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馬球運動,何以「閃耀」唐朝盛世,備受唐朝詩人歌詠

2020-12-10 憶史錄

說到球類運動,是很多體育愛好者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球類運動讓參與者樂此不疲,充滿樂趣。球類運動的類型有很多,足球、排球、籃球、網球、冰球、棒球等等。然而,其實早在我國古代,球類運動就已然出現,並且曾經風靡一時,從貴族階層興起,又逐步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還一度成為文人墨客的歌詠對象。

古代的球類運動不如現在的球類運動多,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蹴鞠、馬球和捶丸。蹴鞠是一種古代常見的球類運動,具體的玩法就是用腳踢。其實蹴鞠這項體育運動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朝,它當時已經發展成了一種有組織的團體活動。

直到魏晉南北朝,古代人們騎馬射箭,馬具裝備也得到完善,再加上蹴鞠在當時也比較火爆,一種獨特的體育活動逐漸形成,「馬球」便孕育而生。由此可見,馬球就是由蹴鞠發展而來的,不同之處在於:蹴鞠是用腳踢球,而馬球是人騎在馬上,使用球桿來打馬球,並將其打入特定球門的體育活動。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時代,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的輝煌發展,中國古代體育運動也在這個鼎盛時期迎來了發展的高潮,馬球當然也不例外並且首當其衝。唐太宗時期,馬球運動開始受到追捧,而這一流行的風尚首先始於宮廷,成為唐代宮廷體育的代表性項目。

無獨有偶的是,唐朝的帝王似乎個個都是馬球的愛好者,在整個唐代王朝的21位皇帝中,竟有11位都與馬球結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幾個皇帝有唐太宗李世明、唐中宗李顯、唐玄宗李隆基,對馬球的特殊嗜好甚至痴迷到淪陷其中,當然他們之中也不乏能打得一手好球之輩,技術水平可謂相當了得。

唐太宗李世民作為馬球運動的倡導者,球技不凡,精於射球,同時對促進民間馬球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唐中宗李顯也酷愛馬球,帶領文武百官親臨梨園亭球場常常是坐無缺席;唐玄宗李隆基本身就是馬球健將並且還頗有名氣。即位之前,李隆基就曾帶隊與吐蕃在球場上對決,並且凱旋而歸;玄宗即位以後,對馬球的熱情有增無減。

可以說,唐玄宗對唐代馬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也是唐代軍隊馬球運動的首倡者。馬球運動作為貴族階層的體育娛樂活動曾一度風靡,但是在當時的社會中,並未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普及,直到唐宋時期才開始向更大範圍和更多階層普及和流行。

唐代體育的發展得益於唐朝的社會穩定、政治開明、經濟繁榮與文化的兼容並收,這種大環境以及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成為了孕育唐朝體育詩歌的溫床。唐朝詩歌在整個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絢爛星空中無疑是極為燦爛耀眼的一顆,其造詣可謂登峰造極。

這些優秀的作品中也有不少是以當時流行的體育活動為素材的。唐朝體育詩歌的湧現建立在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體育風尚的現實基礎之上,如此多的體育詩歌自然而然成為唐詩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唐代大詩人王維曾寫過一首《寒食城東即事》,其中「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兩句詩,即是寫唐朝「馬球」這項體育娛樂活動的。在唐朝的文人墨客中作詩描寫馬球活動的詩人並不少,因為單單在《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二十首,其中也不乏佳詩妙句。

《觀打球有作》是唐代詩人楊巨源的一首詩:「親掃球場如砥平,龍驤驟馬曉光晴。入門百拜瞻雄勢,動地三軍唱好聲。」這首詩描寫了唐朝三軍將士的馬球賽,開始兩句是在描寫馬球場和當天比賽的天氣情況;後兩句則是記錄了球賽的賽況情形,一球入門,呼聲動地,真實地反映出賽場的實景和氣氛,觀眾數量眾多,且熱情高漲。

這些詩歌不僅是唐代馬球活動的集中反映,也是唐代空前繁榮的體育運動的見證。在寫馬球詩的眾多作者中,有的甚至還頗有名望,不少的是宮廷應制詩,由此可見,這些詩文大多反映真實,再加之作者的筆調優良,仿佛再現了唐人打馬球的實情實景。馬球運, 盛行於唐朝盛世,也正像這個偉大的王朝一樣閃耀而蓬勃。

