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全力打造...

2021-01-08 和訊網

全國人大代表、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

平頂山作為一座資源型城市,近年來緊緊圍繞轉型發展這一中心任務,實現了從單一礦業城市向區域性功能城市的轉變與跨越,由中原煤倉變身中國新材料基地。全國人大代表、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平頂山在做好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同時,也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要經濟上的金山銀山,也要生態上的綠水青山,正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大美新鷹城。平頂山去年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都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又將採取哪些大動作呢?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米方傑王俊生/文

沈翔李新華/圖

加大化解過剩產能力度

去年壓減煤炭產能30萬噸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關係人民福祉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關係,努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汙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讓人民群眾享有美麗宜居環境。

「平頂山作為資源型城市和傳統工業城市,長期以來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由於過去經濟發展模式粗放,生態建設投入不足、生態承載能力較弱、生態產品短缺等問題較為突出,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張雷明說,過去一年,平頂山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新時代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實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美麗鷹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據張雷明介紹,2018年,平頂山市工業綠色發展步伐加快。出臺推進工業企業綠色發展實施意見,投入綠色化改造資金9.6億元,完成35家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創建20家「綠色企業」,2家企業被評為省「綠色工廠」,汙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其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項指標日均減排11.8噸、年減排3791.2噸。

平頂山被稱為中原煤倉,在調結構的同時,近幾年來平頂山市主動減產能,「去年我們繼續下大力氣化解過剩產能,壓減煤炭產能30萬噸,取締『散亂汙』企業553家,累計完成13家企業『退城進園』搬遷改造」。

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8%

汙染防治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據張雷明介紹,去年平頂山市汙染防治攻堅戰紮實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10、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改善幅度分別居全省第7位、第9位、第8位;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並列全省第1位,獲省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金數額居全省第2位,市區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基本完成,湛河主河道治理全面完成;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疑似汙染耕地詳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土壤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工作處於全省領先位次。

「去年平頂山市生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順利通過國家森林城市複查驗收,完成生態林建設43.2萬畝、生態廊道建設13萬畝,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8%、林網控制率達到94%、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2.7平方米。」據張雷明介紹,平頂山市還專門出臺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綜合治理規劃、露天礦山綜合整治行動計劃等文件,開展市級領導巡山活動,目前已啟動37家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綠化植樹42萬棵、恢復治理面積7000多畝。全面落實河長制,全市190條河流河長全部到位,河湖管護實現全覆蓋,全年治理河道30公裡、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平方公裡。

據介紹,經過努力,去年平頂山市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也有效改善。大力推進農業綠色循環發展,編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工作方案,全面推廣「千頭線」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模式,發展循環農業企業184家,建成生豬「千頭線」344條;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105.6萬畝,綠色防控75.3萬畝,農藥使用總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5.25噸。強力推進農業面源汙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規模以上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91%,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77.4%。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357個村汙水得到初步治理,完成農村改廁10.5萬戶,初步建立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綜合治理模式。

將加快城市區內重汙染企業或環境風險大的企業搬遷改造

張雷明表示,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我們將持續推動結構調整。其中首要的便是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綠色改造、智能改造、技術改造,嚴控高耗能、高汙染行業新增產能,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張雷明告訴記者,平頂山市將持續推進「退城進園」,加快城市區內重汙染企業或環境風險大的企業搬遷改造;大力推進工業企業綠色清潔生產,再建設一批「花園式」綠色示範工廠。著力調整能源結構,嚴控煤炭消費總量,關停整合落後燃煤鍋爐和燃煤小熱電,加快構建清潔高效低碳能源體系。

據悉,在推動結構調整中,平頂山市將積極調整運輸結構,加快大西環、大南環、北環路升級改造,許南公路東移、沙河復航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整治重型柴油運輸車輛,不斷增加鐵路貨運量,積極發展多式聯運,推廣綠色城市運輸裝備,提高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覆蓋率。同時還將不斷調整優化用地結構,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科學規劃使用土地,加快構建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三條紅線,不搞打破自然生態平衡的開發,不建超出環境承載能力的工程,不上突破資源承受強度的項目,建立協調有序的國土開發保護格局。

北部山區將建7大公園群將自然引入城市

據悉,今年平頂山將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和碧水保衛戰,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切實抓好生態建設。抓好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在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基礎上,加快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抓好山區生態體系、農田防護林改擴建、生態廊道綠化、國家儲備林、城郊及村鎮綠化等重點工程。張雷明透露,平頂山將加強市區北部採煤沉陷區和寶豐縣、石龍區西部採煤沉陷區生態恢復治理及沿南水北調生態保護帶建設,在北部山區建設7大公園群,全面推進廊道、山區和平原綠化,完成營造林37.2萬畝,著力構建生態安全屏障。

「我們還將抓好流域生態系統建設,統籌幹流、支流、水上、岸上綜合治理,紮實推進『四水同治』,全力推進昭平臺水庫加固擴容、南水北調配套及連通、北部山體生態修復引水等十大工程,加強白龜山水庫、沙河源頭等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養建設,堅決遏制河湖非法採砂亂象,加快形成河網水清、流暢、岸綠的生態格局。」張雷明告訴記者,平頂山還將抓好溼地生態系統建設,嚴格保護重點區域自然溼地和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人工溼地,實行優先保護和修復,推進合理利用,確保溼地面積增加、功能提升、效益提高。將抓好城市生態系統建設,大力推進城市綠化,劃定城市綠地系統和綠線保護範圍,按照城郊森林化、城區管理化、城外田園化的思路,合理布局綠心、綠園和綠廊,將自然引入城市,將綠色嵌入生活。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速推進鄉村振興

