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深圳市龍華區發改局局長廖文芳: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本報記者/陳靖斌/深圳報導
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發展詮釋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邏輯。在這過程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離不開政府對產業經濟、營商環境、改革規劃方面的謀篇布局與引導發展。
未來,龍華區將以「十四五」規劃編制為契機,繪製「高清」龍華發展藍圖,全力將龍華打造成深圳「中央活力區」。
那麼深圳市龍華區又將如何全力打造成深圳「中央活力區」?如何激活創新創業氛圍?又該如何通過「政企聯動」,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其中產業布局又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未來龍華區又將從哪些方面「謀篇布局」?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深圳市龍華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廖文芳,試圖解開即將打造成深圳「中央活力區」的龍華之發展奧秘。
《中國經營報》:深圳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深圳營商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市場環境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在這個特殊的節點,龍華區在營商環境上有哪些亮點?在這過程中有哪些工作難點?區發改局作為營商環境牽頭部門是如何突圍的?
廖文芳:目前龍華區從市場主體活躍度、政務服務便利度、法治監管透明度、行業人才滿意度、國際環境開放度等多層次、多方面均得到不同層次的提升。
在市場主體活躍度方面,截至今年7月,龍華區累計擁有商事主體41.5萬戶,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70家,聚集了富士康、美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全區民營經濟活躍、創新創業氛圍濃厚。
在政務服務便利度方面,龍華區打造了一站式集成辦服務,推出412個事項「不見面」審批,279個事項全區通辦,246個事項全城通辦,連續兩年獲評全市政府信息公開「金秤砣獎」,2019年龍華區政務服務改革獲評廣東省電子政務創新應用優秀案例。
在法治監管透明度方面,龍華區開展訴訟服務示範窗口創建活動,打造「廳網線巡」為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區法院被深圳中院確定為「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改革試點法院」,司法調解模式創新改革成為全國範例,相關案例入選司法部「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
而在行業人才滿意度方面,龍華區則緊緊圍繞打造民生幸福標杆的戰略定位,自新區成立以來共籌集保障性住房4.7萬套,發放租房補貼超3億元。教育投入增幅連續兩年全市第一,在全國率先實現區域學校5G網絡全覆蓋。區人民醫院獲中國醫院競爭力五星級認證,在全市率先實現居民看病就醫「一碼通行」。
與此同時,國際環境開放度也在不斷加強。龍華區構建了紅山國際服務中心和觀瀾國際化街區服務平臺,為境外人員的辦事創業提供「線上+線下」便民服務。成功助力深圳長江家具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獲得「深圳標準」認證,推動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登上全國企業標準排行榜,成為行業的領跑者,龍華的產品、標準、管理獲得國內外市場廣泛認可。
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企業發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難點。客觀來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企業發展的「痛點」所在,加上全市產業用房緊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優質企業落地和發展。此外,國家省市接連出臺惠企政策措施,但因宣傳力度不足,存在部分企業理解不精準、不到位。
為此,我們也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先行示範」的標準持續深化改革,拿出更多惠企舉措,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那麼如何通過「政企聯動」來深化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呢?龍華區對此實施一系列降成本舉措。
首先,龍華區先建立一套產業用房保障體系。健全產業用房保障方案,梳理跟蹤全年度產業用房項目建設情況,實現產業空間供給與經濟發展需求的精準匹配,今年力爭新增產業用房100萬平方米以上。
其次,龍華區制定年度產業用房租金參考價,持續開展「二房東」亂漲租金專項整治。通過更改結算戶、計量點改造等方式消除用電中間層,2019年累計為企業節省電力成本1.49億元,今年上半年節省7937萬元。
再者,龍華區以金融超市為抓手,進一步開展線上重大項目金融對接服務,上半年已助力企業融資700萬元。
最後,龍華區落實了一批惠企政策。全市率先打造產業政策查詢平臺,全面精準梳理省、市、區級政策588條。疫情期間率先開設疫情防控政策專欄,收集各級疫情惠企政策420條,及時通過各種網絡媒介加以宣傳解讀,推送信息上萬條。引導各園區、商超、寫字樓及企業累計為延遲復工的企業或租戶減免租金約5.08億元,惠及企業及各類商戶3.4萬家,有效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中國經營報》:龍華區「十三五」規劃完成情況如何?「十四五」規劃是如何謀篇布局的?
廖文芳:「十三五」期間,是龍華區走過的第一個完整五年規劃期,也是從「新區」過渡為「行政區」的特殊時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龍華區緊盯「十三五」規劃綱要預期目標,觀大局、察大勢、出新招,紮實推進各項任務全面落實,基本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目標。
「十四五」期間,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龍華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我們將在「十三五」發展的基礎上,以打造高質量發展主力區、法治建設先行區、文化創新引領區、民生幸福活力區、宜居宜業宜遊魅力區為目標,加快「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
在產業發展方面,龍華區按照「1+8+1」發展模式,全力構建數字經濟生態體系,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先行區。全面深化產業空間供給側改革,多渠道保障產業空間,實現產業空間供給與經濟發展需求的精準匹配。
在空間發展方面,推動龍華南部納入都市核心區,北部謀劃培育新中心。加快重點產業片區建設,推動九龍山智能科技城納入市級重點區域。
並且在區域合作上,龍華區加強與灣區其他城市合作,尤其是加強深港合作、深莞合作;加強與深圳各區的合作,尤其是連結光明科學城創新資源,實現資源互補;推動華為、富士康等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推動清湖-坂雪崗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策源地。
為了促進區域合作,龍華區也在加快樞紐、軌道、道路規劃建設,構建外聯內暢、立體互通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此外,龍華區還將堅定不移地落實中央的「六保六穩」加大民生發展力度,加大教育、醫療設施供給力度,不斷增強群眾有溫度、可感受、可擁抱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經營報》:深圳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龍華區在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建設過程中的主攻方向及相關舉措?
廖文芳:為搶抓「雙區」機遇,跑好龍華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第一程」,編制了《龍華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重點工作計劃(2020-2022年)及2020年任務清單》,並提出布局一批戰略性重大平臺。
龍華區還將謀劃一批引領性重大項目。推動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示範基地、智能化精密工具創新中心、5G工業應用產業創新中心、小分子新藥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級平臺。加快建設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國家中藥產業創新中心、羅茲曼大灣區生物醫藥基地等生物醫藥項目。
除了重大項目外,龍華區還將落實一批全局性重大任務。建設國際一流新興產業高地,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區塊鏈先行試驗區、文體創新引領區、未來人才強區、高質量教育先行區、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民主法治創新試驗區、住有宜居的住房保障體系、大灣區幹線路網新體系。
為了更有效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龍華區還將推動一批關鍵性重大改革。在國家綜合授權改革試點、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數字政府」改革、科研機構扶持模式改革、產業空間集約開發利用模式改革、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社區建設模式領域努力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