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作為麥家的「故鄉三部曲」之一,《人生海海》耗時八年,經過五年的打磨,終於呈現在大眾面前。
  • 麥家《人生海海》到底有多觸動人心?莫言高度盛讚,董卿哽咽落淚
    在這部小說中,沒有情報密碼的波詭雲譎,只有人性密碼的深不可測。他那看似平靜的句子,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一個弱點——執念。在書裡,執念就像一種魔力,讓人深陷其中卻無法自拔,然後慢慢地在自己心裡擰成一個結,讓自己擺脫不了。
  • 《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人總歸,要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時隔八年,試圖超越自己的最新作品,與以往寫作不同的是,他寫的不再是諜戰英雄主義,而是選擇了回歸故鄉,回歸那個讓他滿目瘡痍的童年,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一輩子總要有一本關於故鄉的書,一方面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紀念,另一方面,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
  • 讀完《人生海海》哭到不能自己:若生活充滿絕望,那就向死而生
    心中的人生海海早已萌生麥家在福建生活過,閩南語的歌著實好聽,其中有一首叫做《人生海海》,麥家對照著歌詞,越聽越喜歡,也許從那時候起,他就想過有一天把這幾個字用在自己的作品上。冥冥之中,這本《人生海海》早已在麥家心裡已久,而非沉澱三年,執筆五年。
  • 人生海海:認清了生活本質,依然熱愛生活
    你說,什麼是人生?麥家在《人生海海》中,通過一個傳奇人物一生的經歷,為我們打開了通往這個靈魂問題答案的大門:所謂人生如海,既有陰冷詭譎的漩渦,也不乏暖陽舒緩的水流,一切因緣際會,最終只看你怎麼選擇而已。麥家作為一位已過了知天命之年的作家,麥家無疑是優秀而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