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底,胡海平作為浙江省第四批對口支援青海乾部人才來到德令哈,展開為期一年半的醫療幫扶工作,援青身份為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如今3個月過去,德令哈已經成了胡海平心裡無法割捨的情愫,立足高原,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他說:「援青專家的責任鞭策我不斷學習和努力,讓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療,造福更多當地泌尿外科患者,這是我的初心。」
海西州人民醫院位於海西州德令哈市巴音河畔(蒙古語,意為幸福的河流),海子紀念館就坐落在它的旁邊。海西州幅員遼闊,這裡有彩繪的草地和山脈,羊和馬在廣闊的世界裡自由地移動,這裡擁有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還有「人生必須來一次」的純淨鹽湖,堪比空中秘境的茶卡……如此詩意的海西州卻對初到當地的胡海平並不「友好」。德令哈市區海拔2980米,高原缺氧,空氣乾燥,「剛到的時候,走路都感覺胸悶氣促。兩周後,身體出現了較明顯的高原反應,胸悶氣急,心率達130~140。」經過吸氧調整,胡海平身體上的種種不適不久後得到緩解,但緊接著,工作上的困難迎面而來。
泌尿外科是海西州人民醫院成立才兩年的新科室,科室人員配置薄弱,以年輕醫生為主,臨床經驗欠缺。與科室現狀形成巨大反差的卻是當地患者強烈的健康渴求。77歲的藏族同胞拉某宗(化名),被排尿困難的難言之隱困擾了10餘年,半年前症狀嚴重,進行了膀胱穿刺造瘻,雖然緩解了排尿困難的問題,但一天24小時需要一直隨身掛著尿袋,既不美觀,也影響生活質量。聽說最近來了浙江援青專家,拉某宗趕緊又來到醫院,希望仁心仁術的專家把他從困苦煩憂的境地中解救出來。
在德令哈短短不足3個月的時間,胡海平經常碰到拉某宗這樣的患者。70歲的藏族同胞陳某棟(化名),因為排尿不暢進行性加重10餘年就醫,最終被確診為前列腺增生、慢性尿瀦留、繼發梗阻性腎病,受當地醫療條件、技術所限,經留置導尿後其腎功能逐步恢復正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胡海平帶去的手術技術,猶如為身處寒冬的他們帶來一股巨大的暖流,讓他們看到了好好生活的希望。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胡海平對陳某棟給出行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切術的手術建議。患者前列腺體積約80ml,術中出血量僅約30ml,術後尿色即呈透明狀,無明顯出血。術後5天,患者拔除尿管且排尿通暢,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的家屬,不僅送來了充分感激之情的錦旗,還依照藏族傳統,送來了哈達以示敬意。
前列腺微創手術具有併發症少、創傷小、術後恢復快、術後排尿狀態改善良好等優點,可是在當地醫院卻還沒有常規開展。前車之鑑,徹底打消患者對手術的恐慌心理,拉某宗也在接受了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切術,解決了排尿困難的問題,而且從此再也不用掛尿袋,歡欣鼓舞地開啟了新生活。胡海平目前已開展前列腺增生微創手術近10例,最大前列腺體積超200 ml,手術均順利進行,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秋高氣爽,眼下的杭州正是醉美秋季。而距此2600多公裡的德令哈,最低氣溫零下已是尋常。援青3個月,高原的強紫外線讓胡海平開始了一個「白面書生」往「黑臉張飛」的轉變,冬季動輒零下20幾度的自然考驗也將在不遠處等待著他。但他說:「帶著幾分熱愛、幾分執著、幾分赤誠,帶著黨和人民交予的任務和使命,路還要繼續走,腳步還在繼續前進!」
門診、手術之外,胡海平制定學科發展規劃,加強科室業務學習,積極傳幫帶教,提高科室年輕醫生業務水平。同時規範三級醫師查房制度,規範化療流程,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增強科室服務意識,加強醫患溝通培訓。此外還開展講座、病案討論,將浙江醫院的優良作風帶到海西州人民醫院,把醫院優勢技術傳授給當地醫護人員,為當地群眾解除了疾病痛苦。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名黨員,胡海平還說:「海西州地廣人稀,接下來還要到基層去,把醫療服務帶到海西的各個角落,為老百姓健康事業及民族團結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