馬球運動在當時無論是作為一項單純的體育娛樂項目, 還是皇室成員賦予了其軍事政治的色彩,馬球運動和馬球文化都是那個朝代社會政治開明、政局穩定、人們思想開放、百姓安居樂業的重要體現。

參考資料:

《全唐詩》

《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

《體育文史》1983年04期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馬球運動
    在唐朝馬球運動可謂是家喻戶曉,上至帝王、貴族與文武百官,下至宮女百姓每個人都是球迷。而最離奇的就是還有兩位皇帝曾因為馬球去世,關於馬球,唐朝也有一段不得不說的史話要談。在唐朝,全國上下都有馬球球場,馬球之風可以說是席捲了整個唐朝上下。後來因為被傳得十分神聖,馬球便成為,唐朝對外交流文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
  • 「逐將白日馳青漢,銜得流星入畫門」,從史料文物談談唐代的馬球
    今天的話題,我們就來談談唐代馬球運動的發展。這麼雄厚的馬匹資源,也為馬球運動的風靡奠定了基礎。不過,雖然唐代馬多,但卻不是什麼馬都可以用來打馬球的,參加馬球比賽的馬是要經過嚴格的挑選和訓練的。唐代詩人徐黃有一首詩《尚書打球,小葩步驟最奇,因有所贈》說的就是一匹訓練打馬球的好馬:「善價千金未可論,燕王新寄小龍孫。逐將白曰馳青漢,銜得流星入畫門。步驟最能隨手轉,性靈多恐會人言。
  • 以胖為美的唐朝人真的很懶麼?不!唐朝運動豐富到超乎你的想像
    唐朝人是出了名的「以胖為美」,所以很多人可能認為唐朝人大多數是不愛運動,每天吃喝的「肥宅」,但是實際上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唐朝人民是非常熱愛運動的。不信?小編就帶你盤點一下唐朝時期最受歡迎的幾種運動吧!
  • 從皇帝到平民,唐朝人為什麼喜愛駿馬?
    不僅如此,唐代盛行的體育活動打馬球也與馬有關。馬球由波斯傳入長安。宮中多處建有球場,他們當中不乏球藝出眾的高手,而在軍隊中更是盛行馬球。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自然產生了很多畫馬名家。《照夜白圖》就出自於唐代畫家韓幹之手,該畫是韓幹的代表畫作。畫中的馬名叫「照夜白」,它是唐玄宗的坐騎,是唐玄宗李隆基最為鍾愛的駿馬。它屬於「胡種馬」,原產於西域。寧遠國王為向唐朝示好,主動送來兩匹寶馬。
  • 唐朝十位著名詩人
    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757年),字少伯,唐朝時期大臣,著名邊塞詩人。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著名詩篇:《烏衣巷》、《秋詞》、《竹枝》、《賞牡丹》、《有感》、《酬樂天見寄》等等九;白居易(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 趣讀歷史 | 《唐朝穿越指南》
    如果有一天,您一睜眼發現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驚慌,來,拿起這本《唐朝穿越指南》。       先過了語言關,學幾句中古漢語、唐朝國罵,再混進官府食堂開開小灶,品茶喝酒。記住,像穿越小說中那樣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隨手拿出紋銀幾兩是會悲劇的,戶口簿暫住證一個也不能少。
  • 唐朝詩人出遊攻略來啦!看詩人如何變身旅遊達人~
    ——《上得天堂,下得地獄》 唐朝的詩人們,如果聽到這句話,可能會想穿越一千多年時光和作者安迪·安德魯斯握手:知己啊! 讓我們數一下《全唐詩》中與旅遊相關的字眼:遊覽、遊觀、閒遊、縱遊、樂遊、遊玩、遊宴、遊仙、歡遊、春遊…… 「浪蕩」的唐朝詩人們,為了紀念遊玩之旅,竟然動用了超過50個不同詞彙。
  • 儒家等級化和技術流失,缺少傳承人的悲痛,最終導致馬球無力回天
    前言:唐代,作為中國古代時期中最為開放的國家之一,其在文化上做出的貢獻是許多朝代都無法超越,無法匹及的。而結合了騎馬技術和擊球技術的馬球就是當時的一項重要運動。唐代馬球起源於唐太宗時期,其不僅僅是一項娛樂項目,還十分考驗騎手的騎術和在馬上的擊殺技術。
  •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美輪美奐,生機勃勃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美輪美奐,生機勃勃春夏秋冬一直都是古代詩詩詞的熱門話題,當多愁善感的詩人遇到了變化多端的四季,就會綻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詩詞魅力。傷春、悲秋、苦夏、傲冬,都成為了詩人寄託情感的最佳載體。當季節與詩人的情感融為一體之後,就幻化成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詩詞作品。
  • 馬球興衰:帝國尚武水平在競技場上的折射
    唐朝的武功完全建立在騎兵發達的基礎上到了唐代,馬球運動迎來了新的春天。唐朝的武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強大騎兵的基礎上的。所以唐朝的馬球具有極強的軍事屬性。唐代馬球的參賽用馬一般就是軍馬。比賽用球是木質的空心球,表面塗有朱紅色的漆。這樣的彩繪球增加賽事觀賞性的同時也更加醒目,引起球員和觀眾的注意。馬球球杖的杖頭為彎月形,杖柄為圓柱形,杖上繪有彩色的花紋。這一形製成為了後來馬球杖的標配。
