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個別樣的21世紀20年代的開端,卻在伊始就蒙上了許多悲傷的灰色……又迎清明時節雨紛紛,希望能用我們曾經為之鮮血盡染、豪情燼燃、初心謹苒的綠色來為全新的年代寄託我們的哀思和更多美好的希望!
悼國傷,祈安康,勿相忘~~~!
作者丨軍委國防動員部軍轉幹部 萬 剛
國之祭——不能忘卻的傷痛
清明祭,逝者息,涕淚泣。
悼國傷,祈安康,勿相忘。
公元2020,農曆庚子新年前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襲擊全球。毒魔之無形、之肆虐、之殘酷,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
國內武漢、上海、廣州、北京,感染患者逐日增加。閉店休市、停工停業,隔離排查、封路封城,武漢告急、中國告急,老百姓居家守望,逆行者聞令迎戰。
這場疫情,是建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禁足居家,生活不便;物資緊缺、一罩難求。街巷空蕩蕩,廣場冷清清,城市和鄉村按下暫停健。
黨中央運籌帷幄,習主席親自指揮,重大決策的戰略部署密集發出,排兵布陣的戰鬥指令直達一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捐款捐物、志願服務,東西南北中大局為重,黨政軍民學團結凝聚。
軍隊聞令而動、披銳出徵,進駐火神山,助力大武漢。正是他們不負重託,不辱使命,用天職踐行初心,用使命守護生命,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為黨旗增輝、為軍旗添彩,為武漢人民守住生命之「門」,打贏了緊要關頭的生死決戰。
被網友譽為抗疫天團的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張伯禮、王辰、陳薇等,用科學見證誓言,用脊梁頂起泰山,正是因為有這些為生民立命的國之重器、民族精英,全國人民心戰才有了力量,勝利才有了希望。
戰鬥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並被評為首批烈士的王兵、吳湧、李文亮、夏思思、廖建軍等,用仁心守護生命,用犧牲書寫擔當。英雄倒下去,還有後來人。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短短月餘,新冠病毒以迅猛之勢橫掃亞洲、狂卷全球,意英法緊急告急,西班牙死亡過萬,美國宣布重大災難。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災難面前,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各個國家都在劫難逃。
為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我國政府不惜代價,實行了史上最嚴厲的管控,竭力「以空間換時間」,為全球抗疫爭搶機會。我國的努力讓世界為之動容。
天下為公,命運與共。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彼此共生共榮相互依存,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彼此攜手共克時艱。
截至4月3日14時,國內因新冠肺炎死亡3331人,海外死亡人數逼近5萬人。這不是簡單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生命的枯萎凋零。
納爾遜•曼德拉說:
「人的同憫心使我們彼此相連,這不是出自對別人的可憐或是屈尊俯就的施捨,而是身而為人,我們學會了如何將共同的苦難轉化為對未來的希望。」今年的清明註定比往年更凝重,追思和哀悼更深切。我們不僅要哀悼不幸去世的普通民眾,更要向以身殉職、被評定為烈士的一線防控犧牲人員致以最深切的緬懷。
習總書記強調,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中國14億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堅定信心,同疫情進行頑強鬥爭。中國廣大醫務人員奮不顧身、捨生忘死。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國務院決定,今天(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松柏含悲,山河嗚咽。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位英雄都值得敬仰。
疫情是場人類的大戰,戰疫是一場人性的大考,正義良知可鑑,魑魅魍魎現形。面對這場疫情,每個人都應該來一場靈魂的拷問、覺知的反觀,清醒地面對自然,深入地思考人生。
從非洲伊波拉病毒疫情到美國的恐怖季節性流感,從2003的非典病毒到今年的新冠肺炎,人類打著「人定勝天」的旗號,以破壞環境、戕害生態為代價,亂砍濫伐、過度放牧、恣意汙染、違法捕獵,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銳減、氣候變暖。大自然已經傷痕累累、不堪重負,人類應該覺醒覺悟,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大自然已經向人類發出報復的警報,人類惟有保護和回饋大自然,才能生命不息、美美與共。
習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要加快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三條紅線。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對突破三條紅線、仍然沿用粗放增長模式、吃祖宗飯砸子孫碗的事,絕對不能再幹,絕對不允許再幹。
眾生是天地之子,人類是滄海一粟。
荀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諄諄告誡過我們:人類擁有了改造自然的力量,但是過度改造最終會導致這種力量消失,甚至使人類自己消失。
人類需要敬畏自然。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從來不是、也永遠不會變成自然界的主宰。宇宙之神秘,天地之浩渺,倘若人類親手毀壞了山水林田湖草,我們生活的家園將變成什麼模樣?細思極恐,不離其宗。
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否極泰來,化危為機,換一個視角看疫情,對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言,擦乾眼淚痛定思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這場不見硝煙的抗疫之戰,無數逆行迎戰、勇赴國難的仁人志士,無數守土有責、默默奉獻的黨員幹部,無數服從大局、互幫互助的普通群眾,每個人都經歷了不平凡的人生。
舉國哀悼,祭燈長明。清明不冷,英烈永生。逝者已逝,生者堅強。玉汝於成,多難興邦。
戰疫尚未全勝,同胞仍需努力。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中華家。
- END -
原 創:萬 剛
欄 目 主 編:大任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