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我國城鄉聯繫也將日益密切,美麗中國不僅僅需要城市的美麗,更需要鄉村的美麗。沒有鄉村的美麗,中國的美麗就是不完整的。張雷明介紹說,平頂山市今年將繼續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加速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範,大力推廣節肥、節藥、節水和清潔生產技術,繼續減少化肥、農藥和農業用水總量,全面推進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鼓勵殘留地膜回收,研發推廣生物可降解地膜。」張雷明表示,平頂山將積極借鑑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評,紮實推進生活汙水集中處理,完善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綜合治理模式,推動農村廁所革命縱深發展。

據介紹,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平頂山還將推進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綠化,大力開展「送果樹進農家」,鼓勵引導農戶在房前屋後栽花種果,加快提升村容村貌。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在全市四水同治暨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推進會上...
    央廣網平頂山1月8日消息 1月7日上午,平頂山市四水同治暨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推進會在市委、市政府辦公樓召開。市長張雷明出席並講話,強調要堅持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積極進取、奮發作為,推動「四水同治」及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 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市長劉毅:積極創建國家級僑鄉文化生態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市長劉毅:積極創建國家級僑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請問江門市過去一年在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方面的進展如何?
  • 平頂山市綠色循環農業建設有啥好經驗,吸引全國培訓班在此舉辦
    當日,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工作培訓班在平頂山市舉辦,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精神,交流近期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進展,特別是支撐體系建設成效與經驗做法,並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先行區建設重點工作任務。
  • 【雲發布】雲南「十四五」將推進全國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十四五」規劃中,雲南將從「一個築牢」、「三個全面」著手,推進全國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重點圍繞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8個標誌性戰役,統籌推進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通過不懈努力,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 張雷明:以招商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近年來,平頂山堅持把開放和創新作為激活發展動能、打造新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強化招商引資,培育新興產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7月21日,在全省招商引資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平頂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雷明代表平頂山市,作為唯一一個省轄市代表作典型發言,介紹經驗做法。
  • 州市要聞 | 保山市:以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為抓手 全力爭當生態...
    」近年來,保山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生態立市戰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的囑託,以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為重要載體和抓手,全力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 牢記殷殷囑託 打造「兩山」理論的信陽樣板——訪全國人大代表...
    兩會期間,記者連線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市長尚朝陽,請他來說說信陽如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突出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打造「兩山理論」的信陽樣板。  尚朝陽從三個方面詮釋了信陽如何做好生態文章。一是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紮實推進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市建設。
  • 全力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訪全國人大代表、漳州市市長劉遠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記者 黃如飛 蘇益純) 「我們要千方百計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打通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政策鏈、服務鏈、操作鏈,全力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
  • 南平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顏值」「素質」再提升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運用好全國首個茶產業『科技小院』落戶東峰鎮的優勢,加大創新力度,抓細抓實抓好生態茶園建設,大力推進茶產業優化升級、做大做強,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東峰鎮黨委書記盧曉榮說。  從優美生態環境中得實惠的還有浦城縣盤亭鄉。盤亭鄉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處,目前正全力打造閩浙贛邊界「一日遊三省」旅遊經濟圈。
  • 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創出「川味特色」
    四川省多個縣(市)日前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並受到生態環境部命名表彰,逐步走出了一條「川味」十足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生態優勢持續向經濟優勢轉化。  「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了省級統籌、市縣發力、梯次推進的建設體系,打造了一批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和『兩山』理念實踐的鮮活案例樣本,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借鑑意義的有效模式。」
  • 貫徹「兩山」理論 推進太原生態文明建設研究
    適逢「兩山」理論提出十五周年之際,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強調,要堅持綠色發展,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淨的美麗山西,為推進太原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 蔡奇:守護好密雲水庫一泓碧水 全力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
    9月5日上午,市委書記蔡奇就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鄉親們的重要回信精神,到密雲水庫調研,並與水庫建設者、守護者代表等座談。蔡奇強調,回信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對北京的巨大關懷,對首都廣大幹部群眾是個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 ...壓緊壓實責任 落細落實措施 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安全生產工作
    【時政】王軍:壓緊壓實責任 落細落實措施 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安全生產工作 2020-12-24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通崇川區陳橋街道多角度著手 全力打造生態文明鄉村
    為築牢鄉村振興的生態底色,近年來,崇川區紮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從秸稈禁燒、生活汙水科學處理、河岸加固等方面著手,全力打造生態文明鄉村。正在忙著製作有機肥的村民顧雲芬,家中種植了不少農作物,原先都是使用的傳統化肥,自從用了有機肥後,出產的蔬菜、水果,都比原先的好吃了。
  •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2題的答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的生態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有需要的小夥伴們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答案分享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2題的答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的生態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有需要的小夥伴們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答案分享吧!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答案匯總
  • 馬曉暉:順勢而為 乘勝前進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一是在目標引領上,我們堅決扛起省委賦予的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樣板地、模範生的重要使命,致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奮力率先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二是在戰略引領上,我們牢固確立生態立市首位戰略,先後作出建設生態市、實施綠色GDP考核、打造生態樣板城市、打造綠色智造名城等戰略部署,著力向生態型城市轉型。
  • 守好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從洱海生態...
    雲南日報供圖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 雲南滄源: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眾人採茶忙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出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家園,實現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良好發展態勢,走出了一條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推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4.53%。
  • 水利部領導來常調研水生態文明建設情況
    本報訊 12月17日,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來常調研水生態文明建設情況,要求常州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實施水生態修復保護提升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和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堅實保障。市長陳金虎陪同調研。