  • 唐朝時期功績卓著的十位歷史人物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後世明君之典範。韓愈,唐代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
  • 唐朝簡介:唐朝是怎麼建立的 唐朝有多少年歷史?
    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範圍。一、唐朝建立的背景1.隋朝末期,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爆發農民起義。2.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死,隋朝滅亡。三、唐朝的發展歷史貞觀之治:在李世民執政的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較為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局面,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 帶上這瓶葡萄酒,騎馬穿越唐朝
    相對國際發展水平,中國的馬術運動,還亟待完善。這話是中國馬業協會會長說的!中國的馬術運動,並非舶來品,至少擁有3000年的歷史。商周時期,馬術就位列貴族教育體系中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之一。直至盛唐,馬術更是掀起全民運動熱潮。唐代人對馬術,究竟多麼熱愛?
  • 詩的唐朝 唐朝的詩
    唐詩之所以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內容,展現出輝映千古的藝術魅力,除了因為唐人對前代詩歌傳統作了最好的繼承和發展,更重要的,還與唐代文士群體的詩化生活密切相關。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聞一多《說唐詩》)聞一多先生所提出的「詩唐」的主要含義是:「唐人的生活是詩的生活,或者說他們的詩是生活化了的。」
  • 【唐朝文化】舌尖上的唐朝
    唐代趙璘在筆記小說《因話錄》裡就提到「世重餅啖」,這是多數唐朝人食餅的真實反映。唐代所說的餅,內容比今天寬泛得多。除麵糊以外的各種成型麵食,都可以稱為餅。而唐人食之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餅,有胡餅、蒸餅和湯餅等。
  • 唐朝十大詩人,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道盡大唐風流!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等,唐朝國力強盛、四方來朝,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當時王維有一句詩可謂寫盡唐代風流: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而唐朝也是文學、藝術高度發展的一大璀璨時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詩。
  • 從裴旻、公孫大娘品味盛世大唐劍舞,談劍舞為何在唐朝如此興盛
    她們是亂世梟雄身旁一抹亮色,或是搖曳生姿的盛世仕女。她們以美貌在中華民族整體記憶中刻下烙印。而亦有這樣一位女子,公孫氏,以一曲劍舞,闖進詩聖杜甫的詩句中,揮灑出大唐盛世獨有的輝煌氣度。今天,我們便走進歷史長河,賞一曲唐盛世劍舞。
  • 唐朝詩人元稹和李商隱,都善於寫愛情詩,誰的藝術成就更高呢
    唐朝是個開放浪漫的時代,期間有兩位以寫愛情詩著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元稹,一個是李商隱。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隨經宦海沉浮,但也一度拜相。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也曾登進士第,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
  • 唐玄宗李隆基有多愛打馬球?60多歲依然馳騁球場!
    雙方各派十名隊員上場,但主場作戰的大唐馬球隊竟然連輸幾局,吐蕃使者得意洋洋,中宗臉上掛不住了,表示我們要換人,讓大唐真正的馬球高手上場。於是,中宗欽點了四個人上場,然後以四敵十,只見唐朝馬球隊員「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吐蕃隊員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唐朝大獲全勝。
  • 盛世唐城:國內最大的唐朝古城,《妖貓傳》在這裡完成拍攝
    Hi,大家好,我是燃燒的小飛的,這是一檔以旅遊為主題的感受身邊美景探索旅遊路上新鮮事的百家號,這次我們來到了中國唐城,也就是襄陽唐城影視基地,在這裡完整地還原了唐朝盛世,來到這裡就像穿越回了唐朝,也是華中地區唯一的唐風古韻旅遊文化休閒步行街,下面就跟隨我的腳步讓我們一探唐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